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都學過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其中有幾句是這樣:

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那麼,華山的古稱為啥是花山呢?因為遠觀如蓮花。

據說,古時山頂還有一種玉蓮,就像白娘子盜取的靈芝一樣神奇,包治百病。

這種神奇的玉蓮吸引了韓愈,他決定勇攀高峰。奇就奇在,上山時萬里無雲,待攀至山腰時,突然烏雲蔽日、狂風四起。受驚的韓愈頓覺腿軟,望著深不見底的空谷,急中生智。他寫了封求救信,從空谷投下。

下墜過程中,信件極可能被枝椏掛住;即便僥倖墜到谷底,也需要有人碰巧路過拾到;即便有人拾到,也未必會上報官府。

儘管有種種不確定,官府最終收到了這封信,並派出搜救小隊,救下被困山腰的韓愈。

冥冥之中,似有神明在操縱一切。

為什麼行至山腰時,天氣驟變?大概玉蓮是靈芝一類的寶物,神明不願隨便予人。

那麼,神明為啥又要救韓愈呢?大概因為他還有使命在身,需要他去完成。

沒錯,韓愈也確實是勞碌命,一生都在為蒼生社稷奔波。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01

韓愈自幼孤苦,由兄長和嫂嫂撫養長大,兄長、嫂嫂視他若己出。12歲時,兄長也不幸亡故,嫂嫂成了家庭頂樑柱。

有諺雲:大儒常無父。或許是體會到嫂嫂獨自支撐家庭之不易,韓愈更加發奮了。他讀書很自覺,不需要老師獎勵小紅花、五角星(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

19歲那年,韓愈信心十足地進京趕考,“我年十八九,壯氣起胸中”。

可惜的是,韓愈第一次科考名落孫山,心情沮喪至極(蹉跎顏逐低,摧折氣愈下)。

其實,韓愈沒能考上,未必是文章寫得不好抑或是臨場發揮失常,可能也跟他為人低調、不愛混圈有關。

韓愈“在京八九年矣,足不跡公卿之門,名不譽於士大夫之口”。相比而言,其他詩人成天帶著干謁詩和行卷混跡於王公大臣之間。而唐朝科舉考試並不糊名,換言之,試卷上沒有裝訂線,不會密封。閱卷老師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一旦覺得哪個名字眼熟,自然而然會優先錄取。

為人低調、不愛混圈的韓愈,難免吃虧。

之後,韓愈接連又考了兩次,均不中。

長安居,大不易。對於韓愈這個零收入的落魄書生來說,京漂生活實在太煎熬了。

人首先要管飽肚皮,才可能進一步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韓愈先得勉強餬口,才可能有精力積極備考。

所幸,他遇到了貴人——北平王馬燧。韓愈的一位堂兄曾效力於馬燧麾下,隨軍出征時戰死。因為這層關係,馬燧給韓愈提供了一個飯碗。

公元792年,25歲的韓愈第四次參加科考,終於考中進士。

這一年,金榜題名的還有李絳、崔群、武元衡、裴度,都是將來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所以,那一屆科舉史稱“龍虎榜”。

韓愈25歲中進士,說實話不算晚。想當年,白居易27歲中進士,喜滋滋地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02

中進士,就能做官了?

不能,還得通過吏部的博學宏詞科考試。

這博學宏詞科考試,韓愈又考3次,均未通過。

於是,韓愈想到了“曲線做官”。

他決定先去當幕僚,等混夠政治資本後,再回朝廷做官。

適逢宣武軍節度使董晉在招人,韓愈就去了。

前往目的地汴州的路上,韓愈碰到地方官派來給皇帝進貢奇珍異寶的使者。那使者提了籠白烏鴉和白八哥,趾高氣昂地大聲吆喝:“讓路!讓路!”路上的行人紛紛閃避,不敢正視使者。

韓愈不禁感慨,自己空有滿腹才華,混得卻不如兩隻鳥!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03

韓愈給董晉打下手,勤勤懇懇。

閒暇之餘,他就結交同道中人。

他結識了孟郊,李翱和張籍則成了他的學生,四個人常常登高舒嘯。

公元799年,董晉病逝,韓愈護送其靈車回故里,夜行至偃師時,忽聞汴州發生兵亂。

千里之外的韓愈,失眠了。一想到妻子與尚未斷奶的兒子被困汴州,他輾轉反側,時不時從床上爬起。如熱鍋上的螞蟻,繞牆徘徊。

天亮時,妻兒平安無事的消息傳來,這才鬆了口氣。

不過,他還是放心不下,等到把靈車送到後,立刻折返。

路過河陽三城時,節度使李元淳留飯。盛情難卻,韓愈只得留下來。那頓飯對他來說,當然是不香的。飯局上少不了歌舞助興,但對於思妻兒心切的韓愈來說,不過是“絲竹徒轟轟”。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告別節度使李元淳後,韓愈繼續趕路。黃昏時分,他來到了汜水渡口的北岸。欲濟無舟楫,他扯嗓子大呼了很長時間,終於喊到一條船。然後,他乘夜航船渡河,一路上“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

