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這一階段,國家經濟恢復迅速,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美好,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適合新中國發展的模式。而這一時期,發生在山東省的大規模的裁縣、並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優化縣域佈局環境、減少管理層面、凝聚各縣資源集中力量發展。195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撤銷山東省24個縣的建制,這些縣有的是在戰爭時期根據形勢的需要組建的,但還有長山、蒲臺、濮縣、博平、薛城、徂陽、德平、恩縣、觀朝、堂邑、清平等10餘個千年古縣被撤銷,對於這些古縣來說是極為可惜的。但這些縣既然稱為“古”那麼古在哪裡呢,又可惜在哪裡呢?下面選擇一個當時與這些縣同屬山東省,但是已於它們撤銷前一年進行過縣城搬遷,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縣域、主體部分劃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區域變動的縣為例,從側面見證這一變化頻繁的時期。

"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這一階段,國家經濟恢復迅速,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美好,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適合新中國發展的模式。而這一時期,發生在山東省的大規模的裁縣、並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優化縣域佈局環境、減少管理層面、凝聚各縣資源集中力量發展。195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撤銷山東省24個縣的建制,這些縣有的是在戰爭時期根據形勢的需要組建的,但還有長山、蒲臺、濮縣、博平、薛城、徂陽、德平、恩縣、觀朝、堂邑、清平等10餘個千年古縣被撤銷,對於這些古縣來說是極為可惜的。但這些縣既然稱為“古”那麼古在哪裡呢,又可惜在哪裡呢?下面選擇一個當時與這些縣同屬山東省,但是已於它們撤銷前一年進行過縣城搬遷,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縣域、主體部分劃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區域變動的縣為例,從側面見證這一變化頻繁的時期。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被撤銷的眾多古縣

開篇

1955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從縣城東關向東南方向看去,雖然相隔有5華里的距離,但那座據說是1000多年前遼國蕭太后南侵大宋時修建的“蕭城”,依然像蜿蜒的長堤橫亙在那裡清晰可見,土質的城牆上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從遙遠天際線升起的初陽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紗、似薄煙,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時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蕭城曉煙》所描寫的那樣嗎:

北塞多雄志,遺蹟見舊城。都隨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曉日千林出,輕煙一望平。當年嘶馬地,風雨若聞聲。

"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這一階段,國家經濟恢復迅速,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美好,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適合新中國發展的模式。而這一時期,發生在山東省的大規模的裁縣、並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優化縣域佈局環境、減少管理層面、凝聚各縣資源集中力量發展。195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撤銷山東省24個縣的建制,這些縣有的是在戰爭時期根據形勢的需要組建的,但還有長山、蒲臺、濮縣、博平、薛城、徂陽、德平、恩縣、觀朝、堂邑、清平等10餘個千年古縣被撤銷,對於這些古縣來說是極為可惜的。但這些縣既然稱為“古”那麼古在哪裡呢,又可惜在哪裡呢?下面選擇一個當時與這些縣同屬山東省,但是已於它們撤銷前一年進行過縣城搬遷,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縣域、主體部分劃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區域變動的縣為例,從側面見證這一變化頻繁的時期。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被撤銷的眾多古縣

開篇

1955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從縣城東關向東南方向看去,雖然相隔有5華里的距離,但那座據說是1000多年前遼國蕭太后南侵大宋時修建的“蕭城”,依然像蜿蜒的長堤橫亙在那裡清晰可見,土質的城牆上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從遙遠天際線升起的初陽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紗、似薄煙,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時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蕭城曉煙》所描寫的那樣嗎:

北塞多雄志,遺蹟見舊城。都隨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曉日千林出,輕煙一望平。當年嘶馬地,風雨若聞聲。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蕭城

城池

而身後的這座古城,由金代遷到此地後,在明朝初期因統治者害怕蒙元的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再加上國力有所恢復而要求各地大修磚城的前提下,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進行了重修。完工後的城池,周圍五里,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護城河,深寬皆三丈。城有四門,東曰豐樂門,南為明遠門,西稱臨津門,北為通都門。

但經過500多年的時間流逝,歷經洪水氾濫、戰亂頻發,雖時有重修,但到了民國時期城牆已經十分破敗,特別在抗日戰爭期間此城被敵我雙方爭奪數次,發生過火力極為強大的攻城戰,城牆更是毀壞嚴重,很多牆段已殘缺不全,僅剩南側城牆尚算完好。

入得城來,可以看到城內沒有“十字”街,除連接南關、北關的南北大街外,東大街、西大街兩條東西向的主要街道都呈“丁字”型,這是明代建設城池的時候為了防禦的需要而特別設計的,一是可以打巷戰、陣地戰,二是可以防止以蒙元為假想敵的騎兵能夠順著大街發起衝擊。城中心比城四角高4米,所以被稱為“龜背城”,這個城還有官方的稱呼,為“館陶縣”治所在。

"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這一階段,國家經濟恢復迅速,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美好,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適合新中國發展的模式。而這一時期,發生在山東省的大規模的裁縣、並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優化縣域佈局環境、減少管理層面、凝聚各縣資源集中力量發展。195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撤銷山東省24個縣的建制,這些縣有的是在戰爭時期根據形勢的需要組建的,但還有長山、蒲臺、濮縣、博平、薛城、徂陽、德平、恩縣、觀朝、堂邑、清平等10餘個千年古縣被撤銷,對於這些古縣來說是極為可惜的。但這些縣既然稱為“古”那麼古在哪裡呢,又可惜在哪裡呢?下面選擇一個當時與這些縣同屬山東省,但是已於它們撤銷前一年進行過縣城搬遷,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縣域、主體部分劃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區域變動的縣為例,從側面見證這一變化頻繁的時期。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被撤銷的眾多古縣

