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劇團”證章都刻好了,有必要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

黃梅戲歷史上曾有過多個名稱,在黃梅戲發展的最初階段,有稱“採茶戲”的,有稱“花鼓戲”的,也有人謂之“黃梅小調”的。後來黃梅戲傳至安慶府懷寧縣境內,並漸漸盛行,因而又被稱之為“懷腔”。民國後,黃梅戲唱進了安慶城區,故又有“府調”的稱謂。

在解放前的近三十年時間裡,黃梅戲一度被稱為“皖劇”。我們今天需要恢復“皖劇”這個“曾用名”嗎?“安徽皖劇團”證章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讓我們來好好回顧一下這段被稱作“皖劇”的歷史吧。

法庭上,黃梅戲被改稱作“皖劇”,老藝人因之得救

1926年底,黃梅戲老藝人丁永泉(別名丁老六)在安慶公開張貼戲報演出黃梅戲,丁老六的黃梅戲大受歡迎。不久,懷寧縣公安局以黃梅戲是“淫戲”“有傷風化”為由,將丁老六等關押入獄。此事在當時的省城安慶(安慶簡稱“皖”)掀起了軒然大波。

"

黃梅戲歷史上曾有過多個名稱,在黃梅戲發展的最初階段,有稱“採茶戲”的,有稱“花鼓戲”的,也有人謂之“黃梅小調”的。後來黃梅戲傳至安慶府懷寧縣境內,並漸漸盛行,因而又被稱之為“懷腔”。民國後,黃梅戲唱進了安慶城區,故又有“府調”的稱謂。

在解放前的近三十年時間裡,黃梅戲一度被稱為“皖劇”。我們今天需要恢復“皖劇”這個“曾用名”嗎?“安徽皖劇團”證章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讓我們來好好回顧一下這段被稱作“皖劇”的歷史吧。

法庭上,黃梅戲被改稱作“皖劇”,老藝人因之得救

1926年底,黃梅戲老藝人丁永泉(別名丁老六)在安慶公開張貼戲報演出黃梅戲,丁老六的黃梅戲大受歡迎。不久,懷寧縣公安局以黃梅戲是“淫戲”“有傷風化”為由,將丁老六等關押入獄。此事在當時的省城安慶(安慶簡稱“皖”)掀起了軒然大波。

“安徽皖劇團”證章都刻好了,有必要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嚴鳳英與其恩師丁永泉的合影

此時,一位知識分子觀眾捎信給戲班裡的人說:“法官要問你們唱的是什麼戲?就說是‘皖劇’。人家的京劇、楚劇能唱,為什麼我們的皖劇不能唱?”戲班的人得到了高人指點,頓時豁然開朗,在法庭上進行了理直氣壯的辯論。再加上旁聽席上的觀眾不斷地給他們撐腰打氣,終於駁得法官啞口無言,宣佈將丁老六無罪釋放(補交娛樂捐)。

這就是目前能看到的“皖劇”的最早記述,而黃梅戲,也自此開始,正式在安慶多家劇場公開演出。據丁永泉回憶,當時提議黃梅戲為“皖劇”的知識分子是報社的方姓記者,他也是一位黃梅戲發燒友。丁永泉從牢裡出來後,戲班子還專門演了一臺《何氏勸姑》,以示答謝。

“皖劇”的創意,據稱源於當時轟轟烈烈的時尚劇種“楚劇”

1926年北伐軍南下,帶來了許多新思想和新理念,流行於鄂東的花鼓戲,也因此易名為“楚劇”,成為湖北的時尚劇種。北伐軍進入安徽後,這種觀點也帶了進來,省城安慶的文化界人士群情激昂,紛紛動議要將流行於此地的“懷腔”定名為“皖劇”。

1931年1月30日,錢牌樓華林劇場在報紙上登出“皖戲(劇)”廣告,劇目為《上竹山》《遊蘇州》《勸姑討嫁》等。與此同時,新舞臺、愛仁戲院、國民大戲院等,也分別有多個職業班社掛牌黃梅戲演出。

