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

古代君臣關係變化,在歷代朝儀上有標誌性的反映。君一直在坐著,而且坐得越來越高,距離臣越來越遠;臣則由坐而立而跪,在君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透過朝儀中君臣姿勢和空間變遷的表象,可窺見君臣關係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一、叔孫通為漢高祖劉邦制定新朝儀

在劉邦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統一天下之前,先秦時代及秦國,都有自己風格的朝儀。而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通過起義從草根當上皇帝的人,對前朝的朝儀既不熟悉也不適應,尤其對朝儀的意義和作用存在嚴重認識上的缺陷,只是感到太繁瑣。所以,剛當上皇帝的他,面對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制定了幾條簡單的朝堂規矩。結果出了亂子:在慶功宴上,諸侯和群臣喝酒作樂,互相爭功,喝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擊柱,亂得不可開交。劉邦見了開始不高興了。儒生叔孫通深諳帝意,毛遂自薦,願召集魯儒和自己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新朝儀,以改變目前的混亂局面。高祖說:那好吧,只是不要太麻煩就行。

"

古代君臣關係變化,在歷代朝儀上有標誌性的反映。君一直在坐著,而且坐得越來越高,距離臣越來越遠;臣則由坐而立而跪,在君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透過朝儀中君臣姿勢和空間變遷的表象,可窺見君臣關係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一、叔孫通為漢高祖劉邦制定新朝儀

在劉邦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統一天下之前,先秦時代及秦國,都有自己風格的朝儀。而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通過起義從草根當上皇帝的人,對前朝的朝儀既不熟悉也不適應,尤其對朝儀的意義和作用存在嚴重認識上的缺陷,只是感到太繁瑣。所以,剛當上皇帝的他,面對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制定了幾條簡單的朝堂規矩。結果出了亂子:在慶功宴上,諸侯和群臣喝酒作樂,互相爭功,喝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擊柱,亂得不可開交。劉邦見了開始不高興了。儒生叔孫通深諳帝意,毛遂自薦,願召集魯儒和自己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新朝儀,以改變目前的混亂局面。高祖說:那好吧,只是不要太麻煩就行。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新朝儀經過制定、演練和高祖的檢閱、認可,首次在長樂宮落成, 各諸侯王及群臣朝拜皇帝參加歲首大典時實行。整個過程,不可一世的武將們個個表情肅穆、畢恭畢敬,往日亂哄哄的朝堂變得尊卑有序,漢高祖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得意忘形的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開心之餘,升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

古代君臣關係變化,在歷代朝儀上有標誌性的反映。君一直在坐著,而且坐得越來越高,距離臣越來越遠;臣則由坐而立而跪,在君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透過朝儀中君臣姿勢和空間變遷的表象,可窺見君臣關係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一、叔孫通為漢高祖劉邦制定新朝儀

在劉邦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統一天下之前,先秦時代及秦國,都有自己風格的朝儀。而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通過起義從草根當上皇帝的人,對前朝的朝儀既不熟悉也不適應,尤其對朝儀的意義和作用存在嚴重認識上的缺陷,只是感到太繁瑣。所以,剛當上皇帝的他,面對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制定了幾條簡單的朝堂規矩。結果出了亂子:在慶功宴上,諸侯和群臣喝酒作樂,互相爭功,喝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擊柱,亂得不可開交。劉邦見了開始不高興了。儒生叔孫通深諳帝意,毛遂自薦,願召集魯儒和自己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新朝儀,以改變目前的混亂局面。高祖說:那好吧,只是不要太麻煩就行。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新朝儀經過制定、演練和高祖的檢閱、認可,首次在長樂宮落成, 各諸侯王及群臣朝拜皇帝參加歲首大典時實行。整個過程,不可一世的武將們個個表情肅穆、畢恭畢敬,往日亂哄哄的朝堂變得尊卑有序,漢高祖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得意忘形的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開心之餘,升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叔孫通通過制定規矩,強化了上朝的儀式感和出莊嚴肅穆的氛圍,強化了尊卑和等級,不但讓劉邦找到了當皇帝的感覺,也讓後世的帝王們有了效法的榜樣。

二、朝儀的變遷

朝儀是個複雜的禮儀系統,最核心部分的演變,康有為在他的《擬免跪拜詔》中,有精煉的總結:“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宋乃立,惟元乃跪,後世從之。”分述之:

1、宋朝之前,君臣都是坐而論道由於沒有坐具,君臣在朝堂上先是互相跪坐,君居中。自唐始,椅凳(胡床)發明後,大臣見君,皇帝垂足坐在凳子上,大臣跪坐地上。

2、宋代君坐臣立奏答——我可以坐著,你們得站著

宋朝之前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持續了一千餘年後,終於被宋太祖趙匡胤改變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臨大事頗有舉重若輕的本事,通常不按常理出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輕而易舉做了皇帝;喝了場酒,便把大臣們的兵權給收了。要改變千年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對於這位趙皇帝來說,也不是個事。宋邵博在《邵氏聞見後錄》裡記載:趙匡胤即位的那天,宰相範質等還是照例坐著的。趙匡胤看到大臣們也坐著,心裡就不舒服,就想了一個歪招。他說:“我眼睛昏花,你們可各自拿了文書就近給我看。”範質等紛紛站了起來進呈文書,完了回去想落座,發現宋太祖已暗中命令侍者撤去了他們的座位。自此,君臣共坐商議國事的朝儀成為了歷史,從此開啟了有宋一代君坐臣站的“君尊臣卑”朝儀模式。 大臣們一站就是三百多年。雖然站得有點累,甚至有點腰疼,但尊嚴還在。

"

古代君臣關係變化,在歷代朝儀上有標誌性的反映。君一直在坐著,而且坐得越來越高,距離臣越來越遠;臣則由坐而立而跪,在君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透過朝儀中君臣姿勢和空間變遷的表象,可窺見君臣關係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一、叔孫通為漢高祖劉邦制定新朝儀

在劉邦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統一天下之前,先秦時代及秦國,都有自己風格的朝儀。而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通過起義從草根當上皇帝的人,對前朝的朝儀既不熟悉也不適應,尤其對朝儀的意義和作用存在嚴重認識上的缺陷,只是感到太繁瑣。所以,剛當上皇帝的他,面對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制定了幾條簡單的朝堂規矩。結果出了亂子:在慶功宴上,諸侯和群臣喝酒作樂,互相爭功,喝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擊柱,亂得不可開交。劉邦見了開始不高興了。儒生叔孫通深諳帝意,毛遂自薦,願召集魯儒和自己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新朝儀,以改變目前的混亂局面。高祖說:那好吧,只是不要太麻煩就行。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新朝儀經過制定、演練和高祖的檢閱、認可,首次在長樂宮落成, 各諸侯王及群臣朝拜皇帝參加歲首大典時實行。整個過程,不可一世的武將們個個表情肅穆、畢恭畢敬,往日亂哄哄的朝堂變得尊卑有序,漢高祖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得意忘形的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開心之餘,升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叔孫通通過制定規矩,強化了上朝的儀式感和出莊嚴肅穆的氛圍,強化了尊卑和等級,不但讓劉邦找到了當皇帝的感覺,也讓後世的帝王們有了效法的榜樣。

