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而詩|那些關於黃鶴樓的名言絕句,你知道多少?

為你而詩|那些關於黃鶴樓的名言絕句,你知道多少?

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

——培根

詩詞的詩力、詩理、詩情、詩趣改變性格,使人能夠在浮躁中恪守住一份心靈的寧靜,重新認識生活,感悟人生。從詩詞中,學會了一份冷靜,一份忍讓,一份寬容,一份堅強。

黃 鶴 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簡介

崔顥(hào)約公元704年—754年),漢族,唐朝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詩人,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作品有《崔顥集》

詞句註釋

註釋

黃鶴樓: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鶴磯上,背靠蛇山,俯臨長江。傳說稱有仙人從這裡乘黃鶴登仙而去,故得此名。

悠悠:飄蕩的樣子。

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漢江。川:平原。歷歷:清晰、分明的樣子。漢陽:地名,在黃鶴樓之西,漢水北岸。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鸚鵡洲:在湖北省武昌縣西南,根據後漢書記載,漢黃祖擔任江夏太守時,在此大宴賓客,有人獻上鸚鵡,故稱鸚鵡洲。

鄉關:故鄉。

白話譯文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裡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

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

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賞析

首聯

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鶴去樓空,眼前就是一座尋常可見的江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為鄉愁情結的抒發作了潛在的鋪墊。

頷聯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是詩中頷聯。江天相接的自然畫面因白雲的襯托愈顯宏麗闊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胸中的情思也隨之插上了縱橫馳騁的翅膀:黃鶴樓久遠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終歸物是人非、鶴去樓空。人們留下什麼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她不是別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也割捨不斷的綿綿鄉戀、悠悠鄉情。 本句具有一種普遍包舉的意味,抒發了詩人歲月難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為下文寫鄉關難歸的無限愁思鋪墊,因而成為深值關注和反覆品味的名句。

詩中“黃鶴”所指甚明,除了實體“仙鶴”之外,它的指向應該是即“一切”之意。“不復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時、歲不待人的無盡感傷。“白雲”變幻難測,寓託著作者世事難料的吁嗟嘆喟。如果說這個詞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間的廣袤,那麼“千載”則使人看到了時間的無限性。時間和空間的組合產生了歷史的縱深感和空間的開闊感,更加催生了鄉愁。

頸聯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兩句筆鋒一轉,由寫傳說中的仙人、黃鶴及黃鶴樓,轉而寫詩人眼前登黃鶴樓所見,由寫虛幻的傳說轉為實寫眼前的所見景物,晴空裡,隔水相望的漢陽城清晰可見的樹木,鸚鵡洲上長勢茂盛的芳草,描繪了一個空明、悠遠的畫面,為引發詩人的鄉愁設置了鋪墊。

尾聯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太陽落山,黑夜來臨,鳥要歸巢,船要歸航,遊子要歸鄉,然而天下游子的故鄉又在何處呢?江上的霧藹一片迷濛,眼底也生出的濃濃迷霧,那是一種隱隱的淚花和心繫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問鄉鄉不語,思鄉不見鄉。面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愁也無由。詩作以一“愁”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展畫,畫外餘音。


為你而詩|那些關於黃鶴樓的名言絕句,你知道多少?

關於黃鶴樓的名言絕句:

唐朝的黃鶴樓,此時正沐浴在太陽的烘烤下。他還不知道它即將迎來另一個對它意義非同尋常的拜訪者——李白。

李白和其他的青年才俊一樣,想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一筆。於是他登上了黃鶴樓。想著寫一首名傳千古的詩。

但這一次,他沒有寫詩。

雖是後人相傳,傳言到:心中有景說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李白過武昌,見崔顥黃鶴詩,歎服不復作。去而賦金陵鳳凰臺。

多年後,他的老朋友孟浩然將要去揚州,便約孟浩然於江夏相會。臨別時賦詩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一首絕句,道盡自己心中的不捨之情。此情此景讓人不禁為之感動。

孟浩然離去,李白也就此離去。而黃鶴樓依然矗立在長江邊,一直未變。

又是多年過去,李白已不再是當時的少年,此時的他因事被貶,長流夜郎,路經江夏,史郎中陪他重遊黃鶴樓。但此時,早已物是人非,李白提筆寫下《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心情冷落,自不必提。而黃鶴樓還是矗立在長江邊,看世間繁華落盡。

因為“晴川歷歷漢陽樹”一句,明朝嘉靖年間便再修一座晴川閣,與黃鶴樓遙相呼應,隔江相對。

時光飛逝,千年過去了。1927年,毛澤東登黃鶴樓,寫下《菩薩蠻•黃鶴樓》: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我們看著詩,彷佛也來到了那個“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時代,站在垂垂老矣的黃鶴樓上,看百舸爭流,英雄逐鹿。

黃鶴樓,早已不再是單單一座樓了,它承載了千百年來人們的思念、離別、聚合、分散。它已經隨著詩詞一起,永存於人心中。

黃鶴樓簡介

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雲水,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 這裡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餘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楫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

為你而詩|那些關於黃鶴樓的名言絕句,你知道多少?

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她處在山川靈氣動盪吐納的交點,正好映和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登黃鶴樓,不僅僅獲得愉快,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從而使心靈淨化。這大約就是黃鶴樓美的魅力經風雨而不衰,與日月共長存原因之所在。

為你而詩|那些關於黃鶴樓的名言絕句,你知道多少?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嘹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為你而詩|那些關於黃鶴樓的名言絕句,你知道多少?

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為你而詩|那些關於黃鶴樓的名言絕句,你知道多少?

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簷五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佈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徵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簷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為你而詩|那些關於黃鶴樓的名言絕句,你知道多少?

來源 | 一部手機遊武昌

出品 | 武昌文體旅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