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

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四個商品經濟極為發達的城鎮,這便是“四大名鎮”,它們分別是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和朱仙鎮!

這四個城鎮有3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景德鎮和佛山鎮現在已經一躍成為了地級市,而漢口鎮也已經成了“武漢三鎮”之一,它們都已經完成了由“鎮”到“都市”的轉變,可這“朱仙鎮”卻是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的人如果聽到朱仙鎮,可能一般還是在讀宋史的時候。

"

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四個商品經濟極為發達的城鎮,這便是“四大名鎮”,它們分別是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和朱仙鎮!

這四個城鎮有3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景德鎮和佛山鎮現在已經一躍成為了地級市,而漢口鎮也已經成了“武漢三鎮”之一,它們都已經完成了由“鎮”到“都市”的轉變,可這“朱仙鎮”卻是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的人如果聽到朱仙鎮,可能一般還是在讀宋史的時候。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始建於春秋戰後時期,後因魏國人朱亥封仙而得名(北宋首次出現“朱仙鎮”的稱呼),南宋初年,民族英雄岳飛曾率兵在此大敗金人,這是其北伐鼎盛之時,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光復故都指日可待,然而正在此時,一心求和的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京。

後世深恨這段歷史,明朝民族英雄于謙就嘆道: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湊凱歌。

這裡,是嶽帥遺恨之地。

"

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四個商品經濟極為發達的城鎮,這便是“四大名鎮”,它們分別是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和朱仙鎮!

這四個城鎮有3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景德鎮和佛山鎮現在已經一躍成為了地級市,而漢口鎮也已經成了“武漢三鎮”之一,它們都已經完成了由“鎮”到“都市”的轉變,可這“朱仙鎮”卻是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的人如果聽到朱仙鎮,可能一般還是在讀宋史的時候。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始建於春秋戰後時期,後因魏國人朱亥封仙而得名(北宋首次出現“朱仙鎮”的稱呼),南宋初年,民族英雄岳飛曾率兵在此大敗金人,這是其北伐鼎盛之時,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光復故都指日可待,然而正在此時,一心求和的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京。

後世深恨這段歷史,明朝民族英雄于謙就嘆道: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湊凱歌。

這裡,是嶽帥遺恨之地。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嶽王廟——全國四大岳廟之一

不過,朱仙鎮的歷史遠不止這些,宋代時朱仙鎮之政治和軍事職能更為顯著,而到了明清時期,朱仙鎮工商業迅速興盛,當時,朱仙鎮全鎮面積約為120多平方公里, 人口20餘萬,遠遠超過一個鎮的規模,而是一個巨大的城市。朱仙鎮商業極為繁盛,賈魯河縱貫南北, 將朱仙鎮分為東西兩鎮。鎮內街道縱橫、百貨雲集,從事商業經營的居民就有4萬餘戶, 除客棧數十家外, 還有山西會館、山陝甘會館和數十個驛站,官僚貴戚、文人雅士雲集, 客商工匠、手藝人、賣藝者常年往來不斷。

乾隆年間《祥符縣誌》記載:“朱仙鎮, 天下四大鎮之一也, 食貨富於南而輸入於北, 由廣東佛山至湖廣漢口鎮, 則不止廣東一路矣。由湖廣漢口鎮至河南朱仙鎮則又不止湖廣一路矣, 朱仙鎮最為繁夥”。

然而,相比於其它三鎮,朱仙鎮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朱仙鎮只是一個極為普通的鎮子了,而且繁華程度大不如前,2017年,朱仙鎮總人口約5.3萬,其中鎮區人口2.1萬,與清中期鼎盛之時全不可比,那朱仙鎮是為何衰落的呢?

"

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四個商品經濟極為發達的城鎮,這便是“四大名鎮”,它們分別是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和朱仙鎮!