自從確立了以安慶官話為道白語言以後,黃梅戲的唱腔逐漸趨向柔和統一,並相繼湧現出查文豔、潘孝慈、蔡天賜等一批優秀的黃梅戲演員。此時,黃梅戲實際已經取代京劇、揚劇,成為安慶老城最受歡迎的新劇種

1933年前後,査振卿、丁永泉、潘孝慈等演員,相繼乘船東下,將黃梅戲唱到了上海灘。安慶地方戲曲繼徽班進京後,再一次向外擴張其影響力。

解放後,1951年1月10日,安慶市召開首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大會編印的會刊上,有“本市各機關、團體送給大會的禮品”清單,其中安慶劇場“招待維揚劇”,群樂劇場“招待話劇”,新光電影院“招待電影”,民眾劇場和大觀劇場,則是“招待皖劇”。當時民眾劇場扛旗的就是丁永泉,大觀劇場方面,嚴風英當時還沒有加入進來。

從“民眾”和“大觀”兩個劇場為安慶首屆工代會招待演出“皖劇”來看,當時文化界戲劇界人士,還是希望再度將“皖劇”稱謂恢復。可惜省會從安慶外遷合肥,相關人士的號召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1952年2月,“戲曲三改”(改人、改戲、改制)後,“皖劇”名稱最終為“黃梅戲”所替代。

因此,“皖劇”這一稱謂總共歷時不到三十年。

“安徽皖劇團”徽章的由來

中國黃梅戲博物館曾展出過兩枚珍貴的徽章:“安徽皖劇團證章”(見下圖)。據藏家彭保友介紹,“安徽皖劇團演員證章”發現於20世紀90年代末,當時四牌樓北段改造,民工在拆除百年老鋪面時,從深埋地下的一個陶罐中找到的。

"

黃梅戲歷史上曾有過多個名稱,在黃梅戲發展的最初階段,有稱“採茶戲”的,有稱“花鼓戲”的,也有人謂之“黃梅小調”的。後來黃梅戲傳至安慶府懷寧縣境內,並漸漸盛行,因而又被稱之為“懷腔”。民國後,黃梅戲唱進了安慶城區,故又有“府調”的稱謂。

在解放前的近三十年時間裡,黃梅戲一度被稱為“皖劇”。我們今天需要恢復“皖劇”這個“曾用名”嗎?“安徽皖劇團”證章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讓我們來好好回顧一下這段被稱作“皖劇”的歷史吧。

法庭上,黃梅戲被改稱作“皖劇”,老藝人因之得救

1926年底,黃梅戲老藝人丁永泉(別名丁老六)在安慶公開張貼戲報演出黃梅戲,丁老六的黃梅戲大受歡迎。不久,懷寧縣公安局以黃梅戲是“淫戲”“有傷風化”為由,將丁老六等關押入獄。此事在當時的省城安慶(安慶簡稱“皖”)掀起了軒然大波。

“安徽皖劇團”證章都刻好了,有必要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嚴鳳英與其恩師丁永泉的合影

此時,一位知識分子觀眾捎信給戲班裡的人說:“法官要問你們唱的是什麼戲?就說是‘皖劇’。人家的京劇、楚劇能唱,為什麼我們的皖劇不能唱?”戲班的人得到了高人指點,頓時豁然開朗,在法庭上進行了理直氣壯的辯論。再加上旁聽席上的觀眾不斷地給他們撐腰打氣,終於駁得法官啞口無言,宣佈將丁老六無罪釋放(補交娛樂捐)。

這就是目前能看到的“皖劇”的最早記述,而黃梅戲,也自此開始,正式在安慶多家劇場公開演出。據丁永泉回憶,當時提議黃梅戲為“皖劇”的知識分子是報社的方姓記者,他也是一位黃梅戲發燒友。丁永泉從牢裡出來後,戲班子還專門演了一臺《何氏勸姑》,以示答謝。

