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古詩 詩經 周文王 文學 燈火酒肆 2017-06-18

《詩經》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為後世的文學研究與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藝術經驗和豐富的史實素材。現如今,我們常用的一些成語,其實“作者”的名字都叫做《詩經》,都脫胎於《詩經》。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成語吧。

《詩經》中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詩經》

死生契闊,源自《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其中“契闊”為偏義複詞,主要取“契”,指不分離。現在是生死相約的意思。

逃之夭夭,源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原指枝葉繁茂;後世把“桃”替換為“逃”,改為“逃之夭夭”,此成語較為典型因而古今異義表示逃跑得無影無蹤,具有幽默詼諧的色彩。

邂逅相遇,源自《鄭風·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適我願兮”。原指少男少女無意中碰見,後結為情侶。今指男女或朋友之間的偶遇。

《詩經》中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山水墨畫

碩大無朋,源自《唐風·椒聊》:“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文中指被讚美的婦女體型高大。今形容物體十分龐大。

天作之合,源自《大雅·大明》:“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原指周文王即位之年與其妻子是天作之合。後用為成語,稱讚幸福美滿的婚姻。

俾晝作夜,源自《大雅·蕩》:“式號式呼,俾晝作夜。”詩中諷刺紂王飲酒作樂,不分晝夜。今指專心致志地工作。

《詩經》中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插圖

白圭之玷,源自《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原指白玉上的斑點。後用為成語,與瑕疵同意。

巧言如簧,源自《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詩中諷刺統治者是非不分,聽從奸人之言。今指某些人阿諛之言講得娓娓動聽。

不可救藥,源自《大雅·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原意是諷刺周王朝日益腐敗,到無法用藥物醫治。後用為成語,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詩經》中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古風圖片

日就月將,源自《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泛指不斷地取得進步。後用為成語,指學習要日積月累,循序漸進。

兢兢業業,源自《大雅·雲漢》:“兢兢業業,如霆如雷。”古時兢兢與業業各有所偏向,現在詞義取兢兢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小心翼翼,源自《大雅·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原文“翼翼”形容小心謹慎,凸顯嚴肅強調恭敬;今形容小心謹慎。

《詩經》中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古風圖片

高高在上,源自《周頌·敬之》:“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原指天道遙遠,地位高上;今指領導者心高氣傲,不願意深入基層。

日居月諸,源自《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居、諸都是語氣助詞,無意義。後用為成語,指歲月流逝。

哀鴻遍野,源自《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詩中以鴻雁于飛比喻使臣勞累奔走,居無定所。後用為成語,以“哀鴻”一詞作為流民的代表,引申為災民流離失所,痛苦呻吟。

《詩經》中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古風圖片

愛莫能助,源自《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將原文“愛莫助之”中的“助之”替換為“能助”,替換後意義保持不變,更加淺顯易懂。

畢恭畢敬,源自《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後世用“畢”替代“必”,“畢敬”替代“敬止”,替換後的意義保持不變,且念起來更加順暢。

涇渭分明,源自《邶風·穀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原文指棄婦雖比新婦年老色衰,但品性卻高潔很多。後演為成語,比喻事物有是非、高下、優劣的明顯區別。

《詩經》中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古風圖片

以上為大家列舉了一部分出自《詩經》的成語,《詩經》的成語脫胎於《詩經》之中,沉浸醞釀於歷史文化之下,又與修辭高度契合,富有表現力,短小精悍,韻律優美,文化意蘊豐富。或可說《詩經》成語的修辭是新鮮的、是活潑的,歷久彌新,滋養著一代又一代文人,並且成為後世修辭發展和成語造詞的典範,也正因此,鑄就了《詩經》的輝煌藝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