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嵇康,自然想到竹林七賢,哪七個呢?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這七個人都是當時的名震一時的潮男賢士,是玄學的代表人物,執牛耳首推的自然是嵇康。

再提到嵇康,你會想到什麼呢?有人會想到《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不是古琴愛好者知道《廣陵散》大概源起金庸的武俠小學《笑傲江湖》。曲洋和劉振風兩位臨時合作之曲相信觀眾至今印象深刻。

"

一提到嵇康,自然想到竹林七賢,哪七個呢?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這七個人都是當時的名震一時的潮男賢士,是玄學的代表人物,執牛耳首推的自然是嵇康。

再提到嵇康,你會想到什麼呢?有人會想到《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不是古琴愛好者知道《廣陵散》大概源起金庸的武俠小學《笑傲江湖》。曲洋和劉振風兩位臨時合作之曲相信觀眾至今印象深刻。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當時有這樣的對話:

劉正風道:“令狐賢侄,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畢生心血之所寄,還關聯到一位古人。這笑傲江湖曲中間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微笑道:“自來相傳,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你可猜得到我卻又何處得來?”

因為當時說嵇康死後,《廣陵散》就成絕響了。

曲洋道:“是啊!我對他這句話挺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於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這是金庸先生對《廣陵散》的源由的解釋。

金庸先生這樣說也是有出處的,《晉書》記載這是嵇康遊玩時,遇到一個古人所贈,《太平廣記》裡面記載更為玄幻,說是一幽靈所贈,反正都只說這曲子不是嵇康所作,但彈的最好的自然是非嵇康莫屬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嵇康在被殺的時候,說了一句話:

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晉書·列傳·第十九章》

袁孝尼就是袁渙的第四個兒子袁準,他想要學這曲子,嵇康不教給他,結果嵇康一死,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會彈這一曲目傳神了,看來《廣陵散》是嵇康的絕學。這不得不讓我們生疑,為什麼只有嵇康最為熟悉呢?

"

一提到嵇康,自然想到竹林七賢,哪七個呢?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這七個人都是當時的名震一時的潮男賢士,是玄學的代表人物,執牛耳首推的自然是嵇康。

再提到嵇康,你會想到什麼呢?有人會想到《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不是古琴愛好者知道《廣陵散》大概源起金庸的武俠小學《笑傲江湖》。曲洋和劉振風兩位臨時合作之曲相信觀眾至今印象深刻。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當時有這樣的對話:

劉正風道:“令狐賢侄,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畢生心血之所寄,還關聯到一位古人。這笑傲江湖曲中間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微笑道:“自來相傳,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你可猜得到我卻又何處得來?”

因為當時說嵇康死後,《廣陵散》就成絕響了。

曲洋道:“是啊!我對他這句話挺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於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這是金庸先生對《廣陵散》的源由的解釋。

金庸先生這樣說也是有出處的,《晉書》記載這是嵇康遊玩時,遇到一個古人所贈,《太平廣記》裡面記載更為玄幻,說是一幽靈所贈,反正都只說這曲子不是嵇康所作,但彈的最好的自然是非嵇康莫屬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嵇康在被殺的時候,說了一句話:

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晉書·列傳·第十九章》

袁孝尼就是袁渙的第四個兒子袁準,他想要學這曲子,嵇康不教給他,結果嵇康一死,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會彈這一曲目傳神了,看來《廣陵散》是嵇康的絕學。這不得不讓我們生疑,為什麼只有嵇康最為熟悉呢?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嵇康被殺從表現上看是因為得罪了鍾會,在鍾會的讒言下,司馬昭下令除死了。

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嵇康的好友呂安的老婆被呂巽迷姦,結果呂巽先下手為強說呂安不孝,最後嵇康作證事情不是這樣的,最終的結果是呂安和嵇康都被殺掉。

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嗎?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表面上似乎是鍾會與嵇康的矛盾,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嵇康是一個帥哥,而且娶了一個老婆,他老婆姓曹,是曹操的後人,所以嵇康肯定是堅決站在魏室這一邊,但此時的天下已經是司馬氏掌權。

竹林七賢都要面臨選擇,他們的態度都不一樣,阮籍、劉伶是以酒為掩護的方式不合作,嵇康是堅決不合作。王戎、山濤是跟著司馬氏混,阮咸也差不多,向秀是中間派,在嵇康被殺之後也出來合作。

