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雖然作為一部音樂紀錄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並非完全嚴格按照皇后樂隊的往事演繹,存在戲劇改編的部分,但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我卻因此愛上了皇后樂隊,或許是因為它讓更多人觸碰到了皇后樂隊的音樂內核,甚至觸碰到了搖滾樂的精神內核吧。

有些人喜歡搖滾,但恐怕只是因為搖滾看起來很酷,偽搖滾粉而已,或者,這能讓你和周圍只聽流行的朋友區分開來。而當我們真的愛上搖滾後才會願意承認,搖滾沒什麼不同,說到底它只是音樂的一個表現形式,讓它變得不同的,是它的誠實、力量和渴望,這些我之前不懂的,都是後來皇后樂隊教給我的。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雖然作為一部音樂紀錄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並非完全嚴格按照皇后樂隊的往事演繹,存在戲劇改編的部分,但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我卻因此愛上了皇后樂隊,或許是因為它讓更多人觸碰到了皇后樂隊的音樂內核,甚至觸碰到了搖滾樂的精神內核吧。

有些人喜歡搖滾,但恐怕只是因為搖滾看起來很酷,偽搖滾粉而已,或者,這能讓你和周圍只聽流行的朋友區分開來。而當我們真的愛上搖滾後才會願意承認,搖滾沒什麼不同,說到底它只是音樂的一個表現形式,讓它變得不同的,是它的誠實、力量和渴望,這些我之前不懂的,都是後來皇后樂隊教給我的。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故事的開頭始於Freddie那雙憂鬱的雙眼。也是這雙眼睛在電影的一開始就擊中了觀影人的心。那時的他還只是被周圍人稱為“小巴基”的行李搬運工弗羅可莫庫裡(Farrokh Bulsara),他們全家是信仰襖教的印度帕西族人,這使得生活在倫敦的Freddie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或許沒人會相信,這位他們口中瘦小、齙牙的“小巴基”有一天會成為世界級的搖滾巨星——除了他自己。

所以他眼神憂鬱,但似乎在這時就能看出他內心深處的火焰。因為只有他自己瞭解真正的自己——一個歌者。

設身處地地想,Freddie所處的環境足夠我們說100次放棄,畢竟面對“安逸“和“奮鬥”,推崇喪的我們選擇“安逸”,“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面對“夢想”和“現實”不用別人勸,我們先對自己說“現實一點吧”。

但Freddie面對的環境比我們的現實凶殘得多,父親不支持他搞音樂,形象不符合觀眾期待,第一次上臺因為話筒太高被嘲笑,樂隊沒錢出專輯……

即使在後來功成名就後出專輯也會被唱片公司限制,一意孤行發出來了被各種報紙評論是“相當無內涵的歌曲,全是片段沒有靈魂”。面對這些,他所做的是,用自己的嗓音征服觀眾;把話筒架拔掉還觀眾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毅然和隊友賣掉僅有的車租錄音室錄專輯;用自己的成長換來父親一個讚賞的擁抱。

面對所有的質疑,Freddie選擇用音樂打敗人們對他外表的嘲笑,用音樂接受歷史的檢驗,他同樣用音樂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從始至終,他其實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忠於自己,成為他原本就要成為的那個人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雖然作為一部音樂紀錄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並非完全嚴格按照皇后樂隊的往事演繹,存在戲劇改編的部分,但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我卻因此愛上了皇后樂隊,或許是因為它讓更多人觸碰到了皇后樂隊的音樂內核,甚至觸碰到了搖滾樂的精神內核吧。

有些人喜歡搖滾,但恐怕只是因為搖滾看起來很酷,偽搖滾粉而已,或者,這能讓你和周圍只聽流行的朋友區分開來。而當我們真的愛上搖滾後才會願意承認,搖滾沒什麼不同,說到底它只是音樂的一個表現形式,讓它變得不同的,是它的誠實、力量和渴望,這些我之前不懂的,都是後來皇后樂隊教給我的。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故事的開頭始於Freddie那雙憂鬱的雙眼。也是這雙眼睛在電影的一開始就擊中了觀影人的心。那時的他還只是被周圍人稱為“小巴基”的行李搬運工弗羅可莫庫裡(Farrokh Bulsara),他們全家是信仰襖教的印度帕西族人,這使得生活在倫敦的Freddie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或許沒人會相信,這位他們口中瘦小、齙牙的“小巴基”有一天會成為世界級的搖滾巨星——除了他自己。

