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何以成為禪宗的六祖?南宗何以成為禪宗的主流?

題記:一念悟眾生是佛,一念迷佛即眾生。

佛教是講因緣的,禪宗能成為最中國化的宗教,也是中國文化特別是儒道文化綜合影響的結果。而慧能成為禪宗的六祖、南宗成為禪宗的主流,彷彿冥冥中命中註定,是一系列因緣際會的結果。

禪宗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宗教,是印度佛教在中國的土壤中盛開的燦爛花朵,明顯帶有中國文化的特點。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據說禪宗已經流傳了28代。據《五燈會元》記載:“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慧能何以成為禪宗的六祖?南宗何以成為禪宗的主流?

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透露出禪宗的傳承和宗旨。首先,禪宗的初祖是摩訶迦葉。第二,“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顯然觸及到了禪宗的實質。禪宗保持了對文字概念的警惕,因為人的思想是無限的,而語言文字是有限的,以有疆界的文字去表達無限的思想,很顯然會損失一些東西。因此,禪的創始者認為,教理不靠文字流傳,而是以心傳心,因為“諸佛妙理,非關文字”。這說明不認識字也可以把握佛理,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轉變,這個轉變將和中國人的思維習慣完美融合,這也預示著禪必將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並開出最有中國味道的花朵。

摩訶迦葉之後歷經28代傳到了菩提達摩,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在金陵與梁武帝談法不歡而散後,一葦渡江到了少林寺,並在那裡面壁十年傳授佛法,成為中國禪宗的首祖,以下有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五代傳人,這就是中國禪宗的“東土五祖”。

禪宗五祖弘忍的門下有神秀和慧能兩個優秀弟子,後來各立宗派。慧能主要是在中國南方傳教,神秀在北方傳教,遂有禪宗中的南宗與北宗之分,而慧能後來能繼承弘忍的衣缽成為禪宗六祖,實在是因緣聚會。

神秀,小時博覽群書,後出家成為弘忍弟子,因天資聰慧勤奮好學成為五祖弘忍的助教,理所當然地應該成為禪宗的第六代傳人,但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打破了他繼承法位的夢想,從此也開啟了禪宗中南宗北宗誰為正宗之爭,此人就是慧能。

也許慧能註定與佛有緣,因為在傳說中慧能對佛的領悟能力驚為天人。他本姓盧,早年喪父在廣州打柴為生,偶然在賣柴火的時候聽人誦讀《金剛經》,不識字的他竟然能一聽便悟。還有一種說法,在拜五祖弘忍之前,慧能已經粗通佛法,他常常為一個尼姑講解佛經,他還曾經在寶林寺師從志遠禪師學禪,在志遠禪師的指引下拜在弘忍門下。

慧能的天賦在與弘忍見面時就已經顯現出來。據說弘忍問慧能所來何意,慧能說唯求作佛,弘忍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意思是說,你是嶺南人,又是少數民族,怎麼能做佛呢?慧能回答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在宋朝以前廣州地區被看成蠻夷之地,經濟文化不發達,被人看不起。而慧能說人既有南北,佛性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呢?弘忍覺得他思想深邃,就留下他做廚房的雜工,這也驗證了大凡掃地僧往往身懷絕技的道理。

八個月以後,掃地僧慧能的時機來了。

弘忍法師要將法衣傳給弟子,要求弟子每人做一首偈子,大弟子助教神秀寫了一首,“身是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而正在廚房幹活的慧能,因為不會寫字,就自己口述請人幫他下來,慧能寫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由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認可慧能對佛法的領悟能力,於是將法衣祕傳於他,讓慧能趕緊祕密離去,以防塵根未淨的弟子加害於他。慧能連夜回到南方,開始了他創設禪宗南宗的道路。

其實,神秀和慧能的偈子並無高下之分,只是二者對佛性和修養方法認識的不同。神秀主張修佛要循序漸進,要經歷坐禪、禪定等一系列的苦修,要時刻清掃自己的內心,不讓內心兵荒馬亂心猿意馬,不讓內心蒙上塵埃。也就是說,修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付出長期的努力,這叫做漸修。

慧能何以成為禪宗的六祖?南宗何以成為禪宗的主流?

而惠能則認為神秀主張的天天坐禪苦修既浪費時間,又執著於修佛,反而成為認識佛性的障礙。修佛要靠頓悟,要在一剎那間悟透天機,從而坐地成佛,這種修行方法叫頓悟。

神秀離開了弘忍不知所蹤。弘忍去世以後,荊州當陽玉泉寺來了一個高僧傳法,從者甚眾影響力日隆,此人就是神秀。武則天親自將他接到宮中奉養,此後成為“兩京法主三帝國師”,神秀的北宗成為禪宗的主流。

神秀去世以後,他的弟子普濟等也成為國師,一時間形成了“兩京之間皆宗神秀”的局面,普濟也被封為禪宗的第七代傳人,很顯然普濟的師父神秀成為法定的禪宗第六代傳人。

在北宗成為禪宗正宗最鼎盛的時刻,禪宗的另外一個教派正在南方生根發芽發力成長,他就是慧能的南宗教派。慧能回到南方後在獵人之中隱居了15年,後來到廣州法性寺聽印宗法師講法,當時風吹幡動,一僧說風動,另外一僧說是幡動,慧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印宗法師一問方知是五祖弘忍的衣缽傳人,立即替他正式剃度並拜慧能為師。這一年慧能年僅三十九歲。