二、朝儀的變遷

朝儀是個複雜的禮儀系統,最核心部分的演變,康有為在他的《擬免跪拜詔》中,有精煉的總結:“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宋乃立,惟元乃跪,後世從之。”分述之:

1、宋朝之前,君臣都是坐而論道由於沒有坐具,君臣在朝堂上先是互相跪坐,君居中。自唐始,椅凳(胡床)發明後,大臣見君,皇帝垂足坐在凳子上,大臣跪坐地上。

2、宋代君坐臣立奏答——我可以坐著,你們得站著

宋朝之前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持續了一千餘年後,終於被宋太祖趙匡胤改變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臨大事頗有舉重若輕的本事,通常不按常理出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輕而易舉做了皇帝;喝了場酒,便把大臣們的兵權給收了。要改變千年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對於這位趙皇帝來說,也不是個事。宋邵博在《邵氏聞見後錄》裡記載:趙匡胤即位的那天,宰相範質等還是照例坐著的。趙匡胤看到大臣們也坐著,心裡就不舒服,就想了一個歪招。他說:“我眼睛昏花,你們可各自拿了文書就近給我看。”範質等紛紛站了起來進呈文書,完了回去想落座,發現宋太祖已暗中命令侍者撤去了他們的座位。自此,君臣共坐商議國事的朝儀成為了歷史,從此開啟了有宋一代君坐臣站的“君尊臣卑”朝儀模式。 大臣們一站就是三百多年。雖然站得有點累,甚至有點腰疼,但尊嚴還在。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宋代朝堂上站得筆直得大臣

3、元明清三代君坐臣跪奏答——我高高的坐著,你們必須跪著說話、聽宣

伴隨著成吉思汗、忽必烈的鐵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把蒙古族君臣之間的主奴關係帶進了大元朝的朝堂。元人《牧庵集》記載:“方奏,太史臣皆列跪。” 漢人的脊椎骨,終於被強權弄彎,高貴的頭顱也深深低下。

大明沿襲元制。在大臣們跪了近百年之後,朱元璋打敗元帝國建立大明。而強化“君尊臣卑”思想的元朝朝儀,朱元璋不但照單全收,而且推而廣之。據《大明會典》,洪武三年(1370)定奏事儀節,“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凡司屬官品級亞於上司官者,稟事則跪。凡近侍官員難拘品級,行跪拜禮。”規定下級向上司稟事,也必須下跪,這樣一級跪一級,使跪的範圍和人數呈幾何級增加。

清代臣對君的跪拜禮比明朝更過之,《清會典》:“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禮,其他朝儀亦如之。”除了跪奏、跪聽,還要口稱“奴才”,還要叩響頭,磕頭“須聲徹御前,乃為至敬”。據說清宮“殿磚下行行覆瓿,履其上,有空谷傳聲之概”,只要叩對地方,聲音便特別洪亮,所以大臣叩見皇帝之前,必須重賂內監,指示向來碰頭之處,則聲蓬蓬然若擊鼓矣,且不至大痛,否則頭腫亦不響也”。

"

古代君臣關係變化,在歷代朝儀上有標誌性的反映。君一直在坐著,而且坐得越來越高,距離臣越來越遠;臣則由坐而立而跪,在君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透過朝儀中君臣姿勢和空間變遷的表象,可窺見君臣關係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一、叔孫通為漢高祖劉邦制定新朝儀

在劉邦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統一天下之前,先秦時代及秦國,都有自己風格的朝儀。而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通過起義從草根當上皇帝的人,對前朝的朝儀既不熟悉也不適應,尤其對朝儀的意義和作用存在嚴重認識上的缺陷,只是感到太繁瑣。所以,剛當上皇帝的他,面對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制定了幾條簡單的朝堂規矩。結果出了亂子:在慶功宴上,諸侯和群臣喝酒作樂,互相爭功,喝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擊柱,亂得不可開交。劉邦見了開始不高興了。儒生叔孫通深諳帝意,毛遂自薦,願召集魯儒和自己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新朝儀,以改變目前的混亂局面。高祖說:那好吧,只是不要太麻煩就行。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新朝儀經過制定、演練和高祖的檢閱、認可,首次在長樂宮落成, 各諸侯王及群臣朝拜皇帝參加歲首大典時實行。整個過程,不可一世的武將們個個表情肅穆、畢恭畢敬,往日亂哄哄的朝堂變得尊卑有序,漢高祖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得意忘形的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開心之餘,升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叔孫通通過制定規矩,強化了上朝的儀式感和出莊嚴肅穆的氛圍,強化了尊卑和等級,不但讓劉邦找到了當皇帝的感覺,也讓後世的帝王們有了效法的榜樣。

二、朝儀的變遷

朝儀是個複雜的禮儀系統,最核心部分的演變,康有為在他的《擬免跪拜詔》中,有精煉的總結:“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宋乃立,惟元乃跪,後世從之。”分述之:

1、宋朝之前,君臣都是坐而論道由於沒有坐具,君臣在朝堂上先是互相跪坐,君居中。自唐始,椅凳(胡床)發明後,大臣見君,皇帝垂足坐在凳子上,大臣跪坐地上。

2、宋代君坐臣立奏答——我可以坐著,你們得站著

宋朝之前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持續了一千餘年後,終於被宋太祖趙匡胤改變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臨大事頗有舉重若輕的本事,通常不按常理出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輕而易舉做了皇帝;喝了場酒,便把大臣們的兵權給收了。要改變千年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對於這位趙皇帝來說,也不是個事。宋邵博在《邵氏聞見後錄》裡記載:趙匡胤即位的那天,宰相範質等還是照例坐著的。趙匡胤看到大臣們也坐著,心裡就不舒服,就想了一個歪招。他說:“我眼睛昏花,你們可各自拿了文書就近給我看。”範質等紛紛站了起來進呈文書,完了回去想落座,發現宋太祖已暗中命令侍者撤去了他們的座位。自此,君臣共坐商議國事的朝儀成為了歷史,從此開啟了有宋一代君坐臣站的“君尊臣卑”朝儀模式。 大臣們一站就是三百多年。雖然站得有點累,甚至有點腰疼,但尊嚴還在。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宋代朝堂上站得筆直得大臣

3、元明清三代君坐臣跪奏答——我高高的坐著,你們必須跪著說話、聽宣

伴隨著成吉思汗、忽必烈的鐵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把蒙古族君臣之間的主奴關係帶進了大元朝的朝堂。元人《牧庵集》記載:“方奏,太史臣皆列跪。” 漢人的脊椎骨,終於被強權弄彎,高貴的頭顱也深深低下。

大明沿襲元制。在大臣們跪了近百年之後,朱元璋打敗元帝國建立大明。而強化“君尊臣卑”思想的元朝朝儀,朱元璋不但照單全收,而且推而廣之。據《大明會典》,洪武三年(1370)定奏事儀節,“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凡司屬官品級亞於上司官者,稟事則跪。凡近侍官員難拘品級,行跪拜禮。”規定下級向上司稟事,也必須下跪,這樣一級跪一級,使跪的範圍和人數呈幾何級增加。