開篇

1955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從縣城東關向東南方向看去,雖然相隔有5華里的距離,但那座據說是1000多年前遼國蕭太后南侵大宋時修建的“蕭城”,依然像蜿蜒的長堤橫亙在那裡清晰可見,土質的城牆上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從遙遠天際線升起的初陽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紗、似薄煙,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時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蕭城曉煙》所描寫的那樣嗎:

北塞多雄志,遺蹟見舊城。都隨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曉日千林出,輕煙一望平。當年嘶馬地,風雨若聞聲。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蕭城

城池

而身後的這座古城,由金代遷到此地後,在明朝初期因統治者害怕蒙元的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再加上國力有所恢復而要求各地大修磚城的前提下,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進行了重修。完工後的城池,周圍五里,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護城河,深寬皆三丈。城有四門,東曰豐樂門,南為明遠門,西稱臨津門,北為通都門。

但經過500多年的時間流逝,歷經洪水氾濫、戰亂頻發,雖時有重修,但到了民國時期城牆已經十分破敗,特別在抗日戰爭期間此城被敵我雙方爭奪數次,發生過火力極為強大的攻城戰,城牆更是毀壞嚴重,很多牆段已殘缺不全,僅剩南側城牆尚算完好。

入得城來,可以看到城內沒有“十字”街,除連接南關、北關的南北大街外,東大街、西大街兩條東西向的主要街道都呈“丁字”型,這是明代建設城池的時候為了防禦的需要而特別設計的,一是可以打巷戰、陣地戰,二是可以防止以蒙元為假想敵的騎兵能夠順著大街發起衝擊。城中心比城四角高4米,所以被稱為“龜背城”,這個城還有官方的稱呼,為“館陶縣”治所在。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館陶縣誌》館陶縣城圖

"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這一階段,國家經濟恢復迅速,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美好,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適合新中國發展的模式。而這一時期,發生在山東省的大規模的裁縣、並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優化縣域佈局環境、減少管理層面、凝聚各縣資源集中力量發展。195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撤銷山東省24個縣的建制,這些縣有的是在戰爭時期根據形勢的需要組建的,但還有長山、蒲臺、濮縣、博平、薛城、徂陽、德平、恩縣、觀朝、堂邑、清平等10餘個千年古縣被撤銷,對於這些古縣來說是極為可惜的。但這些縣既然稱為“古”那麼古在哪裡呢,又可惜在哪裡呢?下面選擇一個當時與這些縣同屬山東省,但是已於它們撤銷前一年進行過縣城搬遷,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縣域、主體部分劃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區域變動的縣為例,從側面見證這一變化頻繁的時期。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被撤銷的眾多古縣

開篇

1955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從縣城東關向東南方向看去,雖然相隔有5華里的距離,但那座據說是1000多年前遼國蕭太后南侵大宋時修建的“蕭城”,依然像蜿蜒的長堤橫亙在那裡清晰可見,土質的城牆上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從遙遠天際線升起的初陽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紗、似薄煙,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時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蕭城曉煙》所描寫的那樣嗎:

北塞多雄志,遺蹟見舊城。都隨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曉日千林出,輕煙一望平。當年嘶馬地,風雨若聞聲。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蕭城

城池

而身後的這座古城,由金代遷到此地後,在明朝初期因統治者害怕蒙元的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再加上國力有所恢復而要求各地大修磚城的前提下,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進行了重修。完工後的城池,周圍五里,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護城河,深寬皆三丈。城有四門,東曰豐樂門,南為明遠門,西稱臨津門,北為通都門。

但經過500多年的時間流逝,歷經洪水氾濫、戰亂頻發,雖時有重修,但到了民國時期城牆已經十分破敗,特別在抗日戰爭期間此城被敵我雙方爭奪數次,發生過火力極為強大的攻城戰,城牆更是毀壞嚴重,很多牆段已殘缺不全,僅剩南側城牆尚算完好。

入得城來,可以看到城內沒有“十字”街,除連接南關、北關的南北大街外,東大街、西大街兩條東西向的主要街道都呈“丁字”型,這是明代建設城池的時候為了防禦的需要而特別設計的,一是可以打巷戰、陣地戰,二是可以防止以蒙元為假想敵的騎兵能夠順著大街發起衝擊。城中心比城四角高4米,所以被稱為“龜背城”,這個城還有官方的稱呼,為“館陶縣”治所在。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館陶縣誌》館陶縣城圖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民國時期館陶縣城老地圖

歷史

館陶縣,時屬山東省聊城地區。城左側就是開鑿於隋代聞名於天下的大運河,這條河同屬古“館陶八景”之一,有著《衛水秋漲》之名,清康熙朝知縣鄭先民曰:

衛水河源遠,秋來漲似春。帆檣高過樹,波浪不驚人。處處無危岸,時時有巨鱗。誰言斯土僻?出郭即通津。

館陶縣是春秋時晉國冠氏的封邑,那時候就是交通要道,據《邯鄲陸路運輸史稿(第一冊)》記載,館陶在春秋時成為晉國東通齊魯道路上的重要城邑,同時還有一條連接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館陶、五鹿(今河北大名縣東南)、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的“午道”在館陶與之相交。有著這樣便利的交通條件,所以到了趙國時,趙王派人在此地找到了一個顯著的地標物“陶山”,在其旁邊設置了館驛,所以對此地就有了一個命名:“館陶”,這也是各類歷史書籍上對館陶來歷的記載“本春秋冠氏邑,城西北七裡有陶山,趙置館於其側,故名館陶”。

