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

王維著名的詩《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首詩中的這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經常被大家引用,顯然喜歡這句話的人很多。可是在現實運用中,對這句詩有很多種解讀。

"

王維著名的詩《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首詩中的這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經常被大家引用,顯然喜歡這句話的人很多。可是在現實運用中,對這句詩有很多種解讀。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有人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隨意而行,等到發現自己無路可走的時候,就索性坐下來,悠閒的看白雲起起落落。也有人說,這句話是說處在絕境不要怕,“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到盡頭了還有云。還有人說。這是人的一個心態,只要有好的心態,就能走出絕境,

如果只從這兩句詩的表面意思看,這些理解都有自己的道理,可是如果結合作者王維來看,這些理解和這兩句詩的本意相差的實在是太遙遠,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王維和他的終南別業

要搞懂這兩句詩的真正含義,首先要搞清楚這首詩要表達的思想。這就要了解王維和他的終南別業。

王維和佛教的淵源比較深,他的父母都信奉佛教,他的名和字合起來“維摩詰”是佛教的一個在家修行得道的佛。在佛教氛圍濃厚的家庭長大的王維,自然對佛教的感悟比一般人深。年輕時候的王維儒家濟世報國的思想佔主流,但是隨著仕途的不順,唐玄宗晚年,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做宰相,王維在他的手下工作,做的很不爽。

既然官場不如意,王維骨子裡的佛家思想開始濃烈,所以中年以後,王維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在裡上班的長安城比較近的藍田輞川買了一處別業,自己親自設計了20個各有特色的園林景觀,作為自己工作之後隱居修行的場所。

因此,終南別業不是王維休閒娛樂的別業,而是王維修行悟道的一個地方。

王維和維摩詰

維摩詰居士是佛教大乘教法中的一個在家菩薩,也就是不出家在家修行的菩薩。維摩詰菩薩寫了一本《維摩詰經》,這本書的核心是講學佛的道理,它認為學佛目的在求解脫,如何解脫呢?真正的佛法就在我們這個世間求解脫。

"

王維著名的詩《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首詩中的這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經常被大家引用,顯然喜歡這句話的人很多。可是在現實運用中,對這句詩有很多種解讀。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有人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隨意而行,等到發現自己無路可走的時候,就索性坐下來,悠閒的看白雲起起落落。也有人說,這句話是說處在絕境不要怕,“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到盡頭了還有云。還有人說。這是人的一個心態,只要有好的心態,就能走出絕境,

如果只從這兩句詩的表面意思看,這些理解都有自己的道理,可是如果結合作者王維來看,這些理解和這兩句詩的本意相差的實在是太遙遠,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王維和他的終南別業

要搞懂這兩句詩的真正含義,首先要搞清楚這首詩要表達的思想。這就要了解王維和他的終南別業。

王維和佛教的淵源比較深,他的父母都信奉佛教,他的名和字合起來“維摩詰”是佛教的一個在家修行得道的佛。在佛教氛圍濃厚的家庭長大的王維,自然對佛教的感悟比一般人深。年輕時候的王維儒家濟世報國的思想佔主流,但是隨著仕途的不順,唐玄宗晚年,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做宰相,王維在他的手下工作,做的很不爽。

既然官場不如意,王維骨子裡的佛家思想開始濃烈,所以中年以後,王維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在裡上班的長安城比較近的藍田輞川買了一處別業,自己親自設計了20個各有特色的園林景觀,作為自己工作之後隱居修行的場所。

因此,終南別業不是王維休閒娛樂的別業,而是王維修行悟道的一個地方。

王維和維摩詰

維摩詰居士是佛教大乘教法中的一個在家菩薩,也就是不出家在家修行的菩薩。維摩詰菩薩寫了一本《維摩詰經》,這本書的核心是講學佛的道理,它認為學佛目的在求解脫,如何解脫呢?真正的佛法就在我們這個世間求解脫。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王維,既然父母給他取名維摩詰,自然也希望他像維摩詰一樣在家修行,而王維的隱居的生活就是他在家修行的生活。而修行的目的就是尋找解脫,心靈的解脫

