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國學 論語 孔子 子貢 蘇老溼講乾貨 2017-04-03

為何要學習儒學經典《論語》?

半部論語治天下,不讀論語枉少年。

孔子構建的是一個以人的倫理關係為核心的尊卑有序、貴賤區分的等級社會,這樣的思想觀念深刻影響了我們中華的文化。讀懂《論語》,也是在讓我們能夠讀懂我們所生活的中國。

【蘇老溼導讀】

“儒學經典”《論語》19-20篇:《論語》的內容結構比較鬆散,要按照內在核心邏輯的兩條路線理解後,再去理解裡面分解的具體內容。其中,第一條線是強調內外兼修的個人發展之路;第二條線是強調以德治國的國家治理之路。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子張篇第十九

本篇共計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見危致命,見得思義”;“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君子之過,猶日月之食”;“其生也榮,其死也哀”。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內容有:孔子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的精神;孔子對殷紂王的批評,孔子關於學與仕的關係,君子與小人在有過失時的不同表現,以及孔子與其學生和他人之間的對話。

19·1

子張曰:“士

  • 見危致命,

  • 見得思義,

  • 祭思敬,

  • 喪思哀,

其可已矣。”

【譯文】 子張說:“士遇見危險時能獻出自己的生命,看見有利可得時能考慮是否符合義的要求,祭祀時能想到是否嚴肅恭敬,居喪的時候想到自己是否哀傷,這樣就可以了。”

【評析】 “見危致命,見得思義”,這是君子之所為,在需要自己獻出生命的時候,他可以毫不猶豫,勇於獻身。同樣,在有利可得的時候,他往往想到這樣做是否符合義的規定。這是孔子思想的精華點。

19·2

子張曰:

  • “執德不弘,

  • 信道不篤,

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譯文】 子張說:“實行德而不能發揚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實堅定,(這樣的人)怎麼能說有,又怎麼說他沒有?”

19·3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 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譯文】 子夏的學生向子張尋問怎樣結交朋友。子張說:“子夏是怎麼說的?”答道:“子夏說:‘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絕他。’”子張說:“我所聽到的和這些不一樣:君子既尊重賢人,又能容納眾人;能夠讚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夠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賢良的人,那我對別人有什麼不能容納的呢?我如果不賢良,那人家就會拒絕我,又怎麼談能拒絕人家呢?”

19·4

子夏曰;

  • “雖小道(1),必有可觀者焉,

  • 致遠恐泥(2),是以君子不為也。”

【註釋】 (1)小道:指各種農工商醫卜之類的技能。 (2)泥:阻滯,不通,妨礙。

【譯文】 子夏說:“雖然都是些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來達到遠大目標就行不通了。”

19·5

子夏曰:

  • “日知其所亡,

  • 月無忘其所能,

可謂好學也已矣。”

【譯文】 子夏說:“每天學到一些過去所不知道的東西,每月都不能忘記已經學會的東西,這就可以叫做好學了。”

【評析】 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個組成部分。孔子並不籠統反對博學強記,因為人類知識中的很多內容都需要認真記憶,不斷鞏固,並且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再接受新的知識。這一點,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也有某種借鑑作用。

19·6

子夏曰;

  • “博學而篤志(1),

  • 切問(2)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註釋】 (1)篤志:志,意為“識”,此為強記之義。 (2)切問:問與切身有關的問題。

【譯文】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已記得牢固,就與切身有關的問題提出疑問並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評析】 這裡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問題。“博學而篤志”即“博學而強記”,再一次談到它的重要性的問題。

19·7

子夏曰:

  • “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

  • 君子學以致其道。”

【註釋】 (1)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業的工匠。肆,古代社會製作物品的作坊。

【譯文】 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住在作坊裡來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過學習來撐握道。”

19·8

子夏說:“小人之過也必文。”

【譯文】 子夏說:“小人犯了過錯一定要掩飾。”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

  • 望之儼然,

  • 即之也溫,

  • 聽其言也厲。”

【譯文】 子夏說:“君子有三變:遠看他的樣子莊嚴可怕,接近他又溫和可親,聽他說話語言嚴厲不苟。”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