他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與妻兒團聚,一家子相擁而泣。

04

公元801年,34歲的韓愈謀得了國子監四門館博士一職,相當於大學講師。

在這個微不足道的崗位上,韓愈卻寫出了振聾發聵的《師說》。

在當時恥為人師的大環境下,他勇敢地發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吶喊。

韓愈以身作則,廣收門徒,世人稱其門生為“韓門弟子”。

“韓門弟子”中,隨便說幾位,便足以震人。

比如張籍。張籍年齡比韓愈還大兩歲,卻甘拜韓愈為師,正應了《師說》中那句“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我們都背過張籍的《秋思》,不過,張籍最有名的當屬那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是韓愈的大弟子,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張籍進士及第,正是由韓愈引薦的。多年以後,韓愈當上吏部侍郎,相當於人事部二把手,第一時間“利用職權”安排張籍當水部員外郎。

韓愈想找基友一起郊遊踏青,但張籍老找“沒錢啊”、“工作忙”之類的藉口搪塞。韓愈便揮毫寫下《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張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OMG!一種“甜蜜蜜,雨下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的既視感!

張籍讀了後,遊興大發,立馬答應一起去玩兒。

所以,女文青們下回再遇到男票不肯陪自己出去蹓躂,不要撒嬌,要寫詩啊!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再比如李賀。李賀在詩壇的地位就更高了,畢竟能被冠以「詩X」的,都是大牛。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而李賀人稱“詩鬼”。當韓愈讀到李賀那句“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時,擊節稱讚。這是怎樣的頭腦,才能寫出如此奇崛的詩句?

李賀如此有才,想必考取功名如探囊取物。然而,李賀的父親叫李晉肅,和“進士”諧音,犯了名諱。在封建時代,如果李賀去參加科舉考試,很多噴子會跳出來罵:“不孝啊!”韓愈看到學生被剝奪高考權益,他比學生還急,寫了篇《諱辯》回擊:“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還比如賈島。賈島,也是大牛,獲封“詩囚”。詩囚,換言之,即苦吟詩人。據說賈島寫“獨行潭底影,數息池邊樹”,竟花了三年之久,正所謂“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韓愈便是賈島的知音。他倆是怎麼認識的呢?據說有一回,賈島一邊騎驢,一邊糾結 “僧敲月下門”or“僧推月下門”,不知不覺中,撞上了韓愈的轎子。平民衝撞當官的,可是大罪。韓愈見眼前這位年輕人如此敬惜字紙,非但不生氣,還予以指點:“作敲字佳矣。”

在不恥相師的大環境下,韓愈敢於寫《師說》。

在駢文當道的唐朝,他又敢於提倡古文運動。

當時,駢文是主流。駢文講究對仗工整,好比戴著鐐銬創作。這會限制很多創意,比如需要用一句完整的話表達某個想法,因為限定只能用4個字,致使想法表達不出,只得捨棄。

駢文最適用的題材是拍馬屁,比如“千秋萬載”、“萬壽無疆”之類。久而久之,讀書人丟了骨氣,文章寫得華而不實。

那麼,與駢文對應的古文指什麼呢?指的是先秦、兩漢的散文,比如賈誼的《過秦論》。

05

韓愈兩次打破陳規,名聲越來越大。皇帝也開始注意到他,並提拔他為監察御史。

公元803年,關中大旱,民不聊生。

韓愈上了一道奏摺《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飢狀》,描述當時首都“棄子逐妻以求口食”的慘狀,結果觸怒了首都市長(京兆尹),也是皇親國戚的李實。位高權重的李實豈能容忍他人指摘自己政績不佳。於是,韓愈被貶到了距離長安四千裡遠的廣東陽山。

韓愈遭貶,心情鬱悶。“我心如冰劍如雪,不能刺讒夫,使我心腐劍鋒折”,他自比“利劍”,恨不能劍刺李實那樣的“讒夫”。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陽山是窮鄉僻壤,韓愈來到此地後,徒嘆:“陽山,天下之窮處也。”