這四個城鎮有3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景德鎮和佛山鎮現在已經一躍成為了地級市,而漢口鎮也已經成了“武漢三鎮”之一,它們都已經完成了由“鎮”到“都市”的轉變,可這“朱仙鎮”卻是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的人如果聽到朱仙鎮,可能一般還是在讀宋史的時候。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始建於春秋戰後時期,後因魏國人朱亥封仙而得名(北宋首次出現“朱仙鎮”的稱呼),南宋初年,民族英雄岳飛曾率兵在此大敗金人,這是其北伐鼎盛之時,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光復故都指日可待,然而正在此時,一心求和的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京。

後世深恨這段歷史,明朝民族英雄于謙就嘆道: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湊凱歌。

這裡,是嶽帥遺恨之地。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嶽王廟——全國四大岳廟之一

不過,朱仙鎮的歷史遠不止這些,宋代時朱仙鎮之政治和軍事職能更為顯著,而到了明清時期,朱仙鎮工商業迅速興盛,當時,朱仙鎮全鎮面積約為120多平方公里, 人口20餘萬,遠遠超過一個鎮的規模,而是一個巨大的城市。朱仙鎮商業極為繁盛,賈魯河縱貫南北, 將朱仙鎮分為東西兩鎮。鎮內街道縱橫、百貨雲集,從事商業經營的居民就有4萬餘戶, 除客棧數十家外, 還有山西會館、山陝甘會館和數十個驛站,官僚貴戚、文人雅士雲集, 客商工匠、手藝人、賣藝者常年往來不斷。

乾隆年間《祥符縣誌》記載:“朱仙鎮, 天下四大鎮之一也, 食貨富於南而輸入於北, 由廣東佛山至湖廣漢口鎮, 則不止廣東一路矣。由湖廣漢口鎮至河南朱仙鎮則又不止湖廣一路矣, 朱仙鎮最為繁夥”。

然而,相比於其它三鎮,朱仙鎮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朱仙鎮只是一個極為普通的鎮子了,而且繁華程度大不如前,2017年,朱仙鎮總人口約5.3萬,其中鎮區人口2.1萬,與清中期鼎盛之時全不可比,那朱仙鎮是為何衰落的呢?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答案就一個字:水。

朱仙鎮的興起是由於“水”,而衰落也是由於“水”。

元至正四年(1344)夏,大雨多日導致黃河決堤,至元十一年(1351)四月,賈魯被任命為總治河防使,併發兵民17萬,十一月工畢,河復故道,入淮入海。但是,漕運航道汴河與蔡河仍未暢流,賈魯乃導京、索、須、鄭四水,使之歷鄭州。於是“河復暢流,民無水患,公私運輸,鹹資利賴”。

這下子,賈魯河就有了兩條河道,而南下的河道則是朱仙鎮的“生命之河”,朱仙鎮作為賈魯河航運終點,成為開封唯一的外港,是開封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

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四個商品經濟極為發達的城鎮,這便是“四大名鎮”,它們分別是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和朱仙鎮!

這四個城鎮有3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景德鎮和佛山鎮現在已經一躍成為了地級市,而漢口鎮也已經成了“武漢三鎮”之一,它們都已經完成了由“鎮”到“都市”的轉變,可這“朱仙鎮”卻是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的人如果聽到朱仙鎮,可能一般還是在讀宋史的時候。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始建於春秋戰後時期,後因魏國人朱亥封仙而得名(北宋首次出現“朱仙鎮”的稱呼),南宋初年,民族英雄岳飛曾率兵在此大敗金人,這是其北伐鼎盛之時,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光復故都指日可待,然而正在此時,一心求和的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京。

後世深恨這段歷史,明朝民族英雄于謙就嘆道: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湊凱歌。

這裡,是嶽帥遺恨之地。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嶽王廟——全國四大岳廟之一

不過,朱仙鎮的歷史遠不止這些,宋代時朱仙鎮之政治和軍事職能更為顯著,而到了明清時期,朱仙鎮工商業迅速興盛,當時,朱仙鎮全鎮面積約為120多平方公里, 人口20餘萬,遠遠超過一個鎮的規模,而是一個巨大的城市。朱仙鎮商業極為繁盛,賈魯河縱貫南北, 將朱仙鎮分為東西兩鎮。鎮內街道縱橫、百貨雲集,從事商業經營的居民就有4萬餘戶, 除客棧數十家外, 還有山西會館、山陝甘會館和數十個驛站,官僚貴戚、文人雅士雲集, 客商工匠、手藝人、賣藝者常年往來不斷。