"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這一階段,國家經濟恢復迅速,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美好,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適合新中國發展的模式。而這一時期,發生在山東省的大規模的裁縣、並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優化縣域佈局環境、減少管理層面、凝聚各縣資源集中力量發展。195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撤銷山東省24個縣的建制,這些縣有的是在戰爭時期根據形勢的需要組建的,但還有長山、蒲臺、濮縣、博平、薛城、徂陽、德平、恩縣、觀朝、堂邑、清平等10餘個千年古縣被撤銷,對於這些古縣來說是極為可惜的。但這些縣既然稱為“古”那麼古在哪裡呢,又可惜在哪裡呢?下面選擇一個當時與這些縣同屬山東省,但是已於它們撤銷前一年進行過縣城搬遷,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縣域、主體部分劃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區域變動的縣為例,從側面見證這一變化頻繁的時期。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被撤銷的眾多古縣

開篇

1955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從縣城東關向東南方向看去,雖然相隔有5華里的距離,但那座據說是1000多年前遼國蕭太后南侵大宋時修建的“蕭城”,依然像蜿蜒的長堤橫亙在那裡清晰可見,土質的城牆上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從遙遠天際線升起的初陽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紗、似薄煙,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時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蕭城曉煙》所描寫的那樣嗎:

北塞多雄志,遺蹟見舊城。都隨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曉日千林出,輕煙一望平。當年嘶馬地,風雨若聞聲。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蕭城

城池

而身後的這座古城,由金代遷到此地後,在明朝初期因統治者害怕蒙元的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再加上國力有所恢復而要求各地大修磚城的前提下,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進行了重修。完工後的城池,周圍五里,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護城河,深寬皆三丈。城有四門,東曰豐樂門,南為明遠門,西稱臨津門,北為通都門。

但經過500多年的時間流逝,歷經洪水氾濫、戰亂頻發,雖時有重修,但到了民國時期城牆已經十分破敗,特別在抗日戰爭期間此城被敵我雙方爭奪數次,發生過火力極為強大的攻城戰,城牆更是毀壞嚴重,很多牆段已殘缺不全,僅剩南側城牆尚算完好。

入得城來,可以看到城內沒有“十字”街,除連接南關、北關的南北大街外,東大街、西大街兩條東西向的主要街道都呈“丁字”型,這是明代建設城池的時候為了防禦的需要而特別設計的,一是可以打巷戰、陣地戰,二是可以防止以蒙元為假想敵的騎兵能夠順著大街發起衝擊。城中心比城四角高4米,所以被稱為“龜背城”,這個城還有官方的稱呼,為“館陶縣”治所在。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館陶縣誌》館陶縣城圖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民國時期館陶縣城老地圖

歷史

館陶縣,時屬山東省聊城地區。城左側就是開鑿於隋代聞名於天下的大運河,這條河同屬古“館陶八景”之一,有著《衛水秋漲》之名,清康熙朝知縣鄭先民曰:

衛水河源遠,秋來漲似春。帆檣高過樹,波浪不驚人。處處無危岸,時時有巨鱗。誰言斯土僻?出郭即通津。

館陶縣是春秋時晉國冠氏的封邑,那時候就是交通要道,據《邯鄲陸路運輸史稿(第一冊)》記載,館陶在春秋時成為晉國東通齊魯道路上的重要城邑,同時還有一條連接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館陶、五鹿(今河北大名縣東南)、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的“午道”在館陶與之相交。有著這樣便利的交通條件,所以到了趙國時,趙王派人在此地找到了一個顯著的地標物“陶山”,在其旁邊設置了館驛,所以對此地就有了一個命名:“館陶”,這也是各類歷史書籍上對館陶來歷的記載“本春秋冠氏邑,城西北七裡有陶山,趙置館於其側,故名館陶”。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館陶交通圖

館陶有著2000年建縣歷史,在西漢時期公元前200年左右置縣,縣治設在今天的山東省冠縣東古城鎮,在以後的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館陶縣治所在。並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陽平郡的郡治、北周時期為毛州的州治所在,這是館陶歷史上行政級別最高的時期。隋朝時開鑿的大運河永濟渠段在縣城西部5裡處經過,從此館陶進入了“運河時代”。

"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這一階段,國家經濟恢復迅速,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美好,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適合新中國發展的模式。而這一時期,發生在山東省的大規模的裁縣、並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優化縣域佈局環境、減少管理層面、凝聚各縣資源集中力量發展。195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撤銷山東省24個縣的建制,這些縣有的是在戰爭時期根據形勢的需要組建的,但還有長山、蒲臺、濮縣、博平、薛城、徂陽、德平、恩縣、觀朝、堂邑、清平等10餘個千年古縣被撤銷,對於這些古縣來說是極為可惜的。但這些縣既然稱為“古”那麼古在哪裡呢,又可惜在哪裡呢?下面選擇一個當時與這些縣同屬山東省,但是已於它們撤銷前一年進行過縣城搬遷,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縣域、主體部分劃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區域變動的縣為例,從側面見證這一變化頻繁的時期。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被撤銷的眾多古縣

