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他說,他見證了河南農業的跨越發展

人物簡介:

郭天財,男,1953年6月生,中共黨員,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原學者、“國家2011計劃”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全國小麥專家指導組副組長、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河南省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長期從事教學和小麥高產優質栽培研究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出版科技著作16部,發表論文148篇,制訂地方標準2項,獲批國家發明專利3項;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84名。曾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中華農業英才獎、莊巧生小麥研究貢獻獎、中國作物科學技術成就獎、全國先進工作者、2012年度中國十大三農人物、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先進工作者、河南省“十一五”優秀科技創新人才等榮譽稱號與獎勵。

135編輯器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做“農穩社稷,糧安天下。”意思就是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是國家安全穩定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河南是中國的縮影,既是人口大省,也是農業和糧食生產大省。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所經歷的,河南農業、特別是河南糧食生產幾十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

人物丨他說,他見證了河南農業的跨越發展

向習近平總書記介紹麥情

白麵饃的夢想

我出生於河南省濟源市深山溝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當地有一座美麗的王屋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改革開放之前,這裡和全國一樣,由於生產條件差、科技落後,糧食產量很低,許多人經常吃不飽飯,餓肚子。“早上湯、中午糠、晚上稀飯照月亮”和“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就是當時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當時,我們的主食是用玉米麵或紅薯面做成的“窩窩頭”,它的營養價值不高,口感也很差,但卻是我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時代最主要的食物。能夠吃上白麵饃是我小時候最大的夢想,為此我立志長大要成為一名農業農業科學家,讓我和所有中國人每天都能吃上白麵饃。幸運的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強盛,我幼時的夢想和願望實現了。

屈指算來,我從事小麥栽培研究已經40多年了。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每年大約有180來天時間我都是在田間地頭度過的。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年春節過後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到全國第一小麥生產大縣滑縣調研指導小麥生產。這年是個冷冬年,冬前因為降溫早,全省小麥生長普遍較弱。我在途中看到一位農民正在給自家的麥田追肥澆水,我就停下車來與他攀談,告訴他,你的麥苗生長偏弱,不是因為缺水缺肥,主要是冬前降溫早,積溫不夠造成的,現在溫度很低,澆水後地溫會進一步降低,反而不利於小麥生長,應該等到氣溫回升後在小麥拔節期再追肥澆水,才能多成穗、成大穗、創高產。但他自認為自己種了幾十年的地,經驗豐富,不願意接受我的建議。當時我就遞給他一張名片,告訴他,我是河南農業大學的教授,是專門研究小麥的專家,你若按照我的建議管理小麥,如果增產了,就請我吃一碗雞蛋撈麵條;如果沒有增產,你可以到河南農業大學敲著鑼大聲吆喝,郭天財是個草包教授,光會在黑板上種田,我聽他的話小麥減產了。說實話,我是一個珍惜榮譽甚於生命的人,我並不認識他,也沒有必要為此搭上自己的名譽。但我還是這樣做了,沒有絲毫的猶豫。為什麼?因為我是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我有責任、有義務向農民傳播農業科學技術,幫助指導他們通過科學管理增產增效。我對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有足夠的自信,實踐證明我是對的——麥收之後,我接到了這位農民朋友邀請我去他家吃雞蛋撈麵條的電話。

這些年來,我親眼見證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農業的高度重視和糧食生產的快速發展,見證了隨著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高標準糧田建設步伐的加快和農業科技的不斷創新,河南糧食,特別是小麥產量的巨大變化。新中國剛成立時的1949年,河南小麥平均畝產只有85斤,當時河南農村流傳這樣一句話:“小麥、小麥,(畝產)不過一百(斤)”,現在河南小麥平均畝產已超過800斤,最高畝產超過1600斤。隨著糧食,特別是小麥的穩定增產,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不僅吃白麵饃的夢想早已實現了,而且吃的更優質、更營養、更健康、更安全。現在我們河南農村又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大米飯、白麵饃,蛋奶肉巧配合,社會主義好生活。”

人物丨他說,他見證了河南農業的跨越發展

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生產

我隨身攜帶的兩件寶貝

——小鏟子和鋼捲尺

在四十多年的教學、研究生涯中,我每年有180來天是在田間地頭度過的。這幾十年我形成了一個習慣,就是隨身帶著一個小鏟子和一個鋼捲尺。可別小看這兩件小工具,我的鋼捲尺是習近平總書記用過的,小鏟子是總理用過的。這兩件看似不起眼的小工具,就如同醫生的聽診器,幫我診斷小麥生長狀況,發現小麥生產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應該如何管理。也許有人會說,相對於日新月異的現代農業科技來說,小鏟子和鋼捲尺太落後了,但對於我們這些常年奔波在農業生產第一線,經常與農民、土地和麥苗打交道的農業科技工作者來說,要指導農民“看天、看地、看苗”,科學管好麥田,還是非常實用和有效的。

在我幾十年的小麥生涯裡,這兩把小鏟子和鋼捲尺陪我走過了祖國的山山水水,粘過每一個小麥主產區的泥土,量過每一個主要品種的身高。時間太久了,這把小鏟子和這把鋼捲尺已經用壞了好幾個,目前這把小鏟子已經換成了不鏽鋼,但依然是當年的形制和模樣。但是如果這兩把小工具有眼睛的話,他們一定看到了整個國家農業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