乾隆年間《祥符縣誌》記載:“朱仙鎮, 天下四大鎮之一也, 食貨富於南而輸入於北, 由廣東佛山至湖廣漢口鎮, 則不止廣東一路矣。由湖廣漢口鎮至河南朱仙鎮則又不止湖廣一路矣, 朱仙鎮最為繁夥”。

然而,相比於其它三鎮,朱仙鎮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朱仙鎮只是一個極為普通的鎮子了,而且繁華程度大不如前,2017年,朱仙鎮總人口約5.3萬,其中鎮區人口2.1萬,與清中期鼎盛之時全不可比,那朱仙鎮是為何衰落的呢?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答案就一個字:水。

朱仙鎮的興起是由於“水”,而衰落也是由於“水”。

元至正四年(1344)夏,大雨多日導致黃河決堤,至元十一年(1351)四月,賈魯被任命為總治河防使,併發兵民17萬,十一月工畢,河復故道,入淮入海。但是,漕運航道汴河與蔡河仍未暢流,賈魯乃導京、索、須、鄭四水,使之歷鄭州。於是“河復暢流,民無水患,公私運輸,鹹資利賴”。

這下子,賈魯河就有了兩條河道,而南下的河道則是朱仙鎮的“生命之河”,朱仙鎮作為賈魯河航運終點,成為開封唯一的外港,是開封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賈魯河是當時溝通黃淮流域間的唯一航道, 朱仙鎮位於賈魯河節點, 具有獨一無二的水運優勢。賈魯河從朱仙鎮穿過, 南下與淮河相通, 與安徽、江浙等地聯繫, 舟楫暢通。賈魯河開鑿以前,河南對外經濟聯繫是通過汴河實現的。而元代黃河多次決口,注河淤廢,賈魯河逐漸成為河南對外經濟聯繫的主要水路,有了這條黃金水道,朱仙鎮的興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明初的時候,由於元明之際的戰亂,賈魯河河道堵塞,失去了通航的功用,朱仙鎮亦隨之陷入發展困境。然而1527年(明嘉靖六年),為通漕運,左都御史胡世寧建議疏浚賈魯河,3年疏浚成功,這使得賈魯河重新具備了通航價值,而這條河道也很快成為一條貿易生命線。由於緊鄰賈魯河,各地客商與當地土商便多把貨物集中在朱仙鎮進行商貿活動。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鎮城已“商賈貿易最盛”;乾隆年間,朱仙鎮城成全國四大名鎮之一,“食貨富於南而輸於北,由廣東佛山鎮至湖廣漢口鎮,則不止廣東一路矣;由湖廣漢口鎮至河南朱仙鎮,則又不止湖廣一路矣。朱仙鎮最為繁夥”;到了嘉慶間,朱仙鎮商業之盛竟超越了河南省府開封,“商賈輻輳,戶口殷繁”,“商務之盛,甲於全省”。

"

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四個商品經濟極為發達的城鎮,這便是“四大名鎮”,它們分別是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和朱仙鎮!

這四個城鎮有3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景德鎮和佛山鎮現在已經一躍成為了地級市,而漢口鎮也已經成了“武漢三鎮”之一,它們都已經完成了由“鎮”到“都市”的轉變,可這“朱仙鎮”卻是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的人如果聽到朱仙鎮,可能一般還是在讀宋史的時候。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始建於春秋戰後時期,後因魏國人朱亥封仙而得名(北宋首次出現“朱仙鎮”的稱呼),南宋初年,民族英雄岳飛曾率兵在此大敗金人,這是其北伐鼎盛之時,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光復故都指日可待,然而正在此時,一心求和的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京。

後世深恨這段歷史,明朝民族英雄于謙就嘆道: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湊凱歌。

這裡,是嶽帥遺恨之地。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嶽王廟——全國四大岳廟之一

不過,朱仙鎮的歷史遠不止這些,宋代時朱仙鎮之政治和軍事職能更為顯著,而到了明清時期,朱仙鎮工商業迅速興盛,當時,朱仙鎮全鎮面積約為120多平方公里, 人口20餘萬,遠遠超過一個鎮的規模,而是一個巨大的城市。朱仙鎮商業極為繁盛,賈魯河縱貫南北, 將朱仙鎮分為東西兩鎮。鎮內街道縱橫、百貨雲集,從事商業經營的居民就有4萬餘戶, 除客棧數十家外, 還有山西會館、山陝甘會館和數十個驛站,官僚貴戚、文人雅士雲集, 客商工匠、手藝人、賣藝者常年往來不斷。