開篇

1955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從縣城東關向東南方向看去,雖然相隔有5華里的距離,但那座據說是1000多年前遼國蕭太后南侵大宋時修建的“蕭城”,依然像蜿蜒的長堤橫亙在那裡清晰可見,土質的城牆上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從遙遠天際線升起的初陽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紗、似薄煙,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時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蕭城曉煙》所描寫的那樣嗎:

北塞多雄志,遺蹟見舊城。都隨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曉日千林出,輕煙一望平。當年嘶馬地,風雨若聞聲。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蕭城

城池

而身後的這座古城,由金代遷到此地後,在明朝初期因統治者害怕蒙元的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再加上國力有所恢復而要求各地大修磚城的前提下,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進行了重修。完工後的城池,周圍五里,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護城河,深寬皆三丈。城有四門,東曰豐樂門,南為明遠門,西稱臨津門,北為通都門。

但經過500多年的時間流逝,歷經洪水氾濫、戰亂頻發,雖時有重修,但到了民國時期城牆已經十分破敗,特別在抗日戰爭期間此城被敵我雙方爭奪數次,發生過火力極為強大的攻城戰,城牆更是毀壞嚴重,很多牆段已殘缺不全,僅剩南側城牆尚算完好。

入得城來,可以看到城內沒有“十字”街,除連接南關、北關的南北大街外,東大街、西大街兩條東西向的主要街道都呈“丁字”型,這是明代建設城池的時候為了防禦的需要而特別設計的,一是可以打巷戰、陣地戰,二是可以防止以蒙元為假想敵的騎兵能夠順著大街發起衝擊。城中心比城四角高4米,所以被稱為“龜背城”,這個城還有官方的稱呼,為“館陶縣”治所在。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館陶縣誌》館陶縣城圖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民國時期館陶縣城老地圖

歷史

館陶縣,時屬山東省聊城地區。城左側就是開鑿於隋代聞名於天下的大運河,這條河同屬古“館陶八景”之一,有著《衛水秋漲》之名,清康熙朝知縣鄭先民曰:

衛水河源遠,秋來漲似春。帆檣高過樹,波浪不驚人。處處無危岸,時時有巨鱗。誰言斯土僻?出郭即通津。

館陶縣是春秋時晉國冠氏的封邑,那時候就是交通要道,據《邯鄲陸路運輸史稿(第一冊)》記載,館陶在春秋時成為晉國東通齊魯道路上的重要城邑,同時還有一條連接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館陶、五鹿(今河北大名縣東南)、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的“午道”在館陶與之相交。有著這樣便利的交通條件,所以到了趙國時,趙王派人在此地找到了一個顯著的地標物“陶山”,在其旁邊設置了館驛,所以對此地就有了一個命名:“館陶”,這也是各類歷史書籍上對館陶來歷的記載“本春秋冠氏邑,城西北七裡有陶山,趙置館於其側,故名館陶”。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館陶交通圖

館陶有著2000年建縣歷史,在西漢時期公元前200年左右置縣,縣治設在今天的山東省冠縣東古城鎮,在以後的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館陶縣治所在。並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陽平郡的郡治、北周時期為毛州的州治所在,這是館陶歷史上行政級別最高的時期。隋朝時開鑿的大運河永濟渠段在縣城西部5裡處經過,從此館陶進入了“運河時代”。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金代時期的縣城北遷

到了金代,由於地處宋、遼、金交戰的主戰場,縣城毀壞嚴重,再加上離大運河永濟渠有一段距離,交通運輸不便,所以就把縣城北遷四十里,瀕永濟渠建城,到1955年時已有800年的歷史了。

館陶縣地處富庶的黃河下游流域,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歷來就被帝王重視,曾經是漢唐兩代4個公主、曹魏和明兩朝2個皇子的封地,分別被稱為“館陶公主”和“館陶王”。其中就有以武功聞名於世的千古一帝——漢武帝的姑母兼丈母孃,留下“金屋藏嬌”、“長門買賦”成語典故的陳阿嬌陳皇后的母親劉嫖,她就是第一任“館陶公主”。

搬遷肇始

其實對於館陶縣城搬遷,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已經顯現出來了,縣城始終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為的就是等條件成熟之後進行搬遷。好好的一座縣城為什麼要搬遷呢?

"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這一階段,國家經濟恢復迅速,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美好,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適合新中國發展的模式。而這一時期,發生在山東省的大規模的裁縣、並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優化縣域佈局環境、減少管理層面、凝聚各縣資源集中力量發展。195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撤銷山東省24個縣的建制,這些縣有的是在戰爭時期根據形勢的需要組建的,但還有長山、蒲臺、濮縣、博平、薛城、徂陽、德平、恩縣、觀朝、堂邑、清平等10餘個千年古縣被撤銷,對於這些古縣來說是極為可惜的。但這些縣既然稱為“古”那麼古在哪裡呢,又可惜在哪裡呢?下面選擇一個當時與這些縣同屬山東省,但是已於它們撤銷前一年進行過縣城搬遷,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縣域、主體部分劃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區域變動的縣為例,從側面見證這一變化頻繁的時期。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被撤銷的眾多古縣

開篇

1955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從縣城東關向東南方向看去,雖然相隔有5華里的距離,但那座據說是1000多年前遼國蕭太后南侵大宋時修建的“蕭城”,依然像蜿蜒的長堤橫亙在那裡清晰可見,土質的城牆上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從遙遠天際線升起的初陽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紗、似薄煙,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時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蕭城曉煙》所描寫的那樣嗎:

北塞多雄志,遺蹟見舊城。都隨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曉日千林出,輕煙一望平。當年嘶馬地,風雨若聞聲。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蕭城

城池

而身後的這座古城,由金代遷到此地後,在明朝初期因統治者害怕蒙元的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再加上國力有所恢復而要求各地大修磚城的前提下,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進行了重修。完工後的城池,周圍五里,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護城河,深寬皆三丈。城有四門,東曰豐樂門,南為明遠門,西稱臨津門,北為通都門。

但經過500多年的時間流逝,歷經洪水氾濫、戰亂頻發,雖時有重修,但到了民國時期城牆已經十分破敗,特別在抗日戰爭期間此城被敵我雙方爭奪數次,發生過火力極為強大的攻城戰,城牆更是毀壞嚴重,很多牆段已殘缺不全,僅剩南側城牆尚算完好。

入得城來,可以看到城內沒有“十字”街,除連接南關、北關的南北大街外,東大街、西大街兩條東西向的主要街道都呈“丁字”型,這是明代建設城池的時候為了防禦的需要而特別設計的,一是可以打巷戰、陣地戰,二是可以防止以蒙元為假想敵的騎兵能夠順著大街發起衝擊。城中心比城四角高4米,所以被稱為“龜背城”,這個城還有官方的稱呼,為“館陶縣”治所在。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館陶縣誌》館陶縣城圖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民國時期館陶縣城老地圖

歷史

館陶縣,時屬山東省聊城地區。城左側就是開鑿於隋代聞名於天下的大運河,這條河同屬古“館陶八景”之一,有著《衛水秋漲》之名,清康熙朝知縣鄭先民曰:

衛水河源遠,秋來漲似春。帆檣高過樹,波浪不驚人。處處無危岸,時時有巨鱗。誰言斯土僻?出郭即通津。

館陶縣是春秋時晉國冠氏的封邑,那時候就是交通要道,據《邯鄲陸路運輸史稿(第一冊)》記載,館陶在春秋時成為晉國東通齊魯道路上的重要城邑,同時還有一條連接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館陶、五鹿(今河北大名縣東南)、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的“午道”在館陶與之相交。有著這樣便利的交通條件,所以到了趙國時,趙王派人在此地找到了一個顯著的地標物“陶山”,在其旁邊設置了館驛,所以對此地就有了一個命名:“館陶”,這也是各類歷史書籍上對館陶來歷的記載“本春秋冠氏邑,城西北七裡有陶山,趙置館於其側,故名館陶”。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館陶交通圖

館陶有著2000年建縣歷史,在西漢時期公元前200年左右置縣,縣治設在今天的山東省冠縣東古城鎮,在以後的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館陶縣治所在。並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陽平郡的郡治、北周時期為毛州的州治所在,這是館陶歷史上行政級別最高的時期。隋朝時開鑿的大運河永濟渠段在縣城西部5裡處經過,從此館陶進入了“運河時代”。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金代時期的縣城北遷

到了金代,由於地處宋、遼、金交戰的主戰場,縣城毀壞嚴重,再加上離大運河永濟渠有一段距離,交通運輸不便,所以就把縣城北遷四十里,瀕永濟渠建城,到1955年時已有800年的歷史了。

館陶縣地處富庶的黃河下游流域,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歷來就被帝王重視,曾經是漢唐兩代4個公主、曹魏和明兩朝2個皇子的封地,分別被稱為“館陶公主”和“館陶王”。其中就有以武功聞名於世的千古一帝——漢武帝的姑母兼丈母孃,留下“金屋藏嬌”、“長門買賦”成語典故的陳阿嬌陳皇后的母親劉嫖,她就是第一任“館陶公主”。

搬遷肇始

其實對於館陶縣城搬遷,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已經顯現出來了,縣城始終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為的就是等條件成熟之後進行搬遷。好好的一座縣城為什麼要搬遷呢?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北館陶老衛星地圖

1、縣城基礎設施陳舊。已不適應新時期縣城人口、經濟大發展的需要,老舊建築比較多,改造起來十分困難。雖然城牆毀壞嚴重,但始終是個約束(此時大規模拆城牆運動還未出現,大家還沒有拆掉它的想法),縣城擴展空間有限。

2、交通條件落後。開鑿於隋朝時期的大運河永濟渠經過宋、遼、金時期的黃河多次氾濫,已經淤積嚴重,所以到了元朝時候,由於京城定在了今天的北京,大運河也無需通往洛陽,就從臨清往南直下走會通河,比隋代時縮短了900多公里,從此永濟渠段不再是運河的主航道,僅僅是用於河南北部新鄉、河北南部諸縣往北京運輸漕糧之用,館陶縣城已不似之前繁華。

搬到哪

這裡有一個必然的選擇,那就是位於距離20公里的一個叫做“南館陶”的地方。為什麼選擇這裡?