禪宗的“禪”是梵語“禪那”的簡稱,它的意思用現代話來說就是集中思想和平衡心裡的方式方法,其實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精神解脫的方式和方法

《終南別業》,王維日常修行的一次大徹大悟

王維在終南別業主要幹什麼呢?這首《終南別業》詩說的很明白。

"

王維著名的詩《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首詩中的這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經常被大家引用,顯然喜歡這句話的人很多。可是在現實運用中,對這句詩有很多種解讀。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有人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隨意而行,等到發現自己無路可走的時候,就索性坐下來,悠閒的看白雲起起落落。也有人說,這句話是說處在絕境不要怕,“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到盡頭了還有云。還有人說。這是人的一個心態,只要有好的心態,就能走出絕境,

如果只從這兩句詩的表面意思看,這些理解都有自己的道理,可是如果結合作者王維來看,這些理解和這兩句詩的本意相差的實在是太遙遠,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王維和他的終南別業

要搞懂這兩句詩的真正含義,首先要搞清楚這首詩要表達的思想。這就要了解王維和他的終南別業。

王維和佛教的淵源比較深,他的父母都信奉佛教,他的名和字合起來“維摩詰”是佛教的一個在家修行得道的佛。在佛教氛圍濃厚的家庭長大的王維,自然對佛教的感悟比一般人深。年輕時候的王維儒家濟世報國的思想佔主流,但是隨著仕途的不順,唐玄宗晚年,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做宰相,王維在他的手下工作,做的很不爽。

既然官場不如意,王維骨子裡的佛家思想開始濃烈,所以中年以後,王維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在裡上班的長安城比較近的藍田輞川買了一處別業,自己親自設計了20個各有特色的園林景觀,作為自己工作之後隱居修行的場所。

因此,終南別業不是王維休閒娛樂的別業,而是王維修行悟道的一個地方。

王維和維摩詰

維摩詰居士是佛教大乘教法中的一個在家菩薩,也就是不出家在家修行的菩薩。維摩詰菩薩寫了一本《維摩詰經》,這本書的核心是講學佛的道理,它認為學佛目的在求解脫,如何解脫呢?真正的佛法就在我們這個世間求解脫。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王維,既然父母給他取名維摩詰,自然也希望他像維摩詰一樣在家修行,而王維的隱居的生活就是他在家修行的生活。而修行的目的就是尋找解脫,心靈的解脫

禪宗的“禪”是梵語“禪那”的簡稱,它的意思用現代話來說就是集中思想和平衡心裡的方式方法,其實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精神解脫的方式和方法

《終南別業》,王維日常修行的一次大徹大悟

王維在終南別業主要幹什麼呢?這首《終南別業》詩說的很明白。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詩歌的首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說自己中年的時候喜歡上佛教,於是就在終南山腳下安置了一個家,也就是說,終南別業是供自己參悟禪理的一個場所。

詩歌的頷聯,“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這就是描寫詩人日常生活中的禪悟。獨行獨往才能的到心靈的自由。這是參悟的必須條件。

詩歌的頸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就是詩人在獨來獨往中參悟的一個禪理。詩人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色,而是純粹以心靈的目光覽觀萬物,在坐看雲時,悟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禪機。

王維悟道的這個禪理,其實就是“空”,也就是說,如果人能夠去掉執著,像雲般無心,就可以擺脫煩惱,得到解脫,得到自在,詩人在一坐、一看之際已經頓悟。大自然中一剎那間的紛紜動象,顯得如此的清淨與靜謐,禪韻盎然。

既然已經頓悟,心靈得到解脫,自然一身輕鬆。“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也就好理解了,頓悟之後一身輕鬆,和山間的老漢談笑風生,無心就無煩惱。

這樣看來,《終南別業》這首詩,描述的是王維自己在終南別業是如何修行的過程。也記錄了自己的一次大徹大悟的,其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作者對禪理的一次頓悟。

"

王維著名的詩《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首詩中的這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經常被大家引用,顯然喜歡這句話的人很多。可是在現實運用中,對這句詩有很多種解讀。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有人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隨意而行,等到發現自己無路可走的時候,就索性坐下來,悠閒的看白雲起起落落。也有人說,這句話是說處在絕境不要怕,“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到盡頭了還有云。還有人說。這是人的一個心態,只要有好的心態,就能走出絕境,

