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在紅河縣博物館姚初基大院裡,有一隻石缸無聲地擺在那裡,細密的缸紋佈滿了歲月留下的苔痕。這只不起眼的石缸是迤薩西門石缸的一部分,其原來位於今燈光球場以南的老郵政局。石缸是南門街原籍老撾的周盤氏所建,周盤氏本名盤羊妹,提到她,不得不引出迤薩周家的一段歷史,故事好長,請作者慢慢為您道來。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周家祖籍江西鄱陽湖邊的農村,阿祖有一手打製傢俱、漁具的好手藝,魚鉤、魚叉、大鋤、小鋤、大刀、小刀,無所不能,樣樣精通。在那個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風起雲湧的烽火年代,阿祖和祖母為避戰亂帶著6、7歲的兒子周紹先一路逃難來到滇南,落腳在石屏老熊甸。一年後,瞭解到迤薩市場繁榮,打製馬幫、農耕鐵具生意好做,一家人便遷到迤薩租房居住。阿祖憑著一身精湛手藝,十里八鄉幫人打製農具,祖母則將各式馬掌、馬蹬、馬刀、砍刀、尖刀、山鋤、板鋤、釘笆……擺到街邊去賣,生意紅火,一家人生活過得不錯。

但不幸的是,有一天,阿祖去安慶打鐵,返回時,天氣炎熱,在紅旗山小河邊突患急病去世。祖母為了生活,帶著周紹先嫁到了它竜,幾年後,周紹先隻身一人又來到迤薩白作瑪孫家幫工為生。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周紹先

在周紹先20多歲時,聽說蓮花塘大戶人家張家有一個女兒張梅英,小時候爬樹掉下摔斷了腿,留下殘疾,但人生得俊俏,聰明,還讀過幾年書。張家放話說,誰娶這個女兒,陪嫁20背穀子的田產,2匹馬和800元銀元。周紹先想,張梅英的殘疾根本不影響生活,又知書達理,那麼能幹,娶過來肯定是個好媳婦,便主動應聘,被張家看中,娶了張梅英為妻。20背的田解決了吃飯生存問題,周紹先便趕著2匹馬,用800元半開做本錢,走上了趕馬經商做生意的道路。先是向大老闆賒貨馱到鄉下和邊境一帶銷售,當二水老闆。幾年後積攢了資金,便自己做老闆,組織馬幫把生意做到了老撾孟賽,川壙一帶。

在川壙,周紹先認識了在街頭擺攤做生意的當地瑤家姑娘盤羊妹。盤羊妹父母早逝,15、16歲便在街上擺攤自找生活,她鴨蛋臉,彎眉毛,尖鼻薄脣,明眸皓齒,苗條身材,說話輕聲慢語,笑口常開,但做起事來,卻是乾脆利落,膽大心細,男兒性格。周紹先被這個漂亮的瑤家女孩吸引住了,況且一年有大半年在老撾山區做生意,也需要熟悉當地情況的人幫助,也需要一個家。周紹先身材魁梧,體格強壯,聲音洪亮,為人處事和善公平,樂於助人,有情有義,做生意精明,不識幾個字,但卻會“耍碼子”(列豎式算賬),把賬算得又快又準。盤羊妹也深深喜歡上了這個中國的男子漢,認為他是值得託付終生的人。兩人在川壙成婚,盤羊妹時年16歲,從此,陪伴著周紹先往返在經商馬幫路上,做大煙、藥材、布匹、針線、鞋帽、百貨生意,周家人叫她小阿奶。後來打聽到法國人在桑怒收購大煙,生意好做,她們便把生意做到桑怒,開設了“信天號”商號,是迤薩人在桑怒開設的最早的商號之一。