"

一提到嵇康,自然想到竹林七賢,哪七個呢?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這七個人都是當時的名震一時的潮男賢士,是玄學的代表人物,執牛耳首推的自然是嵇康。

再提到嵇康,你會想到什麼呢?有人會想到《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不是古琴愛好者知道《廣陵散》大概源起金庸的武俠小學《笑傲江湖》。曲洋和劉振風兩位臨時合作之曲相信觀眾至今印象深刻。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當時有這樣的對話:

劉正風道:“令狐賢侄,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畢生心血之所寄,還關聯到一位古人。這笑傲江湖曲中間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微笑道:“自來相傳,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你可猜得到我卻又何處得來?”

因為當時說嵇康死後,《廣陵散》就成絕響了。

曲洋道:“是啊!我對他這句話挺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於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這是金庸先生對《廣陵散》的源由的解釋。

金庸先生這樣說也是有出處的,《晉書》記載這是嵇康遊玩時,遇到一個古人所贈,《太平廣記》裡面記載更為玄幻,說是一幽靈所贈,反正都只說這曲子不是嵇康所作,但彈的最好的自然是非嵇康莫屬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嵇康在被殺的時候,說了一句話:

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晉書·列傳·第十九章》

袁孝尼就是袁渙的第四個兒子袁準,他想要學這曲子,嵇康不教給他,結果嵇康一死,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會彈這一曲目傳神了,看來《廣陵散》是嵇康的絕學。這不得不讓我們生疑,為什麼只有嵇康最為熟悉呢?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嵇康被殺從表現上看是因為得罪了鍾會,在鍾會的讒言下,司馬昭下令除死了。

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嵇康的好友呂安的老婆被呂巽迷姦,結果呂巽先下手為強說呂安不孝,最後嵇康作證事情不是這樣的,最終的結果是呂安和嵇康都被殺掉。

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嗎?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表面上似乎是鍾會與嵇康的矛盾,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嵇康是一個帥哥,而且娶了一個老婆,他老婆姓曹,是曹操的後人,所以嵇康肯定是堅決站在魏室這一邊,但此時的天下已經是司馬氏掌權。

竹林七賢都要面臨選擇,他們的態度都不一樣,阮籍、劉伶是以酒為掩護的方式不合作,嵇康是堅決不合作。王戎、山濤是跟著司馬氏混,阮咸也差不多,向秀是中間派,在嵇康被殺之後也出來合作。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一開始司馬昭想拉嵇康過來當官,他跑了。跟當年曹操徵司馬懿出來當官,司馬懿裝瘋差不多。最後他的好友山濤寫信推薦他當官,他就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此名志。具體你可以看《嵇康寫給好友的絕交書成名篇被傳頌,為何臨死將妻兒託給絕交好友》。

司馬昭經過這兩次之後,自然清楚嵇康是鐵定軟硬不吃,不可能成為自己這一派系之中了,自然就有想除掉他。

如果僅僅因為二次拒絕其實情況還好,真正讓司馬昭下定決心除掉嵇康的原因是《廣陵散》。《廣陵散》怎麼來,誰也說不清,但為什麼只有嵇康彈的最好,最有神韻,你不覺得奇怪嗎?《廣陵散》中藏著什麼祕密呢?等你看完下面的內容就明白了。

"

一提到嵇康,自然想到竹林七賢,哪七個呢?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這七個人都是當時的名震一時的潮男賢士,是玄學的代表人物,執牛耳首推的自然是嵇康。

再提到嵇康,你會想到什麼呢?有人會想到《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不是古琴愛好者知道《廣陵散》大概源起金庸的武俠小學《笑傲江湖》。曲洋和劉振風兩位臨時合作之曲相信觀眾至今印象深刻。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當時有這樣的對話:

劉正風道:“令狐賢侄,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畢生心血之所寄,還關聯到一位古人。這笑傲江湖曲中間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微笑道:“自來相傳,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你可猜得到我卻又何處得來?”

