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人2小時到循化!這條高速通了

黃河 交通 環境保護 民生 西海都市報 西海都市報 2017-10-10

10月8日,我省東部又一重要高速公路、同時也是我省東部又一重要出省通道組成部分的循化至隆務峽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西寧人2小時到循化!這條高速通了

西寧人2小時到循化!這條高速通了

西寧人2小時到循化!這條高速通了

西寧人2小時到循化!這條高速通了

循化至隆務峽高速公路是國道310線連雲港至共和公路的重要組成段落,也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09-2030)“三縱、四橫、十聯線”中的第三橫——臨夏至共和公路(S22)的一段。

該公路位於我省海東地區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和化隆回族自治縣境內。路線全長40.464公里。全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里。路基寬度24.5米。主線共設特大、大中橋8048米/25座(含互通主線橋)。隧道13884米/9條。互通立交2處,分離立交2座,天橋3座,養護工區1處,服務區1處。橋隧比佔54.3%(其中公伯峽庫區段橋隧比98.3%)。其中,循隆高速蘇龍珠黃河鋼管拱特大橋為該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也是循隆高速公路的亮點工程。

蘇龍珠黃河鋼管拱特大橋連接化隆、循化、同仁、尖扎四縣,是循隆高速公路公伯峽庫區段七橋八隧之一,也是目前西北五省單跨最大的上承式鋼管拱橋。大橋全長320米,主跨1-220米,橋寬12米,左、右幅(左幅319米,右幅327米)通行。設計荷載公路-1級。該大橋設計和建造結合地形地貌、文化旅遊特點,處處凸顯青海元素,設計獨具匠心。

蘇龍珠大橋成為了循隆高速的標誌性建築,而循隆高速不良地質多、施工難度大、環保責任大要求高、安全風險高等建設難點也為我省高速公路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此外,循隆高速建設也多次開創了我省高速公路建設的先河。

在省內首次創新採用資本金融資、施工圖設計+施工總承包的全新管理模式。循隆高速利用社會資本啟動項目建設,是我省首條全新融資模式的公路建設項目,是我省公路建設管理新模式的破題之作,為今後我省公路建設拓展融資渠道、創新公路建設管理模式積累了豐富可循的成功經驗。

以生態環保引領項目建設。設計階段以“多保護、少破壞”為原則,以橋隧代路,利用荒山荒溝佈線;公伯峽庫區改便道運輸為水運施工,避免大挖大填,是我國內地高原公路建設的一大創舉。

此外,循隆高速還是我國首次在水庫庫區設計的高速公路,為國內同類項目積累經驗;在庫區首次創新建設永臨結合電力專線,實現了一次性投入滿足施工和運營同時需要,避免重複性建設。

而同為青海省高速公路路網規劃(2009年至2030年)“三縱、四橫、十聯線”中的第三橫——臨夏至共和公路(S22)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力加山至循化高速公路目前仍在建設當中。

大循公路項目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起於青海省與甘肅省交界處的臥龍溝,止於循化縣積石鎮尕莊,與G310線循化至隆務峽段相接。路線全長57.286公里,全線按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預計2018年建成通車。

待大循公路建成通車後,將與循隆公路共同構築起我省東部又一重要的出省通道。對完善國家路網,改善青海對外形象和投資環境,加強青海與甘肅之間的交通聯繫,優化區域路網結構,開發利用沿線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帶動沿線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沿黃”經濟帶發展,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記者 鄭思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