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良紅木:溯源,為什麼稱它為黃花梨?

雖然黃花梨這個名稱一直被人們使用著,但不得不說,它只是一個不規範的名稱。因為從植物學上去探究,它並不是這個學名,而只是一個“俗稱”,屬於約定俗成的一種。


老良紅木:溯源,為什麼稱它為黃花梨?


眾所周知,我國出產黃花梨木的地方叫黎山,而當地的居民稱為黎族人,因此,可能有些朋友會這樣認為,黃花梨應該叫“黃花黎”,並通過植物學和地理學去舉證,希望能將黃花梨從為數眾多的花梨木中分離出去,避免大家將其與花梨木混為一談。


老良紅木:溯源,為什麼稱它為黃花梨?


史料記載,黃花梨曾有過多種名稱,如:降壓木、花狸、花櫚、降香、花黎、香紅、香枝、海南檀等,並有很長一段時間與“花梨”相混稱。


老良紅木:溯源,為什麼稱它為黃花梨?


依據當代國標紅木分類,花梨木類為紫檀屬,而黃花梨,亦就是降香黃檀則為黃檀屬,兩者之間可謂涇渭分明、互不相干。但由於二者外貌很相似、造成容易混淆的局面,前人為了將兩者區分開來,不得已而為之,只能將花梨木稱為新花梨,將黃花梨稱為老花梨。


老良紅木:溯源,為什麼稱它為黃花梨?


在1984年以前,人們通常將海南黃檀統稱為黃花梨。而其中的海南黃檀又分為兩種:一種心材較大,幾乎佔整個樹徑的五分之四,且多呈深褐色,邊材多為黃褐色;另一種心材佔其樹徑的比例較小,且多呈紅褐至紫褐色,邊材多為淺黃色。海南當地人把前者稱為“花梨公”,把後者稱為“花梨母”。直至1984年,專家對海南黃檀進行了重新定義,“花梨公”依舊稱謂海南黃檀,而“花梨母”則稱謂降香黃檀。


老良紅木:溯源,為什麼稱它為黃花梨?


時至2000年5月,《紅木國家標準》頒佈實施,降香黃檀被歸為黃檀屬香枝木類,從那時起,黃花梨又多了一個別稱——香枝木。


老良紅木:溯源,為什麼稱它為黃花梨?


一直以來,對於黃花梨一詞源於何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較流行的說法有兩種:一種可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當時由著名學者樑思成等組建的中國營造學社在研究明、清傢俱時,為了將新、老花梨區別開來,便將老花梨冠之以“黃花梨”的稱謂;另一種可追溯至民國時期,由於當時有大量的低檔花梨進入市場,並被普遍使用,人們為了便於區別,才在老花梨之前加了“黃”字,從而使老花梨有了一個固定的名稱——黃花梨。


老良紅木:溯源,為什麼稱它為黃花梨?


據史料求證,如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李恂的《海藥本草》,明代王佐的《新增格古要論》,清代谷應泰的《博物要覽》等著作裡,都不曾有“黃花梨”一詞出現。而在這些著作中,花梨與黃花梨是沒有做區分的。提到花梨,也只是籠統地說其出自南番、安南及海南。


老良紅木:溯源,為什麼稱它為黃花梨?


直至清朝光緒年間,有史料記載,《大清德宗皇帝實錄》:“(光緒二十四年九月)慶親王奕劻等奏,吉地寶龕木植漆色,請旨,遵行得旨,著改用黃花梨木,本色罩漆。”


老良紅木:溯源,為什麼稱它為黃花梨?


慶親王奕劻上折的時間是光緒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897年,綜上所述,這可能就是關於“黃花梨木”在歷史文獻中出現得最早、最明確的記載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