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為華夏人文始祖,黃帝廟或黃帝陵為後世紀念性質的遺蹟,是中華民族追思先賢的精神寄託,歷史上紀念黃帝之所有多處。

1、黃帝之宮

最早的記載是《穆天子傳》雲:

吉日辛酉,天子升於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豐隆之葬,以詔後世。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2、吳陽上畤

《史記·封禪書》載:

其後百餘年,秦靈公(前424年—前415年在位)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

吳陽上畔即今鳳翔血池遺址。

陝西鳳翔秦漢血池遺址入圍2016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對雍山血池遺址出土的建築材料和陶片進行分類整理時,陝西的考古工作者從幾塊陶器殘片上發現了“上”、“上畤”等幾個漢代人書寫的隸書陶文。項目負責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田亞岐認為,這些文字指的應該是吳陽上疇,而這也是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雍城遺址內首次發現準確定性疇的實物證據。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俯視圖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側視圖

“吳陽上畤”是指距今2400年前,由秦靈公在雍城郊外建立,用於祭祀黃帝的活動場所。春秋戰國時期,秦人先後在都城雍地建立了包括鄜畤(白帝少昊)密畤(青帝)吳陽上畤(黃帝)吳陽下畤(炎帝)在內的雍四畤祭祀系統,使雍城不但成為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而且成為國家最高等級的祭祀中心。西漢早期,劉邦在繼承秦人四畤基礎上,又在這裡增設北畤(黑帝),形成漢代完整的雍五畤祭祀五帝系統。

3、上郡陽周黃帝冢橋山

到了漢朝,則有漢武帝北巡還祭黃帝冢橋山的記載。

《史記·封禪書》載:

其來年冬,上議曰:“古者先振兵澤旅,然後封禪。”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澤兵須如。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即至甘泉,為且用事泰山,先類祠泰一。

《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

劉宋裴馬因《史記集解》註釋雲:“黃帝冢在上郡橋山”;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註釋:“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

《皇覽》曰:“黃帝冢上郡橋山”;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雲:“陽周縣故城南橋山。昔二世賜蒙恬死於此。王莽更名上陵畤,山上有黃帝冢故也。帝崩,惟弓劍存焉,故世稱黃帝仙矣。”

《地理志》雲:“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

《括地誌》雲:“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雲上郡陽周縣橋山南有黃帝冢。”(此處為另說:正寧縣子午山為橋山,北魏時在今正寧縣境曾設陽周縣

《史記·封禪書》載:“漢武帝北遂巡狩,還祭黃帝冢。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耳!”朔方當在陝北北部,與《皇覽》“黃帝冢在上郡橋山”相吻合。

從以上史籍看,《史記》中記載的漢武帝還祭黃帝冢(黃帝陵)的地理位置是清楚的,就在上郡陽周縣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歷史地圖集》中西漢時橋山位置

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

又南過離石縣西。奢延水注之,水西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東北流,《山海經》所謂生水出盂山者也。郭景純曰:盂或作明。漢破羌將軍段熲破羌於奢延澤,虜走洛川。洛川在南,俗因縣土,謂之奢延水,又謂之朔方水矣。東北流,逕其縣故城南,王莽之奢節也。赫連龍升七年,於是水之北,黑水之南,遣將作大匠樑公叱幹阿利改築大城,名曰統萬城。……則今夏州治也。奢延水又東北與溫泉合。源西北出沙溪,而東南流注奢延水。奢延水又東,黑水入焉,水出奢延縣黑澗,東南歷沙陵,注奢延水。奢延水又東合交蘭水,水出龜茲縣交蘭谷,東南流注奢延水。奢延水又東北流,與鏡波水合。水源出南邪山南谷,東北流注於奢延水。奢延水又東逕膚施縣,帝原水西北出龜茲縣,東南流。縣因處龜茲降胡著稱。又東南注奢延水。奢延水又東逕膚施縣南,秦昭王三年置,上郡治。漢高祖並三秦,復以為郡。王莽以漢馬員為增山連率,歸,世祖以為上郡太守。司馬彪曰:增山者,上郡之別名也。東入五龍山。

《地理志》曰:縣有五龍山、帝原水。自下亦為通稱也。歷長城東,出於白翟之中。又有平水,出西北平溪,東南入奢延水。奢延水又東,走馬水注之,水出西南長城北陽周縣故城橋山,昔二世賜蒙恬死於此。王莽更名上陵畤,山上有黃帝冢故也。帝崩,惟弓劒存焉,故世稱黃帝仙矣。其水東流,昔段熲追羌出橋門,至走馬水,聞羌在奢延澤,即此處也。

