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讓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賀知章 文化 慶餘 2017-07-06

他是初盛唐時期的詩人,在唐朝卻沒有什麼名氣,連作品也只留有兩首。但沒想到的是,就是因為其中一首,他的名字便流傳千古,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三人合稱“吳中四士”,他的詩《春江花月夜》更是享有“孤篇壓倒全唐”的美譽。他就是詩人張若虛。

他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讓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春江花月夜》,能夠流傳下來,可以說是極其幸運。唐朝所有有關的詩集或書,都不曾將它收錄進去。直到宋朝,它才遇到了伯樂郭茂倩,郭茂倩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收錄在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

等再次有人發現並重視的時候,時間已是明朝嘉靖年間,李攀龍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收錄進《古今詩刪》。而後,萬曆年間的《唐詩所》、《唐詩解》、《唐詩歸》,崇禎年間的《刪補唐詩脈箋釋會通評林》七言古詩、《石倉歷代詩選》以及明末成書的《唐詩鏡》均收錄了此詩。

他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讓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王闓運曾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用的是《西洲》格調,憑藉這一首,便足以稱得上大家,宋詞、元詩不過是他的支流而已。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這美麗的江,美麗的月,是誰有幸第一個見到呢?這美麗的江邊月,又是在何時開始照耀人間的呢?這是個無解的問題。明月的久遠,我們又能從何查起呢?

他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讓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唯有用我們的眼睛,看那江畔的月亮,唯有用我們的心,去感受月亮的照耀,感受宇宙的廣闊,再細細回味我們人類的渺小。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每次去江邊的時候,總能想起這句。看來來往往的人駐足停留,心中暗想:“他(她)們是否和江上的明月一樣,在等待著什麼人呢?那麼,我自己呢?”,或許也會有人和當年的思婦一樣,站在離別的地方,倍感憂愁吧!

他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讓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喜歡這首詩中訴說的所有景象。月亮的高升和落下,以及月光照耀的江水、沙灘、楓樹、扁舟、高樓、鴻雁以及在外漂泊的遊子和無法入眠的思婦等等。展示出一副自然界的生態形象和充滿人生哲理的畫卷。

據說,詩中好多名句都被後世詩人所引用或化用。譬如,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很可能是“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的化用;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能是根據“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來。不過這我們也無從考證。

他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讓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聞一多先生曾評價這首《春江花月夜》說:“詩中有強烈的宇宙意識,和被宇宙意識昇華過的純潔的愛情,又由愛情輻射出來同情心,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最後附上全詩,歡迎各位賞析。

他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讓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他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讓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對《春江花月夜》,你怎麼看?

免責聲明: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