所以他眼神憂鬱,但似乎在這時就能看出他內心深處的火焰。因為只有他自己瞭解真正的自己——一個歌者。

設身處地地想,Freddie所處的環境足夠我們說100次放棄,畢竟面對“安逸“和“奮鬥”,推崇喪的我們選擇“安逸”,“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面對“夢想”和“現實”不用別人勸,我們先對自己說“現實一點吧”。

但Freddie面對的環境比我們的現實凶殘得多,父親不支持他搞音樂,形象不符合觀眾期待,第一次上臺因為話筒太高被嘲笑,樂隊沒錢出專輯……

即使在後來功成名就後出專輯也會被唱片公司限制,一意孤行發出來了被各種報紙評論是“相當無內涵的歌曲,全是片段沒有靈魂”。面對這些,他所做的是,用自己的嗓音征服觀眾;把話筒架拔掉還觀眾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毅然和隊友賣掉僅有的車租錄音室錄專輯;用自己的成長換來父親一個讚賞的擁抱。

面對所有的質疑,Freddie選擇用音樂打敗人們對他外表的嘲笑,用音樂接受歷史的檢驗,他同樣用音樂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從始至終,他其實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忠於自己,成為他原本就要成為的那個人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鏡頭轉向他下班後的公交車站:他獨自坐在長凳上,手裡攥著一張紙,低頭專注地寫著內心的旋律和歌詞,這及時記錄下的靈感裡,會不會有那麼一段詞是後來被成千上萬人聽到的呢?

Freddie的夢想發芽於連自己也不知何處的內心的沃土,但他堅定地朝著自己的內心渴望走下去,時刻忠於自己的夢想,不管是在深夜的公交站牌,還是在搬運行李的空檔,他用自己的靈感澆灌了搖滾夢想,並最終讓它生根發芽。

最初的夢想實現後,也並不會就一帆風順了,當皇后樂隊站上了更高更大的舞臺,其實他面對的挑戰也更大了。

如果說,籍籍無名的時候,他們樂隊面對的困難是不能保證唱片發行出來後被世人聽到,但那時的他們起碼能做自己喜歡的音樂,而在成名之後,他們卻面臨無法隨心所欲地創作了,唱片銷量企圖把他們捆綁成只會做流水線音樂的樂隊,但皇后樂隊之所以是皇后樂隊,就在於他們敢於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他們一定要寫自己內心真正的旋律,而不是重複安全的自己。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雖然作為一部音樂紀錄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並非完全嚴格按照皇后樂隊的往事演繹,存在戲劇改編的部分,但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我卻因此愛上了皇后樂隊,或許是因為它讓更多人觸碰到了皇后樂隊的音樂內核,甚至觸碰到了搖滾樂的精神內核吧。

有些人喜歡搖滾,但恐怕只是因為搖滾看起來很酷,偽搖滾粉而已,或者,這能讓你和周圍只聽流行的朋友區分開來。而當我們真的愛上搖滾後才會願意承認,搖滾沒什麼不同,說到底它只是音樂的一個表現形式,讓它變得不同的,是它的誠實、力量和渴望,這些我之前不懂的,都是後來皇后樂隊教給我的。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故事的開頭始於Freddie那雙憂鬱的雙眼。也是這雙眼睛在電影的一開始就擊中了觀影人的心。那時的他還只是被周圍人稱為“小巴基”的行李搬運工弗羅可莫庫裡(Farrokh Bulsara),他們全家是信仰襖教的印度帕西族人,這使得生活在倫敦的Freddie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或許沒人會相信,這位他們口中瘦小、齙牙的“小巴基”有一天會成為世界級的搖滾巨星——除了他自己。

所以他眼神憂鬱,但似乎在這時就能看出他內心深處的火焰。因為只有他自己瞭解真正的自己——一個歌者。

設身處地地想,Freddie所處的環境足夠我們說100次放棄,畢竟面對“安逸“和“奮鬥”,推崇喪的我們選擇“安逸”,“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面對“夢想”和“現實”不用別人勸,我們先對自己說“現實一點吧”。