考察位置如下圖: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此處橋山位置大致在子長縣高柏山

奢延水:即今陝西省北部黃河支流無定河。

奢延縣:西漢置。治今陝西靖邊縣北白城子。屬上郡。東漢末廢。

奢延澤:在今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東南城川鄉一帶。《後漢書·段熲傳》: 建寧元年 (168),“夏,熲復追羌出橋門,至走馬水上。尋聞虜在奢延澤,乃將輕兵兼行一日一夜二百餘里,晨及賊,擊破之”。唐李賢注: “即上郡奢延縣界也。”

龜茲縣(音丘瓷):古地名,今屬陝西省榆林市。漢武帝時(前140-前87),國力強盛,北擊匈奴並幫助西域各國擺脫匈奴的控制。龜茲是西域36國之一,漢武帝將內附的龜茲部落遷於榆林城北15公里(榆陽區境內古城灘),設"上郡屬國都尉",並以龜茲族名呼其為龜茲縣。

帝原水:亦名西河、清水河。即今陝西榆林市西榆溪河。源出榆林市北刀兔海子,東南流至榆林市東南入無定河。《漢書·地理志》: 上郡膚施縣有帝原水。

平水、走馬水:在陝北,黃河的最大支流是無定河,古稱奢延河;無定河的最大支流是子洲縣境內的大理河與淮寧河,大理河古稱平水淮寧河即走馬水。《水經注》雲:走馬水“出西南長城北,陽周縣故城南橋山。其水東流,昔段熲追羌,出橋門至走馬水,聞羌在奢延澤,即此處也。”有人認為流經今靖邊、橫山境內的蘆河為走馬水,這顯然是錯誤的;因為蘆河由源頭起就是偏東北流,並非東流,與《水經注》不符。秦漢上郡治所膚施縣(遺址在榆林魚河堡附近)南的走馬水與平水方位(走馬水之北為平水),正好與今淮寧河、大理河的地理位置相吻合。淮寧河至今靖邊縣西北的奢延澤上,約有100公里,這也和《後漢書·段熲傳》中“夏,熲復追羌出橋門,至走馬水上。尋聞虜在奢延澤,乃將輕兵兼行一日一夜二百餘里(1裡=420米,二百餘里當在80-100公里),晨及賊,擊破之。”的記載大體相符。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奢延澤到考察橋山位置距離

然而,近來在陝北靖邊楊橋畔發現的古城遺址就是史料所記載秦漢時期的陽周故城,卻與《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標註的陽周城所在位置相差較遠。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陽周故城位置

陽周,秦置。秦國大將蒙恬曾屯兵30萬於此防禦與攻打匈奴,後來蒙恬被秦二世賜死於陽周故城。《史記·蒙恬傳》"胡亥囚恬於陽周"。陽周故城(楊橋畔古城址),在靖邊縣楊橋畔鎮楊一村、楊二村,面積約4平方公里以上。陽周城垣輪廓基本呈長方形,規模宏大,邊長約1200米,寬約1000米,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基址保存基本完好,地表散佈大量戰國至秦漢的磚瓦和陶器殘片,曾出土刻有"上郡塞司馬"戳記的陶罐、瓦當"陽周宮"、"鑄幣"遺址等這些證據都證明楊橋畔古城址(自然地名"瓦渣樑")就是秦漢時期的陽周城。東漢王莽時,由於匈奴的入侵,上郡陽周縣被廢棄。北魏時又在今正寧縣境設有陽周縣(甘肅正寧的陽周故城)。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陽周宮遺址

若根據史書記載的河流名稱及流向,則《水經注》中記載的走馬水或為大理河,平水當為走馬水北部的一條小河,橋山位置應在2(薛陽畔、王沙灣村)、3或4(白于山)所示橋山,圖中所示2、3橋山位置距奢延澤84公里左右。與《後漢書·段熲傳》中“夏,熲復追羌出橋門,至走馬水上。尋聞虜在奢延澤,乃將輕兵兼行一日一夜二百餘里(1裡=420米,約84公里),晨及賊,擊破之。”的記載更為接近。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奢延水考察圖