盤羊妹不愧為迤薩馬幫路上的女中豪傑“巾幗英雄”。能騎馬會打槍,周家家裡原來收藏著一把砍樹的大刀,小時候繼美、儒英纏著小阿奶講走馬幫的故事,她說那些年走馬幫,路都是通行在荒山野嶺,深菁密林中的小道,“下壩子”走煙幫一般是頭年冬季下去,雨季之前回來,頭年開通的小道,雨季過後又被雜草樹枝掩埋,一般人都認不出來,新走的馬幫就根本找不到路了。盤羊妹便常常走在前面,揮舞這把大刀為馬隊開道,晚上同男人們一樣,睡在馬馱子下面。往火堆裡燒草果,敲鑼鼓驅趕野獸,風餐露宿,蚊叮蟲咬,歷盡千辛萬苦。她的馬隊從來沒有被土匪搶過。她還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由於是當地瑤族,懂語言,買賣公平,講誠信,態度熱情,贏得當地人的信任。馬幫一到,她的貨物總是很快便被買光了。她就幫其他人賣,生意十分順利。盤羊妹一生沒有生育,從斐腳領養了一個姑娘,取名周粉芝做女兒,在西山公園旁給她蓋了房子成了家。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盤羊妹

盤羊妹性格開朗,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人們喊她“老瑤奶”。不論誰遇到困難向她借點錢救急,她從不推辭,也從不催討,是大家公認的老好人。特別是她看到迤薩缺水,平時行人或街子天四面八方來趕街的群眾沒有水喝,萌生善念,1930年,獨自出資請工匠在西門街子旁建了一座雙眼石缸,出六馱穀子請文廟街一個叫小買的視力有問題的婦女負責供水。後來乾脆在曼板河買了一份分邊田,將每年分得的稻穀用作供水人的報酬。她的善良感動了迤薩人,著名鄉紳,前清拔貢、迤薩小學校長何望霖欣然命筆寫下《周盤氏自建石缸序》一文,並親自書寫刻碑立石,誇讚善舉,勸勉後人。此舉也深深觸動了東門街馬幫老闆的家眷們,在葉文炳老闆母親帶動下,一條街婦女自發捐資,請工匠在東門坡腳建起了堅固美觀的東門石缸。

盤羊妹會騎自行車,曾想出資修一條通到曼板河的路,方便大家出行遊玩呢,她還從桑怒引芒果苗到河壩栽種。

大阿奶張梅英一直在家操持家務,先後生育了周岐山、周巧瓊、周學良2男1女3個孩子。

生意興隆,周紹先、盤羊妹又帶長子周歧山、兒媳龍海雲到桑怒做生意。長子兒媳都識字,讀到小學畢業,生育一個兒子名叫周儒林。

周紹先的女兒周巧瓊嫁半路寨姚家,也是當地富戶,生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周學良生於1923年,小大哥18歲。40多歲又得一子,三個老人格外疼愛,讓他在迤薩讀完小學,又送到昆明南菁中學讀書。那時正是全國人民掀起團結抗戰高潮,雲南人民組建抗日軍隊奔赴前線抗日的時期,周學良追求進步,積極參加學生抗日宣傳活動,每次回家都要從家裡帶一些金銀手飾到學校捐助抗日,還帶回一些進步書籍推薦給家鄉青年閱讀,啟發他們的民主抗日革命思想。僑鄉赤子楊力就是在周學良影響下到昆明求學,走上革命道路的。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周家老宅

那時的周家已是迤薩富戶之一,不僅在河壩購置田產還在南門街南面坡建起了上下兩層有30個房間的住房(縣中醫院住院部),隨著小兒子逐步長大,1938年又決定在旁邊買地再建一座住房。讓兩個兒子各有座住宅。一家人都為建新房忙碌起來,但真是禍福相倚,晴天霹靂,禍從天降,周紹先在去安慶一帶採購蓋房木料時,從馬上摔下來,造成腹部嚴重內傷,說是把板油都摜開了,請草醫醫治無效,不幸去世,停柩在堂。面對如此打擊,盤羊妹強忍悲痛,冷靜指揮,讓15歲的周學良趕到桑怒,邀大哥一家回鄉奔喪守孝。為讓逝者安心西歸,兩個阿奶又按當時習俗,蒙起喪堂辦喜事,為小兒子挑選媳婦,擇日完婚。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楊來芬