但Freddie面對的環境比我們的現實凶殘得多,父親不支持他搞音樂,形象不符合觀眾期待,第一次上臺因為話筒太高被嘲笑,樂隊沒錢出專輯……

即使在後來功成名就後出專輯也會被唱片公司限制,一意孤行發出來了被各種報紙評論是“相當無內涵的歌曲,全是片段沒有靈魂”。面對這些,他所做的是,用自己的嗓音征服觀眾;把話筒架拔掉還觀眾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毅然和隊友賣掉僅有的車租錄音室錄專輯;用自己的成長換來父親一個讚賞的擁抱。

面對所有的質疑,Freddie選擇用音樂打敗人們對他外表的嘲笑,用音樂接受歷史的檢驗,他同樣用音樂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從始至終,他其實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忠於自己,成為他原本就要成為的那個人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鏡頭轉向他下班後的公交車站:他獨自坐在長凳上,手裡攥著一張紙,低頭專注地寫著內心的旋律和歌詞,這及時記錄下的靈感裡,會不會有那麼一段詞是後來被成千上萬人聽到的呢?

Freddie的夢想發芽於連自己也不知何處的內心的沃土,但他堅定地朝著自己的內心渴望走下去,時刻忠於自己的夢想,不管是在深夜的公交站牌,還是在搬運行李的空檔,他用自己的靈感澆灌了搖滾夢想,並最終讓它生根發芽。

最初的夢想實現後,也並不會就一帆風順了,當皇后樂隊站上了更高更大的舞臺,其實他面對的挑戰也更大了。

如果說,籍籍無名的時候,他們樂隊面對的困難是不能保證唱片發行出來後被世人聽到,但那時的他們起碼能做自己喜歡的音樂,而在成名之後,他們卻面臨無法隨心所欲地創作了,唱片銷量企圖把他們捆綁成只會做流水線音樂的樂隊,但皇后樂隊之所以是皇后樂隊,就在於他們敢於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他們一定要寫自己內心真正的旋律,而不是重複安全的自己。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當唱片公司老闆拒絕幫他們出版《波西米亞狂想曲》專輯之後,他們瀟灑地離開了,並撂下一句話:有一天你會後悔自己失去皇后樂隊的這個決定。

說這句話的他們意氣風發、信心滿滿,儘管在專輯發行的當下大多數人的確無法接受這張專輯的風格,但到後來經過時間的檢驗證明,這的確是張偉大的專輯,唱片公司的老闆有沒有後悔失去皇后樂隊已無人想關心,人們更想感謝皇后樂隊對自己的堅持,使得我們沒有錯過這張偉大經典的專輯。

而皇后樂隊又通過這部影片教給我們關於夢想的一些事情,他們讓懷抱夢想的人看到,有時候困難的不是實現夢想的途徑,而是戰勝身邊那些告訴你你不可能實現夢想的人,堅定地走下去。堅定,能讓我們把80%焦慮於質疑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做自己上

當耳熟能詳的《We Will Rock You》前奏響起來的時候,我們情不自禁地跟隨鼓點鼓起掌來,像有魔力一樣,這有魔力的簡單節奏就是搖滾精神的一部分,這是皇后樂隊帶領所有聽眾對真實的探尋,用真實的自己,觸碰真實的世界。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雖然作為一部音樂紀錄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並非完全嚴格按照皇后樂隊的往事演繹,存在戲劇改編的部分,但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我卻因此愛上了皇后樂隊,或許是因為它讓更多人觸碰到了皇后樂隊的音樂內核,甚至觸碰到了搖滾樂的精神內核吧。