清代臣對君的跪拜禮比明朝更過之,《清會典》:“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禮,其他朝儀亦如之。”除了跪奏、跪聽,還要口稱“奴才”,還要叩響頭,磕頭“須聲徹御前,乃為至敬”。據說清宮“殿磚下行行覆瓿,履其上,有空谷傳聲之概”,只要叩對地方,聲音便特別洪亮,所以大臣叩見皇帝之前,必須重賂內監,指示向來碰頭之處,則聲蓬蓬然若擊鼓矣,且不至大痛,否則頭腫亦不響也”。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三、朝儀對君臣地位、君臣關係的影響

臣子的地位,隨著朝儀的變遷,大臣從與君坐而論道,到站著報告,到跪著奏答,君主的地位越來越尊貴,也越來越走向專制和獨裁;在帝王的眼裡,臣子的地位越來越低下,而大臣們的心離皇帝也越來越遠。君臣在朝堂上空間位置和姿勢的變化,是“君尊臣卑”人格不平等的形象表現。因君臣人格分離、地位的逐漸拉大,君臣關係也發生相應變化,朝堂上的集思廣益逐漸過渡到宋後的一言堂。

1、夏商周時期的君臣血緣關係

夏商周的貴族制時代,君臣多為家族成員,君臣關係有血緣關係背景,好比家族公司內部的上下級關係,國事以商量著來為主,並無“尊君卑臣”觀念。

2、春秋戰國至宋,君臣之間多為師友關係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以傳統血緣凝聚的小共同體社會瓦解,人員流動加速,陌生人之間互相選擇成為君臣。好比一個公司要做大做強,必須引進人才。大臣們是皇帝請來幫自己治理國家的,所以地位極高,君王對大臣以尊重、倚重為基調。漢代皇帝見了丞相都要客氣的行禮;晉唐時期,君主對臣大多情況下不直呼其名,而是稱呼其“字”以示平等和尊重。東晉時期的司馬睿登基時甚至要拉著丞相王導與他同坐龍床。宋代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君主與士大夫之間關係類似主賓、師友。如宋神宗尊王安石為“師臣”,南宋度宗亦尊賈似道為“師臣”。顧炎武《日知錄》中讚賞這種關係:“其時堂陛之間未甚闊絕,君臣而有朋友之義,後世所不能及矣。”

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大臣。皇帝以誠相待,做臣子的也會為國盡力捨命。在君臣之間師友關係的大背景下,君敬我一尺,臣敬君一丈。大臣們中儘管有擅奉迎的,有隨大流的,但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為己任的,仍佔主流。把盡心輔佐皇帝視為大臣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武死戰,文死諫”作為畢生的光榮。

01、武建功,文獻策。秦之李斯,為嬴政提了很多好建議,為秦始皇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並獻計獻策;上《諫逐客書》集天下人才為秦所用;秦一統天下後,建議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並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他的建議基本上都得到採納,在當時發揮作用,對後世影響巨大。

西漢之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被採納。雖然儒家思想在後朝的地位時有波動,但一直是歷代的主流意識,其影響可謂深遠。

文武兼備,為皇家大業鞠躬集萃,死而後已的,當首推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陝西祁山五丈原諸葛廟有一副對聯:一對二表三分鼎 ;六出七縱八陣圖。隆中對和前後出師表,是為劉備出主意;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是為蜀漢打江山。諸葛亮之與劉備,在桃園三結義時是好兄弟,劉備稱帝后是忠臣良將,劉備將死,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諸葛亮“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最後死在北伐的戰場五丈原上。

"

古代君臣關係變化,在歷代朝儀上有標誌性的反映。君一直在坐著,而且坐得越來越高,距離臣越來越遠;臣則由坐而立而跪,在君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透過朝儀中君臣姿勢和空間變遷的表象,可窺見君臣關係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一、叔孫通為漢高祖劉邦制定新朝儀

在劉邦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統一天下之前,先秦時代及秦國,都有自己風格的朝儀。而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通過起義從草根當上皇帝的人,對前朝的朝儀既不熟悉也不適應,尤其對朝儀的意義和作用存在嚴重認識上的缺陷,只是感到太繁瑣。所以,剛當上皇帝的他,面對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制定了幾條簡單的朝堂規矩。結果出了亂子:在慶功宴上,諸侯和群臣喝酒作樂,互相爭功,喝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擊柱,亂得不可開交。劉邦見了開始不高興了。儒生叔孫通深諳帝意,毛遂自薦,願召集魯儒和自己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新朝儀,以改變目前的混亂局面。高祖說:那好吧,只是不要太麻煩就行。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新朝儀經過制定、演練和高祖的檢閱、認可,首次在長樂宮落成, 各諸侯王及群臣朝拜皇帝參加歲首大典時實行。整個過程,不可一世的武將們個個表情肅穆、畢恭畢敬,往日亂哄哄的朝堂變得尊卑有序,漢高祖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得意忘形的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開心之餘,升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叔孫通通過制定規矩,強化了上朝的儀式感和出莊嚴肅穆的氛圍,強化了尊卑和等級,不但讓劉邦找到了當皇帝的感覺,也讓後世的帝王們有了效法的榜樣。

二、朝儀的變遷

朝儀是個複雜的禮儀系統,最核心部分的演變,康有為在他的《擬免跪拜詔》中,有精煉的總結:“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宋乃立,惟元乃跪,後世從之。”分述之:

1、宋朝之前,君臣都是坐而論道由於沒有坐具,君臣在朝堂上先是互相跪坐,君居中。自唐始,椅凳(胡床)發明後,大臣見君,皇帝垂足坐在凳子上,大臣跪坐地上。

2、宋代君坐臣立奏答——我可以坐著,你們得站著

宋朝之前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持續了一千餘年後,終於被宋太祖趙匡胤改變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臨大事頗有舉重若輕的本事,通常不按常理出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輕而易舉做了皇帝;喝了場酒,便把大臣們的兵權給收了。要改變千年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對於這位趙皇帝來說,也不是個事。宋邵博在《邵氏聞見後錄》裡記載:趙匡胤即位的那天,宰相範質等還是照例坐著的。趙匡胤看到大臣們也坐著,心裡就不舒服,就想了一個歪招。他說:“我眼睛昏花,你們可各自拿了文書就近給我看。”範質等紛紛站了起來進呈文書,完了回去想落座,發現宋太祖已暗中命令侍者撤去了他們的座位。自此,君臣共坐商議國事的朝儀成為了歷史,從此開啟了有宋一代君坐臣站的“君尊臣卑”朝儀模式。 大臣們一站就是三百多年。雖然站得有點累,甚至有點腰疼,但尊嚴還在。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宋代朝堂上站得筆直得大臣

3、元明清三代君坐臣跪奏答——我高高的坐著,你們必須跪著說話、聽宣

伴隨著成吉思汗、忽必烈的鐵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把蒙古族君臣之間的主奴關係帶進了大元朝的朝堂。元人《牧庵集》記載:“方奏,太史臣皆列跪。” 漢人的脊椎骨,終於被強權弄彎,高貴的頭顱也深深低下。

大明沿襲元制。在大臣們跪了近百年之後,朱元璋打敗元帝國建立大明。而強化“君尊臣卑”思想的元朝朝儀,朱元璋不但照單全收,而且推而廣之。據《大明會典》,洪武三年(1370)定奏事儀節,“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凡司屬官品級亞於上司官者,稟事則跪。凡近侍官員難拘品級,行跪拜禮。”規定下級向上司稟事,也必須下跪,這樣一級跪一級,使跪的範圍和人數呈幾何級增加。