4、正寧橋山黃帝冢

其後,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在今甘肅省置陽周縣,又有黃帝冢在今正寧縣一說。

《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隋朝時正寧橋山位置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七》載:

陽周城縣北三十五里。本秦縣,屬上郡。始皇死,胡亥矯詔賜蒙恬死。恬不肯死,使者以屬吏,系之陽周。《史記》:陳餘與章邯書:蒙恬為秦將,北逐匈奴,開榆中地數千裡,竟斬陽周。是也。漢亦為陽周縣,後漢廢。後魏復置陽周縣。太平真君二年,置趙興郡治焉。西魏又置顯州於此,後周州郡俱廢。

《通典》又云:羅川:漢陽周縣,今縣城是。後魏為顯州,隋改為羅川。天寶初改為真寧。有橋山,黃帝葬處。

自此,黃帝冢分為多處,而變得難以考究。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北魏時期陽周縣位置

5、中部縣橋山黃帝陵

黃帝陵所在的橋山,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約一千米處,是子午嶺向東延伸的部分。子午嶺南北而行,北為“子”,南為“午”,故稱“子午嶺”。橋山總面積566.7公頃,山體渾厚,氣勢雄偉,沮水三面環流。山上林木茂密,古柏覆蓋面積為89.1公頃,計有古柏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萬多株,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郭沫若題字“黃帝陵”

宋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載:“橋山,《山海經》雲:‘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謂橋山’。”清顧祖禹所撰《讀史方輿紀要》載:“沮水至縣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

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鄜坊節度使臧希讓上奏:“坊州有軒轅黃帝陵闕,請置廟,四時享祭,列於祀典”,得到了代宗的批准,開始修建黃帝廟。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唐朝時地圖

經過唐末五代的戰亂,包括黃帝陵在內的前代帝王陵寢已經出現了“樵採不禁”的情況。而祭祀的建築“隳毀”,則讓正常的祭祀活動無法進行。為此,宋太祖趙匡胤一即位,就於建隆元年和乾德初兩次下詔,規定黃帝陵及炎帝、高辛、唐堯、虞舜、夏禹諸陵“各置守陵五戶,歲春秋祠以太牢”,“隳毀者修葺之”。開寶二年,因沮河水連年侵蝕,橋山西麓經常發生崖塌水崩,威脅廟院存亡,地方官員上書朝廷,宋太祖降旨,將軒轅廟由橋山西麓遷移橋山東麓黃帝行宮,這才正式今日確立今日黃帝陵的位置。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宋朝時橋山地圖

元泰定二年(1325年),元泰定帝頒佈保護黃帝陵廟敕令,並刻立《禁伐黃陵樹木聖旨碑》,記載元泰定帝頒發保護軒轅廟建築、禁伐橋陵樹木,並免除宮觀、寺院所屬地稅、商稅,對破壞橋陵之人,官府加重處罰的聖旨。此碑亦為中國現存唯一的關於黃帝陵的元代碑刻,是研究宋元時期黃帝陵的珍貴實物資料。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年),元惠宗降旨,重修軒轅廟西側被大火焚燬的保生宮。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元朝時橋山地圖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降旨祭祀黃帝,修繕黃帝陵廟,同時在軒轅廟設立五品護陵官二人,後由縣令兼任。這一做法為後世沿用,縣令兼護陵官成為制度。朱元璋不僅安排大臣代表自己前來祭祀黃帝,還拔高了當地的行政級別——明代縣令多為七品,由於中部縣縣令要兼任黃陵護陵官,所以按照五品對待。洪武七年(1374年),造軒轅黃帝坐像;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明世宗朱厚熜修葺軒轅廟;明天啟元年(1621年)秋,明熹宗朱由校整修黃帝陵廟;明崇禎九年(1636年),中部縣知事重修黃帝陵廟。有明一代,共存留御製祝文碑21通。

中華民國成立後,民國元年(1912年)三月,孫中山先生委派要員專程祭祀黃帝陵,並親自撰寫祭文,頌揚“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體現出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發動侵華戰爭。為了團結全國人民共同抗戰,一致對外,各地愛國志士倡議民族掃墓之禮。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致祭於黃帝陵,並確定每年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公祭黃帝陵。同年,謁陵道重修並通車。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清明節,國共兩黨各派代表前往黃帝陵共同祭奠。毛澤東親撰《祭黃帝陵文》,宣示“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成為昭告列祖列宗、團結抵禦外侮、建立全國抗日統一戰線的錚錚誓約。