有些人喜歡搖滾,但恐怕只是因為搖滾看起來很酷,偽搖滾粉而已,或者,這能讓你和周圍只聽流行的朋友區分開來。而當我們真的愛上搖滾後才會願意承認,搖滾沒什麼不同,說到底它只是音樂的一個表現形式,讓它變得不同的,是它的誠實、力量和渴望,這些我之前不懂的,都是後來皇后樂隊教給我的。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故事的開頭始於Freddie那雙憂鬱的雙眼。也是這雙眼睛在電影的一開始就擊中了觀影人的心。那時的他還只是被周圍人稱為“小巴基”的行李搬運工弗羅可莫庫裡(Farrokh Bulsara),他們全家是信仰襖教的印度帕西族人,這使得生活在倫敦的Freddie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或許沒人會相信,這位他們口中瘦小、齙牙的“小巴基”有一天會成為世界級的搖滾巨星——除了他自己。

所以他眼神憂鬱,但似乎在這時就能看出他內心深處的火焰。因為只有他自己瞭解真正的自己——一個歌者。

設身處地地想,Freddie所處的環境足夠我們說100次放棄,畢竟面對“安逸“和“奮鬥”,推崇喪的我們選擇“安逸”,“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面對“夢想”和“現實”不用別人勸,我們先對自己說“現實一點吧”。

但Freddie面對的環境比我們的現實凶殘得多,父親不支持他搞音樂,形象不符合觀眾期待,第一次上臺因為話筒太高被嘲笑,樂隊沒錢出專輯……

即使在後來功成名就後出專輯也會被唱片公司限制,一意孤行發出來了被各種報紙評論是“相當無內涵的歌曲,全是片段沒有靈魂”。面對這些,他所做的是,用自己的嗓音征服觀眾;把話筒架拔掉還觀眾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毅然和隊友賣掉僅有的車租錄音室錄專輯;用自己的成長換來父親一個讚賞的擁抱。

面對所有的質疑,Freddie選擇用音樂打敗人們對他外表的嘲笑,用音樂接受歷史的檢驗,他同樣用音樂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從始至終,他其實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忠於自己,成為他原本就要成為的那個人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鏡頭轉向他下班後的公交車站:他獨自坐在長凳上,手裡攥著一張紙,低頭專注地寫著內心的旋律和歌詞,這及時記錄下的靈感裡,會不會有那麼一段詞是後來被成千上萬人聽到的呢?

Freddie的夢想發芽於連自己也不知何處的內心的沃土,但他堅定地朝著自己的內心渴望走下去,時刻忠於自己的夢想,不管是在深夜的公交站牌,還是在搬運行李的空檔,他用自己的靈感澆灌了搖滾夢想,並最終讓它生根發芽。

最初的夢想實現後,也並不會就一帆風順了,當皇后樂隊站上了更高更大的舞臺,其實他面對的挑戰也更大了。

如果說,籍籍無名的時候,他們樂隊面對的困難是不能保證唱片發行出來後被世人聽到,但那時的他們起碼能做自己喜歡的音樂,而在成名之後,他們卻面臨無法隨心所欲地創作了,唱片銷量企圖把他們捆綁成只會做流水線音樂的樂隊,但皇后樂隊之所以是皇后樂隊,就在於他們敢於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他們一定要寫自己內心真正的旋律,而不是重複安全的自己。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當唱片公司老闆拒絕幫他們出版《波西米亞狂想曲》專輯之後,他們瀟灑地離開了,並撂下一句話:有一天你會後悔自己失去皇后樂隊的這個決定。

說這句話的他們意氣風發、信心滿滿,儘管在專輯發行的當下大多數人的確無法接受這張專輯的風格,但到後來經過時間的檢驗證明,這的確是張偉大的專輯,唱片公司的老闆有沒有後悔失去皇后樂隊已無人想關心,人們更想感謝皇后樂隊對自己的堅持,使得我們沒有錯過這張偉大經典的專輯。

而皇后樂隊又通過這部影片教給我們關於夢想的一些事情,他們讓懷抱夢想的人看到,有時候困難的不是實現夢想的途徑,而是戰勝身邊那些告訴你你不可能實現夢想的人,堅定地走下去。堅定,能讓我們把80%焦慮於質疑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做自己上

當耳熟能詳的《We Will Rock You》前奏響起來的時候,我們情不自禁地跟隨鼓點鼓起掌來,像有魔力一樣,這有魔力的簡單節奏就是搖滾精神的一部分,這是皇后樂隊帶領所有聽眾對真實的探尋,用真實的自己,觸碰真實的世界。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最近被Met Gala的紅毯刷了屏,Met Gala每年的紅毯都被譽為“時尚界的奧斯卡”,由於今年的主題是Camp:Notes on Fashion,意為“以誇張的方式展現”,更是吸引了許多人的討論,在一眾造型誇張的世界級巨星的光環中,“百變天后”Lady Gaga依然表現出眾。