清代臣對君的跪拜禮比明朝更過之,《清會典》:“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禮,其他朝儀亦如之。”除了跪奏、跪聽,還要口稱“奴才”,還要叩響頭,磕頭“須聲徹御前,乃為至敬”。據說清宮“殿磚下行行覆瓿,履其上,有空谷傳聲之概”,只要叩對地方,聲音便特別洪亮,所以大臣叩見皇帝之前,必須重賂內監,指示向來碰頭之處,則聲蓬蓬然若擊鼓矣,且不至大痛,否則頭腫亦不響也”。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三、朝儀對君臣地位、君臣關係的影響

臣子的地位,隨著朝儀的變遷,大臣從與君坐而論道,到站著報告,到跪著奏答,君主的地位越來越尊貴,也越來越走向專制和獨裁;在帝王的眼裡,臣子的地位越來越低下,而大臣們的心離皇帝也越來越遠。君臣在朝堂上空間位置和姿勢的變化,是“君尊臣卑”人格不平等的形象表現。因君臣人格分離、地位的逐漸拉大,君臣關係也發生相應變化,朝堂上的集思廣益逐漸過渡到宋後的一言堂。

1、夏商周時期的君臣血緣關係

夏商周的貴族制時代,君臣多為家族成員,君臣關係有血緣關係背景,好比家族公司內部的上下級關係,國事以商量著來為主,並無“尊君卑臣”觀念。

2、春秋戰國至宋,君臣之間多為師友關係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以傳統血緣凝聚的小共同體社會瓦解,人員流動加速,陌生人之間互相選擇成為君臣。好比一個公司要做大做強,必須引進人才。大臣們是皇帝請來幫自己治理國家的,所以地位極高,君王對大臣以尊重、倚重為基調。漢代皇帝見了丞相都要客氣的行禮;晉唐時期,君主對臣大多情況下不直呼其名,而是稱呼其“字”以示平等和尊重。東晉時期的司馬睿登基時甚至要拉著丞相王導與他同坐龍床。宋代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君主與士大夫之間關係類似主賓、師友。如宋神宗尊王安石為“師臣”,南宋度宗亦尊賈似道為“師臣”。顧炎武《日知錄》中讚賞這種關係:“其時堂陛之間未甚闊絕,君臣而有朋友之義,後世所不能及矣。”

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大臣。皇帝以誠相待,做臣子的也會為國盡力捨命。在君臣之間師友關係的大背景下,君敬我一尺,臣敬君一丈。大臣們中儘管有擅奉迎的,有隨大流的,但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為己任的,仍佔主流。把盡心輔佐皇帝視為大臣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武死戰,文死諫”作為畢生的光榮。

01、武建功,文獻策。秦之李斯,為嬴政提了很多好建議,為秦始皇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並獻計獻策;上《諫逐客書》集天下人才為秦所用;秦一統天下後,建議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並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他的建議基本上都得到採納,在當時發揮作用,對後世影響巨大。

西漢之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被採納。雖然儒家思想在後朝的地位時有波動,但一直是歷代的主流意識,其影響可謂深遠。

文武兼備,為皇家大業鞠躬集萃,死而後已的,當首推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陝西祁山五丈原諸葛廟有一副對聯:一對二表三分鼎 ;六出七縱八陣圖。隆中對和前後出師表,是為劉備出主意;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是為蜀漢打江山。諸葛亮之與劉備,在桃園三結義時是好兄弟,劉備稱帝后是忠臣良將,劉備將死,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諸葛亮“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最後死在北伐的戰場五丈原上。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02、深度參與,積極進諫。以唐朝為例,諸如立太子、立皇后等大事,一般都要徵求大臣意見。武則天當了皇帝,在立嗣問題上,在親子李顯和侄子武三思之間拿不定主意,就徵求狄仁傑的意見。狄仁傑告訴武則天,自古以來,祠堂上只有兒子供奉母親,鮮少聽說有外甥供奉姑姑的。只此一句,便決定了李唐天下的未來。

"

古代君臣關係變化,在歷代朝儀上有標誌性的反映。君一直在坐著,而且坐得越來越高,距離臣越來越遠;臣則由坐而立而跪,在君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透過朝儀中君臣姿勢和空間變遷的表象,可窺見君臣關係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一、叔孫通為漢高祖劉邦制定新朝儀

在劉邦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統一天下之前,先秦時代及秦國,都有自己風格的朝儀。而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通過起義從草根當上皇帝的人,對前朝的朝儀既不熟悉也不適應,尤其對朝儀的意義和作用存在嚴重認識上的缺陷,只是感到太繁瑣。所以,剛當上皇帝的他,面對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制定了幾條簡單的朝堂規矩。結果出了亂子:在慶功宴上,諸侯和群臣喝酒作樂,互相爭功,喝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擊柱,亂得不可開交。劉邦見了開始不高興了。儒生叔孫通深諳帝意,毛遂自薦,願召集魯儒和自己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新朝儀,以改變目前的混亂局面。高祖說:那好吧,只是不要太麻煩就行。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新朝儀經過制定、演練和高祖的檢閱、認可,首次在長樂宮落成, 各諸侯王及群臣朝拜皇帝參加歲首大典時實行。整個過程,不可一世的武將們個個表情肅穆、畢恭畢敬,往日亂哄哄的朝堂變得尊卑有序,漢高祖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得意忘形的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開心之餘,升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叔孫通通過制定規矩,強化了上朝的儀式感和出莊嚴肅穆的氛圍,強化了尊卑和等級,不但讓劉邦找到了當皇帝的感覺,也讓後世的帝王們有了效法的榜樣。

二、朝儀的變遷

朝儀是個複雜的禮儀系統,最核心部分的演變,康有為在他的《擬免跪拜詔》中,有精煉的總結:“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宋乃立,惟元乃跪,後世從之。”分述之:

1、宋朝之前,君臣都是坐而論道由於沒有坐具,君臣在朝堂上先是互相跪坐,君居中。自唐始,椅凳(胡床)發明後,大臣見君,皇帝垂足坐在凳子上,大臣跪坐地上。

2、宋代君坐臣立奏答——我可以坐著,你們得站著

宋朝之前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持續了一千餘年後,終於被宋太祖趙匡胤改變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臨大事頗有舉重若輕的本事,通常不按常理出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輕而易舉做了皇帝;喝了場酒,便把大臣們的兵權給收了。要改變千年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對於這位趙皇帝來說,也不是個事。宋邵博在《邵氏聞見後錄》裡記載:趙匡胤即位的那天,宰相範質等還是照例坐著的。趙匡胤看到大臣們也坐著,心裡就不舒服,就想了一個歪招。他說:“我眼睛昏花,你們可各自拿了文書就近給我看。”範質等紛紛站了起來進呈文書,完了回去想落座,發現宋太祖已暗中命令侍者撤去了他們的座位。自此,君臣共坐商議國事的朝儀成為了歷史,從此開啟了有宋一代君坐臣站的“君尊臣卑”朝儀模式。 大臣們一站就是三百多年。雖然站得有點累,甚至有點腰疼,但尊嚴還在。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宋代朝堂上站得筆直得大臣