所謂陽山縣令,其實是光桿司令,“官無丞尉”,縣衙裡連基本工作人員都沒配齊。

陽山講的可能是古粵語,“言語不通,畫地為字”,韓愈只能蹲地上寫寫畫畫,進行溝通。

此外,“冠欹感發禿”,和現代人一樣,韓愈也面臨“脫髮”之類的煩惱。

人到中年,事業無望。換做一般人,可能真的就消沉了。

但韓愈不是一般人,他是有著修齊治平理想的“士”。越任重道遠,他越是弘毅。

他走基層,聆聽民間疾苦聲,與群眾打成一片。工作之餘,專心著述,筆耕不輟。

06

公元806年,韓愈的人生迎來了轉機。

這一年,唐憲宗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盡棄前嫌,召他回京做官。

十餘年間,他的官品從八品升至五品。

公元817年,淮西節度使吳元濟造反。叛軍派刺客暗殺了宰相武元衡,裴度也被刺傷。

朝野震動,群臣就“戰與和”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關鍵時刻,韓愈上了一道奏摺《論淮西事宜狀》。

其中有一句,讓唐憲宗決心戰鬥到底——“所未可知者,在陛下斷與不斷耳!”

是啊!朕的江山朕做主,豈容藩鎮狂亂的馬蹄踐踏!

於是,裴度臨危受命為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前往平叛。

韓愈當然不是“光說不做假把式”,他也隨軍出征了,而且是以行軍司馬身份,相當於最高統帥部參謀長!

韓愈雖然是文人,卻當得起“參謀長”的頭銜。

如何見得?因為他曾向裴度獻計:“叛軍主力都在前線,老巢蔡州只留下千餘人的老弱殘兵。主帥只要給末將三千兵馬,末將抄小路偷襲蔡州,定能活捉吳元濟!”

因為這建議出自文縐縐的韓愈之口,所以裴度猶豫了。

就在裴度猶豫不決時,李愬雪夜入蔡州。當時天寒地凍,李愬在暴風雪的掩護下,出其不意地襲擊蔡州,一戰成名!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雖然韓愈沒能親自實施奇策,但李愬的成功,至少證明了韓愈的計策可行!

李愬打下蔡州後,迎接裴度入城。李愬恭恭敬敬地拜謁道旁,裴度見狀,趕緊說:“將軍被堅執銳,伐無道,下蔡州。將軍大禮,我可受不起啊!”

李愬說:“蔡州人冥頑犯上,我今天特地要做給他們看,讓他們知道何謂尊卑長幼有序,何謂朝廷之尊。”

07

公元817年冬,裴度率軍班師回朝。

路過襄城(今河南境內),天色已晚。為了不擾民,韓愈下令大軍在城外紮寨。天寒地凍,士兵擁衾而眠,瑟瑟發抖。

夜裡有哀鴻在上空盤旋。當年,劉邦用四面楚歌聲瓦解了項羽軍心。而大軍中有不少降卒,韓愈擔心他們聽到哀鴻聲後,招致悲劇重演。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對了!戰利品中有大量胡椒。韓愈下令將胡椒碾碎,再輔以碎牛肉、豆腐絲等,煮成一鍋禦寒熱湯,分而食之。

裴度連喝三碗,體寒盡驅,拍著大腿稱讚,賜名「胡辣湯」

回去後,唐憲宗為了“刻石記功,明示天下”,讓韓愈寫文以歌功頌德。韓愈接旨後,回到家中,在地上鋪開巨幅宣紙,連續七十多天匍匐其上創作,終寫就《平淮西碑》。

淮西功業冠我唐,吏部文章日月光(韓愈後來擔任過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

08

此次立下軍功,韓愈榮升刑部侍郎,相當於司法部二把手。

爬到高位不易,本該好好珍惜才是。

多磕頭、少說話,韓愈做不到啊!路見不平,他照舊一聲吼!

公元819年,唐憲宗派使者迎佛骨回長安。大唐剛剛平定了淮西叛亂,才露出一點兒中興的氣象,皇帝就開始勞命傷財了。這怎麼行?