  • 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

  • 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譯文】 子夏說:“君子必須取得信任之後才去役使百姓,否則百姓就會以為是在虐待他們。要先取得信任,然後才去規勸;否則,(君主)就會以為你在誹謗他。”

19·11

子夏曰:

  • “大德(1)不逾閒(2),

  • 小德出入可也。”

【註釋】 (1)大德、小德:指大節小節。 (2)閒:木欄,這裡指界限。

【譯文】 子夏說:“大節上不能超越界限,小節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評析】 這一章提出了大節小節的問題。儒家向來認為,作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應當顧全大局,而不在細微末節上斤斤計較。

19·12

  •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1)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 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2)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3)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註釋】 (1)抑:但是,不過。轉折的意思。 (2)倦:誨人不倦。 (3)誣:欺騙。

【譯文】 子游說:“子夏的學生,做些打掃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這些不過是末節小事,根本的東西卻沒有學到,這怎麼行呢?”子夏聽了,說:“唉,子游錯了。君子之道先傳授哪一條,後傳授哪一條,這就像草和木一樣,都是分類區別的。君子之道怎麼可以隨意歪曲,欺騙學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終地教授學生們,恐怕只有聖人吧!”

【評析】 孔子的兩個學生子游和子夏,在如何教授學生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而且爭得比較激烈,不過,這其中並沒有根本的不同,只是教育方法各有自己的路子。

19·13

子夏曰:

  • “仕而優(1)則學,

  • 學而優則仕。”

【註釋】 (1)優:有餘力。

【譯文】 子夏說:“做官還有餘力的人,就可以去學習,學習有餘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評析】 子夏的這段話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針和辦學目的。做官之餘,還有精力和時間,那他就可以去學習禮樂等治國安邦的知識;學習之餘,還有精力和時間,他就可以去做官從政。同時,本章又一次談到“學”與“仕”的關係問題。

19·14

子游曰:“喪致(1)乎哀而止。”

【註釋】 (1)致:極致、竭盡。

【譯文】 子游說:“喪事做到盡哀也就可以了。”

19·15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譯文】 子游說:“我的朋友子張可以說是難得的了,然而還沒有做到仁。”

19·16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併為仁矣。”

【譯文】 曾子說:“子張外表堂堂,難於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19·17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譯文】 曾子說:“我聽老師說過,人不可能自動地充分發揮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時候。”

19·18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1)之孝也,

  • 其他可能也;

  • 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註釋】 (1)孟莊子:魯國大夫孟孫速。

【譯文】 曾子說:“我聽老師說過,孟莊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換父親的舊臣及其政治措施,這是別人難以做到的。”

19·19

孟氏使陽膚(1)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

  •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 如得其情,則哀矜(2)而勿喜。”

【註釋】 (1)陽膚:曾子的學生。 (2)矜:憐憫。

【譯文】 孟氏任命陽膚做典獄官,陽膚向曾子請教。曾子說:“在上位的人離開了正道,百姓早就離心離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們的情況,就應當憐憫他們,而不要自鳴得意。”

19·20

子貢曰:

  • “紂(1)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 是以君子惡居下流(2),天下之惡皆歸焉。”

【註釋】 (1)紂:商代最後一個君主,名辛,紂是他的諡號,歷來被認為是一個暴君。 (2)下流:即地形低窪各處來水彙集的地方。

【譯文】 子貢說:“紂王的不善,不像傳說的那樣厲害。所以君子憎恨處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壞名聲都歸到他的身上。”

19·21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 過也,人皆見之;

  • 更也,人皆仰之。”

【譯文】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比日月蝕。他犯過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們都仰望著他。”

19·22

衛公孫朝(1)問於子貢曰:“仲尼(2)焉學?”

子貢曰:

  • “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註釋】 (1)衛公孫朝:衛國的大夫公孫朝。 (2)仲尼:孔子的字。

【譯文】 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說:“仲尼的學問是從哪裡學來的?”子貢說:“周文王武王的道,並沒有失傳,還留在人們中間。賢能的人可以瞭解它的根本,不賢的人只瞭解它的末節,沒有什麼地方無文王武王之道。我們老師何處不學,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師傳播呢?”

