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18個板塊” ,為什麼最終是未來科技城?

“人們通過一種能量螺旋體去獲取來自2900公里深的熔岩的外殼所發出的熱能,從而能夠在一種核能飛船上進行神奇的旅行……單元城市將有中心、行政機構、選舉的政府、藝術和創新中心、大學、專業學院、研究所、運動和娛樂大看臺、立體電影院、醫院、超級市場、市民購物中心。核心區域將通過水平、垂直和一定角度的自動人行道進行連接……每一個大城市和小城市都將規劃發展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維度,以滿足人們的生態需求。”

1954年,羅納德瓊斯(Ronald jones)的生活構築物(life structure)這樣描述當時人們幻想中的未來。在AA(建築聯盟)和柯布西耶的“迷信”之上,六十年前就有人這樣描繪來未來城市的場景,這些場景來自建築設計屆和城市規劃師的暢想。

杭州“118個板塊” ,為什麼最終是未來科技城?

在六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的城市建設者逐漸具備了類似的兌現力。而可能會在杭州兌現類似場景的,極有可能就是134萬方體量的地鐵萬科天空之城,這是一個日均人流量達到10萬人,擁有22個城市接口,64種立體交通系統,72種落客方式,30萬方全天候晴雨空間的項目,每個數字拿出來都足以稱為杭州首例。


01 Usher in a new pattern

城市不死?

房產開發迎來開放式新格局

為什麼是2019年?為什麼是萬科?為什麼是天空之城?

早在2018年的土地統計數據中,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大趨勢,全年杭州主城區出讓的71宗地塊,純住宅用地僅25宗,商業+商住用地有38宗,這對於拿地房企的綜合能力是最直接的門檻,這個門檻在2019年會更高。

萬科為什麼要建這樣一個航空母艦式的項目?地鐵與萬科的強強聯合又將怎樣改變現有的房地產開發邏輯?從天空之城開始,我們將會看到一種全新的開發模式。


杭州“118個板塊” ,為什麼最終是未來科技城?


《規模》一書提出一個論題,企業為什麼會衰亡,而城市不會?按照老子道德經的說法,物壯則老,是謂不道,無論是企業還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量級,都會面臨破局、創新、更迭的問題,企業的能動性和兼容性不如城市。但是,即使城市具有更開放的姿態,我們當下也隱約看到了城市走向萎縮、消失的困境,“動態平衡”形成了城市系耗散結構的生態圈,可以形成與外界交互的動態平衡,未來城市無論是改造還是新建,將面臨更多的前瞻性思索。

萬科正是用這種“動態平衡”的邏輯去打造基於城市界面更新的項目,而不僅僅是一個單體房地產開發過程。杭州的獨特性標籤在樓市中對應著規劃先行、產業聯動、創造力和想象力,這個城市屬性賦予開發企業營造空間和市場驅動的產品力在當下,轉化為房企應有的責任和迴應。

革新通勤效率,集成文化、藝術、體育多維空間,海綿城市、雨水回收、清潔能源、創新能源使用,黃金城道的慢行系統,打造27小時生活……這些在項目銷售說辭中極少出現的詞彙,從一個側面說明萬科早已超越了一個普通開發商的職能。


杭州“118個板塊” ,為什麼最終是未來科技城?



02 Create the future

誰在用“現實扭曲力場”

在城西佈局一個未來城?

“現實扭曲力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簡稱RDF)”來源於美國1966年發行的著名電影《星際迷航》,這個詞彙出現最多的也許就是用來描述喬布斯本尊,他超越當下的想象力和極具前瞻的產品力幾乎無人企及,有網友還為此定義了喬幫主RDF所表現的人格魅力、說服力,獲得結果的能力。


杭州“118個板塊” ,為什麼最終是未來科技城?