許多人對Lady Gaga印象深刻應該都是源於她誇張的造型,“牛肉裝”、“孔雀裝”等層出不窮,甚至因此被稱為“雷母”。而她造型誇張其實是因為她自卑,她說“做真實的自己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浮誇讓我覺得自己有點主導權”。

而浮誇的打扮卻讓她離自己越來越遠,直到她看到鏡頭裡陌生的自己帶著雙一潭死水一樣的眼神時,才意識到自己該面對真實的自己了,假裝只能讓自己更痛苦。拋棄了誇張造型的Lady Gaga又通過自己的音樂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線,

不只是音樂,2019年她憑藉《A Star Is Born》的主題曲《Shallow》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至此,她也成為第一個同年獲得格萊美獎、金球獎、奧斯卡獎的藝人,在奧斯卡獲獎感言時她說,“如果你也有夢想,那就為之奮鬥吧。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不是你被拒絕或者摔倒的次數,而是你勇敢站起來的次數,和你一直到底的堅持。”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雖然作為一部音樂紀錄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並非完全嚴格按照皇后樂隊的往事演繹,存在戲劇改編的部分,但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我卻因此愛上了皇后樂隊,或許是因為它讓更多人觸碰到了皇后樂隊的音樂內核,甚至觸碰到了搖滾樂的精神內核吧。

有些人喜歡搖滾,但恐怕只是因為搖滾看起來很酷,偽搖滾粉而已,或者,這能讓你和周圍只聽流行的朋友區分開來。而當我們真的愛上搖滾後才會願意承認,搖滾沒什麼不同,說到底它只是音樂的一個表現形式,讓它變得不同的,是它的誠實、力量和渴望,這些我之前不懂的,都是後來皇后樂隊教給我的。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故事的開頭始於Freddie那雙憂鬱的雙眼。也是這雙眼睛在電影的一開始就擊中了觀影人的心。那時的他還只是被周圍人稱為“小巴基”的行李搬運工弗羅可莫庫裡(Farrokh Bulsara),他們全家是信仰襖教的印度帕西族人,這使得生活在倫敦的Freddie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或許沒人會相信,這位他們口中瘦小、齙牙的“小巴基”有一天會成為世界級的搖滾巨星——除了他自己。

所以他眼神憂鬱,但似乎在這時就能看出他內心深處的火焰。因為只有他自己瞭解真正的自己——一個歌者。

設身處地地想,Freddie所處的環境足夠我們說100次放棄,畢竟面對“安逸“和“奮鬥”,推崇喪的我們選擇“安逸”,“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面對“夢想”和“現實”不用別人勸,我們先對自己說“現實一點吧”。

但Freddie面對的環境比我們的現實凶殘得多,父親不支持他搞音樂,形象不符合觀眾期待,第一次上臺因為話筒太高被嘲笑,樂隊沒錢出專輯……

即使在後來功成名就後出專輯也會被唱片公司限制,一意孤行發出來了被各種報紙評論是“相當無內涵的歌曲,全是片段沒有靈魂”。面對這些,他所做的是,用自己的嗓音征服觀眾;把話筒架拔掉還觀眾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毅然和隊友賣掉僅有的車租錄音室錄專輯;用自己的成長換來父親一個讚賞的擁抱。

面對所有的質疑,Freddie選擇用音樂打敗人們對他外表的嘲笑,用音樂接受歷史的檢驗,他同樣用音樂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從始至終,他其實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忠於自己,成為他原本就要成為的那個人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鏡頭轉向他下班後的公交車站:他獨自坐在長凳上,手裡攥著一張紙,低頭專注地寫著內心的旋律和歌詞,這及時記錄下的靈感裡,會不會有那麼一段詞是後來被成千上萬人聽到的呢?