楊來芬也是南門街楊家的小女兒,她還沒有出生,父親就去世了,讀過小學三年級,當時13歲,聰明伶俐。張梅英為考察她會不會做家務,就讓她煎條魚試試。楊來芬想,你們大戶人家有的是油,煎魚時就多放油,多放佐料,把魚煎得噴香可口,得到一致誇獎。於是兩個長輩做主,佈置新房把楊來芬娶進了家門,然後再把老爺子送上山安葬。婚喪大事結束,周學良重返昆明讀書,楊來芬留下陪伴兩個老人,1939年,周岐山夫婦返回桑怒打理生意,盤羊妹跟隨他們到桑怒作交待。返回時,將他們五歲的孩子周儒林領回迤薩撫養讀書。周儒林在迤薩小學畢業,是紅河一中初一班學生,1956年畢業與本班同學楊輝相戀成婚,未再繼續升學。經時任紅河哈尼族自治區主席李呈祥介紹,吸收到元陽縣當小學教師,周儒林在阿路戛小學,楊輝在馬街小學,生有2子1女3個孩子。不幸的是周儒林在1971年因病去世,經繼美、儒英力爭,單位上把儒林埋在了公墓,並給其長子周志強安排了工作。

再說周學良在昆明南菁中學讀到高二,母親又讓他轉到河內中學讀高三,小夫妻十分恩愛,1941年生下了大女兒周繼美。周岐山在桑怒不幸病逝。父親高中畢業後,盤羊妹便讓他還有大兒媳的弟弟龍永來去桑怒與大媽一起經營生意。周學良當時是桑怒華僑中文化最高的青年,見過世面,英俊瀟灑,經營靈活,待人友善,廣交朋友,樂於助人,把生意做得紅火。記得安邦村李天才曾到周家裡對周家人講:1947年我去老撾做生意,路上被土匪搶,只穿一條內褲到桑怒找到你爹,是你爹拿出自己的西裝給我穿,資助本錢做生意,才回到家鄉的,大恩大德永世不忘。1948年周學良回到家鄉,1950年家鄉解放,周學良積極支持政府工作 ,參與社會活動。1989年,安邦村定居加拿大的華僑嚴三回鄉探親,周家人向他打聽周學良下落,曾聽他說,1951年3月解放軍剿匪,洛恩破樂戰役時,他和周學良等青年一起去抬受傷的解放軍戰士送到建水救治。也是這一年5月經縣公安局開具證明,周學良到了桑怒處理桑怒生意並準備接大媽回鄉,卻因國門關閉,一去不返,在桑怒繼續經營信天號生意。1951年11月,二女兒周儒美降生,從此,楊來芬領著繼美,儒英兩姐妹和侄兒儒林與兩個媽媽一起生活。

盤羊妹和楊來芬領著繼美、儒英姐妹到跑馬處開荒種棉花,在龍家菜地種菜,在家紡線、織布、做鞋……踏實生活,盼望著國外親人歸來。周學良也一直牽掛著家中的妻兒老小,保持著與家人的聯繫,不時寄錢,寄物,寄學習用具來安慰老人,扶持生活,鼓勵女兒好好讀書。1961年大女兒高中畢業時,周學良曾想讓她去桑怒當老師,當然在那個時時處處講階級鬥爭的年代,這是不可能的。“文革”中周家人還因有“海外關係”,裡通外國受到岐視。盤羊妹也一直想念著老撾的親人,一次她拿出三雙銀筷給繼美、儒林、儒英每人一雙,告訴他們這是你們在川壙的舅公打製的,上邊有記號,有機會時,你們一定要去找找,舅公看到銀筷就會認你們的。1963年,盤羊妹帶著親人不能團聚的遺憾離開了人世,享年76歲。