如果“現實扭曲力場”僅僅停留在場景營造上,不足以被津津樂道,因為他將夢想變成了現實,正如喬幫主所言,“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而萬科,則用他的“現實扭曲力場”,改變著這個行業。

在2018年的12月26日,萬科2019產品趨勢溝通會上,就提出來營造場景、培育生態、理解時間、關注軟件的四大趨勢,這些趨勢無一遺漏的在天空之城得到兌現。


杭州“118個板塊” ,為什麼最終是未來科技城?


萬科內部從6年前就已經關注並著力於地鐵上蓋及智慧軌道交通,多年來,進行了600多項的專題調研,“軌道+物業”已經成為了萬科杭州的殺手鐗之一。這些年,對於TOD項目的熱衷,萬科一直在實踐提升,未來之光、杭行道、中城匯……如果說這些項目都是淺嘗輒止的嘗試和探索,那天空之城則是一趟有趣、豐盛的旅途。當然,這6年中,萬科從產城、印力、大屋頂文化、萬科中心商辦等多個業務線上兼容幷蓄,智慧軌道交通與多元業態的融合,萬事俱備。

天空之城是一個跨越週期的項目。

在地鐵上蓋的項目規劃中,我們可以清晰可見上層的規劃,但是真正具有突破性的是與軌道交通打通的立體系統。除了地面,更為複雜的是地下結構規劃。也許未來,你可以在五常站發現有通向各個組團的出口、接駁系統、業主的地下車行系統,且在規劃初期就預留更多的改造可能性,東京澀谷、香港九龍翔實的範本將在天空之城得到真實還原和改良。



03 Hangzhou future technology city

杭州“118個板塊”

為什麼最終是未來科技城?

最近有機構出品了杭州十區118個板塊的細分圖,城市骨架的拉伸和板塊的營造前所未有的展開在購房者面前,統計顯示,上城、下城7個板塊,江乾區17個板塊,餘杭和蕭山是板塊劃分最為複雜和糾結的量大區,分別是28個和30個板塊,對於購房者而言,在118個板塊中選房,是一個極其複雜的課題,如何選擇正確的板塊?政府導向和未來價值是最核心的要素。

未來科技城區域的唯一性毋庸置疑,未來科技城區域的產業潛力如果對標濱江板塊十年前的勢能,擁有更多的優越性和成長性。從一些數據中,我們已經看到未來科技城在一定意義上已經超越了濱江:2018年未來科技城人口集聚24萬,人均GDP是595918元,濱江人口39.2萬,人均GDP是363568,而目前未來科技城和濱江的房價差仍有2萬/平米以上的差價。

投資150億元的火車西站,機場快線、地鐵3號、5線,除了投入18億、總建築面積30萬方的浙一醫院餘杭院區(在建),兒保湖濱院區也將整體搬遷至未來科技城,城市建設方是否持續?配套成長速度怎樣?這些購房者關心的問題在這裡都不是問題。未來科技城之於杭州,之於中國,可以比肩舊金山硅谷、倫敦東區科技城的核心“TBD”,其發展邏輯區別於杭州其他任何一個板塊。


杭州“118個板塊” ,為什麼最終是未來科技城?


產業、配套之外,人口質量與數量也逐漸成為更重要的一環,未來科技城在2018年的統計中,海歸人才2720名,“國千/萬”計劃專家120名,“省千”計劃專家169名,集聚高端人才的未來科技城,對於居住體驗的訴求也決定了在這個板塊內,開發商的產品力、實踐力必定有別於以往。

未來科技城的配套毋庸置疑,其兌現效率和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除了外在配套,天空之城內部配套也旨在解決城市構架中的部分職能,比如說4500方的體育中心,8600方的藝術中心,社區內自建一所小學、三所幼兒園。

正是基於對人和城市的深層次思考,對於軌道交通、智慧城市的多維度研究,天空之城的面市更為擲地有聲。


杭州“118個板塊” ,為什麼最終是未來科技城?


對於地鐵萬科天空之城來說,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他能夠給我們開啟的未來生活模式,將是一場想象力無與倫比的實踐探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