於是,韓愈上《論佛骨表》,言辭激烈。唐憲宗一怒之下,把他貶為潮州刺史。

被貶出長安,行至藍田時,大雪紛紛揚揚,韓愈發現漫天白雪中有個小黑點佇立道旁。定睛一看,原來是侄孫韓湘!他感動地寫下了那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湘也很感動,回贈了首《答從叔祖愈》,其中有一句:他時定是飛昇去,衝破天空一點青。

後來,韓湘真的羽化而登仙了。傳說中,韓湘就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09

為了紀念偉人,當地人民往往會把某事物冠以偉人之名,比如范公堤、林公渠、左公柳,更遑論如今全國遍地可見的XX路了。

潮州有座山,叫筆架山,韓愈來了之後,就成了韓山;

潮州還有條江,叫鱷溪,韓愈來了之後,就成了韓江。

這是因為韓愈被貶潮州後,幹了不少好事,比如辦學育才、興修水利等。

當然,最著名的非《討鱷魚檄》莫屬。

當時,潮州有很多鱷魚,它們就像強盜一樣,肆無忌憚地吞噬當地人的牛羊。

韓愈得知後,怒了,他要為民除害,要向鱷魚宣戰。

先禮後兵,他專門寫了一篇討伐鱷魚的檄文,投諸江中。

“今天子嗣唐位,神聖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內,皆撫而有之。”先強調,四海之內,莫非王土。

“不可與刺史雜處此土也!”朝廷派我來做官,本刺史守土有責。鱷魚啊,你們非法侵犯領土,限你們七日之內撤離。

“刺史則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之。其無悔!”鱷魚啊,如果你們執意不挪窩,那就甭怪本刺史手下無情了!

檄文一出,鱷魚真的撤離了。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韓愈在潮州僅待了短短八個月,好事卻做了一籮筐。後人贊曰:

到官才八月,潮平鱷渚,於今香火遍瀛洲。

10

公元820年,韓愈奉召回京,擔任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大學校長。

任職期間,有一位博學的教授其貌不揚,受到排擠。韓愈沒有以貌取人,故意安排這位教授共進餐。學生們見到校長韓愈與之親近,便不再疏遠這位教授。

韓愈的文名也日盛,稿費水漲船高。“長安中爭為碑誌,若市買然”,這意思是,長安城內的大戶人家,不惜重金請他撰寫墓誌銘。潤筆費多高呢?劉禹錫曾形容是“一字之價,輦金如山”,據說韓愈曾寫過一篇值“絹五百匹”的墓誌銘。絹五百匹,相當於400貫錢,是當時普通公務員月薪的16倍!

衣食無憂的韓愈本該安心養老了,但他仍然心憂社稷。

忽聞成德節度使田弘正為部將王廷湊所殺,王廷湊自立為節度使,朝廷無力鎮壓,只得予以承認並招安。

那麼,招安特使誰來當呢?

朝堂上頓時喑了,群臣們紛紛低頭。

“我來!”韓愈挺身而出。

韓愈年過半百,已是須發皆白、滿面風霜的老人,但他毅然決然地肩負起前往宣撫叛軍的重任。

元稹,就是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那位,聽到韓愈要去,急了,立刻向皇帝進諫:“韓愈身為文章鉅公,陛下卻讓他深入虎狼之穴,大唐今後又少一位人才了!”

皇帝聽後,覺得不無道理,便下旨追回韓愈。

當元稹氣喘吁吁地追上韓愈時,韓愈不顧勸阻,只撂下一句“安有受君命而滯留自顧”,便不回頭地走下去。

“勞模”韓愈|他是蘇軾的偶像,奔波一生,好事做了一籮筐

韓愈當然知道此行危險,極可能有去無回。但他走得更快了,“日遲三百自嫌遲”、“恨不身先去鳥飛”,唯恐誤了時間,誤了蒼生黎民。遲則生變,倘若王廷湊覺得朝廷怠慢,萬一反悔,沒準兒又是一場“安史之亂”。

所以,韓愈才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趕。當他趕到王廷湊的軍營時,發現大帳裡刀劍明晃晃,只待“摔杯為號”。

遠有關雲長單刀赴會,近有郭子儀孤身闖營。但關雲長、郭子儀都是武將,而韓愈身為一介文士,卻也做到了神色自若。

當聽到韓愈平靜地向自己述說朝廷的招安意向時,王廷湊突然決定息事寧人。

不為朝廷的招安文書,那不過是一張紙;

只為韓愈的謎之淡定,那才是所敬畏的。

11

兩百多年後,韓愈有位叫蘇軾的粉絲被貶惠州。惠州離韓愈當年的流放之地潮州不算遠,所以,蘇軾常去玩。

客寓潮州期間,蘇軾特地去拜訪了韓公祠。他佇立在韓愈的雕像前,凝視良久,喟然嘆曰: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韓愈

2、維基百科-裴度

3、《康震講韓愈》

4、邢軍紀 著 《一代文宗韓愈傳》

-作者-

棉植,九流寫手。本文首發十點人物誌(ID:sdrenwu),記錄每一個值得被記錄的人,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