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 | 郭鬆齡倒戈之失敗及其影響

郭鬆齡為民國以來不可多得之將才;他善於練兵,也善於用兵。他的作戰都是謀定而後動,出奇兵以制勝。可惜在民國十四年冬發動倒戈,棋輸一著,從此一蹶不振。郭的失敗不只影響於東北,也影響於整個國運。茲將他倒戈的始末及其失敗後之影響,分述如後。

初年的經歷

郭鬆齡字茂辰,生於光緒八年。於光緒三十三年畢業於奉天武備學堂(又稱陸軍速成學堂),初在三十三鎮朱慶瀾麾下任哨長(即排長)。後隨軍入川,於宣統元年,升任哨官(即連長),宣統二年,升任管帶(即營長)。

清宣統三年,四川以鐵路案排斥外省軍隊,郭乃返回奉天。民國元年三月考入北京將校研究所,以成績優異,被選任為區隊長,未半年,調任奉天督軍署少校參謀。旋再考取陸軍大學,於民國五年畢業,仍回奉天督軍署任職。

民國五年,張作霖派參謀長楊宇霆率郭鬆齡赴徐州參加張勳召開之督軍團會議,郭因有所建議未被楊宇霆採納,遂負氣赴粵;在廣東曾任警衛軍中校參謀及韶關講武堂教官,民國八年再回奉天任東北講武堂戰術教官。

發跡開始

郭這次由廣東回奉天任講武堂戰術教官,關係其一生至為重要,也可以說是他發跡的開始。他曾兩次赴外省工作,均未得志,一次被四川排斥回來,第二次赴粵,也是僅僅擔任一段時間的幕僚與教官,並未得展其所長。

他回奉任講武堂教官,適值張學良在該堂受訓,兩人由相識而引為知己,遂由張學良把他推薦至張作霖處,由衛隊旅團長而於民國十年夏提升到第八混成旅旅長,再於民國十四年秋由師長而升任第十軍軍長。前後不到六年工夫,由教官而提升到軍長,總綰奉軍精銳部隊之大權,任用之重,信用之專,罕有其匹。雖唐肅宗之信用郭子儀,漢高祖之重用韓信,劉備之遇諸葛亮,也不過如是而已。

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郭鬆齡之遇張作霖可謂身受特遇之恩,縱有小嫌,也應該知道忍辱方能負重,不應因小不忍而亂大謀,更不應以私恨而鼓動全軍作戰,動員數十萬,流血千里,以爭私人之恨,宜其一敗塗地了。

精於練兵

郭鬆齡才兼文武,善於練兵,善於帶兵,更善於用兵。當其任第六混成旅旅長時,所有二、六兩個旅均駐在北大營,兩個旅司令部成立一個聯合辦公處,所有一切人事經理均由郭一人決定,張學良雖任第二混成旅旅長,很少過問,於此可見張對郭倚畀之殷。

郭頭腦特別清醒,舉凡兩個旅的下級幹部,他不用點名冊就能叫出每個人的名字來,並能道其個性、品行、學術、能力,每當校閱時,必親自主持;凡有不稱職者,即派送講武堂或軍官團受訓,另選學術能力優異者遞補,因此他所訓練的部隊成為勁旅。後來張學良任第三方面軍團長,郭鬆齡任第四方面軍團長,也是三四方面軍團部成立一個聯合辦公室。東北的奉軍由舊式而轉為後來的精銳部隊,能夠稱霸於中原者,郭鬆齡的功勞,實不可沒。筆者在近三十年來,所見所聞的將才,尚未見有能出其右者。

氣度毀了他

從前蘇東坡論賈誼時曾說道:“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引用這兩句話以論郭,似可比擬。郭才略超群,但氣度稍嫌狹小。凡事遇有不遂其意者,就任性發作,而不考慮其後果,這是他的一點小毛病,不幸這點小毛病,竟成為他的致命傷。

民國五年,他隨楊宇霆赴徐州開會,因意見未被採納,即負氣而去。第二次再回奉天,張作霖並沒有記取前嫌,仍是重用他,可以說是張作霖有容人之量,有用人之能。“大帥辦事行不行,必先問問楊宇霆。”這是大元帥府裡流行的一句話。楊在當時有左右張作霖用人之權,但是楊宇霆並未在此時記取前嫌而離間郭鬆齡。

那個時候的東北,並沒有派系之分;張作霖用人大公無私,唯才是用,不分地域,不分學籍,不分新舊與親疏,當時的奉軍,可以說是上下一體。只是外人離間它,硬把奉軍分為什麼新派、舊派、士官派,其實絕無此種現象。郭鬆齡誤聽閒言,自造矛盾,竟於民國十四年冬發動倒戈。此種舉動,勿論對東北、對國家、對其個人,均屬不當。

倒戈害了郭鬆齡

張作霖於民國十一年起即與總理孫中山合作;曾派姜登選駐廣州代為聯絡一切事宜,並於民國十三年秋響應總理通電,擊潰曹吳勢力。(按:民國十二年十月十日曹錕賄選總統,總理通電聲討,並於十三年九月十三日率師北伐,張作霖通電響應,並分兩路進兵,策應總理北伐,即所謂第二次直奉戰。)郭既為同盟會員,就應當因勢利導,把奉軍導入革命武力途徑,迎接總理北上,完成南北政治統一,建設三民主義新中國,此目的如能達到,或者不至於發生後來之“九一八”事變。

