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河北邯鄲這個縣會由國都、州城、府城、省會落魄成為了縣城

大名縣是河北省邯鄲市下屬的一個縣,它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分別與山東省聊城市的冠縣、莘縣、河南省濮陽市的南樂縣、河北省邯鄲市的魏縣、廣平縣、館陶縣接壤。現在看來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原農業縣,無非是面積和人口比周圍的河北的兄弟縣相比要大一些、多一些,而面積卻比山東的鄰縣還要小,還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

為什麼河北邯鄲這個縣會由國都、州城、府城、省會落魄成為了縣城

雖然現在不起眼,但它在中國歷史上卻是有著相當的地位的,是相當牛氣的一個地方。它不僅長期作為相當於現在地級行政級別的州、府的治所,還在唐朝後期成為魏博節度使的首府,當時它的外城周長達到80裡,集河北道、魏州、魏郡的治所及總管府、大都督府、魏博節度使等於一身,到了五代時期後唐皇帝李存勖甚至在這裡築壇祭天登基稱帝。

為什麼河北邯鄲這個縣會由國都、州城、府城、省會落魄成為了縣城

唐魏州

北宋時期則成為了大家都熟悉的《水滸傳》的故事、人物集中發生、出現之地。這時候,它是作為北宋陪都的身份出現的,被稱為“北京”大名府,與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洛陽)、南京應天府(今商丘)並稱為“四京”。此時周長約48裡,人口百萬之多。

為什麼河北邯鄲這個縣會由國都、州城、府城、省會落魄成為了縣城

宋北京大名府

俗話說盛極必衰,在經歷了唐、宋的繁華之後,明代初期這座雄城毀於了臨近的漳河、衛河的水災,後來經過了重建,但規模已遠不能跟原來的城池相比。雖然如此,但它在明、清兩朝作為府的治所也有500多年之久。直到民國時期,廢府撤道的,一下把大名府打回了大名縣的級別上,一直到現在。

為什麼河北邯鄲這個縣會由國都、州城、府城、省會落魄成為了縣城

大名故城、今城位置示意圖

為什麼河北邯鄲這個縣會由國都、州城、府城、省會落魄成為了縣城

清大名府

為何大名縣從歷史上如此顯赫的地位上一下子落到如此境地呢?咱們先看看當初為什麼要選擇在這裡建如此重要的一個城吧!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它地處自古以來被稱之為“河北”的膏腴之地的中心位置,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在農耕文明時期,這就是糧倉、就是財富、就是實力、就是一切。二是它地處太行山和山東省中部山地的中間位置,並且還有漳河、衛河、黃河之險,只要建一座堅城就可以統治方圓數百上千裡的土地。特別是在北宋時期,在丟失了北方燕山天險,大平原上無險可守的時期,如果想找一個地方作為都城開封汴梁的北大門,除了它沒有第二個地方能夠選擇。三是曹魏時期曹操開鑿的運河“白溝”或者說隋代的大運河“永濟渠”在這裡經過,交通便利,是運糧運兵、發展經濟必不可少的條件。

為什麼河北邯鄲這個縣會由國都、州城、府城、省會落魄成為了縣城

大名縣地理位置示意圖

所以從上邊的三點也就可以分析出現狀。一是國家的經濟發展的重心歷史上不一樣了,實際上作為河南、河北、山東、安徽這些歷史上的中原地區,在隋唐之後隨著我國南方的大開發,以及戰爭和政策性的大移民,經濟比重在全國來說已經逐年下降了,特別是隨著農耕社會的落幕,以糧食、人口為衡量統治者實力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此,在降大名為縣的那個時候,在經濟上和其他地方比已無優勢。二是隨著我國有效控制的領土面積的增大,到了元、明、清這幾個大一統的朝代,大名府這裡已成為國家的腹地,地利因素也失去了。三是元代以後京杭大運河在臨清轉向正南方向,運河主航道不再經過大名縣,特別是有了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之後,大名的交通優勢也無從談起了。

因此,大名縣由首都、節度使、州、府等所在地衰落到一個縣城也是各種綜合因素決定的結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