3、元明清三代君坐臣跪奏答——我高高的坐著,你們必須跪著說話、聽宣

伴隨著成吉思汗、忽必烈的鐵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把蒙古族君臣之間的主奴關係帶進了大元朝的朝堂。元人《牧庵集》記載:“方奏,太史臣皆列跪。” 漢人的脊椎骨,終於被強權弄彎,高貴的頭顱也深深低下。

大明沿襲元制。在大臣們跪了近百年之後,朱元璋打敗元帝國建立大明。而強化“君尊臣卑”思想的元朝朝儀,朱元璋不但照單全收,而且推而廣之。據《大明會典》,洪武三年(1370)定奏事儀節,“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凡司屬官品級亞於上司官者,稟事則跪。凡近侍官員難拘品級,行跪拜禮。”規定下級向上司稟事,也必須下跪,這樣一級跪一級,使跪的範圍和人數呈幾何級增加。

清代臣對君的跪拜禮比明朝更過之,《清會典》:“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禮,其他朝儀亦如之。”除了跪奏、跪聽,還要口稱“奴才”,還要叩響頭,磕頭“須聲徹御前,乃為至敬”。據說清宮“殿磚下行行覆瓿,履其上,有空谷傳聲之概”,只要叩對地方,聲音便特別洪亮,所以大臣叩見皇帝之前,必須重賂內監,指示向來碰頭之處,則聲蓬蓬然若擊鼓矣,且不至大痛,否則頭腫亦不響也”。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三、朝儀對君臣地位、君臣關係的影響

臣子的地位,隨著朝儀的變遷,大臣從與君坐而論道,到站著報告,到跪著奏答,君主的地位越來越尊貴,也越來越走向專制和獨裁;在帝王的眼裡,臣子的地位越來越低下,而大臣們的心離皇帝也越來越遠。君臣在朝堂上空間位置和姿勢的變化,是“君尊臣卑”人格不平等的形象表現。因君臣人格分離、地位的逐漸拉大,君臣關係也發生相應變化,朝堂上的集思廣益逐漸過渡到宋後的一言堂。

1、夏商周時期的君臣血緣關係

夏商周的貴族制時代,君臣多為家族成員,君臣關係有血緣關係背景,好比家族公司內部的上下級關係,國事以商量著來為主,並無“尊君卑臣”觀念。

2、春秋戰國至宋,君臣之間多為師友關係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以傳統血緣凝聚的小共同體社會瓦解,人員流動加速,陌生人之間互相選擇成為君臣。好比一個公司要做大做強,必須引進人才。大臣們是皇帝請來幫自己治理國家的,所以地位極高,君王對大臣以尊重、倚重為基調。漢代皇帝見了丞相都要客氣的行禮;晉唐時期,君主對臣大多情況下不直呼其名,而是稱呼其“字”以示平等和尊重。東晉時期的司馬睿登基時甚至要拉著丞相王導與他同坐龍床。宋代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君主與士大夫之間關係類似主賓、師友。如宋神宗尊王安石為“師臣”,南宋度宗亦尊賈似道為“師臣”。顧炎武《日知錄》中讚賞這種關係:“其時堂陛之間未甚闊絕,君臣而有朋友之義,後世所不能及矣。”

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大臣。皇帝以誠相待,做臣子的也會為國盡力捨命。在君臣之間師友關係的大背景下,君敬我一尺,臣敬君一丈。大臣們中儘管有擅奉迎的,有隨大流的,但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為己任的,仍佔主流。把盡心輔佐皇帝視為大臣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武死戰,文死諫”作為畢生的光榮。

01、武建功,文獻策。秦之李斯,為嬴政提了很多好建議,為秦始皇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並獻計獻策;上《諫逐客書》集天下人才為秦所用;秦一統天下後,建議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並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他的建議基本上都得到採納,在當時發揮作用,對後世影響巨大。

西漢之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被採納。雖然儒家思想在後朝的地位時有波動,但一直是歷代的主流意識,其影響可謂深遠。

文武兼備,為皇家大業鞠躬集萃,死而後已的,當首推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陝西祁山五丈原諸葛廟有一副對聯:一對二表三分鼎 ;六出七縱八陣圖。隆中對和前後出師表,是為劉備出主意;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是為蜀漢打江山。諸葛亮之與劉備,在桃園三結義時是好兄弟,劉備稱帝后是忠臣良將,劉備將死,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諸葛亮“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最後死在北伐的戰場五丈原上。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02、深度參與,積極進諫。以唐朝為例,諸如立太子、立皇后等大事,一般都要徵求大臣意見。武則天當了皇帝,在立嗣問題上,在親子李顯和侄子武三思之間拿不定主意,就徵求狄仁傑的意見。狄仁傑告訴武則天,自古以來,祠堂上只有兒子供奉母親,鮮少聽說有外甥供奉姑姑的。只此一句,便決定了李唐天下的未來。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唐朝的大臣比較牛,連皇帝的私生活也不放過。武則天作了皇帝,有了薛懷義等男寵,對此,宰相蘇良嗣早已看不慣。一次在朝堂上蘇良嗣見薛懷義對自己無禮,當眾甩了薛一耳光,薛懷義去找武則天告狀,沒想到武則天說你該打,自己替他做不了主,讓他認了。因為自己也非常懼怕他,讓薛懷義以後看見蘇良嗣躲遠點。

打男寵還算小事,狄仁傑直接勸女皇遠離男色,這問題就很嚴重。結果怎麼樣?七十多歲的武則天辯解說,我這是採陽補陰,效果很好,你來看我又長出了新牙齒。既如此,武則天最終還是撤銷了“控鶴監”,但是,女皇並沒有整改到位,依舊把張氏兄弟留在身邊。狄仁傑就再三勸女皇,落實工作不要表面化、形式化,要從根本上撤銷。武則天就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學生,表現非常乖,不僅向狄仁傑承認了錯誤,承諾自己不會再增加男寵了,一定會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

魏徵無疑是唐朝第一進諫手,後朝鮮有超過他的。史載,魏徵在為唐太宗效力的十七年中,諫諍多達二百餘次,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魏徵一條一條的進諫還嫌不過癮,還要長篇大論寫了個《諫太宗十思疏》。魏徵比唐代宗大20多歲,既是臣下,也是老師,又是監察官。唐太宗一方面受益於魏徵,所以在魏徵死後,李世民有感而發:“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另一方面,也沒少受魏徵的氣,挺窩火的,所以,在魏徵死後,和魏徵的親家也不作了(悔婚),把魏徵的墓碑也親手推倒了,著實發洩了一下。後來還是把墓碑扶正了,明顯是和死後的魏徵鬥氣。

"

古代君臣關係變化,在歷代朝儀上有標誌性的反映。君一直在坐著,而且坐得越來越高,距離臣越來越遠;臣則由坐而立而跪,在君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透過朝儀中君臣姿勢和空間變遷的表象,可窺見君臣關係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一、叔孫通為漢高祖劉邦制定新朝儀

