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 Chinajoy 上,一臺名叫 Z+ 的國產遊戲電腦亮相,相比於同場競技的微軟索尼,它的性價比不高、遊戲性不強,方方面面都處在絕對的下風,但這些都沒能成為埋沒它的理由。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體驗機前坐得滿滿當當,大家都是衝著“小霸王”的名號來的,當時大家才驚覺,原來這個已銷聲匿跡許久的品牌還活著,並且在試圖趕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然而,這款喚醒童年回憶的產品誕生還不到 1 年,就傳出了小霸王遊戲機團隊解散的消息,CEO 吳鬆並未作出正面迴應,只是解釋稱幾個月後會有新消息。但據界面的報道,一位小霸王員工透露,小霸王上海團隊已於 5 月 10 日遣散。

這並不意外。中國市場向來缺少主機遊戲的文化,經過頁遊、端遊和手遊的輪番衝擊,中國遊戲市場早已沒有了小霸王的生存之地,尤其在自身內容開發也乏善可陳的情況下,小霸王成為塵封於 80、90 後記憶中“情懷”,也只是時間問題。


01

“其樂無窮”的遊戲霸主

00 後或許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看到那個踩蘑菇的管道工,我們這些“老年人”會相視一笑,然後衝著這個任天堂的經典形象,異口同聲喊出一句“小霸王其樂無窮”。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但如果換到現在,這句 slogan 可能會變成“我們不生產遊戲,我們只是快樂的搬運工”。

1983 年任天堂的第一臺 Family Computer(簡稱 FC)面世,因為主體採用的配色,這臺機器遊戲機也因此得名“紅白機”。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從日本傳出後,FC 遊戲機迅速風靡全球,但它摺合人民幣 1500 元的售價成為了它與中國人之間的巨大鴻溝,要知道,在當時,普通家庭一個月的總收入也不及這個數字的零頭。

此時,一位叫段永平的商人敏銳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機,90 年代初,小霸王推出了第一款產品紅白機 D25,外觀上幾乎完全“復刻”了任天堂,但價格只有正版的四分之一。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同時,營銷鬼才段永平開始砸重金在央視投放廣告,一時之間,擁有一臺小霸王的榮耀並不亞於現在的新款 iPhone。

不過讓小霸王真正披上一代人情懷色彩的,則是 1993 年推出的“小霸王電腦學習機”。只要把“學習卡”插入鍵盤⌨️的卡槽裡,就能學計算機、練習打字、甚至背英語單詞,在那個大家尚不知 PC 為何物的年代,小霸王幾乎成了“電腦”的代名詞。

當然,對於小孩子來說,小霸王另附的兩個遊戲手柄才是他們魂牽夢繞的存在,不管是“學習機”的名義,還是成龍大哥的代言,都不過是打遊戲的絕佳“幌子”。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在隨後的 94-95 年間,小霸王迎來了品牌最高光的時刻,年產值高達 10 億元,市場佔有率一度逼近 80%,不過這些數字只能說明段永平作為商人的嗅覺,卻無法反應出小霸王在遊戲市場的真實競爭力。

1995 年,隨著段永平的出走,小霸王走上了下坡路;20 世紀初,電腦陸續進入城市家庭,小霸王逐漸被拋棄。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而真正的打擊,則來自於國家於 2000 年 6 月出臺的一項電子遊戲專項治理意見,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停止一切關於遊戲機的生產、銷售、經營活動,對於以遊戲業務為主的小霸王,這無異於一記重擊。


為了彌補遊戲業務缺失造成的巨大的缺口,此後的小霸王嘗試過不少新業務:VCD、復讀機,甚至廚衛家電都在其列,但無論哪樣產品,都很難再帶小霸王重現當年的輝煌。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02