“皖劇”的創意,據稱源於當時轟轟烈烈的時尚劇種“楚劇”

1926年北伐軍南下,帶來了許多新思想和新理念,流行於鄂東的花鼓戲,也因此易名為“楚劇”,成為湖北的時尚劇種。北伐軍進入安徽後,這種觀點也帶了進來,省城安慶的文化界人士群情激昂,紛紛動議要將流行於此地的“懷腔”定名為“皖劇”。

1931年1月30日,錢牌樓華林劇場在報紙上登出“皖戲(劇)”廣告,劇目為《上竹山》《遊蘇州》《勸姑討嫁》等。與此同時,新舞臺、愛仁戲院、國民大戲院等,也分別有多個職業班社掛牌黃梅戲演出。

自從確立了以安慶官話為道白語言以後,黃梅戲的唱腔逐漸趨向柔和統一,並相繼湧現出查文豔、潘孝慈、蔡天賜等一批優秀的黃梅戲演員。此時,黃梅戲實際已經取代京劇、揚劇,成為安慶老城最受歡迎的新劇種

1933年前後,査振卿、丁永泉、潘孝慈等演員,相繼乘船東下,將黃梅戲唱到了上海灘。安慶地方戲曲繼徽班進京後,再一次向外擴張其影響力。

解放後,1951年1月10日,安慶市召開首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大會編印的會刊上,有“本市各機關、團體送給大會的禮品”清單,其中安慶劇場“招待維揚劇”,群樂劇場“招待話劇”,新光電影院“招待電影”,民眾劇場和大觀劇場,則是“招待皖劇”。當時民眾劇場扛旗的就是丁永泉,大觀劇場方面,嚴風英當時還沒有加入進來。

從“民眾”和“大觀”兩個劇場為安慶首屆工代會招待演出“皖劇”來看,當時文化界戲劇界人士,還是希望再度將“皖劇”稱謂恢復。可惜省會從安慶外遷合肥,相關人士的號召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1952年2月,“戲曲三改”(改人、改戲、改制)後,“皖劇”名稱最終為“黃梅戲”所替代。

因此,“皖劇”這一稱謂總共歷時不到三十年。

“安徽皖劇團”徽章的由來

中國黃梅戲博物館曾展出過兩枚珍貴的徽章:“安徽皖劇團證章”(見下圖)。據藏家彭保友介紹,“安徽皖劇團演員證章”發現於20世紀90年代末,當時四牌樓北段改造,民工在拆除百年老鋪面時,從深埋地下的一個陶罐中找到的。

“安徽皖劇團”證章都刻好了,有必要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安徽皖劇團演員證章

該徽章為圓形,銅質,直徑30毫米,上方文字為“安徽皖劇團”,中間心形圖案中是“演員”二字,下方為“證章”,一左一右為兩朵五瓣梅花圖案。不同的是,兩枚“安徽皖劇團演員證章”上的文字與圖案,一陰一陽,正好相反。

“安徽皖劇團”只是一個半成品。嚴格地說,“安徽皖劇團演員證章”還只是沒有完工的坯章,剛剛打壓出來,周邊還沒有最後修飾。

“安徽皖劇團”兩枚珍貴徽章的發現對研究黃梅戲的發展歷史意義深遠

這兩枚徽章是當時的刻章人因為安慶淪陷而匆匆裝入陶罐中埋入地下的。徽章的存在至少證明了兩個事實:

  1. “皖劇”曾是黃梅戲的代稱,起用時間大約在1926--1952年;
  2. “安徽皖劇團”成立於安徽老省城安慶城區。

那麼,“安徽皖劇團”具體成立於什麼時間呢?