【評析】 這一章又講到孔子之學何處而來的問題。子貢說,孔子承襲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並沒有固定的老師給他傳授。這實際是說,孔子肩負著上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並把它發揚光大的責任,這不需要什麼人講授給孔子。表明了孔子“不恥下問”、“學無常師”的學習過程。

19·23

叔孫武叔(1)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

子服景伯(2)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3),

  • 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

  • 夫子之牆數仞(4),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類,百官(5)之富。

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註釋】 (1)叔孫武叔:魯國大夫,名州仇,三桓之一。 (2)子服景伯:魯國大夫。 (3)宮牆:宮也是牆。圍牆,不是房屋的牆。 (4)仞:音rèn,古時七尺為仞,一說八尺為仞,一說五尺六寸為仞。 (5)官:這裡指房舍。

【譯文】 叔孫武叔在朝廷上對大夫們說:“子貢比仲尼更賢。”子服景伯把這一番話告訴了子貢。子貢說:“拿圍牆來作比喻,我家的圍牆只有齊肩高,老師家的圍牆卻有幾仞高,如果找不到門進去,你就看不見裡面宗廟的富麗堂皇,和房屋的絢麗多彩。能夠找到門進去的人並不多。叔孫武叔那麼講,不也是很自然嗎?”

19·24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

  • 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

  • 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1)見其不知量也。”

【註釋】 (1)多:用作副詞,只是的意思。

【譯文】 叔孫武叔誹謗仲尼。子貢說:“(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仲尼是毀謗不了的。別人的賢德好比丘陵,還可超越過去,仲尼的賢德好比太陽和月亮,是無法超越的。雖然有人要自絕於日月,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19·25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

  • 所謂立之斯立,

  • 道之斯行,

  • 餒之斯來,

  • 動之斯和。

  • 其生也榮,

  • 其死也哀,

如之何其可及也?”

【譯文】 陳子禽對子貢說:“你是謙恭了,仲尼怎麼能比你更賢良呢?”子貢說:“君子的一句話就可以表現他的智識,一句話也可以表現他的不智,所以說話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夠順著梯子爬上去一樣。夫子如果得國而為諸侯或得到采邑而為卿大夫,那就會像人們說的那樣,教百姓立於禮,百姓就會立於禮,要引導百姓,百姓就會跟著走;安撫百姓,百姓就會歸順;動員百姓,百姓就會齊心協力。(夫子)活著是十分榮耀的,(夫子)死了是極其可惜的。我怎麼能趕得上他呢?”

【評析】 以上這幾章,都是子貢回答別人貶低孔子而抬高子貢的問話。子貢對孔子十分敬重,認為他高不可及。所以他不能容忍別人對孔子的毀謗。

堯曰篇第二十

本篇共3章,但段落都比較長。本篇中著名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寬則得眾,信則民任”;“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等。這一篇中,主要談到堯禪讓帝位給舜,舜禪讓帝位給禹,即所謂三代的善政和孔子關於治理國家事務的基本要求。

20·1

  • 堯曰(1):“諮(2)!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3)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 曰:“予小子履(4),敢用玄牡(5),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6)在帝心。朕(7)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8),善人是富。

  • “雖有周親(9),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10),審法度(11),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註釋】 (1)堯曰:下面引號內的話是堯在禪讓帝位時給舜說的話。 (2)諮:即“嘖”,感嘆詞,表示讚譽。 (3)允:真誠:誠信。 (4)履:這是商湯的名字。 (5)玄牡:玄,黑色謂玄。牡,公牛。 (6)簡:閱,這裡是知道的意思。 (7)朕:我。從秦始皇起,專用作帝王自稱。 (8)賚:音lài,賞賜。下面幾句是說周武王。 (9)周親:至親。 (10)權量:權,秤錘。指量輕重的標準。量,鬥斛。指量容積的標準。 (11)法度:指量長度的標準。

【譯文】

堯說:“嘖嘖!你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經落在你的身上了。誠實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隱於困苦和貧窮,上天賜給你的祿位也就會永遠終止。”舜也這樣告誡過禹。

(商湯)說:“我小子履謹用黑色的公牛來祭祀,向偉大的天帝禱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僕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來分辨、選擇。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牽連天下萬方,天下萬方若有罪,都歸我一個人承擔。”周朝大封諸侯,使善人都富貴起來。