因為當時說嵇康死後,《廣陵散》就成絕響了。

曲洋道:“是啊!我對他這句話挺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於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這是金庸先生對《廣陵散》的源由的解釋。

金庸先生這樣說也是有出處的,《晉書》記載這是嵇康遊玩時,遇到一個古人所贈,《太平廣記》裡面記載更為玄幻,說是一幽靈所贈,反正都只說這曲子不是嵇康所作,但彈的最好的自然是非嵇康莫屬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嵇康在被殺的時候,說了一句話:

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晉書·列傳·第十九章》

袁孝尼就是袁渙的第四個兒子袁準,他想要學這曲子,嵇康不教給他,結果嵇康一死,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會彈這一曲目傳神了,看來《廣陵散》是嵇康的絕學。這不得不讓我們生疑,為什麼只有嵇康最為熟悉呢?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嵇康被殺從表現上看是因為得罪了鍾會,在鍾會的讒言下,司馬昭下令除死了。

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嵇康的好友呂安的老婆被呂巽迷姦,結果呂巽先下手為強說呂安不孝,最後嵇康作證事情不是這樣的,最終的結果是呂安和嵇康都被殺掉。

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嗎?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表面上似乎是鍾會與嵇康的矛盾,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嵇康是一個帥哥,而且娶了一個老婆,他老婆姓曹,是曹操的後人,所以嵇康肯定是堅決站在魏室這一邊,但此時的天下已經是司馬氏掌權。

竹林七賢都要面臨選擇,他們的態度都不一樣,阮籍、劉伶是以酒為掩護的方式不合作,嵇康是堅決不合作。王戎、山濤是跟著司馬氏混,阮咸也差不多,向秀是中間派,在嵇康被殺之後也出來合作。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一開始司馬昭想拉嵇康過來當官,他跑了。跟當年曹操徵司馬懿出來當官,司馬懿裝瘋差不多。最後他的好友山濤寫信推薦他當官,他就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此名志。具體你可以看《嵇康寫給好友的絕交書成名篇被傳頌,為何臨死將妻兒託給絕交好友》。

司馬昭經過這兩次之後,自然清楚嵇康是鐵定軟硬不吃,不可能成為自己這一派系之中了,自然就有想除掉他。

如果僅僅因為二次拒絕其實情況還好,真正讓司馬昭下定決心除掉嵇康的原因是《廣陵散》。《廣陵散》怎麼來,誰也說不清,但為什麼只有嵇康彈的最好,最有神韻,你不覺得奇怪嗎?《廣陵散》中藏著什麼祕密呢?等你看完下面的內容就明白了。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廣陵是在哪裡呢?廣陵是揚州的一個別稱。揚州又發生什麼事情?

揚州在魏國末期,特別是司馬懿主政起,發生四次叛亂,這四次全部是針對司馬氏的。這四個人的事全部記載在《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中

高平陵事變後,司馬懿誅殺曹爽,天下大權歸於司馬氏,王凌就與楚王曹彪一起商量再立,結果王凌根本沒有想到司馬懿反應這麼迅速,還沒有準備,司馬懿的大軍就到了。

大軍掩至百尺逼淩.淩自知勢窮,乃乘船單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謝罪,送印綬、節鉞。軍到丘頭,淩面縛水次。——《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

根本沒有發生什麼戰鬥,王凌就把自己綁起來,跪在那邊然後等著處理。司馬懿沒有殺他,只是送他去就審,然後王凌就飲藥自盡了。楚王曹彪也被賜死。

事洩,凌、愚被誅,彪賜死。——《晉書·志·第十八章》

這是第一次對司馬氏反抗的失敗。接下去第二次是由毋丘儉發動的,地點還是在揚州。

當時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是文欽,他是曹爽的舊部與毋丘儉一拍即合。

遂矯太后詔,罪狀大將軍司馬景王——《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

最後司馬師帶著鄧艾來平亂,文欽不是鄧艾的對手,加上當時的駐軍的家屬全在北方,所以軍心不穩,一敗之後就大亂,毋丘儉和他的弟毋丘秀藏在水草邊被人發現,最終被自己的部下射殺,第二次反抗就失敗了。

第三次反抗還是在揚州,這一次反的是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當然結果還是失敗了。這一次反抗的對象是司馬昭。

"

一提到嵇康,自然想到竹林七賢,哪七個呢?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這七個人都是當時的名震一時的潮男賢士,是玄學的代表人物,執牛耳首推的自然是嵇康。

再提到嵇康,你會想到什麼呢?有人會想到《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不是古琴愛好者知道《廣陵散》大概源起金庸的武俠小學《笑傲江湖》。曲洋和劉振風兩位臨時合作之曲相信觀眾至今印象深刻。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當時有這樣的對話:

劉正風道:“令狐賢侄,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畢生心血之所寄,還關聯到一位古人。這笑傲江湖曲中間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微笑道:“自來相傳,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你可猜得到我卻又何處得來?”