在劉邦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統一天下之前,先秦時代及秦國,都有自己風格的朝儀。而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通過起義從草根當上皇帝的人,對前朝的朝儀既不熟悉也不適應,尤其對朝儀的意義和作用存在嚴重認識上的缺陷,只是感到太繁瑣。所以,剛當上皇帝的他,面對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制定了幾條簡單的朝堂規矩。結果出了亂子:在慶功宴上,諸侯和群臣喝酒作樂,互相爭功,喝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擊柱,亂得不可開交。劉邦見了開始不高興了。儒生叔孫通深諳帝意,毛遂自薦,願召集魯儒和自己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新朝儀,以改變目前的混亂局面。高祖說:那好吧,只是不要太麻煩就行。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新朝儀經過制定、演練和高祖的檢閱、認可,首次在長樂宮落成, 各諸侯王及群臣朝拜皇帝參加歲首大典時實行。整個過程,不可一世的武將們個個表情肅穆、畢恭畢敬,往日亂哄哄的朝堂變得尊卑有序,漢高祖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得意忘形的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開心之餘,升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叔孫通通過制定規矩,強化了上朝的儀式感和出莊嚴肅穆的氛圍,強化了尊卑和等級,不但讓劉邦找到了當皇帝的感覺,也讓後世的帝王們有了效法的榜樣。

二、朝儀的變遷

朝儀是個複雜的禮儀系統,最核心部分的演變,康有為在他的《擬免跪拜詔》中,有精煉的總結:“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宋乃立,惟元乃跪,後世從之。”分述之:

1、宋朝之前,君臣都是坐而論道由於沒有坐具,君臣在朝堂上先是互相跪坐,君居中。自唐始,椅凳(胡床)發明後,大臣見君,皇帝垂足坐在凳子上,大臣跪坐地上。

2、宋代君坐臣立奏答——我可以坐著,你們得站著

宋朝之前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持續了一千餘年後,終於被宋太祖趙匡胤改變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臨大事頗有舉重若輕的本事,通常不按常理出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輕而易舉做了皇帝;喝了場酒,便把大臣們的兵權給收了。要改變千年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對於這位趙皇帝來說,也不是個事。宋邵博在《邵氏聞見後錄》裡記載:趙匡胤即位的那天,宰相範質等還是照例坐著的。趙匡胤看到大臣們也坐著,心裡就不舒服,就想了一個歪招。他說:“我眼睛昏花,你們可各自拿了文書就近給我看。”範質等紛紛站了起來進呈文書,完了回去想落座,發現宋太祖已暗中命令侍者撤去了他們的座位。自此,君臣共坐商議國事的朝儀成為了歷史,從此開啟了有宋一代君坐臣站的“君尊臣卑”朝儀模式。 大臣們一站就是三百多年。雖然站得有點累,甚至有點腰疼,但尊嚴還在。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宋代朝堂上站得筆直得大臣

3、元明清三代君坐臣跪奏答——我高高的坐著,你們必須跪著說話、聽宣

伴隨著成吉思汗、忽必烈的鐵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把蒙古族君臣之間的主奴關係帶進了大元朝的朝堂。元人《牧庵集》記載:“方奏,太史臣皆列跪。” 漢人的脊椎骨,終於被強權弄彎,高貴的頭顱也深深低下。

大明沿襲元制。在大臣們跪了近百年之後,朱元璋打敗元帝國建立大明。而強化“君尊臣卑”思想的元朝朝儀,朱元璋不但照單全收,而且推而廣之。據《大明會典》,洪武三年(1370)定奏事儀節,“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凡司屬官品級亞於上司官者,稟事則跪。凡近侍官員難拘品級,行跪拜禮。”規定下級向上司稟事,也必須下跪,這樣一級跪一級,使跪的範圍和人數呈幾何級增加。

清代臣對君的跪拜禮比明朝更過之,《清會典》:“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禮,其他朝儀亦如之。”除了跪奏、跪聽,還要口稱“奴才”,還要叩響頭,磕頭“須聲徹御前,乃為至敬”。據說清宮“殿磚下行行覆瓿,履其上,有空谷傳聲之概”,只要叩對地方,聲音便特別洪亮,所以大臣叩見皇帝之前,必須重賂內監,指示向來碰頭之處,則聲蓬蓬然若擊鼓矣,且不至大痛,否則頭腫亦不響也”。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三、朝儀對君臣地位、君臣關係的影響

臣子的地位,隨著朝儀的變遷,大臣從與君坐而論道,到站著報告,到跪著奏答,君主的地位越來越尊貴,也越來越走向專制和獨裁;在帝王的眼裡,臣子的地位越來越低下,而大臣們的心離皇帝也越來越遠。君臣在朝堂上空間位置和姿勢的變化,是“君尊臣卑”人格不平等的形象表現。因君臣人格分離、地位的逐漸拉大,君臣關係也發生相應變化,朝堂上的集思廣益逐漸過渡到宋後的一言堂。

1、夏商周時期的君臣血緣關係

夏商周的貴族制時代,君臣多為家族成員,君臣關係有血緣關係背景,好比家族公司內部的上下級關係,國事以商量著來為主,並無“尊君卑臣”觀念。

2、春秋戰國至宋,君臣之間多為師友關係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以傳統血緣凝聚的小共同體社會瓦解,人員流動加速,陌生人之間互相選擇成為君臣。好比一個公司要做大做強,必須引進人才。大臣們是皇帝請來幫自己治理國家的,所以地位極高,君王對大臣以尊重、倚重為基調。漢代皇帝見了丞相都要客氣的行禮;晉唐時期,君主對臣大多情況下不直呼其名,而是稱呼其“字”以示平等和尊重。東晉時期的司馬睿登基時甚至要拉著丞相王導與他同坐龍床。宋代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君主與士大夫之間關係類似主賓、師友。如宋神宗尊王安石為“師臣”,南宋度宗亦尊賈似道為“師臣”。顧炎武《日知錄》中讚賞這種關係:“其時堂陛之間未甚闊絕,君臣而有朋友之義,後世所不能及矣。”

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大臣。皇帝以誠相待,做臣子的也會為國盡力捨命。在君臣之間師友關係的大背景下,君敬我一尺,臣敬君一丈。大臣們中儘管有擅奉迎的,有隨大流的,但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為己任的,仍佔主流。把盡心輔佐皇帝視為大臣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武死戰,文死諫”作為畢生的光榮。

01、武建功,文獻策。秦之李斯,為嬴政提了很多好建議,為秦始皇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並獻計獻策;上《諫逐客書》集天下人才為秦所用;秦一統天下後,建議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並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他的建議基本上都得到採納,在當時發揮作用,對後世影響巨大。

西漢之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被採納。雖然儒家思想在後朝的地位時有波動,但一直是歷代的主流意識,其影響可謂深遠。

文武兼備,為皇家大業鞠躬集萃,死而後已的,當首推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陝西祁山五丈原諸葛廟有一副對聯:一對二表三分鼎 ;六出七縱八陣圖。隆中對和前後出師表,是為劉備出主意;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是為蜀漢打江山。諸葛亮之與劉備,在桃園三結義時是好兄弟,劉備稱帝后是忠臣良將,劉備將死,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諸葛亮“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最後死在北伐的戰場五丈原上。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02、深度參與,積極進諫。以唐朝為例,諸如立太子、立皇后等大事,一般都要徵求大臣意見。武則天當了皇帝,在立嗣問題上,在親子李顯和侄子武三思之間拿不定主意,就徵求狄仁傑的意見。狄仁傑告訴武則天,自古以來,祠堂上只有兒子供奉母親,鮮少聽說有外甥供奉姑姑的。只此一句,便決定了李唐天下的未來。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唐朝的大臣比較牛,連皇帝的私生活也不放過。武則天作了皇帝,有了薛懷義等男寵,對此,宰相蘇良嗣早已看不慣。一次在朝堂上蘇良嗣見薛懷義對自己無禮,當眾甩了薛一耳光,薛懷義去找武則天告狀,沒想到武則天說你該打,自己替他做不了主,讓他認了。因為自己也非常懼怕他,讓薛懷義以後看見蘇良嗣躲遠點。