"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這一階段,國家經濟恢復迅速,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美好,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適合新中國發展的模式。而這一時期,發生在山東省的大規模的裁縣、並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優化縣域佈局環境、減少管理層面、凝聚各縣資源集中力量發展。195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撤銷山東省24個縣的建制,這些縣有的是在戰爭時期根據形勢的需要組建的,但還有長山、蒲臺、濮縣、博平、薛城、徂陽、德平、恩縣、觀朝、堂邑、清平等10餘個千年古縣被撤銷,對於這些古縣來說是極為可惜的。但這些縣既然稱為“古”那麼古在哪裡呢,又可惜在哪裡呢?下面選擇一個當時與這些縣同屬山東省,但是已於它們撤銷前一年進行過縣城搬遷,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縣域、主體部分劃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區域變動的縣為例,從側面見證這一變化頻繁的時期。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被撤銷的眾多古縣

開篇

1955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從縣城東關向東南方向看去,雖然相隔有5華里的距離,但那座據說是1000多年前遼國蕭太后南侵大宋時修建的“蕭城”,依然像蜿蜒的長堤橫亙在那裡清晰可見,土質的城牆上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從遙遠天際線升起的初陽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紗、似薄煙,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時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蕭城曉煙》所描寫的那樣嗎:

北塞多雄志,遺蹟見舊城。都隨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曉日千林出,輕煙一望平。當年嘶馬地,風雨若聞聲。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蕭城

城池

而身後的這座古城,由金代遷到此地後,在明朝初期因統治者害怕蒙元的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再加上國力有所恢復而要求各地大修磚城的前提下,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進行了重修。完工後的城池,周圍五里,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護城河,深寬皆三丈。城有四門,東曰豐樂門,南為明遠門,西稱臨津門,北為通都門。

但經過500多年的時間流逝,歷經洪水氾濫、戰亂頻發,雖時有重修,但到了民國時期城牆已經十分破敗,特別在抗日戰爭期間此城被敵我雙方爭奪數次,發生過火力極為強大的攻城戰,城牆更是毀壞嚴重,很多牆段已殘缺不全,僅剩南側城牆尚算完好。

入得城來,可以看到城內沒有“十字”街,除連接南關、北關的南北大街外,東大街、西大街兩條東西向的主要街道都呈“丁字”型,這是明代建設城池的時候為了防禦的需要而特別設計的,一是可以打巷戰、陣地戰,二是可以防止以蒙元為假想敵的騎兵能夠順著大街發起衝擊。城中心比城四角高4米,所以被稱為“龜背城”,這個城還有官方的稱呼,為“館陶縣”治所在。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館陶縣誌》館陶縣城圖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民國時期館陶縣城老地圖

歷史

館陶縣,時屬山東省聊城地區。城左側就是開鑿於隋代聞名於天下的大運河,這條河同屬古“館陶八景”之一,有著《衛水秋漲》之名,清康熙朝知縣鄭先民曰:

衛水河源遠,秋來漲似春。帆檣高過樹,波浪不驚人。處處無危岸,時時有巨鱗。誰言斯土僻?出郭即通津。

館陶縣是春秋時晉國冠氏的封邑,那時候就是交通要道,據《邯鄲陸路運輸史稿(第一冊)》記載,館陶在春秋時成為晉國東通齊魯道路上的重要城邑,同時還有一條連接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館陶、五鹿(今河北大名縣東南)、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的“午道”在館陶與之相交。有著這樣便利的交通條件,所以到了趙國時,趙王派人在此地找到了一個顯著的地標物“陶山”,在其旁邊設置了館驛,所以對此地就有了一個命名:“館陶”,這也是各類歷史書籍上對館陶來歷的記載“本春秋冠氏邑,城西北七裡有陶山,趙置館於其側,故名館陶”。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館陶交通圖

館陶有著2000年建縣歷史,在西漢時期公元前200年左右置縣,縣治設在今天的山東省冠縣東古城鎮,在以後的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館陶縣治所在。並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陽平郡的郡治、北周時期為毛州的州治所在,這是館陶歷史上行政級別最高的時期。隋朝時開鑿的大運河永濟渠段在縣城西部5裡處經過,從此館陶進入了“運河時代”。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金代時期的縣城北遷

到了金代,由於地處宋、遼、金交戰的主戰場,縣城毀壞嚴重,再加上離大運河永濟渠有一段距離,交通運輸不便,所以就把縣城北遷四十里,瀕永濟渠建城,到1955年時已有800年的歷史了。

館陶縣地處富庶的黃河下游流域,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歷來就被帝王重視,曾經是漢唐兩代4個公主、曹魏和明兩朝2個皇子的封地,分別被稱為“館陶公主”和“館陶王”。其中就有以武功聞名於世的千古一帝——漢武帝的姑母兼丈母孃,留下“金屋藏嬌”、“長門買賦”成語典故的陳阿嬌陳皇后的母親劉嫖,她就是第一任“館陶公主”。

搬遷肇始

其實對於館陶縣城搬遷,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已經顯現出來了,縣城始終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為的就是等條件成熟之後進行搬遷。好好的一座縣城為什麼要搬遷呢?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北館陶老衛星地圖

1、縣城基礎設施陳舊。已不適應新時期縣城人口、經濟大發展的需要,老舊建築比較多,改造起來十分困難。雖然城牆毀壞嚴重,但始終是個約束(此時大規模拆城牆運動還未出現,大家還沒有拆掉它的想法),縣城擴展空間有限。

2、交通條件落後。開鑿於隋朝時期的大運河永濟渠經過宋、遼、金時期的黃河多次氾濫,已經淤積嚴重,所以到了元朝時候,由於京城定在了今天的北京,大運河也無需通往洛陽,就從臨清往南直下走會通河,比隋代時縮短了900多公里,從此永濟渠段不再是運河的主航道,僅僅是用於河南北部新鄉、河北南部諸縣往北京運輸漕糧之用,館陶縣城已不似之前繁華。

