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為什麼推崇嬰兒?因為一個字:反,此字是《道德經》的精髓

國學 道德經 老子 宋小寶 劉亦菲 夢露居士讀國學 2019-02-07

​讀過《道德經》的人都知道,老子推崇“嬰兒”,認為人應當像嬰兒一樣。為什麼老子對“嬰兒”情有獨鍾呢?

老子中為什麼推崇嬰兒?因為一個字:反,此字是《道德經》的精髓

這關係到《道德經》中一個很重要的字:“反”。這個“反”字有兩層含義:

第一,老子認為萬事萬物的一切屬性都是相反相成的。

古代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哲學家,都曾指出宇宙間存在著一對一對相互對立的屬性。老子則進一步指出,這些屬性不僅相互對立,而且相互成就。

《道德經》第二章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也就是說,美和醜是相反相對的,但是沒有美就沒有醜,沒有醜也就沒有美。其他一切相對的屬性都是如此。比如:

天下皆知劉亦菲很美,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像劉亦菲一樣,那劉亦菲還美嗎?顯然就不美了。可見,正是由於那些普通的芸芸眾生的襯托、對比,劉亦菲才是美的。

老子中為什麼推崇嬰兒?因為一個字:反,此字是《道德經》的精髓

天下皆知宋小寶長得醜,但是如果天下人都長得像宋小寶一樣,那宋小寶還醜嗎?顯然也就不醜了。(只是舉個例子,其實宋小寶正經的時候並不醜)

老子中為什麼推崇嬰兒?因為一個字:反,此字是《道德經》的精髓

所以說,美與醜雖然相互對立,但誰也離不開誰。其他所有相對立的屬性,如善惡、難易、長短、高矮等等,也是同樣相互成就的。這種“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動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老子進一步認為,這些相互對立的屬性不僅相互成就,而且相互轉化,如禍與福能夠相互包含,相互轉化: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但是普通人在看待問題時,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看不到其反面。老子則認為,要全面的看待問題,執守事物反面所產生的作用可能要勝過事物正面的作用。

老子中為什麼推崇嬰兒?因為一個字:反,此字是《道德經》的精髓

都說人往高處走,老子卻認為“上善若水”,因為水往低處流,總是居於卑下的地位​。普通人爭強好勝,事事都想勝過他人,老子卻認為柔弱勝剛強

天下最柔弱的人莫過於嬰兒了,因此老子認為人應當向嬰兒學習。比如道德經第十章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認為學道要像嬰兒一樣柔弱。《道德經》第二十章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意思是世人都很興高采烈,我卻像嬰兒一樣淡泊安靜,沒有行跡,與世人相反。

老子中為什麼推崇嬰兒?因為一個字:反,此字是《道德經》的精髓

第二,老子認為事物的發展軌跡是返回其本原。

《道德經》中說,道是創生萬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從道中產生的。隨著事物的發展,它們離道越來越遠,最後形成了一個圓形的軌跡,又復歸於道。

所以《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

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生成萬物,廣大無邊,所以將道稱為“大”。萬物從道中生成後,周流不息的運動著,所以稱為“逝”。萬物在運動過程中離道越來越遠,所以稱為“遠”。但是物極必反,萬物遠離道後,又會復歸於道,所以稱為“反”。

老子中為什麼推崇嬰兒?因為一個字:反,此字是《道德經》的精髓

因此,老子認為天下紛紛紜紜的事物發展的最終歸宿都是回到本原和起點。所以《道德經》第十六章說: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人也是萬物之一,也要回到本原。那麼人的本原是什麼呢?就是人生的起點——嬰兒狀態了。《道德經》第二十八章說: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人要回到嬰兒狀態,也就是回到柔弱、淳樸的狀態。這也說明《道德經》中“反”字的兩層含義是相輔相成的,回到事物的本原,也就是回到事物的反面去,甘願處於柔弱卑下(雌)的狀態,而不是逞強爭上(雄)。

老子中為什麼推崇嬰兒?因為一個字:反,此字是《道德經》的精髓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老子中為什麼推崇嬰兒?因為一個字:反,此字是《道德經》的精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