冰封15年,小霸王迴天乏力

天時、地利、人和無一符合,小霸王完全迷失在轉型的道路上,而此時,中國電子遊戲市場卻終於迎來了爆發的時機。

短短 15 年中經歷了 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三個時代,端遊、頁遊、手遊輪番衝擊著中國的遊戲玩家,也造就了完美世界、網易、騰訊等一串游戲巨頭的名字。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但由於此前的一紙禁令,中國遊戲騰飛的十年間,唯獨缺少了主機遊戲的身影,這不僅是小霸王的困境,主機遊戲三巨頭索尼、任天堂和微軟同樣缺少破局之道。

拿索尼舉例,在 21 世紀的前 10 年中,中國大陸市場中沒有一臺正版且合法的 Play Station。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索尼甚至嘗試推出了一款“大陸定製版 PS2”,為此,索尼采取的策略是“障眼法”——把遊戲機外殼做成絲緞銀色,同時將定位包裝成“電腦娛樂系統”。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這款定製版 PS2 只能讀取大陸發行的中文遊戲,由於缺少內容支持,這臺主機上市一年只賣出了可憐的數千臺,而隨後,索尼也無奈裁撤了中國的 PS 部門,用時任索尼中國 PS 本部高級經理瞿述銘的話說,“誰都知道這個市場很大,但誰敢輕舉妄動呢?”

直到 2014 年禁令正式解除前,中國的主機遊戲市場幾乎處在一片真空狀態,主機遊戲已錯過培育中國玩家的黃金時期,80、90 後在童年時期靠小霸王培養起的主機情節,也已在青春期逐漸冷卻。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15 年的缺席,讓中國市場很難再迅速培養出主機文化。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據統計,2018 年我國遊戲收入構成上,手遊、端遊和頁遊分別貢獻了 62.5%、28.9% 和5.9% 的份額,而主機遊戲只有低到可以忽略不計的 0.5%。要知道,這個數字在歐美市場大約為 30%~40%。

本來就不大的蛋糕,小霸王還要面臨一群虎視眈眈巨頭的競爭。

2014 年 10 月,微軟 Xbox One 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次年 3 月,索尼發售了國行版PlayStation4;而任天堂雖還未正式進入中國,但截止 2018 年底,Switch 也已經瓜分了中國遊戲主機市場的三分之一。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除了主機三巨頭,國內新興的初創公司也在拼命刷著存在感。2016 年,一家叫斧子科技的公司,推出了旗下第一款遊戲主機——基於安卓操作系統的戰斧 F1。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對於遊戲玩家而言,軟件內容永遠比硬件配置來得更重要,一個爆款遊戲就可以帶動硬件銷量的攀升,索尼的《神祕海域 4》和微軟的《光環》都是這樣的例子。

但小霸王迴歸帶來的遊戲,數量上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款,其中對玩家吸引力最強的獨佔遊戲只有一款《嗜血印》;而另一方面,這些遊戲在玩法上也沒有太多突破之處,單薄的遊戲體驗很難為買家提供下單的理由。

在去年 Z+ 的發佈會上,CEO 吳鬆承諾會在未來一年推出更多的遊戲內容,但現在看來,這些遊戲似乎很難等到了。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作為唏噓於小霸王現狀的童年玩家,恐怕很多人都想過,假設沒有冰封 15 年的政策禁令,小霸王能成為中國遊戲的另一家巨頭嗎?

答案是…恐怕也很難。

從根本上來說,小霸王從誕生起就不具備遊戲基因,前期的成功,不過是鑽了當時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漏洞,依靠信息的不對稱撈到了第一桶金,但這種山寨的方式註定是無法長久的。

在遠離遊戲市場的那些年,小霸王在電器、數碼市場上也未拿出足夠有創新力的產品,而在如今巨頭環伺的遊戲市場,缺少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小霸王已經迴天乏力了。

在 Z+ 的發佈會上小霸王 CEO 將自己定義為國產主機的“開拓者”,雖然探索不算成功,但還是想送上一句感謝和祝福。

至少是為童年那些“其樂無窮”的午後時光。

送別小霸王,國產主機遊戲的下一個春天在哪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