(周武王)說:“我雖然有至親,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過錯,都在我一人身上。”認真檢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國的政令就會通行了。恢復被滅亡了的國家,接續已經斷絕了家族,提拔被遺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會真心歸服了。所重視的四件事:人民、糧食、喪禮、祭祀。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績,公平就會使百姓公平。

【評析】 這一大段文字,記述了從堯帝以來歷代先聖先王的遺訓,中間或許有脫落之處,銜接不起來。後來的部分裡,孔子對三代以來的美德善政作了高度概括,可以說是對《論語》全書中有關治國安邦平天下的思想加以總結,對後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20·2

子張問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

  •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 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

  • 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 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

  • “不教而殺謂之虐;

  • 不戒視成謂之暴;

  • 慢令致期謂之賊;

  • 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譯文】 子張問孔子說:“怎樣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說:“尊重五種美德,排除四種惡政,這樣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張問:“五種美德是什麼?”孔子說:“君子要給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卻無所耗費;使百姓勞作而不使他們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貪圖財利;莊重而不傲慢;威嚴而不凶猛。”子張說:“怎樣叫要給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卻無所耗費呢?”孔子說:“讓百姓們去做對他們有利的事,這不就是對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選擇可以讓百姓勞作的時間和事情讓百姓去做。這又有誰會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還有什麼可貪的呢?君子對人,無論多少,勢力大小,都不怠慢他們,這不就是莊重而不傲慢嗎?君子衣冠整齊,目不邪視,使人見了就讓人生敬畏之心,這不也是威嚴而不凶猛嗎?”子張問:“什麼叫四種惡政呢?”孔子說:“不經教化便加以殺戮叫做虐;不加告誡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監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賊,同樣是給人財物,卻出手吝嗇,叫做小氣。”

【評析】 這是子張向孔子請教為官從政的要領。這裡,孔子講了“五美四惡”,這是他政治主張的基本點,其中包含有豐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擇可勞而勞之”,反對“不教而殺”、“不戒視成”的暴虐之政。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對德治、禮治社會有自己獨到的主張,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鑑價值。

20·3

孔子曰:

  •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 不知禮,無以立也;

  • 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於分辨別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瞭解他。”

【評析】 這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點要求,即“知命”、“知禮”、“知言”,這是君子立身處世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論語》一書最後一章談君子人格的內容,表明此書之側重點,就在於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養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說到《論語》,我們腦海裡很快閃過這樣一句話:《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

但作為四書五經之一的《論語》,其實並不怎麼好讀。

首先,《論語》一共有20篇512章一萬多字,但就是一些對話的簡單歸類,個別地方還有重複出現的字句,內容整體比較隨意;

其次,《論語》本身篇與篇之間並沒什麼聯繫,甚至連篇章的名字也不能好好選取,只是選取每篇第一章的前兩三個字當標題,所以單看目錄讓人崩潰;

第三,《論語》引入的概念特別多,看著看著就很容易混亂了。

那麼,這樣難以攻克的《論語》,我們要怎樣才能快速讀懂呢?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論語》雖然看著複雜,但其實有兩條主線貫穿全書的始終,只要我們能把它拎出來,就會豁然開朗。

第一條線是強調內外兼修的個人發展之路;第二條線是強調以德治國的國家治理之路。

如果用一副對聯來描繪的話,則是:

  • (上聯):內仁外學當君子

  • (下聯):德政禮制管國家

  • (橫批):天下大同

接下來,讓我們就依此將《論語》的精髓一一解開。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在《論語》裡,孔子給我們闡述了很多關於人的道德品質的概念,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等,非常非常的多,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一個字:

“仁”字在論語中總共出現109次,是論語中最重要的概念。

因為孔子認為仁是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值得我們終身去追求的。

關於仁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一個能夠做到仁的人必然是孝敬父母的人,忠於君王的人,做事中庸的人,而不是花言巧語的人...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除了需要不斷修煉,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在教育方面,孔子可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孔子降低了學習的門檻。在以前學習是個貴族行為,一般人沒資格沒途徑。孔子辦的學院,學生只要付一條臘肉的學費就可以報名學習;