Freddie的夢想發芽於連自己也不知何處的內心的沃土,但他堅定地朝著自己的內心渴望走下去,時刻忠於自己的夢想,不管是在深夜的公交站牌,還是在搬運行李的空檔,他用自己的靈感澆灌了搖滾夢想,並最終讓它生根發芽。

最初的夢想實現後,也並不會就一帆風順了,當皇后樂隊站上了更高更大的舞臺,其實他面對的挑戰也更大了。

如果說,籍籍無名的時候,他們樂隊面對的困難是不能保證唱片發行出來後被世人聽到,但那時的他們起碼能做自己喜歡的音樂,而在成名之後,他們卻面臨無法隨心所欲地創作了,唱片銷量企圖把他們捆綁成只會做流水線音樂的樂隊,但皇后樂隊之所以是皇后樂隊,就在於他們敢於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他們一定要寫自己內心真正的旋律,而不是重複安全的自己。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當唱片公司老闆拒絕幫他們出版《波西米亞狂想曲》專輯之後,他們瀟灑地離開了,並撂下一句話:有一天你會後悔自己失去皇后樂隊的這個決定。

說這句話的他們意氣風發、信心滿滿,儘管在專輯發行的當下大多數人的確無法接受這張專輯的風格,但到後來經過時間的檢驗證明,這的確是張偉大的專輯,唱片公司的老闆有沒有後悔失去皇后樂隊已無人想關心,人們更想感謝皇后樂隊對自己的堅持,使得我們沒有錯過這張偉大經典的專輯。

而皇后樂隊又通過這部影片教給我們關於夢想的一些事情,他們讓懷抱夢想的人看到,有時候困難的不是實現夢想的途徑,而是戰勝身邊那些告訴你你不可能實現夢想的人,堅定地走下去。堅定,能讓我們把80%焦慮於質疑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做自己上

當耳熟能詳的《We Will Rock You》前奏響起來的時候,我們情不自禁地跟隨鼓點鼓起掌來,像有魔力一樣,這有魔力的簡單節奏就是搖滾精神的一部分,這是皇后樂隊帶領所有聽眾對真實的探尋,用真實的自己,觸碰真實的世界。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最近被Met Gala的紅毯刷了屏,Met Gala每年的紅毯都被譽為“時尚界的奧斯卡”,由於今年的主題是Camp:Notes on Fashion,意為“以誇張的方式展現”,更是吸引了許多人的討論,在一眾造型誇張的世界級巨星的光環中,“百變天后”Lady Gaga依然表現出眾。

許多人對Lady Gaga印象深刻應該都是源於她誇張的造型,“牛肉裝”、“孔雀裝”等層出不窮,甚至因此被稱為“雷母”。而她造型誇張其實是因為她自卑,她說“做真實的自己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浮誇讓我覺得自己有點主導權”。

而浮誇的打扮卻讓她離自己越來越遠,直到她看到鏡頭裡陌生的自己帶著雙一潭死水一樣的眼神時,才意識到自己該面對真實的自己了,假裝只能讓自己更痛苦。拋棄了誇張造型的Lady Gaga又通過自己的音樂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線,

不只是音樂,2019年她憑藉《A Star Is Born》的主題曲《Shallow》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至此,她也成為第一個同年獲得格萊美獎、金球獎、奧斯卡獎的藝人,在奧斯卡獲獎感言時她說,“如果你也有夢想,那就為之奮鬥吧。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不是你被拒絕或者摔倒的次數,而是你勇敢站起來的次數,和你一直到底的堅持。”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Lady Gaga和皇后樂隊,一個流行一個搖滾,但殊途同歸,他們的音樂或影片讓我們感動的,都是他們堅持從靈魂深處吶喊出來的力量。

《波西米亞狂想曲》影片的最後是最震撼的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演出之一——Live Aid,旨在為發生在埃塞俄比亞的饑荒籌集資金。

確定參加演出時,皇后樂隊是剩下一週的排練時間,並且是皇后樂隊在Freddie單飛歸隊後的首次演出,Freddie當時已患上AIDS,而且嗓音情況並不好,但他打斷了其他成員對自己的關心,說“我餘生僅剩的時間我只想用來搞音樂,我沒時間扮演受害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警醒世人,我做怎樣的自己有我決定。我天生就只會做一種人,一位歌者,我為人們演唱他們想聽的歌,這就如觸摸到了天堂。”