乾隆年間《祥符縣誌》記載:“朱仙鎮, 天下四大鎮之一也, 食貨富於南而輸入於北, 由廣東佛山至湖廣漢口鎮, 則不止廣東一路矣。由湖廣漢口鎮至河南朱仙鎮則又不止湖廣一路矣, 朱仙鎮最為繁夥”。

然而,相比於其它三鎮,朱仙鎮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朱仙鎮只是一個極為普通的鎮子了,而且繁華程度大不如前,2017年,朱仙鎮總人口約5.3萬,其中鎮區人口2.1萬,與清中期鼎盛之時全不可比,那朱仙鎮是為何衰落的呢?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答案就一個字:水。

朱仙鎮的興起是由於“水”,而衰落也是由於“水”。

元至正四年(1344)夏,大雨多日導致黃河決堤,至元十一年(1351)四月,賈魯被任命為總治河防使,併發兵民17萬,十一月工畢,河復故道,入淮入海。但是,漕運航道汴河與蔡河仍未暢流,賈魯乃導京、索、須、鄭四水,使之歷鄭州。於是“河復暢流,民無水患,公私運輸,鹹資利賴”。

這下子,賈魯河就有了兩條河道,而南下的河道則是朱仙鎮的“生命之河”,朱仙鎮作為賈魯河航運終點,成為開封唯一的外港,是開封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賈魯河是當時溝通黃淮流域間的唯一航道, 朱仙鎮位於賈魯河節點, 具有獨一無二的水運優勢。賈魯河從朱仙鎮穿過, 南下與淮河相通, 與安徽、江浙等地聯繫, 舟楫暢通。賈魯河開鑿以前,河南對外經濟聯繫是通過汴河實現的。而元代黃河多次決口,注河淤廢,賈魯河逐漸成為河南對外經濟聯繫的主要水路,有了這條黃金水道,朱仙鎮的興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明初的時候,由於元明之際的戰亂,賈魯河河道堵塞,失去了通航的功用,朱仙鎮亦隨之陷入發展困境。然而1527年(明嘉靖六年),為通漕運,左都御史胡世寧建議疏浚賈魯河,3年疏浚成功,這使得賈魯河重新具備了通航價值,而這條河道也很快成為一條貿易生命線。由於緊鄰賈魯河,各地客商與當地土商便多把貨物集中在朱仙鎮進行商貿活動。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鎮城已“商賈貿易最盛”;乾隆年間,朱仙鎮城成全國四大名鎮之一,“食貨富於南而輸於北,由廣東佛山鎮至湖廣漢口鎮,則不止廣東一路矣;由湖廣漢口鎮至河南朱仙鎮,則又不止湖廣一路矣。朱仙鎮最為繁夥”;到了嘉慶間,朱仙鎮商業之盛竟超越了河南省府開封,“商賈輻輳,戶口殷繁”,“商務之盛,甲於全省”。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可見,朱仙鎮之興,完全是由於賈魯河的開鑿引起的交通地理位置的改變導致的結果。

然而,朱仙鎮之衰敗,也同樣和這“水”有關。

首要原因是什麼呢?還是賈魯河通航能力的衰落,由於賈魯河瀕臨黃河, 因此黃河一旦決口,不僅容易給賈魯河的通航帶來威脅, 而且水災後的泥沙也容易在賈魯河淤積,致使賈魯河河床逐年抬高, 通航能力漸趨下降。

乾隆年間,此事已經出現隱患,《祥符縣誌》記載,“朱仙鎮者, 胸喉呃塞之區也, 市廛櫛比, 河身逼仄擴之多, 阻刨之旋。於是每束手而莫措。不知鎮河不治, 則鎮必屢決。鎮既屢決, 則商賈有所畏忌而貨聚於周家口, 不以鎮為賈區”。