據專家考證,“安徽皖劇團”應該成立於安慶淪陷之前,也就是1938年6月12日之前。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消息傳到安徽,省城安慶一片激憤,之後一個月內,安徽各界相繼成立“安慶文化團體救國聯合會”、“安徽省各界抗敵後援會”、“安慶暑期青年學生抗敵後援會”等。

另據皖籍作家舒蕪晚年回憶,當時在外讀書的青年學生紛紛返鄉,臨時組成“安徽省抗敵後援會流動宣傳隊”搞演講,編刊物,組織歌詠隊等,利用多種形式進行抗日宣傳。在這種大背景下,活躍在安慶舞臺上的各黃梅戲班社,由安徽文化界或新聞界抗敵後援會牽頭,組建“安徽皖劇團”,以黃梅戲的形式,宣傳抗日救國,自是順理成章之事。

今天,我們需要再次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再次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問題:從1952年戲曲“三改”定名以來,至今已過去67年,“黃梅戲”這個名稱早已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了,我們今天需要恢復黃梅戲的曾用名,再次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

"

黃梅戲歷史上曾有過多個名稱,在黃梅戲發展的最初階段,有稱“採茶戲”的,有稱“花鼓戲”的,也有人謂之“黃梅小調”的。後來黃梅戲傳至安慶府懷寧縣境內,並漸漸盛行,因而又被稱之為“懷腔”。民國後,黃梅戲唱進了安慶城區,故又有“府調”的稱謂。

在解放前的近三十年時間裡,黃梅戲一度被稱為“皖劇”。我們今天需要恢復“皖劇”這個“曾用名”嗎?“安徽皖劇團”證章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讓我們來好好回顧一下這段被稱作“皖劇”的歷史吧。

法庭上,黃梅戲被改稱作“皖劇”,老藝人因之得救

1926年底,黃梅戲老藝人丁永泉(別名丁老六)在安慶公開張貼戲報演出黃梅戲,丁老六的黃梅戲大受歡迎。不久,懷寧縣公安局以黃梅戲是“淫戲”“有傷風化”為由,將丁老六等關押入獄。此事在當時的省城安慶(安慶簡稱“皖”)掀起了軒然大波。

“安徽皖劇團”證章都刻好了,有必要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嚴鳳英與其恩師丁永泉的合影

此時,一位知識分子觀眾捎信給戲班裡的人說:“法官要問你們唱的是什麼戲?就說是‘皖劇’。人家的京劇、楚劇能唱,為什麼我們的皖劇不能唱?”戲班的人得到了高人指點,頓時豁然開朗,在法庭上進行了理直氣壯的辯論。再加上旁聽席上的觀眾不斷地給他們撐腰打氣,終於駁得法官啞口無言,宣佈將丁老六無罪釋放(補交娛樂捐)。

這就是目前能看到的“皖劇”的最早記述,而黃梅戲,也自此開始,正式在安慶多家劇場公開演出。據丁永泉回憶,當時提議黃梅戲為“皖劇”的知識分子是報社的方姓記者,他也是一位黃梅戲發燒友。丁永泉從牢裡出來後,戲班子還專門演了一臺《何氏勸姑》,以示答謝。

“皖劇”的創意,據稱源於當時轟轟烈烈的時尚劇種“楚劇”

1926年北伐軍南下,帶來了許多新思想和新理念,流行於鄂東的花鼓戲,也因此易名為“楚劇”,成為湖北的時尚劇種。北伐軍進入安徽後,這種觀點也帶了進來,省城安慶的文化界人士群情激昂,紛紛動議要將流行於此地的“懷腔”定名為“皖劇”。

1931年1月30日,錢牌樓華林劇場在報紙上登出“皖戲(劇)”廣告,劇目為《上竹山》《遊蘇州》《勸姑討嫁》等。與此同時,新舞臺、愛仁戲院、國民大戲院等,也分別有多個職業班社掛牌黃梅戲演出。