1985年7月13日的溫布利大球場裡山呼海嘯,隨著鏡頭的特寫,我們又一次得以注視著Freddie的眼睛,上臺前他的眼睛裡,彷彿有星辰大海。

皇后樂隊用音樂把天空捅了個窟窿,帶著全場7萬多觀眾,通過電視直播帶著全世界10億多觀眾,觸摸到了天堂。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雖然作為一部音樂紀錄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並非完全嚴格按照皇后樂隊的往事演繹,存在戲劇改編的部分,但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我卻因此愛上了皇后樂隊,或許是因為它讓更多人觸碰到了皇后樂隊的音樂內核,甚至觸碰到了搖滾樂的精神內核吧。

有些人喜歡搖滾,但恐怕只是因為搖滾看起來很酷,偽搖滾粉而已,或者,這能讓你和周圍只聽流行的朋友區分開來。而當我們真的愛上搖滾後才會願意承認,搖滾沒什麼不同,說到底它只是音樂的一個表現形式,讓它變得不同的,是它的誠實、力量和渴望,這些我之前不懂的,都是後來皇后樂隊教給我的。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故事的開頭始於Freddie那雙憂鬱的雙眼。也是這雙眼睛在電影的一開始就擊中了觀影人的心。那時的他還只是被周圍人稱為“小巴基”的行李搬運工弗羅可莫庫裡(Farrokh Bulsara),他們全家是信仰襖教的印度帕西族人,這使得生活在倫敦的Freddie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或許沒人會相信,這位他們口中瘦小、齙牙的“小巴基”有一天會成為世界級的搖滾巨星——除了他自己。

所以他眼神憂鬱,但似乎在這時就能看出他內心深處的火焰。因為只有他自己瞭解真正的自己——一個歌者。

設身處地地想,Freddie所處的環境足夠我們說100次放棄,畢竟面對“安逸“和“奮鬥”,推崇喪的我們選擇“安逸”,“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面對“夢想”和“現實”不用別人勸,我們先對自己說“現實一點吧”。

但Freddie面對的環境比我們的現實凶殘得多,父親不支持他搞音樂,形象不符合觀眾期待,第一次上臺因為話筒太高被嘲笑,樂隊沒錢出專輯……

即使在後來功成名就後出專輯也會被唱片公司限制,一意孤行發出來了被各種報紙評論是“相當無內涵的歌曲,全是片段沒有靈魂”。面對這些,他所做的是,用自己的嗓音征服觀眾;把話筒架拔掉還觀眾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毅然和隊友賣掉僅有的車租錄音室錄專輯;用自己的成長換來父親一個讚賞的擁抱。

面對所有的質疑,Freddie選擇用音樂打敗人們對他外表的嘲笑,用音樂接受歷史的檢驗,他同樣用音樂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從始至終,他其實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忠於自己,成為他原本就要成為的那個人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鏡頭轉向他下班後的公交車站:他獨自坐在長凳上,手裡攥著一張紙,低頭專注地寫著內心的旋律和歌詞,這及時記錄下的靈感裡,會不會有那麼一段詞是後來被成千上萬人聽到的呢?

Freddie的夢想發芽於連自己也不知何處的內心的沃土,但他堅定地朝著自己的內心渴望走下去,時刻忠於自己的夢想,不管是在深夜的公交站牌,還是在搬運行李的空檔,他用自己的靈感澆灌了搖滾夢想,並最終讓它生根發芽。

最初的夢想實現後,也並不會就一帆風順了,當皇后樂隊站上了更高更大的舞臺,其實他面對的挑戰也更大了。

如果說,籍籍無名的時候,他們樂隊面對的困難是不能保證唱片發行出來後被世人聽到,但那時的他們起碼能做自己喜歡的音樂,而在成名之後,他們卻面臨無法隨心所欲地創作了,唱片銷量企圖把他們捆綁成只會做流水線音樂的樂隊,但皇后樂隊之所以是皇后樂隊,就在於他們敢於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他們一定要寫自己內心真正的旋律,而不是重複安全的自己。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當唱片公司老闆拒絕幫他們出版《波西米亞狂想曲》專輯之後,他們瀟灑地離開了,並撂下一句話:有一天你會後悔自己失去皇后樂隊的這個決定。