前年,周儒英曾專程到川壙瑤山尋找舅公一家,可惜未能打聽到。

在萬象,儒英和美丹曾去看望紅河老鄉,老撾愛國華僑馬國泰老先生,他說:1964年以前,桑怒華僑生意做得最好的是你爹周學良,桑怒一條街,有近百米鋪面是“信天號”商鋪,以後就是我了。周學良支持老撾革命陣線,救助山區群眾和貧困華僑,做生意沒有本錢的,錢不夠的都是找他。家裡天天大鍋大甑準備著飯菜,誰都可以來家裡吃飯。周學良在1951年去桑怒時由甲寅請來趕馬的李阿三、李阿四、馬阿五、普阿六等5人,也都由他為他們在當地娶親成家,一直跟著周學良生活,1964年,美帝國主義的飛機對老撾革命陣線根據地桑怒進行狂轟爛炸,把桑怒城炸成一片廢墟。信天號商鋪被炸得只剩下一間,老百姓躲在陰暗潮溼的防空洞裡,有時一住就是三四個月,衣服被子都起黴。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周學良(中)與華僑朋友

周學良一直盼著有朝一日回到家鄉與妻兒團圓,張梅英則當心他一個人在外,老了無人照顧,去信勸其再娶。直到1969年,周學良才又娶當地華僑後代李月旺為妻,李家有10姐妹,可謂人丁興旺,1970年生下長子周儒金,1972年生下女兒周美丹。李月旺小阿媽勤勞能幹,溫柔善良,周學良終於有了一個溫暖的家。但終因積勞成疾,身患重病,送河內醫治,無法根治,於1977年病逝。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跪拜在父親墳前

李月旺便領著2個孩子和婚前收養的一個女兒到了萬象,買了間小房子住下,擺地攤做小生意維持生活。長子阿金學會了製作金銀手飾的手藝,妻子麗莎做美容,生有一子周永發。女兒阿丹在萬象16歲初中畢業,即被組織上介紹給老撾駐越南大使館退役軍官索拉生為妻。索拉生也是桑怒人,兩家長輩都認識,所以雖然索拉生年長很多,李月旺還是應允了這門婚事。周美丹,人如其名,美麗動人,熱情大方。婚後,夫妻倆從組建工程隊修路,建房起家,開始創業。現在又與二姐的長女瞿楠合資在桑怒辦起了採石場,開辦鉛鋅礦,在川壙做木材生意等。又在萬象購有3萬平米,4萬平米的稻田各一塊,讓人耕種。她家庭院在市郊約有3000多平方米,小別墅建在草地上果樹林中,環境清新宜人。阿丹生有2男2女4個孩子,夫妻倆都十分重視孩子的培養教育。長子周永勝,送到廣西民族大學對外貿易專業博士生,長女周慧敏,送到福建泉州師範學院對外貿易專業讀書,現在萬象警局工作。次女周慧英,現在福建泉州讀大學。次子周永福,現在雲南大學市場營銷專業讀書。還有索拉生的親屬4人送在貴陽讀書,一人在蒙自紅河學院讀書,他們的中文名都跟周家姓周。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李月旺與兩個孩子

1975年老撾革命勝利,1977年龍海雲帶著弟弟龍永來也遷到萬象買房居住。當年跟隨周學良到桑怒的幾家紅河人也遷到萬象在市場做小生意,大家互相照應。龍海雲年邁身患乳腺癌,李月旺精心關照,並安排普六長期護理,直到去世。龍永來好吃懶做,是個賭徒,周家資財都被他敗光了。龍海雲去世,還是李月旺拿出金銀首飾託華僑理事會變賣請大家幫忙安葬的。