我們知道東北為中國領土之一部分,張作霖既不能自身偏安於東北,也不能脫離中國而自立。無東北即無中國,中原不保,東北亦難自保,是東北與中原息息相關,無論在政治上,軍事上,均不能與中原脫節。張作霖與總理孫中山合作,企求南北政治統一,這一行動,在當時而論,是最正確的。不幸總理孫中山於民國十四年春逝世,未能達成此願,臨終尚諄諄告誡於國人:“和平、奮鬥、救中國。”郭為張作霖左右心腹,自應溝通各方意見,促成國家和平統一。一致對外之不暇,更何忍自相殘殺。無奈當時倒戈之風特盛,那一些大小軍閥們,任由政客宣傳播弄,沒有是非觀念,沒有國家觀念,只有個人權利觀念,個個都想找個機會,借個理由,去把自己的長官推翻,搶塊地盤,關起門來做他的土皇帝。朝為長官部屬,夕為仇敵冤家,互相爭伐搶奪,恬不知恥,新軍閥換舊軍閥,一輩不如一輩,其混亂之情形,遠過於春秋時代。

郭在此時或多或少是受當時那些倒戈風氣的影響,使東北自相殘殺,以便漁翁得利。

未作全盤考慮

郭的倒戈,如純以武力而論,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以政治論,以人心論,以國際環境論,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當時的東北,北有蘇聯虎視眈眈,東有日本處心積慮。這個時候的東北,真是虎視鷹揚的兵家必爭之地,如無張作霖,恐怕早就不待“九一八”事變了。

郭的倒戈失敗,是他個人的不幸。假使他能夠於當時攻進瀋陽的話,那就勢必釀成東北長期內戰。當時張作霖的計劃,如郭軍攻進瀋陽,就打算首先把大元帥府焚燬,然後率領部隊,退到山裡,再召集吉黑兩省部隊,繼續對抗,這一來,必將流血千里,生靈塗炭,其禍患實不堪設想。結果可能在兩敗俱傷之時,為外敵利用“亂兵引勝”的辦法,乘機佔領,或瓜分東北。那時候的中國,對外毫無作戰能力,勢必只有眼睜睜看著東北丟掉。

權勢之念害人

中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私人權利,高於國家民族的利益。為了個人的權利,寧肯把國家弄亡了,也在所不惜。如南宋的秦檜,民初的袁世凱,抗戰時期的汪精衛,這些人,都是隻顧個人權利地位,不顧國家民族的生存,除了捱罵千古,還有什麼可述?其實一個人能夠立功於國家,並不限於虛位的皇帝與領袖。郭子儀薄天子而不為,諸葛亮能取而代之而不代,曾國藩能奪清朝之天下而不奪。此三公皆成絕代之功而風儀千秋。

郭生逢際會,才、德、位兼備,惜昧於一時的權勢之念,抱憾終古。

灤州會議註定敗兆

民國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郭在灤州召集團長以上官長會議,宣佈他的倒戈決心,當他講話到中途的時候,曾痛哭失聲,不能自已。後由他的夫人韓淑秀繼續宣佈開會的目的。張作霖是他多年的知遇長官,一旦宣佈倒戈,其內心必有許多痛苦,所以痛哭不已,當時已造成騎虎難下之局勢,又不能懸崖勒馬。

當會議完了,就令贊同的人簽字,其中有師長裴振東等拒絕簽字,當即由郭解除裴振東等四個師長及一個旅長的職權(師長除裴振東外,其他三人為趙恩臻、高維嶽、齊恩銘,旅長為孫旭昌)。會後第二天,將安徽督軍姜登選殺掉。此外還有一個騎兵師長,未參加會議,聽到倒戈的消息後,即率領騎兵師逃歸瀋陽方面,後來聽說郭軍裡尚有一位將領作瀋陽方面的內應,令炮兵將引信管完全抽出,所有打到瀋陽方面的炮彈均不爆炸。當張學良出現於第一線指揮的時候,所有出關的郭軍就紛紛投向瀋陽方面。軍心向背,非戰力所能挽回。我們知道:兵以義動,“師克在和不在眾”,郭軍以此潰散之軍心,焉能取勝?惜郭當時未加深察,一意孤行,遂造成後來無法挽回的敗運。

東北人都知道:郭鬆齡就是張學良,張學良就是郭鬆齡,他們兩個人可以說是一個人,道義相交,情逾骨肉,所有奉軍的精銳部隊,在名義上歸張學良指揮,而實際上都歸郭鬆齡指揮。不論為公為私,在郭而言,均不應利用張作霖兵敗危急之際,乘機倒戈。

當郭死後,陳屍於瀋陽小河沿的時候,楊宇霆曾挽以“論權論勢,張將軍哪點虧你?不仁不義,爾夫妻佔個完全。”此聯固屬尖酸刻薄,而以張作霖對郭之殊遇,竟能做出倒戈事情,似有不忠不義之處。《春秋》責備賢者,我出此言,實為其深致無限的哀痛,倘其泉下有知,應鑑斯意。

郭軍倒戈失敗後,東北從此日趨沒落,張作霖也黴運當頭,緊接著於民國十七年被日本謀炸於皇姑屯,民國十八年發生中東路事件,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接著“七七”事變。

本文節選自《北洋軍閥(二):潰敗滅亡》


北洋軍閥 | 郭鬆齡倒戈之失敗及其影響


《北洋軍閥(一):雄霸一方》

書號:978-7-5154-0855-2

著者:薛大可等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年月:2018年12月

定價:55.00元


北洋軍閥 | 郭鬆齡倒戈之失敗及其影響


《北洋軍閥(二):潰敗滅亡》

書號:978-7-5154-0885-9

著者:畢澤宇等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年月:2018年12月

定價:59.00元

編輯推薦

本書可以稱為是一部史料豐富、精彩紛呈的北洋軍閥衰亡史。本書的作者群體權威、內容獨家,史料價值尤為珍貴,具有獨特的出版價值和文化價值。本書的出版,能夠填補同類市場的空白,增加北洋軍閥歷史的權威性、真實性、可靠性,對於相關研究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