說這句話的他們意氣風發、信心滿滿,儘管在專輯發行的當下大多數人的確無法接受這張專輯的風格,但到後來經過時間的檢驗證明,這的確是張偉大的專輯,唱片公司的老闆有沒有後悔失去皇后樂隊已無人想關心,人們更想感謝皇后樂隊對自己的堅持,使得我們沒有錯過這張偉大經典的專輯。

而皇后樂隊又通過這部影片教給我們關於夢想的一些事情,他們讓懷抱夢想的人看到,有時候困難的不是實現夢想的途徑,而是戰勝身邊那些告訴你你不可能實現夢想的人,堅定地走下去。堅定,能讓我們把80%焦慮於質疑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做自己上

當耳熟能詳的《We Will Rock You》前奏響起來的時候,我們情不自禁地跟隨鼓點鼓起掌來,像有魔力一樣,這有魔力的簡單節奏就是搖滾精神的一部分,這是皇后樂隊帶領所有聽眾對真實的探尋,用真實的自己,觸碰真實的世界。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最近被Met Gala的紅毯刷了屏,Met Gala每年的紅毯都被譽為“時尚界的奧斯卡”,由於今年的主題是Camp:Notes on Fashion,意為“以誇張的方式展現”,更是吸引了許多人的討論,在一眾造型誇張的世界級巨星的光環中,“百變天后”Lady Gaga依然表現出眾。

許多人對Lady Gaga印象深刻應該都是源於她誇張的造型,“牛肉裝”、“孔雀裝”等層出不窮,甚至因此被稱為“雷母”。而她造型誇張其實是因為她自卑,她說“做真實的自己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浮誇讓我覺得自己有點主導權”。

而浮誇的打扮卻讓她離自己越來越遠,直到她看到鏡頭裡陌生的自己帶著雙一潭死水一樣的眼神時,才意識到自己該面對真實的自己了,假裝只能讓自己更痛苦。拋棄了誇張造型的Lady Gaga又通過自己的音樂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線,

不只是音樂,2019年她憑藉《A Star Is Born》的主題曲《Shallow》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至此,她也成為第一個同年獲得格萊美獎、金球獎、奧斯卡獎的藝人,在奧斯卡獲獎感言時她說,“如果你也有夢想,那就為之奮鬥吧。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不是你被拒絕或者摔倒的次數,而是你勇敢站起來的次數,和你一直到底的堅持。”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Lady Gaga和皇后樂隊,一個流行一個搖滾,但殊途同歸,他們的音樂或影片讓我們感動的,都是他們堅持從靈魂深處吶喊出來的力量。

《波西米亞狂想曲》影片的最後是最震撼的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演出之一——Live Aid,旨在為發生在埃塞俄比亞的饑荒籌集資金。

確定參加演出時,皇后樂隊是剩下一週的排練時間,並且是皇后樂隊在Freddie單飛歸隊後的首次演出,Freddie當時已患上AIDS,而且嗓音情況並不好,但他打斷了其他成員對自己的關心,說“我餘生僅剩的時間我只想用來搞音樂,我沒時間扮演受害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警醒世人,我做怎樣的自己有我決定。我天生就只會做一種人,一位歌者,我為人們演唱他們想聽的歌,這就如觸摸到了天堂。”

1985年7月13日的溫布利大球場裡山呼海嘯,隨著鏡頭的特寫,我們又一次得以注視著Freddie的眼睛,上臺前他的眼睛裡,彷彿有星辰大海。

皇后樂隊用音樂把天空捅了個窟窿,帶著全場7萬多觀眾,通過電視直播帶著全世界10億多觀眾,觸摸到了天堂。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教會我這6個字

我相信有許多人會因為這部電影喜歡上皇后樂隊,當我們走出電影院後,拿出耳機打開皇后樂隊用搖滾樂為我們創造出的伊甸園時,皇后樂隊所有成員的臉又會浮現在眼前,他們音樂裡的每一個鼓點,每一句歌詞都好像在提醒著我們堅持自我,要成為我們原本要成為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