第二,孔子教的都是正能量的東西。孔子指定《詩經》為教材,讓大家通過學習美好的事物提升自己的修養;

第三,孔子在多年的教學中總結了很多教育和學習的方法論,比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不恥下問等等;

第四,孔子強調學以致用,認為學習好了就要去當官報效國家。

可以說,孔子在教育領域留給後人的財富遠大於他在政治方面取得的成就。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孔子強調追求仁的品質,重視學習的提升,而能做到這樣的人就是君子了。

在《論語》裡對什麼樣的人是君子有詳細的說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保留了原始的質樸,同時又很有修養,那麼他就是一個君子。

與君子相對的另一個概念是小人。在孔子的理論世界裡,君子是完美的,而小人是可恥的。

他用大量的論述告訴我們什麼樣是君子、什麼樣是小人:比如君子就是坦坦蕩蕩的、小人就是整天焦慮的,君子心懷遠大、小人就顧著眼前一點利益等等諸如此類。打個比方,如果說岳不群是小人,那令狐沖就是君子。

當然,孔子是鼓勵我們去當君子而鄙視當小人的人的。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除了個人主線,《論語》還有一條主線是國家。

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孔子主張“為政以德”,應當用道德去感化人教育人,這才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而這種符合仁的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德政”。

孔子認為如果實施德政,老百姓就會向群星圍繞北極星一樣的圍繞在帝王的身邊,老百姓不只是很聽話還很有禮貌;而下等治理國家的方法則是用法令用刑罰讓百姓因為害怕而聽命,因此百姓是沒有廉恥之心的。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基於德政的治國方針,孔子提倡效仿周朝的禮制來進行管理。所謂“禮治”,就是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和臣、父和子、貴和賤、尊和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孔子本身就是十分認同並遵守周禮的,在《論語》裡有大量描述孔子是如何推崇並遵從周禮的論述。

在行為舉止上,孔子都能按禮行事,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應該有什麼表情、什麼動作、什麼語言,他都一絲不苟,準確而妥貼;

在教兒子說話時孔子會要求按周禮說雅言,在看到諸侯有越禮的行為孔子會忍不住嘮叨幾句,而自己最愛的弟子顏回下葬,顏回的父親請求孔子賣車給顏回厚葬,孔子也因為要遵守周禮而拒絕了。

可以說孔子是用生命在維護禮制的秩序。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有德政的治國方針和禮制的治國制度,孔子指出治理國家還要學習“堯舜禹”這樣的明君。

作為君王,關鍵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以身作則。如果君主自己做好了,就不用擔心底下的人做不好;

第二,任用賢臣。通過選拔有德行的人,就可以共同治理好國家。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期的內容:

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有一個理想的成功之路的,其實這也是一條個人成長和國家管理相結合的成長之路:

個人通過修身養性使得自己的心境修為在一般人之上,

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或宗族,

接著有能力治理好一個小小的諸侯國,

最後才可以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使他們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可以說是孔子政治倫理成功學的最好演繹。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說到《論語》,我們腦海裡很快閃過這樣一句話:《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

但作為四書五經之一的《論語》,其實並不怎麼好讀。

  • 首先,《論語》一共有20篇512章一萬多字,但就是一些對話的簡單歸類,個別地方還有重複出現的字句,內容整體比較隨意;

  • 其次,《論語》本身篇與篇之間並沒什麼聯繫,甚至連篇章的名字也不能好好選取,只是選取每篇第一章的前兩三個字當標題,所以單看目錄讓人崩潰;

  • 第三,《論語》引入的概念特別多,看著看著就很容易混亂了。

那麼,這樣難以攻克的《論語》,我們要怎樣才能快速讀懂呢?

《論語》雖然看著複雜,但其實有兩條主線貫穿全書的始終,只要我們能把它拎出來,就會豁然開朗。

第一條線是強調內外兼修的個人發展之路;第二條線是強調以德治國的國家治理之路。

如果用一副對聯來描繪的話,則是:

(上聯):內仁外學當君子

(下聯):德政禮制管國家

(橫批):天下大同

全文賞析請看往期文章:論語,中國最早的成功學寶典

公眾後臺回覆關鍵字“三生萬物”,即可免費獲得《論語》的電子版。

《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