'為什麼說大盤現在上下兩難?科創上線,如何應對……'

"

為什麼說科創板需謹慎參與?

說到個股,現在大家都在看22號科創板上線,有一種思路就是類科創股,類科創股就是A股的科技股可能會炒作。我看了一下,到發現主力正在向傳統行業的龍頭企業重倉,似乎大機構對炒作科創板興趣不是很大,所以也提醒各位科創板首日上線,作為中戶、大戶謹慎參與。

這個謹慎參與是要去二級市場的,打新就隨便打,怎麼都是掙錢的。二級市場很可能因為科創板沒有中小散戶,這就使得主力做科創板的目的將發生根本的變化。原先大家知道炒新都是為了目標是為了把更高的價格,把貨出給散戶的。那科創板要去硬炒,得多大的主力然後才能在高位找到接盤者,所以我這時候我注意到大機構的資金並沒有大規模的向科技股轉移。當然若干支半導體股或者叫芯片股可能有一些主力的入駐跡象,但更多的時候主力還是要喝茅臺酒,這就是當前我能看到的事兒。

實際上市場並不怕高開低走,這一低走了反而就有人抄底了。所以我們擔心的也是廣大資金去追高,這是很危險的,股票是不發愁沒有人交易的。這個市場就是要磨合出一個價格來。價格就是大家願意交易的價格嗎?所以一切最終由市場說了算就好了。

為什麼說大盤現在上下兩難?

回到主板這個位置,應該說上下都很難。難下是因為現在機構的倉位太重,而且主要持倉者還是主體金融機構。基金無所謂,基金下去了之後淨值回撤也不會解散的,但是證券公司就不行了,所以一旦下去了之後會導致整個金融業出現系統風險。我監測了一下最極限的機構的浮虧不能超過20%。超過20%,那他們就要在自己的股票上想一些辦法讓它跌不下去。所以下行不容易是在這,你不能靠機構。

這個上行難是銀行機構沒錢,20%那是用成本估算的。現在說20%是2600到2800之間,這會兒我沒看圖,當前位置大區就是機構的成本位置,從這個位置下浮20%就是極限位。所以下浮跌不深是指這個。可能有些人感覺下幅跌不深,就是2900不能跌破,這個太淺了。市場正常的震盪空間應該是20%一個相比。

主要受不了下跌的是證券公司,就是券商自營盤。

"

為什麼說科創板需謹慎參與?

說到個股,現在大家都在看22號科創板上線,有一種思路就是類科創股,類科創股就是A股的科技股可能會炒作。我看了一下,到發現主力正在向傳統行業的龍頭企業重倉,似乎大機構對炒作科創板興趣不是很大,所以也提醒各位科創板首日上線,作為中戶、大戶謹慎參與。

這個謹慎參與是要去二級市場的,打新就隨便打,怎麼都是掙錢的。二級市場很可能因為科創板沒有中小散戶,這就使得主力做科創板的目的將發生根本的變化。原先大家知道炒新都是為了目標是為了把更高的價格,把貨出給散戶的。那科創板要去硬炒,得多大的主力然後才能在高位找到接盤者,所以我這時候我注意到大機構的資金並沒有大規模的向科技股轉移。當然若干支半導體股或者叫芯片股可能有一些主力的入駐跡象,但更多的時候主力還是要喝茅臺酒,這就是當前我能看到的事兒。

實際上市場並不怕高開低走,這一低走了反而就有人抄底了。所以我們擔心的也是廣大資金去追高,這是很危險的,股票是不發愁沒有人交易的。這個市場就是要磨合出一個價格來。價格就是大家願意交易的價格嗎?所以一切最終由市場說了算就好了。

為什麼說大盤現在上下兩難?

回到主板這個位置,應該說上下都很難。難下是因為現在機構的倉位太重,而且主要持倉者還是主體金融機構。基金無所謂,基金下去了之後淨值回撤也不會解散的,但是證券公司就不行了,所以一旦下去了之後會導致整個金融業出現系統風險。我監測了一下最極限的機構的浮虧不能超過20%。超過20%,那他們就要在自己的股票上想一些辦法讓它跌不下去。所以下行不容易是在這,你不能靠機構。

這個上行難是銀行機構沒錢,20%那是用成本估算的。現在說20%是2600到2800之間,這會兒我沒看圖,當前位置大區就是機構的成本位置,從這個位置下浮20%就是極限位。所以下浮跌不深是指這個。可能有些人感覺下幅跌不深,就是2900不能跌破,這個太淺了。市場正常的震盪空間應該是20%一個相比。

主要受不了下跌的是證券公司,就是券商自營盤。

為什麼說大盤現在上下兩難?科創上線,如何應對……

為什麼機構的走勢不如預期?

眼下我覺得就是說他們會對這個價格有保護的意願,他們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喝茅臺酒。因為傳統行業的頭部企業,市場對其價值還是有共識的,也就是跌指數也不會跌我的股票。所以我看到它們更多的倉位和資金,向有共識的藍籌股上集中,跟大家預期的資金可能會轉場創業板或者是科技股進行一次中小創的炒作完全相反。所以這些資金不敢做中小創了,它要做的還是藍籌。

機構最少的分倉率也是50只股票,甚至很多機構是上百隻股票。也就是說一隻股票徹底崩光了,對於它們的淨值影響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它更多地是關注大類的板塊配置。要出問題大家也是有機構踩踏,因為現在機構在個股方面沒有什麼尺度,大家要發現不行了,大家一塊跑,其實跑了幾家之後事情也跑掉了,跑不掉了,他就熬著扛著。機構是一般不惡意割肉。