後來慧能在曹溪傳法,人稱“曹溪法師”。他傳法的內容被弟子整理成為《壇經》,而講課內容能被稱為“經”的中國僧人,唯有慧能一人而已。

慧能的南宗後來能成為禪宗正宗,有賴一人之功,此人就是先在神秀門下,後來成為慧能弟子的神會。

神會在北宗如日中天的時刻,孤身一人北上挑起了南宗北宗之爭,並靠著滔滔的雄辯和審時度勢,最終讓南宗戰勝了北宗。神會在一次佛家大會上公然否認為北宗的正統地位,他指出,從菩提達摩開始到弘忍五祖,都是靠一襲袈裟傳下來的,而弘忍五祖則將袈裟傳給了慧能而不是神秀,所以慧能才是真正的六祖。同時他指出,真正的禪是六祖慧能提出的“單刀直入,直了見性”,頓悟才是修行的正確方法,而神秀的漸悟不僅不能見證佛心,相反卻是修佛的障礙。因為他們執著於“凝心入定、住心看淨、起心外照、攝心內證”,這種徒勞無功的坐禪方法純屬多餘。

神會一戰成名影響力大增。安史之亂爆發了,這場戰亂成為盛唐由強轉弱的轉折點,也成為南宗戰勝宗的轉折點。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神會出面號召信眾捐錢捐物,為政府籌集糧草立下汗馬功勞,同時他又發揮了社會活動家的優勢,與朝中達官顯貴、文壇領袖交朋友,建立起強大的統一戰線,當時文壇大佬王維、柳宗元、劉禹錫都為慧能六祖寫過文章和墓誌銘,並公開承認慧能才是真正的六祖。一切都水到渠成,朝廷正式承認神會的禪宗七祖的地位,這也意味著他的老師慧能正式成為禪宗六祖。

南宗能成為禪宗的正宗,除了天時地利和人和之外,還與慧能的教義有關。

成佛必須以徹底的虛空清淨為前提,我們要做到四大皆空放空心中的一切慾念,平靜空虛地等待佛法啟示那一刻的降臨。而神秀的漸修理論認為,人的思想就像一座花園,如果不能每天打掃清除雜草,野草會隨時生長無法根絕。也就是說,神秀所說的“時時勤拂拭”,這將是一個永遠沒有盡頭的過程,因為人的慾望和雜念就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按照大乘佛教的理論,人是可以成佛的,但問題是成佛的日期變得遙不可及,看起來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國人大概都是急性子,都希望能在現實中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歡樂。所以神秀的漸修的方法,又苦又累費時費力,且成佛的希望渺茫。所以,漸修派不適合中國人的性格。

慧能何以成為禪宗的六祖?南宗何以成為禪宗的主流?

而慧能的禪宗思想則是直截了當單刀直入。慧能看到了神秀的漸修理論的缺陷——他把人與佛截然分開了,人與佛的距離遙遠,人也許永遠無法抵達。而要是人的內心有佛的種子,我與佛是合二為一的,這樣就消除了人與佛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對立。在我頓悟的那一刻,我就是佛,佛就是我。永恆既是剎那,剎那實現永恆。

慧能說,心是眾生成佛的依據,而頓悟是成佛的修行的方法。由此,中國禪宗徹底改變了求佛的方向,不再向外苦求,而是轉回自己的內心,也因此省略了傳統佛家和北宗禪的辛苦修行,完全改變了佛教的面目,變得空靈甚至是平常。也就是說,禪就是平時生活的一種方式了。

慧能認為,人心就是佛性,因此一切眾生皆可以成佛。這與孟子的性善論有異曲同工之妙。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在人的內心本來就有性善的種子,只要人努力求索內心,那麼“人皆可以為堯舜”。而慧能認為,佛性就存在於人性中,人的本性本來沒有迷茫沒有煩惱,因此可以成佛。但人為什麼沒有成佛呢?因為人心裡不能自悟。“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覺,眾生即佛”,所以我們不需要去外邊尋找成佛的方法了,而只要返回內心即可。

慧能的理論與傳統佛教的修行方法相比,有三個方面的優勢,更能吸引普通大眾傾心向佛。第一,從修行的目標上來看,慧能的南宗將佛與我二者合二為一,強調“即心即佛”,將求佛的方向從由內向外轉為返回內心,這樣就使成佛的終極目標在人間成為可能。

第二,從修行的空間上來看,禪宗把此岸與彼岸出世與入世統一起來。修佛不需要跑到偏遠地方躲起來了,佛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慧能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將成佛的終點定在現實的人間,這樣就讓禪宗從彼岸世界成為人間宗教。

第三,大大縮短了成佛的時間。傳統佛教和北宗都認為,要想成佛就必須經歷千劫萬難經歷世界千萬次輪迴才行,這實際上告訴人們,成佛在有限的生命中遙遙無期。而禪宗南宗說,成佛就在當下的頓悟,就在那一瞬間。這樣成佛的時間大大縮短,且不要經歷那麼多痛苦。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離苦得樂的,既然要追求快樂,那為何還要承受現實的痛苦,去追求遙不可及的快樂呢?而慧能的南宗高度契合了人們的追求——要是能多快好省地成佛,那我就去修佛好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