因為當時說嵇康死後,《廣陵散》就成絕響了。

曲洋道:“是啊!我對他這句話挺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於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這是金庸先生對《廣陵散》的源由的解釋。

金庸先生這樣說也是有出處的,《晉書》記載這是嵇康遊玩時,遇到一個古人所贈,《太平廣記》裡面記載更為玄幻,說是一幽靈所贈,反正都只說這曲子不是嵇康所作,但彈的最好的自然是非嵇康莫屬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嵇康在被殺的時候,說了一句話:

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晉書·列傳·第十九章》

袁孝尼就是袁渙的第四個兒子袁準,他想要學這曲子,嵇康不教給他,結果嵇康一死,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會彈這一曲目傳神了,看來《廣陵散》是嵇康的絕學。這不得不讓我們生疑,為什麼只有嵇康最為熟悉呢?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嵇康被殺從表現上看是因為得罪了鍾會,在鍾會的讒言下,司馬昭下令除死了。

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嵇康的好友呂安的老婆被呂巽迷姦,結果呂巽先下手為強說呂安不孝,最後嵇康作證事情不是這樣的,最終的結果是呂安和嵇康都被殺掉。

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嗎?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表面上似乎是鍾會與嵇康的矛盾,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嵇康是一個帥哥,而且娶了一個老婆,他老婆姓曹,是曹操的後人,所以嵇康肯定是堅決站在魏室這一邊,但此時的天下已經是司馬氏掌權。

竹林七賢都要面臨選擇,他們的態度都不一樣,阮籍、劉伶是以酒為掩護的方式不合作,嵇康是堅決不合作。王戎、山濤是跟著司馬氏混,阮咸也差不多,向秀是中間派,在嵇康被殺之後也出來合作。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一開始司馬昭想拉嵇康過來當官,他跑了。跟當年曹操徵司馬懿出來當官,司馬懿裝瘋差不多。最後他的好友山濤寫信推薦他當官,他就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此名志。具體你可以看《嵇康寫給好友的絕交書成名篇被傳頌,為何臨死將妻兒託給絕交好友》。

司馬昭經過這兩次之後,自然清楚嵇康是鐵定軟硬不吃,不可能成為自己這一派系之中了,自然就有想除掉他。

如果僅僅因為二次拒絕其實情況還好,真正讓司馬昭下定決心除掉嵇康的原因是《廣陵散》。《廣陵散》怎麼來,誰也說不清,但為什麼只有嵇康彈的最好,最有神韻,你不覺得奇怪嗎?《廣陵散》中藏著什麼祕密呢?等你看完下面的內容就明白了。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廣陵是在哪裡呢?廣陵是揚州的一個別稱。揚州又發生什麼事情?

揚州在魏國末期,特別是司馬懿主政起,發生四次叛亂,這四次全部是針對司馬氏的。這四個人的事全部記載在《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中

高平陵事變後,司馬懿誅殺曹爽,天下大權歸於司馬氏,王凌就與楚王曹彪一起商量再立,結果王凌根本沒有想到司馬懿反應這麼迅速,還沒有準備,司馬懿的大軍就到了。

大軍掩至百尺逼淩.淩自知勢窮,乃乘船單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謝罪,送印綬、節鉞。軍到丘頭,淩面縛水次。——《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

根本沒有發生什麼戰鬥,王凌就把自己綁起來,跪在那邊然後等著處理。司馬懿沒有殺他,只是送他去就審,然後王凌就飲藥自盡了。楚王曹彪也被賜死。

事洩,凌、愚被誅,彪賜死。——《晉書·志·第十八章》

這是第一次對司馬氏反抗的失敗。接下去第二次是由毋丘儉發動的,地點還是在揚州。

當時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是文欽,他是曹爽的舊部與毋丘儉一拍即合。

遂矯太后詔,罪狀大將軍司馬景王——《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

最後司馬師帶著鄧艾來平亂,文欽不是鄧艾的對手,加上當時的駐軍的家屬全在北方,所以軍心不穩,一敗之後就大亂,毋丘儉和他的弟毋丘秀藏在水草邊被人發現,最終被自己的部下射殺,第二次反抗就失敗了。