道光二十三年(1843),朱仙鎮因河決被淹,這成為了其商業發展由盛轉衰的拐點。這次水患使得朱仙鎮元氣大傷, 而賈魯河的淤塞, 客商的流失使得朱仙鎮的衰落局面已難以扭轉。而當此之時周家口卻日趨繁盛,,迅速取代了朱仙鎮的地位,成為清中後期河南最大的商品市場。

除此之外,黃河水患本身對朱仙鎮的破壞力也是非常強大的,朱仙鎮雖稍遠於黃河干道,但仍多次遭到黃河決水的衝擊,並深受其害,明清時期黃河決堤導致朱仙鎮受災的記載比比皆是。

"

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四個商品經濟極為發達的城鎮,這便是“四大名鎮”,它們分別是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和朱仙鎮!

這四個城鎮有3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景德鎮和佛山鎮現在已經一躍成為了地級市,而漢口鎮也已經成了“武漢三鎮”之一,它們都已經完成了由“鎮”到“都市”的轉變,可這“朱仙鎮”卻是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的人如果聽到朱仙鎮,可能一般還是在讀宋史的時候。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始建於春秋戰後時期,後因魏國人朱亥封仙而得名(北宋首次出現“朱仙鎮”的稱呼),南宋初年,民族英雄岳飛曾率兵在此大敗金人,這是其北伐鼎盛之時,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光復故都指日可待,然而正在此時,一心求和的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京。

後世深恨這段歷史,明朝民族英雄于謙就嘆道: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湊凱歌。

這裡,是嶽帥遺恨之地。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嶽王廟——全國四大岳廟之一

不過,朱仙鎮的歷史遠不止這些,宋代時朱仙鎮之政治和軍事職能更為顯著,而到了明清時期,朱仙鎮工商業迅速興盛,當時,朱仙鎮全鎮面積約為120多平方公里, 人口20餘萬,遠遠超過一個鎮的規模,而是一個巨大的城市。朱仙鎮商業極為繁盛,賈魯河縱貫南北, 將朱仙鎮分為東西兩鎮。鎮內街道縱橫、百貨雲集,從事商業經營的居民就有4萬餘戶, 除客棧數十家外, 還有山西會館、山陝甘會館和數十個驛站,官僚貴戚、文人雅士雲集, 客商工匠、手藝人、賣藝者常年往來不斷。

乾隆年間《祥符縣誌》記載:“朱仙鎮, 天下四大鎮之一也, 食貨富於南而輸入於北, 由廣東佛山至湖廣漢口鎮, 則不止廣東一路矣。由湖廣漢口鎮至河南朱仙鎮則又不止湖廣一路矣, 朱仙鎮最為繁夥”。

然而,相比於其它三鎮,朱仙鎮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朱仙鎮只是一個極為普通的鎮子了,而且繁華程度大不如前,2017年,朱仙鎮總人口約5.3萬,其中鎮區人口2.1萬,與清中期鼎盛之時全不可比,那朱仙鎮是為何衰落的呢?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答案就一個字:水。

朱仙鎮的興起是由於“水”,而衰落也是由於“水”。

元至正四年(1344)夏,大雨多日導致黃河決堤,至元十一年(1351)四月,賈魯被任命為總治河防使,併發兵民17萬,十一月工畢,河復故道,入淮入海。但是,漕運航道汴河與蔡河仍未暢流,賈魯乃導京、索、須、鄭四水,使之歷鄭州。於是“河復暢流,民無水患,公私運輸,鹹資利賴”。

