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位丞相?'

"

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丞相相呢?這就得從明朝的初年的一個大案——胡惟庸案說起。

"

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丞相相呢?這就得從明朝的初年的一個大案——胡惟庸案說起。

明代的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位丞相?

朱元璋畫像


胡惟庸案

明朝建立之初,中書省總攬天下政務,其行政長官為左、右丞相,負責統率百官,位高權重。洪武初年,朱元璋讓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李善長小心謹慎,而徐達又大部分時間在外領兵打仗,所以這時候皇權和相權並沒有多大的矛盾,尚能和平相處。但是胡惟庸做了丞相後,就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也就導致了自己的滅亡和丞相制度的最終廢除。

"

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丞相相呢?這就得從明朝的初年的一個大案——胡惟庸案說起。

明代的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位丞相?

朱元璋畫像


胡惟庸案

明朝建立之初,中書省總攬天下政務,其行政長官為左、右丞相,負責統率百官,位高權重。洪武初年,朱元璋讓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李善長小心謹慎,而徐達又大部分時間在外領兵打仗,所以這時候皇權和相權並沒有多大的矛盾,尚能和平相處。但是胡惟庸做了丞相後,就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也就導致了自己的滅亡和丞相制度的最終廢除。

明代的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位丞相?

朱元璋塑像


胡惟庸是鳳陽定遠人,和李善長是同鄉,得到李善長的的推薦和提拔,洪武三年(1370)進入中書省,擔任參知政事。洪武四(1371)年,李善長退休歸鄉,胡惟庸被提拔為中書左丞。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被任命為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又將胡惟庸晉升為中書左丞相。胡惟庸的官職越做越大,他仗著朱元璋的崇信,也越發的放縱起來。他結黨營私,收受賄賂,排除異己,甚至連生殺大事也敢自己來做主張。“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功臣徐達為人正派,對胡惟庸的所作所為很是不滿,就提醒朱元璋說胡惟庸不適合做丞相。胡惟庸知道後,企圖通過賄賂徐達看門人福壽給他傳遞消息,以找機會加害徐達。幸虧福壽忠心耿耿,沒有讓胡惟庸得手。


洪武十二年(1379),占城國入貢,中書省沒有按時奏報,朱元璋得到宮中宦官報告後,大發雷霆,召見胡惟庸等人,痛斥他們。但胡惟庸卻把責任推到禮部,禮部官員卻委屈的說早已上報中書省了。朱元璋大怒,把胡惟庸等人及禮部官員都抓進了監獄。所謂牆倒眾人推,朝中很多官員便開始彈劾胡惟庸,御史中丞塗節上書說胡惟庸毒死了劉伯溫,後塗節在洪武十三年(1380)又告發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陳寧等人謀反。朱元璋立即親自審問,經此一審,胡惟庸案就成了鐵案。胡惟庸、陳寧等一大批官員,及其族黨全部處決。

在處理了胡惟庸之後,朱元璋趁機取消了中書省,廢除了丞相。丞相制的廢除,宣佈了中國一千多年丞相制度的終結,也使得朱元璋成了歷史上權力最大的皇帝。

當然了,胡惟庸死了後,這個案子還沒結束。此後十餘年,朱元璋又將胡惟庸案擴大化,對功臣牽連羅織,大肆屠戮。洪武二十三年(1393),朱元璋又將李善長及其家口70餘人處死。至此,因胡惟庸案牽連的功臣達21侯,株連而死者達3萬多人。

廢除丞相制度了,為什麼清朝還會有“宰相劉羅鍋”?

"

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丞相相呢?這就得從明朝的初年的一個大案——胡惟庸案說起。

明代的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位丞相?

朱元璋畫像


胡惟庸案

明朝建立之初,中書省總攬天下政務,其行政長官為左、右丞相,負責統率百官,位高權重。洪武初年,朱元璋讓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李善長小心謹慎,而徐達又大部分時間在外領兵打仗,所以這時候皇權和相權並沒有多大的矛盾,尚能和平相處。但是胡惟庸做了丞相後,就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也就導致了自己的滅亡和丞相制度的最終廢除。

明代的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位丞相?

朱元璋塑像


胡惟庸是鳳陽定遠人,和李善長是同鄉,得到李善長的的推薦和提拔,洪武三年(1370)進入中書省,擔任參知政事。洪武四(1371)年,李善長退休歸鄉,胡惟庸被提拔為中書左丞。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被任命為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又將胡惟庸晉升為中書左丞相。胡惟庸的官職越做越大,他仗著朱元璋的崇信,也越發的放縱起來。他結黨營私,收受賄賂,排除異己,甚至連生殺大事也敢自己來做主張。“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功臣徐達為人正派,對胡惟庸的所作所為很是不滿,就提醒朱元璋說胡惟庸不適合做丞相。胡惟庸知道後,企圖通過賄賂徐達看門人福壽給他傳遞消息,以找機會加害徐達。幸虧福壽忠心耿耿,沒有讓胡惟庸得手。


洪武十二年(1379),占城國入貢,中書省沒有按時奏報,朱元璋得到宮中宦官報告後,大發雷霆,召見胡惟庸等人,痛斥他們。但胡惟庸卻把責任推到禮部,禮部官員卻委屈的說早已上報中書省了。朱元璋大怒,把胡惟庸等人及禮部官員都抓進了監獄。所謂牆倒眾人推,朝中很多官員便開始彈劾胡惟庸,御史中丞塗節上書說胡惟庸毒死了劉伯溫,後塗節在洪武十三年(1380)又告發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陳寧等人謀反。朱元璋立即親自審問,經此一審,胡惟庸案就成了鐵案。胡惟庸、陳寧等一大批官員,及其族黨全部處決。

在處理了胡惟庸之後,朱元璋趁機取消了中書省,廢除了丞相。丞相制的廢除,宣佈了中國一千多年丞相制度的終結,也使得朱元璋成了歷史上權力最大的皇帝。

當然了,胡惟庸死了後,這個案子還沒結束。此後十餘年,朱元璋又將胡惟庸案擴大化,對功臣牽連羅織,大肆屠戮。洪武二十三年(1393),朱元璋又將李善長及其家口70餘人處死。至此,因胡惟庸案牽連的功臣達21侯,株連而死者達3萬多人。

廢除丞相制度了,為什麼清朝還會有“宰相劉羅鍋”?

明代的胡惟庸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後一位丞相?

新編京劇《宰相劉羅鍋》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後,重要政務都由他親自處理,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因此他設立了祕書機構—殿閣大學士來幫助他,但不參與決策。明成祖時設立內閣,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仁宗時,閣臣之權漸重,世宗嘉靖間,大學士的班次列在了六部之上,成為了事實上的宰相,首席大學士稱為首輔,權力極重,即所謂的“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也”。清沿明制,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閒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