搬到哪

這裡有一個必然的選擇,那就是位於距離20公里的一個叫做“南館陶”的地方。為什麼選擇這裡?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南館陶老衛星圖

1、縣名的選擇。既然是館陶縣,那麼找個叫做“館陶”的地方做縣城則是最好的選擇了,如果設到其他地方,“館陶縣的縣城在某某鎮”?這樣就會在公務活動和民間交往時有很多不便,既然有另外一個叫做“館陶”名字的地方,那就是當然的選擇了。

2、有著較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南館陶附近的東古城曾經做過館陶縣的治所,而興起於元代的南館陶鎮是重要的驛站鋪所,後發展成為大運河畔的商業重鎮。出現過民國時期的兩湖巡閱使、上將軍王佔元以及新中國第一任黃河委員會主任王化雲等歷史名人。從歷史文化方面還是應該選擇南館陶。

2、交通優越。從歷史上看,南館陶這裡一直是我國陸路交通的一個重要節點。到了1946年,修築了北京至大名的公路,在南館陶浮橋穿過,解放戰爭的時候這裡有成為解放大軍南下的重要通道。而在1948年時想修築的邯(鄲)—濟(南)鐵路因故停建後,所留下的路基成為東西交通的幹道,再加上這時尚未停航的衛運河水運,就形成了一個水陸聯運交通網絡,交通條件比起其他地方優越了很多。

在確定了把縣城搬遷到南館陶後,在南館陶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搬遷的準備工作。1951年9月,館陶縣第一中學在南館陶東南6華里處創辦。1954年6月,完成了對“七一大橋”的整修工作。新建了人民劇場,在縣城搬遷過去之後的夏季建成投用。

"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這一階段,國家經濟恢復迅速,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美好,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舊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適合新中國發展的模式。而這一時期,發生在山東省的大規模的裁縣、並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優化縣域佈局環境、減少管理層面、凝聚各縣資源集中力量發展。195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撤銷山東省24個縣的建制,這些縣有的是在戰爭時期根據形勢的需要組建的,但還有長山、蒲臺、濮縣、博平、薛城、徂陽、德平、恩縣、觀朝、堂邑、清平等10餘個千年古縣被撤銷,對於這些古縣來說是極為可惜的。但這些縣既然稱為“古”那麼古在哪裡呢,又可惜在哪裡呢?下面選擇一個當時與這些縣同屬山東省,但是已於它們撤銷前一年進行過縣城搬遷,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縣域、主體部分劃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區域變動的縣為例,從側面見證這一變化頻繁的時期。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被撤銷的眾多古縣

開篇

1955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從縣城東關向東南方向看去,雖然相隔有5華里的距離,但那座據說是1000多年前遼國蕭太后南侵大宋時修建的“蕭城”,依然像蜿蜒的長堤橫亙在那裡清晰可見,土質的城牆上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從遙遠天際線升起的初陽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紗、似薄煙,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時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蕭城曉煙》所描寫的那樣嗎:

北塞多雄志,遺蹟見舊城。都隨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曉日千林出,輕煙一望平。當年嘶馬地,風雨若聞聲。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蕭城

城池

而身後的這座古城,由金代遷到此地後,在明朝初期因統治者害怕蒙元的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再加上國力有所恢復而要求各地大修磚城的前提下,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進行了重修。完工後的城池,周圍五里,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護城河,深寬皆三丈。城有四門,東曰豐樂門,南為明遠門,西稱臨津門,北為通都門。

但經過500多年的時間流逝,歷經洪水氾濫、戰亂頻發,雖時有重修,但到了民國時期城牆已經十分破敗,特別在抗日戰爭期間此城被敵我雙方爭奪數次,發生過火力極為強大的攻城戰,城牆更是毀壞嚴重,很多牆段已殘缺不全,僅剩南側城牆尚算完好。

入得城來,可以看到城內沒有“十字”街,除連接南關、北關的南北大街外,東大街、西大街兩條東西向的主要街道都呈“丁字”型,這是明代建設城池的時候為了防禦的需要而特別設計的,一是可以打巷戰、陣地戰,二是可以防止以蒙元為假想敵的騎兵能夠順著大街發起衝擊。城中心比城四角高4米,所以被稱為“龜背城”,這個城還有官方的稱呼,為“館陶縣”治所在。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館陶縣誌》館陶縣城圖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民國時期館陶縣城老地圖

歷史

館陶縣,時屬山東省聊城地區。城左側就是開鑿於隋代聞名於天下的大運河,這條河同屬古“館陶八景”之一,有著《衛水秋漲》之名,清康熙朝知縣鄭先民曰:

衛水河源遠,秋來漲似春。帆檣高過樹,波浪不驚人。處處無危岸,時時有巨鱗。誰言斯土僻?出郭即通津。

館陶縣是春秋時晉國冠氏的封邑,那時候就是交通要道,據《邯鄲陸路運輸史稿(第一冊)》記載,館陶在春秋時成為晉國東通齊魯道路上的重要城邑,同時還有一條連接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館陶、五鹿(今河北大名縣東南)、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的“午道”在館陶與之相交。有著這樣便利的交通條件,所以到了趙國時,趙王派人在此地找到了一個顯著的地標物“陶山”,在其旁邊設置了館驛,所以對此地就有了一個命名:“館陶”,這也是各類歷史書籍上對館陶來歷的記載“本春秋冠氏邑,城西北七裡有陶山,趙置館於其側,故名館陶”。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館陶交通圖