第三次反抗還是在揚州,這一次反的是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當然結果還是失敗了。這一次反抗的對象是司馬昭。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三次揚州反抗失敗之後,魏國想奪回權力的力量已經被消耗完畢,現在你清楚《廣陵散》這三個字的份量了嗎?這就是《廣陵散》中的祕密。

不但如此,曲中的意思也是有含義的,《新唐書·韓休傳》中記載韓休的孫子韓皋的傳記中講出了真相。

其當晉、魏之際乎。其音主商,商為秋,秋者天將搖落肅殺,其歲之晏乎。晉乘金運,商又金聲,此所以知魏方季而晉將代也。緩其商弦,與宮同音,臣奪君之義。知司馬氏之將篡也。

也就是這一首曲子是完全針對司馬氏的,從曲名到音律都是對司馬氏的挑戰和嘲諷。後世之人能聽得出來,司馬氏一派難道就沒有人懂韻律?就聽不出其中的含義?那就太小瞧這個司馬世家大族了。

"

一提到嵇康,自然想到竹林七賢,哪七個呢?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這七個人都是當時的名震一時的潮男賢士,是玄學的代表人物,執牛耳首推的自然是嵇康。

再提到嵇康,你會想到什麼呢?有人會想到《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不是古琴愛好者知道《廣陵散》大概源起金庸的武俠小學《笑傲江湖》。曲洋和劉振風兩位臨時合作之曲相信觀眾至今印象深刻。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當時有這樣的對話:

劉正風道:“令狐賢侄,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畢生心血之所寄,還關聯到一位古人。這笑傲江湖曲中間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微笑道:“自來相傳,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你可猜得到我卻又何處得來?”

因為當時說嵇康死後,《廣陵散》就成絕響了。

曲洋道:“是啊!我對他這句話挺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於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這是金庸先生對《廣陵散》的源由的解釋。

金庸先生這樣說也是有出處的,《晉書》記載這是嵇康遊玩時,遇到一個古人所贈,《太平廣記》裡面記載更為玄幻,說是一幽靈所贈,反正都只說這曲子不是嵇康所作,但彈的最好的自然是非嵇康莫屬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嵇康在被殺的時候,說了一句話:

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晉書·列傳·第十九章》

袁孝尼就是袁渙的第四個兒子袁準,他想要學這曲子,嵇康不教給他,結果嵇康一死,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會彈這一曲目傳神了,看來《廣陵散》是嵇康的絕學。這不得不讓我們生疑,為什麼只有嵇康最為熟悉呢?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嵇康被殺從表現上看是因為得罪了鍾會,在鍾會的讒言下,司馬昭下令除死了。

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嵇康的好友呂安的老婆被呂巽迷姦,結果呂巽先下手為強說呂安不孝,最後嵇康作證事情不是這樣的,最終的結果是呂安和嵇康都被殺掉。

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嗎?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表面上似乎是鍾會與嵇康的矛盾,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嵇康是一個帥哥,而且娶了一個老婆,他老婆姓曹,是曹操的後人,所以嵇康肯定是堅決站在魏室這一邊,但此時的天下已經是司馬氏掌權。

竹林七賢都要面臨選擇,他們的態度都不一樣,阮籍、劉伶是以酒為掩護的方式不合作,嵇康是堅決不合作。王戎、山濤是跟著司馬氏混,阮咸也差不多,向秀是中間派,在嵇康被殺之後也出來合作。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一開始司馬昭想拉嵇康過來當官,他跑了。跟當年曹操徵司馬懿出來當官,司馬懿裝瘋差不多。最後他的好友山濤寫信推薦他當官,他就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此名志。具體你可以看《嵇康寫給好友的絕交書成名篇被傳頌,為何臨死將妻兒託給絕交好友》。

司馬昭經過這兩次之後,自然清楚嵇康是鐵定軟硬不吃,不可能成為自己這一派系之中了,自然就有想除掉他。

如果僅僅因為二次拒絕其實情況還好,真正讓司馬昭下定決心除掉嵇康的原因是《廣陵散》。《廣陵散》怎麼來,誰也說不清,但為什麼只有嵇康彈的最好,最有神韻,你不覺得奇怪嗎?《廣陵散》中藏著什麼祕密呢?等你看完下面的內容就明白了。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廣陵是在哪裡呢?廣陵是揚州的一個別稱。揚州又發生什麼事情?