6、河北涿鹿橋山

歷史上的河北涿鹿橋山: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峻們,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於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

《水經注·㶟水》載:又東過涿鹿縣北,涿水出涿鹿山,世謂之張公泉,東北流逕涿鹿縣故城南,王莽所謂抪陸也。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留其民於涿鹿之阿。即於是也。其水又東北與阪泉合,水導源縣之東泉。《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裡有蚩尤城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涿鹿黃帝城

《前漢書.刑法志》:“黃帝有涿鹿之戰”。文穎注曰:“涿鹿在上谷。今見有阪泉地、黃帝祠。”

《後漢書·郡國志·上谷郡·涿鹿》:黃帝所都(城),有阪泉地、黃帝祠。

《魏書·帝紀·卷四》:(拓跋燾)秋七月,車駕還宮。八月,東幸廣寧,臨觀溫泉。以太牢祭黃帝、堯、舜廟。蠕蠕大檀遣子將萬餘騎入塞。事具《蠕蠕傳》。上郡休屠胡酋金崖率部內屬。九月,車駕還宮。上洛巴渠泉午觸等萬餘家內附。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南北朝時期地圖

《通典》:晉亦置幽州,領郡國七,理於涿,今范陽郡。晉亂,陷於石勒、慕容俊、苻堅,後入於魏,其後分割不可詳也。今之幽州,謂范陽郡。古涿鹿也。應劭曰“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是也。懷戎:漢潘縣地。漢上谷郡城在此。有涿鹿山及蚩尤城、阪泉地及涿水、羹頡山、涿泉。

《太平御覽·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五月,車駕東巡,遂幸涿鹿,遣使者以太牢祀帝堯、帝舜廟。七月,車駕還宮。起大中殿及雲母堂、金華室。

《太平御覽·後魏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壬申,幸涿鹿,登橋山,觀溫泉,使以太牢祠黃帝、唐堯廟。幸廣寧,事如上谷,登廣寧之歷山,以太牢祠虞舜廟,帝親加禮焉。泰常元年七月,帝自白鹿陂西行,大獵於牛川,登釜山,臨殷繁水而南,觀於九十九泉。

7、河南荊山黃帝陵

荊山黃帝陵位於於河南省靈寶市區西20公里陽平鎮的黃帝鑄鼎塬上,是《史記·封禪書》 、《漢書·郊祀志》 、《水經注》等記載的軒轅黃帝鑄鼎與登仙處。漢武帝曾在此建鼎湖宮紀念黃帝。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在此立《軒轅黃帝鑄鼎原碑銘並序》,此碑為現今國內發現的專為記述軒轅黃帝事蹟的最早碑銘。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軒轅黃帝鑄鼎原碑銘並序》

據《閿鄉縣誌》記載:“黃帝陵在縣南鑄鼎原上。”1954年靈、閿合併為靈寶縣,而陵就在東距縣城20公里的陽平鎮東北5公里,北距黃河8公里處的黃帝嶺西端。陵高6米、周長42.5米,經堅實的黃土修築。原陵前建成有鼎湖宮和黃帝廟,廟之南是黃帝鑄鼎處——鑄鼎原。陵南8公里是荊山,《山海經》載:“華山之東,秦山之端有荊山。”陵西有陽平河北入黃河,陵西北即古稱的鼎湖。

荊山黃帝陵所在地有大量的仰韶文化遺址,鑄鼎塬聚落遺址包括北陽平、西坡、東常、軒轅臺等50多處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址,總面積4.36平方公里,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被國家文物局、國家發改委列入“十一五”期間全國100處重點大遺址保護專項,並被列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遺址首選。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荊山黃帝陵

其他祭祀黃帝之所:

1、劉邦祠黃帝沛庭

《周禮註疏》卷十九:

諸父老皆曰:“平生所聞劉季諸珍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於是劉季數讓。眾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而釁鼓旗,幟皆赤。由所殺蛇白帝子,殺者赤帝子,故上赤。

2、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祭黃帝於四郊

泰常三年,為五精帝兆於四郊,遠近依五行數。各為方壇四陛,埒壝三重,通四門。以太皞等及諸佐隨配。侑祭黃帝,常以立秋前十八日。餘四帝,各以四立之日。牲各用牛一,有司主之。又六宗、靈星、風伯、雨師、司民、司祿、先農之壇,皆有別兆,祭有常日,牲用少牢。