館陶有著2000年建縣歷史,在西漢時期公元前200年左右置縣,縣治設在今天的山東省冠縣東古城鎮,在以後的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館陶縣治所在。並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陽平郡的郡治、北周時期為毛州的州治所在,這是館陶歷史上行政級別最高的時期。隋朝時開鑿的大運河永濟渠段在縣城西部5裡處經過,從此館陶進入了“運河時代”。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金代時期的縣城北遷

到了金代,由於地處宋、遼、金交戰的主戰場,縣城毀壞嚴重,再加上離大運河永濟渠有一段距離,交通運輸不便,所以就把縣城北遷四十里,瀕永濟渠建城,到1955年時已有800年的歷史了。

館陶縣地處富庶的黃河下游流域,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歷來就被帝王重視,曾經是漢唐兩代4個公主、曹魏和明兩朝2個皇子的封地,分別被稱為“館陶公主”和“館陶王”。其中就有以武功聞名於世的千古一帝——漢武帝的姑母兼丈母孃,留下“金屋藏嬌”、“長門買賦”成語典故的陳阿嬌陳皇后的母親劉嫖,她就是第一任“館陶公主”。

搬遷肇始

其實對於館陶縣城搬遷,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已經顯現出來了,縣城始終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為的就是等條件成熟之後進行搬遷。好好的一座縣城為什麼要搬遷呢?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北館陶老衛星地圖

1、縣城基礎設施陳舊。已不適應新時期縣城人口、經濟大發展的需要,老舊建築比較多,改造起來十分困難。雖然城牆毀壞嚴重,但始終是個約束(此時大規模拆城牆運動還未出現,大家還沒有拆掉它的想法),縣城擴展空間有限。

2、交通條件落後。開鑿於隋朝時期的大運河永濟渠經過宋、遼、金時期的黃河多次氾濫,已經淤積嚴重,所以到了元朝時候,由於京城定在了今天的北京,大運河也無需通往洛陽,就從臨清往南直下走會通河,比隋代時縮短了900多公里,從此永濟渠段不再是運河的主航道,僅僅是用於河南北部新鄉、河北南部諸縣往北京運輸漕糧之用,館陶縣城已不似之前繁華。

搬到哪

這裡有一個必然的選擇,那就是位於距離20公里的一個叫做“南館陶”的地方。為什麼選擇這裡?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南館陶老衛星圖

1、縣名的選擇。既然是館陶縣,那麼找個叫做“館陶”的地方做縣城則是最好的選擇了,如果設到其他地方,“館陶縣的縣城在某某鎮”?這樣就會在公務活動和民間交往時有很多不便,既然有另外一個叫做“館陶”名字的地方,那就是當然的選擇了。

2、有著較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南館陶附近的東古城曾經做過館陶縣的治所,而興起於元代的南館陶鎮是重要的驛站鋪所,後發展成為大運河畔的商業重鎮。出現過民國時期的兩湖巡閱使、上將軍王佔元以及新中國第一任黃河委員會主任王化雲等歷史名人。從歷史文化方面還是應該選擇南館陶。

2、交通優越。從歷史上看,南館陶這裡一直是我國陸路交通的一個重要節點。到了1946年,修築了北京至大名的公路,在南館陶浮橋穿過,解放戰爭的時候這裡有成為解放大軍南下的重要通道。而在1948年時想修築的邯(鄲)—濟(南)鐵路因故停建後,所留下的路基成為東西交通的幹道,再加上這時尚未停航的衛運河水運,就形成了一個水陸聯運交通網絡,交通條件比起其他地方優越了很多。

在確定了把縣城搬遷到南館陶後,在南館陶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搬遷的準備工作。1951年9月,館陶縣第一中學在南館陶東南6華里處創辦。1954年6月,完成了對“七一大橋”的整修工作。新建了人民劇場,在縣城搬遷過去之後的夏季建成投用。

建國之初,山東省西部很多歷史古縣或撤併、縣城或成為鎮,怎麼了

人民劇場

經過幾年的準備,館陶縣城在1955年春季正式搬遷到了南館陶。而館陶縣也在1964年的時候,由山東省聊城地區被劃入河北省邯鄲市,並且所轄區域也以衛運河為界被劃分兩個部分,河東部分劃給了山東省冠縣和臨清市,河西部分為館陶縣。至此,館陶歷史上曾經的兩個縣城由於都在河東岸均歸於山東省,長期以來有著830多平方公里的縣域面積減小了一半,成了現在456.3平方公里。

綜觀這次縣城搬遷,雖然搬遷後新縣城交通便利、發展空間廣闊,但是歷史長期積澱下來的歷史文化底蘊卻是丟失了,特別是兩個縣城後來劃入了山東省,更是使館陶縣的文化歷史之根丟失了大半。不過反過來看,由於縣城搬離了北館陶鎮,雖然城牆和城內建築被破壞嚴重讓人感到惋惜之外,但近在咫尺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城卻能較好的保存下來了,並沒有因縣城建設而發生大的破壞,這對於我們國家和民族來說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從館陶縣再看各個被撤銷的縣,它們原來的縣城現在均是各縣的鎮級所在,並且甚至還有的是副縣級鎮。由於遠離縣城主城區,這裡歷史上留下來的古建築雖然有破壞,但還是有不少遺留下來,如果縣不被撤還是縣城的話,這些古老的建築則必然會被縣城建設破壞殆盡,那就又是另外一種悲哀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