最近也有些像比方說昨天隆基股份或者重慶啤酒這種,當然不如茅臺這麼有名,也屬於一直比較穩健、在這波調整中都是逆勢或者橫盤的,卻出現了盤中類似閃崩出現急速下殺這樣現象,我對這樣的情況判斷更中性一點,不再認為發生點事情就一定意味著什麼。因為現在指數是漲不起來的。按照統計規律總有股票要漲,總有股票要跌。也不能跌的都是散戶持股,還有一些短期的各種消息的作用造成個股走勢波動的!所以這樣的話一定有相當比例的機構重倉股去當下跌或者閃光的角色。還有一些個股在漲,然後只要對衝下來之後就可以了。

歐陽近期戰績:

週五開盤就低吸了輕倉一筆新化股份,收盤暫肉11%

劃重點的瀘天化反包漲8.7%,還有反彈空間

歐陽這幾天操作以低吸為主,有漲停有實力,不服來看大長腿

想要週一早、尾金股?

第一步:點歐陽頭像進入歐陽主頁。

第二部:點擊底部“鐵粉須知”

"

為什麼說科創板需謹慎參與?

說到個股,現在大家都在看22號科創板上線,有一種思路就是類科創股,類科創股就是A股的科技股可能會炒作。我看了一下,到發現主力正在向傳統行業的龍頭企業重倉,似乎大機構對炒作科創板興趣不是很大,所以也提醒各位科創板首日上線,作為中戶、大戶謹慎參與。

這個謹慎參與是要去二級市場的,打新就隨便打,怎麼都是掙錢的。二級市場很可能因為科創板沒有中小散戶,這就使得主力做科創板的目的將發生根本的變化。原先大家知道炒新都是為了目標是為了把更高的價格,把貨出給散戶的。那科創板要去硬炒,得多大的主力然後才能在高位找到接盤者,所以我這時候我注意到大機構的資金並沒有大規模的向科技股轉移。當然若干支半導體股或者叫芯片股可能有一些主力的入駐跡象,但更多的時候主力還是要喝茅臺酒,這就是當前我能看到的事兒。

實際上市場並不怕高開低走,這一低走了反而就有人抄底了。所以我們擔心的也是廣大資金去追高,這是很危險的,股票是不發愁沒有人交易的。這個市場就是要磨合出一個價格來。價格就是大家願意交易的價格嗎?所以一切最終由市場說了算就好了。

為什麼說大盤現在上下兩難?

回到主板這個位置,應該說上下都很難。難下是因為現在機構的倉位太重,而且主要持倉者還是主體金融機構。基金無所謂,基金下去了之後淨值回撤也不會解散的,但是證券公司就不行了,所以一旦下去了之後會導致整個金融業出現系統風險。我監測了一下最極限的機構的浮虧不能超過20%。超過20%,那他們就要在自己的股票上想一些辦法讓它跌不下去。所以下行不容易是在這,你不能靠機構。

這個上行難是銀行機構沒錢,20%那是用成本估算的。現在說20%是2600到2800之間,這會兒我沒看圖,當前位置大區就是機構的成本位置,從這個位置下浮20%就是極限位。所以下浮跌不深是指這個。可能有些人感覺下幅跌不深,就是2900不能跌破,這個太淺了。市場正常的震盪空間應該是20%一個相比。

主要受不了下跌的是證券公司,就是券商自營盤。

為什麼說大盤現在上下兩難?科創上線,如何應對……

為什麼機構的走勢不如預期?

眼下我覺得就是說他們會對這個價格有保護的意願,他們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喝茅臺酒。因為傳統行業的頭部企業,市場對其價值還是有共識的,也就是跌指數也不會跌我的股票。所以我看到它們更多的倉位和資金,向有共識的藍籌股上集中,跟大家預期的資金可能會轉場創業板或者是科技股進行一次中小創的炒作完全相反。所以這些資金不敢做中小創了,它要做的還是藍籌。

機構最少的分倉率也是50只股票,甚至很多機構是上百隻股票。也就是說一隻股票徹底崩光了,對於它們的淨值影響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它更多地是關注大類的板塊配置。要出問題大家也是有機構踩踏,因為現在機構在個股方面沒有什麼尺度,大家要發現不行了,大家一塊跑,其實跑了幾家之後事情也跑掉了,跑不掉了,他就熬著扛著。機構是一般不惡意割肉。

最近也有些像比方說昨天隆基股份或者重慶啤酒這種,當然不如茅臺這麼有名,也屬於一直比較穩健、在這波調整中都是逆勢或者橫盤的,卻出現了盤中類似閃崩出現急速下殺這樣現象,我對這樣的情況判斷更中性一點,不再認為發生點事情就一定意味著什麼。因為現在指數是漲不起來的。按照統計規律總有股票要漲,總有股票要跌。也不能跌的都是散戶持股,還有一些短期的各種消息的作用造成個股走勢波動的!所以這樣的話一定有相當比例的機構重倉股去當下跌或者閃光的角色。還有一些個股在漲,然後只要對衝下來之後就可以了。

歐陽近期戰績:

週五開盤就低吸了輕倉一筆新化股份,收盤暫肉11%

劃重點的瀘天化反包漲8.7%,還有反彈空間

歐陽這幾天操作以低吸為主,有漲停有實力,不服來看大長腿

想要週一早、尾金股?

第一步:點歐陽頭像進入歐陽主頁。

第二部:點擊底部“鐵粉須知”

為什麼說大盤現在上下兩難?科創上線,如何應對……

(免責聲明和鄭重提醒:本文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

投資建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