那年萬象市場發生火災,由於消防延誤,整個市場都被燒光了。幾戶紅河華僑找到李月旺,美丹對他們給予了資助,幫助他們重新做起了小生意。周家扶貧濟困的家風得到傳承發揚。

1978年後,周家國內外親人失去了聯繫。直到周儒英由雲縣經貿委退休後,萌生了找到老撾親人,祭拜周學良的想法。便與二女兒瞿珊去到了琅勃拉邦,在紅河華僑楊林森的幫助下,再到萬象,找到桑怒人集中經營的街區,經迤薩華僑大老闆李官厚的女兒李蘭仙電話聯繫,周美丹迅速帶著丈夫、兒子開車來到街區,在眾多婦女中一眼認出了姐姐,接到家中。由此,中斷了三十年的血脈終於又暢通了。阿丹說,小時候就聽爸爸說國內有大媽和2個姐姐,也寫信聯繫過,但聯繫不上,今天看到二姐給我驚喜,太高興了。阿丹還告訴二姐,媽媽領著我們來到萬象,把爸爸留在桑怒。前年爸爸託夢給我,說讓他一個人在桑怒冷清不愛在,要來萬象跟我們一起在,我們夫妻便租了架小飛機去桑怒把爸爸的遺骸迎到萬象,在華僑公墓買了塊有普通墓穴4倍大的墓地隆重的安葬了爸爸。小阿媽和阿金對儒英的到來,都表示了熱烈歡迎,在家中舉行了認親儀式。隨後,一家人陪儒英到公墓為周學良掃墓,進行祭拜。58年的願望終於實現,儒英不禁心潮澎湃,熱淚盈眶,阿爹呀,從未見過面的女兒來看你了,你好嗎?可惜奶奶和媽媽都未能等到這一天...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周美丹祭祖臺

2009年7月,美丹和丈夫從萬象起程,踏上回鄉訪親之路,先到迤薩看到了周學良生長的地方和老宅,驚歎祖輩的勤勞和創造。為阿祖和祖母,周紹先,阿奶,大媽掃墓,祭拜,認祖歸宗,心情格外激動。隨後到建水大姐家看望,遊覽建水古城,風景名勝。再到昆明二姐家看望,遍覽春城美景,滇池風光,為祖國的發展變化驕傲。返回時,美丹把大媽遺像迎到萬象家中周氏宗祖神臺上與周紹先阿爹一切供奉起來,每日燒香禮拜,她說,我們都是周家人,他們是我最親的親人。展示了周家後人寬闊的胸懷,真摯的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親情孝道永遠流傳。從此以後,國內外親人你來我往,親情越來越深。若前輩有知,在天之靈當倍感欣慰。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作者(右)採訪周繼美

周繼美是紅河一中職工,丈夫湯建峰是紅河一中高級教師,雲南省優秀教師,教學名師。他們於1996年退休,因兒子,兒媳在建水州民族師範工作,便到建水建房居住。如今已是四代同堂,生活美滿。周儒英於2003年在雲縣經貿局提前退休,丈夫瞿元喜是雲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期從事林業工作,在任雲縣林業局長期間,雲縣被命名為全國林業工作先進縣,瞿元喜個人被評為全國林業 勞動模範。2003年退休,兩個女兒,長女瞿楠,省林校畢業。昆明企業職工,自主擇業。次女瞿姍,雲南民族大學畢業,在昆明國際航空旅行社工作,有2個孩子。周儒英夫婦便到昆明買房定居,養花弄孫,生活幸福。節假日,老撾在國內讀書的小輩親朋到家裡相聚,更是其樂融融。


紅河縣博物館的一口石缸背後,隱藏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周氏三姐妹

周家人說:過去,我們的父輩從迤薩到桑怒,披荊斬棘,要走幾十天,歷盡艱辛,創造了為人稱道的馬幫精神。如今,我們生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祖國日益強盛,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的建成開通,親人之間的來往不過是朝發夕至之事。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培養教育好後代,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讓周家的良好家風得到傳承。衷心祝願中老兩國世代友好,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來源 :夢想紅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更多資訊信息請關注公眾號“紅河資訊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