揚州在魏國末期,特別是司馬懿主政起,發生四次叛亂,這四次全部是針對司馬氏的。這四個人的事全部記載在《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中

高平陵事變後,司馬懿誅殺曹爽,天下大權歸於司馬氏,王凌就與楚王曹彪一起商量再立,結果王凌根本沒有想到司馬懿反應這麼迅速,還沒有準備,司馬懿的大軍就到了。

大軍掩至百尺逼淩.淩自知勢窮,乃乘船單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謝罪,送印綬、節鉞。軍到丘頭,淩面縛水次。——《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

根本沒有發生什麼戰鬥,王凌就把自己綁起來,跪在那邊然後等著處理。司馬懿沒有殺他,只是送他去就審,然後王凌就飲藥自盡了。楚王曹彪也被賜死。

事洩,凌、愚被誅,彪賜死。——《晉書·志·第十八章》

這是第一次對司馬氏反抗的失敗。接下去第二次是由毋丘儉發動的,地點還是在揚州。

當時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是文欽,他是曹爽的舊部與毋丘儉一拍即合。

遂矯太后詔,罪狀大將軍司馬景王——《三國志·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鍾傳》

最後司馬師帶著鄧艾來平亂,文欽不是鄧艾的對手,加上當時的駐軍的家屬全在北方,所以軍心不穩,一敗之後就大亂,毋丘儉和他的弟毋丘秀藏在水草邊被人發現,最終被自己的部下射殺,第二次反抗就失敗了。

第三次反抗還是在揚州,這一次反的是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當然結果還是失敗了。這一次反抗的對象是司馬昭。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三次揚州反抗失敗之後,魏國想奪回權力的力量已經被消耗完畢,現在你清楚《廣陵散》這三個字的份量了嗎?這就是《廣陵散》中的祕密。

不但如此,曲中的意思也是有含義的,《新唐書·韓休傳》中記載韓休的孫子韓皋的傳記中講出了真相。

其當晉、魏之際乎。其音主商,商為秋,秋者天將搖落肅殺,其歲之晏乎。晉乘金運,商又金聲,此所以知魏方季而晉將代也。緩其商弦,與宮同音,臣奪君之義。知司馬氏之將篡也。

也就是這一首曲子是完全針對司馬氏的,從曲名到音律都是對司馬氏的挑戰和嘲諷。後世之人能聽得出來,司馬氏一派難道就沒有人懂韻律?就聽不出其中的含義?那就太小瞧這個司馬世家大族了。

《廣陵散》中隱藏祕密,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

再回過頭去看,為什麼將這曲子說成是古人所著,那自然是不想過份刺激司馬氏,但自己心中之氣卻又難消 ,所以才託古,這是古人經常乾的事情。為什麼別人想學,嵇康不肯教,不是不肯,是怕再一步刺激司馬氏,若這個曲子全天下人都學會了,那司馬氏怎麼可能放過嵇康呢?如果袁孝尼也學會了,那不是也被列為同黨了。

所以不是嵇康不肯教,而是嵇康真心愛護袁孝尼。這裡嵇康也向司馬昭表明心態,我不服你,但我也不會故意找事,我們就井水河水兩不相。

權傾天下的司馬昭怎麼可能接受嵇康這種態度呢?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廣陵散》的廣泛傳播,雖然嵇康作了如此多的包裝使其隱晦。此時嵇康捲入大案,鍾會進言,司馬昭自然順水推舟撲殺嵇康,哪怕有三千個太學生下跪求情也沒用。

殺掉嵇康,《廣陵散》失傳,嘲諷司馬氏對魏國所做的過失就消失了。對於司馬昭來說,這根刺終於拔了。後世之人復聽《廣陵散》可曾聽出嵇中散的悲壯和艱辛乎。這就是《廣陵散》中隱藏祕密,這才是竹林七賢之嵇康被殺的致命一擊,是司馬昭下死手的主要原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