自從確立了以安慶官話為道白語言以後,黃梅戲的唱腔逐漸趨向柔和統一,並相繼湧現出查文豔、潘孝慈、蔡天賜等一批優秀的黃梅戲演員。此時,黃梅戲實際已經取代京劇、揚劇,成為安慶老城最受歡迎的新劇種

1933年前後,査振卿、丁永泉、潘孝慈等演員,相繼乘船東下,將黃梅戲唱到了上海灘。安慶地方戲曲繼徽班進京後,再一次向外擴張其影響力。

解放後,1951年1月10日,安慶市召開首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大會編印的會刊上,有“本市各機關、團體送給大會的禮品”清單,其中安慶劇場“招待維揚劇”,群樂劇場“招待話劇”,新光電影院“招待電影”,民眾劇場和大觀劇場,則是“招待皖劇”。當時民眾劇場扛旗的就是丁永泉,大觀劇場方面,嚴風英當時還沒有加入進來。

從“民眾”和“大觀”兩個劇場為安慶首屆工代會招待演出“皖劇”來看,當時文化界戲劇界人士,還是希望再度將“皖劇”稱謂恢復。可惜省會從安慶外遷合肥,相關人士的號召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1952年2月,“戲曲三改”(改人、改戲、改制)後,“皖劇”名稱最終為“黃梅戲”所替代。

因此,“皖劇”這一稱謂總共歷時不到三十年。

“安徽皖劇團”徽章的由來

中國黃梅戲博物館曾展出過兩枚珍貴的徽章:“安徽皖劇團證章”(見下圖)。據藏家彭保友介紹,“安徽皖劇團演員證章”發現於20世紀90年代末,當時四牌樓北段改造,民工在拆除百年老鋪面時,從深埋地下的一個陶罐中找到的。

“安徽皖劇團”證章都刻好了,有必要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安徽皖劇團演員證章

該徽章為圓形,銅質,直徑30毫米,上方文字為“安徽皖劇團”,中間心形圖案中是“演員”二字,下方為“證章”,一左一右為兩朵五瓣梅花圖案。不同的是,兩枚“安徽皖劇團演員證章”上的文字與圖案,一陰一陽,正好相反。

“安徽皖劇團”只是一個半成品。嚴格地說,“安徽皖劇團演員證章”還只是沒有完工的坯章,剛剛打壓出來,周邊還沒有最後修飾。

“安徽皖劇團”兩枚珍貴徽章的發現對研究黃梅戲的發展歷史意義深遠

這兩枚徽章是當時的刻章人因為安慶淪陷而匆匆裝入陶罐中埋入地下的。徽章的存在至少證明了兩個事實:

  1. “皖劇”曾是黃梅戲的代稱,起用時間大約在1926--1952年;
  2. “安徽皖劇團”成立於安徽老省城安慶城區。

那麼,“安徽皖劇團”具體成立於什麼時間呢?

據專家考證,“安徽皖劇團”應該成立於安慶淪陷之前,也就是1938年6月12日之前。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消息傳到安徽,省城安慶一片激憤,之後一個月內,安徽各界相繼成立“安慶文化團體救國聯合會”、“安徽省各界抗敵後援會”、“安慶暑期青年學生抗敵後援會”等。

另據皖籍作家舒蕪晚年回憶,當時在外讀書的青年學生紛紛返鄉,臨時組成“安徽省抗敵後援會流動宣傳隊”搞演講,編刊物,組織歌詠隊等,利用多種形式進行抗日宣傳。在這種大背景下,活躍在安慶舞臺上的各黃梅戲班社,由安徽文化界或新聞界抗敵後援會牽頭,組建“安徽皖劇團”,以黃梅戲的形式,宣傳抗日救國,自是順理成章之事。

今天,我們需要再次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再次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問題:從1952年戲曲“三改”定名以來,至今已過去67年,“黃梅戲”這個名稱早已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了,我們今天需要恢復黃梅戲的曾用名,再次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

“安徽皖劇團”證章都刻好了,有必要將黃梅戲更名為“皖劇”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