這下子,賈魯河就有了兩條河道,而南下的河道則是朱仙鎮的“生命之河”,朱仙鎮作為賈魯河航運終點,成為開封唯一的外港,是開封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賈魯河是當時溝通黃淮流域間的唯一航道, 朱仙鎮位於賈魯河節點, 具有獨一無二的水運優勢。賈魯河從朱仙鎮穿過, 南下與淮河相通, 與安徽、江浙等地聯繫, 舟楫暢通。賈魯河開鑿以前,河南對外經濟聯繫是通過汴河實現的。而元代黃河多次決口,注河淤廢,賈魯河逐漸成為河南對外經濟聯繫的主要水路,有了這條黃金水道,朱仙鎮的興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明初的時候,由於元明之際的戰亂,賈魯河河道堵塞,失去了通航的功用,朱仙鎮亦隨之陷入發展困境。然而1527年(明嘉靖六年),為通漕運,左都御史胡世寧建議疏浚賈魯河,3年疏浚成功,這使得賈魯河重新具備了通航價值,而這條河道也很快成為一條貿易生命線。由於緊鄰賈魯河,各地客商與當地土商便多把貨物集中在朱仙鎮進行商貿活動。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鎮城已“商賈貿易最盛”;乾隆年間,朱仙鎮城成全國四大名鎮之一,“食貨富於南而輸於北,由廣東佛山鎮至湖廣漢口鎮,則不止廣東一路矣;由湖廣漢口鎮至河南朱仙鎮,則又不止湖廣一路矣。朱仙鎮最為繁夥”;到了嘉慶間,朱仙鎮商業之盛竟超越了河南省府開封,“商賈輻輳,戶口殷繁”,“商務之盛,甲於全省”。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可見,朱仙鎮之興,完全是由於賈魯河的開鑿引起的交通地理位置的改變導致的結果。

然而,朱仙鎮之衰敗,也同樣和這“水”有關。

首要原因是什麼呢?還是賈魯河通航能力的衰落,由於賈魯河瀕臨黃河, 因此黃河一旦決口,不僅容易給賈魯河的通航帶來威脅, 而且水災後的泥沙也容易在賈魯河淤積,致使賈魯河河床逐年抬高, 通航能力漸趨下降。

乾隆年間,此事已經出現隱患,《祥符縣誌》記載,“朱仙鎮者, 胸喉呃塞之區也, 市廛櫛比, 河身逼仄擴之多, 阻刨之旋。於是每束手而莫措。不知鎮河不治, 則鎮必屢決。鎮既屢決, 則商賈有所畏忌而貨聚於周家口, 不以鎮為賈區”。

道光二十三年(1843),朱仙鎮因河決被淹,這成為了其商業發展由盛轉衰的拐點。這次水患使得朱仙鎮元氣大傷, 而賈魯河的淤塞, 客商的流失使得朱仙鎮的衰落局面已難以扭轉。而當此之時周家口卻日趨繁盛,,迅速取代了朱仙鎮的地位,成為清中後期河南最大的商品市場。

除此之外,黃河水患本身對朱仙鎮的破壞力也是非常強大的,朱仙鎮雖稍遠於黃河干道,但仍多次遭到黃河決水的衝擊,並深受其害,明清時期黃河決堤導致朱仙鎮受災的記載比比皆是。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黃河決口的破壞性是非常強的

雍正元年(1723),河決中牟,“朱仙鎮人煙稠集,河身淺狹,遂致漫溢鎮上,房屋多被慘毀”。

乾隆二十六年(1761),河潰楊橋堤,奪溜賈魯河,鎮城再遭水災。此後,鎮城之商貿“大減於昔”。

道光二十三年(1843),河複決中牟,“鎮中損失,亦為最巨”。水退之後,“淤沙深七八尺,甚者或至逾丈。房舍既遭淤沒,商品全被浸毀,朱仙鎮之精華,至此損毀殆盡”。這也是最具毀滅性的一次水災。

但還沒完。

光緒十三年(1887)九月,黃河再決口,水溜鎮城南之鬧店及西南之趙店、正南之腰鋪、東南之西市等堡,商業益衰。

……

屢遭黃河破壞嚴重損害了朱仙鎮發展的延續性。到了清末,朱仙鎮的範圍已大幅縮小,很多以前的市區或淪為荒地,或淪為耕地,朱仙鎮之繁華程度甚至“不及一普通市鎮”。

1906年,,隨著平漢鐵路的建成修車, 日漸淤塞的賈魯河更無力與方便快捷的鐵路競爭,依靠水運興起的朱仙鎮優勢徹底喪失, 由此一蹶不振, 衰落至今。1906年,朱仙鎮全鎮僅餘0.3萬戶、1.5萬餘人。

"

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四個商品經濟極為發達的城鎮,這便是“四大名鎮”,它們分別是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和朱仙鎮!