當年,我們的農民朋友種地的標準姿勢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老一代農民都知道,鋤草必須在夏天正午,而且太陽越大光照越強,鋤起的草才能儘快被晒死。割麥呢就是靠鐮刀,男女老少齊上陣,遇到天氣變化只能急在心裡沒辦法。之後還要挑著擔子、拉著車子去“打場”,一個村子圍著一臺脫粒機排隊,打好的糧食還要晒場……這些工序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如果一個家庭沒有青壯年男勞力,情況就更糟糕。

但是僅僅20多年過去,我們現在糧食主產區很多農民的生產方式是什麼?有句形象的比喻,就是“三指一掏”。該播種了,給播種機師傅指一下地界,播吧;該防蟲了,給專業技防人員指一下,打藥吧;該收穫了,給聯合收割機師傅指一下,啟動吧。然後就等著金燦燦的麥粒裝袋了。當然,最後就是“一掏”,掏工錢了。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生產過程的機械化應用極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而且隨著科技發展,種地不再是低級的重複性勞動,完全可以高大上。比如說,隨著科技進步,河南小麥良種的覆蓋率已經達到98%左右,政府農業部門可以運用遙感技術、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對整個小麥產區進行實時監測,比如在我們和中糧集團等企業合作共建的高標準良田裡,在河南農業大學農業大數據中心協助下,我們農業專家可以坐在千里之外利用遠程視頻診斷農情“把脈問診”,遇到一些災害苗頭可以動用無人機或者大型農用飛機“一噴三防”作業,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

現在,我們河南還建有全國最先進的生物育種平臺,河南農業已真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現代農業、智慧農業在河南的蓬勃發展,使農民朋友種地的幸福感、獲得感有了很大提高,農業正將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135編輯器

人物丨他說,他見證了河南農業的跨越發展

獲評CCTV“年度三農人物”

本店只用河南面”:

一塊廣告牌背後的故事

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現代科技、智慧農業的實施大大提升了河南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科技水平。在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供應充足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緊緊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著力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農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河南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高質量發展。

河南雖然是全國第一小麥生產大省,但過去由於長期追求產量,忽視了小麥的品質改良,加工高檔麵包、餅乾、糕點用的優質小麥原料主要依靠進口。自2016年省委、省政府實施“四優四化”以來,河南省按照佈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和專種、專收、專儲、專用的“四專”路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優質強筋小麥和弱筋小麥生產,優質小麥面積由2016年的600萬畝擴大到今年的1200萬畝,全省小麥的質量、農民的種麥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都得到了極大提升。去年我到成都出差時,在街上看到一個麵館,門口有一塊牌子,上邊寫著:“本店只用河南面”。作為一名小麥科技工作者,當我看到這塊牌子時,心裡是五味雜陳啊。那時的我在想,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實行的是“一年一熟”制,也就是一年只種一季作物,他們的小麥平均畝產只有300—400斤,而我們河南,是全世界獨特的“一年兩熟”種植區,收完小麥還要種玉米,小麥的平均畝產超過了800斤,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畝產創造了1600斤的世界紀錄。河南小麥,不僅解決了一億河南人的吃飯問題,而且走向了全中國,甚至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這其中,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們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豪,無比驕傲!

在這裡,還想和大家分享一組數據,2018年河南糧食總產首次突破1300億斤大關,全省用佔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佔全國1/10的糧食,其中小麥總產佔全國的1/4強,養活了全國1/13的人口,每年還外調400多億斤原糧及加工製品,河南糧食生產被習近平總書記讚譽為“一大優勢、一張王牌”。目前,河南全省有農產品加工企業3.87萬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36萬億元,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29%,佔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的12.2%;河南肉類加工和速凍食品分別佔全國市場份額的70%和60%,糧食及肉類加工能力位居全國第1位,全國市場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麵、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速凍水餃,以及肯德基、麥當勞在國內市場的95%半成品原料都產自河南,並湧現出了雙匯、三全、思念、好想你等一大批農業企業知名品牌。河南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原糧倉、國人廚房、世界餐桌。

135編輯器

人物丨他說,他見證了河南農業的跨越發展

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作為在愚公故里王屋山下長大的農民的兒子,有幸參與到了這場偉大的變革,見證了時代的變遷,看到了中國的巨大變化,而且早已實現了兒時“啥時候能天天都吃白麵饃”的夢想,也實現了當年進入大學時“要讓父老鄉親都吃上白麵饃”的志向。河南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蝶變之路,就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日新月異發展的縮影。

河南糧食生產取得的成就,不僅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河南的農業的肯定,同樣是對河南農業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我還清楚地記得,就在2014年5月9日,我陪同習近平總書記到來到尉氏縣查看麥田,總書記說“近年來,河南農業糧食生產取得顯著成績,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既是河南的貢獻也是河南的奉獻。”他還叮囑我們說,“悠悠萬事吃飯為大,農業是安天下穩民生的戰略產業。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必須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可以自豪地向黨中央和全國人民保證,我會和我的同事們,同行們,和河南千千萬萬的農業科技工作者一起,牢記總書記的囑託,用一顆顆赤子之心,擼起袖子加油幹,把論文寫在中原大地上,寫在糧食豐產上,一定讓中國人的飯碗緊緊地端在中國人手裡,讓中國人民吃到最好的中國糧,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篇章!

(供稿:河南農業大學)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在波瀾壯闊的70年曆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中國人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蹟。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河南高教”微信公眾平臺推出“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 ·人物”特別策劃,充分展示新時代我省高等教育系統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展現忠於職守、勇於創新、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業績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蹟!

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

人物丨他說,他見證了河南農業的跨越發展

微信ID:hnjygx

人物丨他說,他見證了河南農業的跨越發展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人物丨他說,他見證了河南農業的跨越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