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三道——君子之道

國學 孔子 顏回 儒家 教育的智慧 2017-05-20

高雲峰

君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的評價最美好的字眼,說一個人是“君子”,是對這個人最高的讚譽,最大的肯定。把孩子培養成君子,應該成為每一個家長的教育目標。

什麼是君子?正如好人、美人、能人,關於人的評價總是不可以一語中的,君子的內涵更加豐富、更加廣闊。

智慧如先賢孔子,也一定是感覺到了君子的不好把握,塑造了一個小人的形象與之對比。最早,君子與小人是階層的劃分,君子是統治者,小人就是卑賤的小人物、小老百姓,到孔子這裡,君子和小人的劃分,不一定是在不同的階層、不同的人群之間,同一階層、同一群人,甚至同一個人,也有君子、小人的成分,君子、小人的較量。

聽聽孔子說君子應該是怎樣的人:“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說得是君子與小人的根本區別是公與私,以公共利益為念,便是君子;以私自利益為念,則是小人。所以,“君子厚德載物”,利人、利他、利天下。德是君子的第一標準。君子與小人的人生目標也有本質的不同:“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追求的是高尚的精神境界,小人謀求的是物質利益。孔子對他的弟子顏淵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所謂成人之美,就是促成他人的好事,諸如聯結良緣、介紹益友、消解誤會、幫助合作等等,偏重於錦上添花。“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著名文化學者餘秋雨解釋為: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形象生動好記。最為普及、耳熟能詳的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無私無畏,無愧無疚,心底乾淨,沒有什麼好擔憂的,沒有什麼好害怕的,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小人要謀私、要結黨、要害人,苦思冥想,躲躲閃閃,憂懼交加,自然是悲悲慼慼。所以,孔子不僅要求弟子做君子,還要像風一樣影響大眾:“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的道德之風吹向草,草就會隨風傾覆。

中國傳統文化將君子的德行歸結為四個層次十一個字。一是“孝”,百善孝為先,不忘養育之恩,不忘教育之恩,就是不忘人倫的根本,所謂人不忘本既指此。二是“誠、敬”,誠是不自欺,不欺人,尊重事實,誠實為本,腳踏實地。敬是不怠慢,不放蕩,敬畏天地,敬畏規矩,敬畏他人,敬畏職業。三是“智、仁、勇。”《中庸》的解釋是: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意思是作為一個君子就要好學,學無止境,只有學習才能不斷進步,才能與時俱進。踏踏實實去做,身體力行,才是仁。懂得羞恥,以錯為恥,有勇氣發現錯誤並改正的人才稱得上勇。四是“禮、義、廉、恥。”守禮,就是按自己的身份說話做事,儒家所謂“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說得是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義是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選擇,“義者,宜也”,“義者,人路也”,取義,就是選擇了人應該走的路。廉,正直、清廉。恥,有羞恥之心,做君子光榮,做小人羞恥。

由此可見,君子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君子是博雅的典範,學識豐富,品行端正,明禮誠信,公正無私,身體力行,光明坦蕩的人,才稱得上君子。

君子的品德怎麼養成?每一個人的人格塑造都是和環境互動的結果,家庭是修成君子最重要的環境,想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要成為這樣的人。父母應該經常用先賢的話對照自己,用傳統文化的十一個字反思自己,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首先做到。當然,父母做不到,也並不意味著孩子就成不了君子。中國文化始終強調為己之學,強調成為一個君子主要靠自己,即反求諸己。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不斷地反思。反思才能使人進步,反思是自我教育最好的方法,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有遠大的目標,還要具備堅定的志向,不怨天尤人,不隨波逐流。中國傳統文化還善於用物比喻君子,比如水、蓮花,比如“歲寒三友”,比如“四君子花”。引導孩子發現認識總結這些形象的特點,賞識其中蘊含的品格,潛移默化的薰陶浸染。良師益友的影響、感召、激勵也是至為重要的牽引力,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君子是比好人更高的要求,把孩子培養成君子,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