這四個城鎮有3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景德鎮和佛山鎮現在已經一躍成為了地級市,而漢口鎮也已經成了“武漢三鎮”之一,它們都已經完成了由“鎮”到“都市”的轉變,可這“朱仙鎮”卻是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的人如果聽到朱仙鎮,可能一般還是在讀宋史的時候。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始建於春秋戰後時期,後因魏國人朱亥封仙而得名(北宋首次出現“朱仙鎮”的稱呼),南宋初年,民族英雄岳飛曾率兵在此大敗金人,這是其北伐鼎盛之時,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光復故都指日可待,然而正在此時,一心求和的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京。

後世深恨這段歷史,明朝民族英雄于謙就嘆道: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湊凱歌。

這裡,是嶽帥遺恨之地。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嶽王廟——全國四大岳廟之一

不過,朱仙鎮的歷史遠不止這些,宋代時朱仙鎮之政治和軍事職能更為顯著,而到了明清時期,朱仙鎮工商業迅速興盛,當時,朱仙鎮全鎮面積約為120多平方公里, 人口20餘萬,遠遠超過一個鎮的規模,而是一個巨大的城市。朱仙鎮商業極為繁盛,賈魯河縱貫南北, 將朱仙鎮分為東西兩鎮。鎮內街道縱橫、百貨雲集,從事商業經營的居民就有4萬餘戶, 除客棧數十家外, 還有山西會館、山陝甘會館和數十個驛站,官僚貴戚、文人雅士雲集, 客商工匠、手藝人、賣藝者常年往來不斷。

乾隆年間《祥符縣誌》記載:“朱仙鎮, 天下四大鎮之一也, 食貨富於南而輸入於北, 由廣東佛山至湖廣漢口鎮, 則不止廣東一路矣。由湖廣漢口鎮至河南朱仙鎮則又不止湖廣一路矣, 朱仙鎮最為繁夥”。

然而,相比於其它三鎮,朱仙鎮已經徹底沒落了,現在朱仙鎮只是一個極為普通的鎮子了,而且繁華程度大不如前,2017年,朱仙鎮總人口約5.3萬,其中鎮區人口2.1萬,與清中期鼎盛之時全不可比,那朱仙鎮是為何衰落的呢?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答案就一個字:水。

朱仙鎮的興起是由於“水”,而衰落也是由於“水”。

元至正四年(1344)夏,大雨多日導致黃河決堤,至元十一年(1351)四月,賈魯被任命為總治河防使,併發兵民17萬,十一月工畢,河復故道,入淮入海。但是,漕運航道汴河與蔡河仍未暢流,賈魯乃導京、索、須、鄭四水,使之歷鄭州。於是“河復暢流,民無水患,公私運輸,鹹資利賴”。

這下子,賈魯河就有了兩條河道,而南下的河道則是朱仙鎮的“生命之河”,朱仙鎮作為賈魯河航運終點,成為開封唯一的外港,是開封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賈魯河是當時溝通黃淮流域間的唯一航道, 朱仙鎮位於賈魯河節點, 具有獨一無二的水運優勢。賈魯河從朱仙鎮穿過, 南下與淮河相通, 與安徽、江浙等地聯繫, 舟楫暢通。賈魯河開鑿以前,河南對外經濟聯繫是通過汴河實現的。而元代黃河多次決口,注河淤廢,賈魯河逐漸成為河南對外經濟聯繫的主要水路,有了這條黃金水道,朱仙鎮的興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明初的時候,由於元明之際的戰亂,賈魯河河道堵塞,失去了通航的功用,朱仙鎮亦隨之陷入發展困境。然而1527年(明嘉靖六年),為通漕運,左都御史胡世寧建議疏浚賈魯河,3年疏浚成功,這使得賈魯河重新具備了通航價值,而這條河道也很快成為一條貿易生命線。由於緊鄰賈魯河,各地客商與當地土商便多把貨物集中在朱仙鎮進行商貿活動。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鎮城已“商賈貿易最盛”;乾隆年間,朱仙鎮城成全國四大名鎮之一,“食貨富於南而輸於北,由廣東佛山鎮至湖廣漢口鎮,則不止廣東一路矣;由湖廣漢口鎮至河南朱仙鎮,則又不止湖廣一路矣。朱仙鎮最為繁夥”;到了嘉慶間,朱仙鎮商業之盛竟超越了河南省府開封,“商賈輻輳,戶口殷繁”,“商務之盛,甲於全省”。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可見,朱仙鎮之興,完全是由於賈魯河的開鑿引起的交通地理位置的改變導致的結果。