3、隋煬帝北平郡臨渝宮祭黃帝

《太平御覽·煬皇帝》:三月壬子,行幸涿郡。癸亥,至臨渝宮,親御戎服,禡祭黃帝,斬叛軍者以釁鼓。秋七月甲子,高麗遣使請降,囚送斛斯政。上大悅。八月己巳,班師。十二月壬申,上如東都。其日,大赦天下。戊子,入東都。

「原創」中國曆代祭祀黃帝之所總結

隋朝時北平郡臨渝宮位置圖

4、隋制陣前以太牢祭黃帝軒轅氏

《隋書》卷八志第三·禮儀三:

乃陳徒騎,如戰之陣。大司馬北面誓之。軍中皆聽鼓角,以為進止之節。田之日,於所萊之北,建旗為和門。諸將帥徒騎序入其門。有司居門,以平其人。既入而分其地,險野則待前而騎後,易野則騎前而徒後。既陣,皆坐,乃設驅逆騎,有司表狢於陣前以太牢祭黃帝軒轅氏,於狩地為墠,建二旗,列五兵於坐側,行三獻禮。

5、唐德宗李適唐長安南郊祭黃帝

《舊唐書》:(唐德宗李適)十五年四月,術士匡彭祖上言:“大唐土德,千年合符,請每於四季月郊祀天地。”詔禮官儒者議。歸崇敬曰:“準禮,立春迎春於東郊,祭青帝。立夏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立秋後十八日,迎黃靈於中地,祭黃帝。秋、冬各於其方。黃帝於五行為土,王在四季,土生於火,用事於木,而祭於秋,三季則否。漢、魏、周、隋,共行此禮。國家土德乘時,亦以每歲六月土王之日,祀黃帝於南郊,以後土配,合於典禮。彭祖憑候緯之說,據陰陽之書,事涉不經,恐難行用。”乃寢。

6、明史廟社禡祭黃帝

《明史》 志第三十三 禮十一(軍禮)

洪武元年,中書省臣會官議奏,王者遣將,所以討有罪,除民害也。《書》稱大禹徂徵,《詩》美南仲薄伐。《史記》引《兵書》曰:“古王者之遣將,跪而推轂。”漢高命韓信為將,設壇具禮。北齊親授斧鉞。唐則告於廟社,又告太公廟。宋則授旌節於朝堂,次告廟社又禡祭黃帝。

7、《明史》祭帝王於各地

四年二月,議祭古先聖帝賢王。在河南者十:陳州祭伏羲、商高宗,孟津縣祭漢光武,洛陽縣祭漢明帝、章帝,鄭州祭周世宗,鞏縣祭宋太祖、光宗、真宗、仁宗;在山西者一,榮河縣祭商湯;在山東者八:須成縣祭唐堯,曲阜縣祭少昊;在北平者三:內黃縣祭商中宗,滑縣祭顓頊、高辛;在湖廣者二:雩縣祭神農,寧遠縣祭虞舜;在浙江者二,會稽縣祭夏禹、宋孝宗;在陝西者十五:中部(都)縣祭黃帝,咸陽縣祭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宣王、漢高帝、文帝、景帝,興平縣祭漢武帝,長安縣祭漢宣帝,三原縣祭唐高祖,醴泉縣祭唐太宗,蒲城縣祭唐憲宗,涇陽縣祭唐宣宗。

8、《清實錄雍正朝實錄》 錄卷之十四各地祭祀

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遣散秩大臣覺羅諾爾遜、祭長白山。散秩大臣永壽、祭醫巫閭山。宗人府府丞吳樑、祭東嶽泰山。內閣侍讀學士田文鏡、祭西嶽華山。侍讀學士瓦渾泰、祭中嶽嵩山。翰林院侍讀學士吳士玉、祭南嶽衡山。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伊忒海、祭北嶽恆山。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吳廷揆祭南鎮會稽山。翰林院侍講學士涂天相、祭南海侍講學士查嗣庭、祭太昊伏羲氏等陵。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金應璧、祭炎帝神農氏等陵。通政使司左通政黨古禮、祭女媧氏等陵。左通政錢以塏、祭黃帝軒轅氏等陵。右通政楊汝谷、祭少昊金天氏等陵。孔子闕里。大理寺少卿八十三、祭顓頊高陽氏等陵。太常寺少卿穆裡渾。祭夏禹王陵。太僕寺少卿黃叔琬、祭遼太祖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