如果只從這兩句詩的表面意思看,這些理解都有自己的道理,可是如果結合作者王維來看,這些理解和這兩句詩的本意相差的實在是太遙遠,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王維和他的終南別業

要搞懂這兩句詩的真正含義,首先要搞清楚這首詩要表達的思想。這就要了解王維和他的終南別業。

王維和佛教的淵源比較深,他的父母都信奉佛教,他的名和字合起來“維摩詰”是佛教的一個在家修行得道的佛。在佛教氛圍濃厚的家庭長大的王維,自然對佛教的感悟比一般人深。年輕時候的王維儒家濟世報國的思想佔主流,但是隨著仕途的不順,唐玄宗晚年,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做宰相,王維在他的手下工作,做的很不爽。

既然官場不如意,王維骨子裡的佛家思想開始濃烈,所以中年以後,王維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在裡上班的長安城比較近的藍田輞川買了一處別業,自己親自設計了20個各有特色的園林景觀,作為自己工作之後隱居修行的場所。

因此,終南別業不是王維休閒娛樂的別業,而是王維修行悟道的一個地方。

王維和維摩詰

維摩詰居士是佛教大乘教法中的一個在家菩薩,也就是不出家在家修行的菩薩。維摩詰菩薩寫了一本《維摩詰經》,這本書的核心是講學佛的道理,它認為學佛目的在求解脫,如何解脫呢?真正的佛法就在我們這個世間求解脫。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王維,既然父母給他取名維摩詰,自然也希望他像維摩詰一樣在家修行,而王維的隱居的生活就是他在家修行的生活。而修行的目的就是尋找解脫,心靈的解脫

禪宗的“禪”是梵語“禪那”的簡稱,它的意思用現代話來說就是集中思想和平衡心裡的方式方法,其實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精神解脫的方式和方法

《終南別業》,王維日常修行的一次大徹大悟

王維在終南別業主要幹什麼呢?這首《終南別業》詩說的很明白。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詩歌的首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說自己中年的時候喜歡上佛教,於是就在終南山腳下安置了一個家,也就是說,終南別業是供自己參悟禪理的一個場所。

詩歌的頷聯,“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這就是描寫詩人日常生活中的禪悟。獨行獨往才能的到心靈的自由。這是參悟的必須條件。

詩歌的頸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就是詩人在獨來獨往中參悟的一個禪理。詩人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色,而是純粹以心靈的目光覽觀萬物,在坐看雲時,悟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禪機。

王維悟道的這個禪理,其實就是“空”,也就是說,如果人能夠去掉執著,像雲般無心,就可以擺脫煩惱,得到解脫,得到自在,詩人在一坐、一看之際已經頓悟。大自然中一剎那間的紛紜動象,顯得如此的清淨與靜謐,禪韻盎然。

既然已經頓悟,心靈得到解脫,自然一身輕鬆。“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也就好理解了,頓悟之後一身輕鬆,和山間的老漢談笑風生,無心就無煩惱。

這樣看來,《終南別業》這首詩,描述的是王維自己在終南別業是如何修行的過程。也記錄了自己的一次大徹大悟的,其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作者對禪理的一次頓悟。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喜歡這句詩,它的禪機你未必知道

結論:“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揭示的禪機

在一次獨來獨往,獨自在山水間行走的過程中,在水的盡頭,坐看天上自由自在的白雲時,作者突然頓悟到,雲因為“無心”——沒有什麼必須的,不能的之類的執著,因此才能自在,人也應該像天上的白雲一樣,去掉執著心,做到“無心”,才能得到解脫,沒有煩惱,自由自在。這就是這句詩所揭示的禪機。

這種充滿禪意的詩,在王維的詩中還有許多。把禪宗的禪趣、禪理、禪意用詩歌表現出來,王維做到了極致,他是毫無爭議的“詩佛”。如果沒有用禪理來理解王維的詩,是無法體會到王維詩歌真正的妙趣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