然而,朱仙鎮之衰敗,也同樣和這“水”有關。

首要原因是什麼呢?還是賈魯河通航能力的衰落,由於賈魯河瀕臨黃河, 因此黃河一旦決口,不僅容易給賈魯河的通航帶來威脅, 而且水災後的泥沙也容易在賈魯河淤積,致使賈魯河河床逐年抬高, 通航能力漸趨下降。

乾隆年間,此事已經出現隱患,《祥符縣誌》記載,“朱仙鎮者, 胸喉呃塞之區也, 市廛櫛比, 河身逼仄擴之多, 阻刨之旋。於是每束手而莫措。不知鎮河不治, 則鎮必屢決。鎮既屢決, 則商賈有所畏忌而貨聚於周家口, 不以鎮為賈區”。

道光二十三年(1843),朱仙鎮因河決被淹,這成為了其商業發展由盛轉衰的拐點。這次水患使得朱仙鎮元氣大傷, 而賈魯河的淤塞, 客商的流失使得朱仙鎮的衰落局面已難以扭轉。而當此之時周家口卻日趨繁盛,,迅速取代了朱仙鎮的地位,成為清中後期河南最大的商品市場。

除此之外,黃河水患本身對朱仙鎮的破壞力也是非常強大的,朱仙鎮雖稍遠於黃河干道,但仍多次遭到黃河決水的衝擊,並深受其害,明清時期黃河決堤導致朱仙鎮受災的記載比比皆是。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黃河決口的破壞性是非常強的

雍正元年(1723),河決中牟,“朱仙鎮人煙稠集,河身淺狹,遂致漫溢鎮上,房屋多被慘毀”。

乾隆二十六年(1761),河潰楊橋堤,奪溜賈魯河,鎮城再遭水災。此後,鎮城之商貿“大減於昔”。

道光二十三年(1843),河複決中牟,“鎮中損失,亦為最巨”。水退之後,“淤沙深七八尺,甚者或至逾丈。房舍既遭淤沒,商品全被浸毀,朱仙鎮之精華,至此損毀殆盡”。這也是最具毀滅性的一次水災。

但還沒完。

光緒十三年(1887)九月,黃河再決口,水溜鎮城南之鬧店及西南之趙店、正南之腰鋪、東南之西市等堡,商業益衰。

……

屢遭黃河破壞嚴重損害了朱仙鎮發展的延續性。到了清末,朱仙鎮的範圍已大幅縮小,很多以前的市區或淪為荒地,或淪為耕地,朱仙鎮之繁華程度甚至“不及一普通市鎮”。

1906年,,隨著平漢鐵路的建成修車, 日漸淤塞的賈魯河更無力與方便快捷的鐵路競爭,依靠水運興起的朱仙鎮優勢徹底喪失, 由此一蹶不振, 衰落至今。1906年,朱仙鎮全鎮僅餘0.3萬戶、1.5萬餘人。

中國“四大名鎮”有3個都成了繁華城市,為何朱仙鎮卻徹底沒落?

朱仙鎮木板年畫——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一

1934年,朱仙鎮全鎮人口僅剩0.85萬人, 不及全盛之時的1/24,,鎮區面積僅剩西大街、估衣街、京貨街、河東街, 其餘則化為荒園,可謂繁華落盡。

即使是建國後,天下太平,朱仙鎮也已經沒有了發展成繁華都會的可能,只淪為一個普通市鎮,只有“朱仙鎮木版年畫”等,能證明其往日的輝煌。

參考文獻:

《河道變遷與明清朱仙鎮的興衰》——吳小倫

《河道變遷與市鎮興衰——以朱仙鎮為中心的考察》——張換敏

《興盛與衰落:明清四大名鎮在近代的舛變》——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作者:雲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