打男寵還算小事,狄仁傑直接勸女皇遠離男色,這問題就很嚴重。結果怎麼樣?七十多歲的武則天辯解說,我這是採陽補陰,效果很好,你來看我又長出了新牙齒。既如此,武則天最終還是撤銷了“控鶴監”,但是,女皇並沒有整改到位,依舊把張氏兄弟留在身邊。狄仁傑就再三勸女皇,落實工作不要表面化、形式化,要從根本上撤銷。武則天就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學生,表現非常乖,不僅向狄仁傑承認了錯誤,承諾自己不會再增加男寵了,一定會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

魏徵無疑是唐朝第一進諫手,後朝鮮有超過他的。史載,魏徵在為唐太宗效力的十七年中,諫諍多達二百餘次,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魏徵一條一條的進諫還嫌不過癮,還要長篇大論寫了個《諫太宗十思疏》。魏徵比唐代宗大20多歲,既是臣下,也是老師,又是監察官。唐太宗一方面受益於魏徵,所以在魏徵死後,李世民有感而發:“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另一方面,也沒少受魏徵的氣,挺窩火的,所以,在魏徵死後,和魏徵的親家也不作了(悔婚),把魏徵的墓碑也親手推倒了,著實發洩了一下。後來還是把墓碑扶正了,明顯是和死後的魏徵鬥氣。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當皇帝自己說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臉色,怕諫官們揪住小辮子,這種頗有民主意味的朝堂風氣,在宋朝達到了高峰;文官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也在宋朝達到頂峰。

唐有魏徵,宋有包拯。包拯的一生,最出彩就是做諫官,懟天懟地懟皇帝。說急了,甚至對著宋仁宗發連珠炮,噴得皇帝滿臉口水。搞得仁宗同志很尷尬,像挨訓的小學生。只有回到後宮拿張貴妃出氣:都是你,非要替你伯父跑官要官,你不知道包拯把朕看得很緊嗎?又一次,一群和尚在皇宮中參加道場法事後,仁宗皇帝賞賜每個僧人紫羅一匹,並特意交待:“來日出東華門,將紫羅放在懷中,別讓人瞧見,否則包拯等臺諫官又要噴朕一臉唾沫星子了。”

與唐朝相比,宋代直言敢諫的不只包拯,而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蘇東坡等人懟起皇帝均不遜色,史稱“天下是非付之臺諫”。唐宋兩朝,華夏能夠傲視天下、引領世界,與良好君臣關係下皇帝民主、大臣盡力不無關係。

03、託孤。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彌留之際,將長孫無忌與褚遂良召入臥室,對二人說:“卿等忠烈,簡在朕心。昔漢武寄霍光,劉備託諸葛,朕之後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須盡誠輔佐,永保宗社。”對太子李治說:“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國家之事,我就放心了。”皇帝託孤,是對大臣最大的肯定和信任。

3、元明清三代,君臣之間為主奴關係

元明清三代,大臣的地位和處境與宋前不可同日而語。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滿族建立的清朝,對於漢臣漢人低看一等。元朝的“四等人制”,依次把國民分為蒙古人、色目人(多西域人,部分契丹人)、漢人和南人(多為原宋朝的漢族)四個等級,天生的先低人一等。

宋朝優待士大夫,前所未有;明朝羞辱士大夫,同樣前所未有。嘉靖三年(1524),因為大禮議之爭,134名諫言的大臣被集體廷杖,血濺玉階,肉飛金殿,16人當場被打死。與宋代的直言大臣群體相比,明朝的海瑞是孤獨的;與包拯敢拉著皇帝的龍袍爭辯相比,海瑞是抬著棺材給嘉靖皇帝上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到了清朝,清廷高喊著滿漢一家,實際上還是隔著一層皮。在清朝皇帝眼裡,只有“奴才”才是最可信的,而能稱為“奴才”的,只有滿臣和漢將才又資格。漢臣則是比“奴才”低一級的打工仔而已。

清初以來,儒生的獨立人格可謂消失殆盡,很多人不是成為嬉皮笑臉的弄臣,就是低三下四的庸臣,哪個還敢直言進諫?哪個還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生理想?頗有幾分才華的和珅,成為皇帝身邊的哈巴狗;滿腹經綸的紀曉嵐,除了編編書,也只能以陪皇帝說笑,逗皇帝高興為主業。宋代之前大臣們我要說話、我願說話、我有話要說、我必須說話的主動而生動的局面不見了;元明清的皇帝們大多都陶醉在大臣的阿諛逢迎裡不能自拔。

"

古代君臣關係變化,在歷代朝儀上有標誌性的反映。君一直在坐著,而且坐得越來越高,距離臣越來越遠;臣則由坐而立而跪,在君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透過朝儀中君臣姿勢和空間變遷的表象,可窺見君臣關係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一、叔孫通為漢高祖劉邦制定新朝儀

在劉邦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統一天下之前,先秦時代及秦國,都有自己風格的朝儀。而劉邦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通過起義從草根當上皇帝的人,對前朝的朝儀既不熟悉也不適應,尤其對朝儀的意義和作用存在嚴重認識上的缺陷,只是感到太繁瑣。所以,剛當上皇帝的他,面對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只制定了幾條簡單的朝堂規矩。結果出了亂子:在慶功宴上,諸侯和群臣喝酒作樂,互相爭功,喝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擊柱,亂得不可開交。劉邦見了開始不高興了。儒生叔孫通深諳帝意,毛遂自薦,願召集魯儒和自己的弟子,共同制定一套新朝儀,以改變目前的混亂局面。高祖說:那好吧,只是不要太麻煩就行。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新朝儀經過制定、演練和高祖的檢閱、認可,首次在長樂宮落成, 各諸侯王及群臣朝拜皇帝參加歲首大典時實行。整個過程,不可一世的武將們個個表情肅穆、畢恭畢敬,往日亂哄哄的朝堂變得尊卑有序,漢高祖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得意忘形的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開心之餘,升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叔孫通通過制定規矩,強化了上朝的儀式感和出莊嚴肅穆的氛圍,強化了尊卑和等級,不但讓劉邦找到了當皇帝的感覺,也讓後世的帝王們有了效法的榜樣。

二、朝儀的變遷

朝儀是個複雜的禮儀系統,最核心部分的演變,康有為在他的《擬免跪拜詔》中,有精煉的總結:“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宋乃立,惟元乃跪,後世從之。”分述之:

1、宋朝之前,君臣都是坐而論道由於沒有坐具,君臣在朝堂上先是互相跪坐,君居中。自唐始,椅凳(胡床)發明後,大臣見君,皇帝垂足坐在凳子上,大臣跪坐地上。

2、宋代君坐臣立奏答——我可以坐著,你們得站著

宋朝之前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持續了一千餘年後,終於被宋太祖趙匡胤改變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臨大事頗有舉重若輕的本事,通常不按常理出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輕而易舉做了皇帝;喝了場酒,便把大臣們的兵權給收了。要改變千年君臣坐而論道的朝儀,對於這位趙皇帝來說,也不是個事。宋邵博在《邵氏聞見後錄》裡記載:趙匡胤即位的那天,宰相範質等還是照例坐著的。趙匡胤看到大臣們也坐著,心裡就不舒服,就想了一個歪招。他說:“我眼睛昏花,你們可各自拿了文書就近給我看。”範質等紛紛站了起來進呈文書,完了回去想落座,發現宋太祖已暗中命令侍者撤去了他們的座位。自此,君臣共坐商議國事的朝儀成為了歷史,從此開啟了有宋一代君坐臣站的“君尊臣卑”朝儀模式。 大臣們一站就是三百多年。雖然站得有點累,甚至有點腰疼,但尊嚴還在。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宋代朝堂上站得筆直得大臣

3、元明清三代君坐臣跪奏答——我高高的坐著,你們必須跪著說話、聽宣

伴隨著成吉思汗、忽必烈的鐵騎,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把蒙古族君臣之間的主奴關係帶進了大元朝的朝堂。元人《牧庵集》記載:“方奏,太史臣皆列跪。” 漢人的脊椎骨,終於被強權弄彎,高貴的頭顱也深深低下。

大明沿襲元制。在大臣們跪了近百年之後,朱元璋打敗元帝國建立大明。而強化“君尊臣卑”思想的元朝朝儀,朱元璋不但照單全收,而且推而廣之。據《大明會典》,洪武三年(1370)定奏事儀節,“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凡司屬官品級亞於上司官者,稟事則跪。凡近侍官員難拘品級,行跪拜禮。”規定下級向上司稟事,也必須下跪,這樣一級跪一級,使跪的範圍和人數呈幾何級增加。

清代臣對君的跪拜禮比明朝更過之,《清會典》:“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禮,其他朝儀亦如之。”除了跪奏、跪聽,還要口稱“奴才”,還要叩響頭,磕頭“須聲徹御前,乃為至敬”。據說清宮“殿磚下行行覆瓿,履其上,有空谷傳聲之概”,只要叩對地方,聲音便特別洪亮,所以大臣叩見皇帝之前,必須重賂內監,指示向來碰頭之處,則聲蓬蓬然若擊鼓矣,且不至大痛,否則頭腫亦不響也”。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三、朝儀對君臣地位、君臣關係的影響

臣子的地位,隨著朝儀的變遷,大臣從與君坐而論道,到站著報告,到跪著奏答,君主的地位越來越尊貴,也越來越走向專制和獨裁;在帝王的眼裡,臣子的地位越來越低下,而大臣們的心離皇帝也越來越遠。君臣在朝堂上空間位置和姿勢的變化,是“君尊臣卑”人格不平等的形象表現。因君臣人格分離、地位的逐漸拉大,君臣關係也發生相應變化,朝堂上的集思廣益逐漸過渡到宋後的一言堂。

1、夏商周時期的君臣血緣關係

夏商周的貴族制時代,君臣多為家族成員,君臣關係有血緣關係背景,好比家族公司內部的上下級關係,國事以商量著來為主,並無“尊君卑臣”觀念。

2、春秋戰國至宋,君臣之間多為師友關係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以傳統血緣凝聚的小共同體社會瓦解,人員流動加速,陌生人之間互相選擇成為君臣。好比一個公司要做大做強,必須引進人才。大臣們是皇帝請來幫自己治理國家的,所以地位極高,君王對大臣以尊重、倚重為基調。漢代皇帝見了丞相都要客氣的行禮;晉唐時期,君主對臣大多情況下不直呼其名,而是稱呼其“字”以示平等和尊重。東晉時期的司馬睿登基時甚至要拉著丞相王導與他同坐龍床。宋代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君主與士大夫之間關係類似主賓、師友。如宋神宗尊王安石為“師臣”,南宋度宗亦尊賈似道為“師臣”。顧炎武《日知錄》中讚賞這種關係:“其時堂陛之間未甚闊絕,君臣而有朋友之義,後世所不能及矣。”

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大臣。皇帝以誠相待,做臣子的也會為國盡力捨命。在君臣之間師友關係的大背景下,君敬我一尺,臣敬君一丈。大臣們中儘管有擅奉迎的,有隨大流的,但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為己任的,仍佔主流。把盡心輔佐皇帝視為大臣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武死戰,文死諫”作為畢生的光榮。

01、武建功,文獻策。秦之李斯,為嬴政提了很多好建議,為秦始皇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並獻計獻策;上《諫逐客書》集天下人才為秦所用;秦一統天下後,建議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並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他的建議基本上都得到採納,在當時發揮作用,對後世影響巨大。

西漢之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被採納。雖然儒家思想在後朝的地位時有波動,但一直是歷代的主流意識,其影響可謂深遠。

文武兼備,為皇家大業鞠躬集萃,死而後已的,當首推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陝西祁山五丈原諸葛廟有一副對聯:一對二表三分鼎 ;六出七縱八陣圖。隆中對和前後出師表,是為劉備出主意;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是為蜀漢打江山。諸葛亮之與劉備,在桃園三結義時是好兄弟,劉備稱帝后是忠臣良將,劉備將死,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諸葛亮“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最後死在北伐的戰場五丈原上。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02、深度參與,積極進諫。以唐朝為例,諸如立太子、立皇后等大事,一般都要徵求大臣意見。武則天當了皇帝,在立嗣問題上,在親子李顯和侄子武三思之間拿不定主意,就徵求狄仁傑的意見。狄仁傑告訴武則天,自古以來,祠堂上只有兒子供奉母親,鮮少聽說有外甥供奉姑姑的。只此一句,便決定了李唐天下的未來。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唐朝的大臣比較牛,連皇帝的私生活也不放過。武則天作了皇帝,有了薛懷義等男寵,對此,宰相蘇良嗣早已看不慣。一次在朝堂上蘇良嗣見薛懷義對自己無禮,當眾甩了薛一耳光,薛懷義去找武則天告狀,沒想到武則天說你該打,自己替他做不了主,讓他認了。因為自己也非常懼怕他,讓薛懷義以後看見蘇良嗣躲遠點。

打男寵還算小事,狄仁傑直接勸女皇遠離男色,這問題就很嚴重。結果怎麼樣?七十多歲的武則天辯解說,我這是採陽補陰,效果很好,你來看我又長出了新牙齒。既如此,武則天最終還是撤銷了“控鶴監”,但是,女皇並沒有整改到位,依舊把張氏兄弟留在身邊。狄仁傑就再三勸女皇,落實工作不要表面化、形式化,要從根本上撤銷。武則天就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學生,表現非常乖,不僅向狄仁傑承認了錯誤,承諾自己不會再增加男寵了,一定會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

魏徵無疑是唐朝第一進諫手,後朝鮮有超過他的。史載,魏徵在為唐太宗效力的十七年中,諫諍多達二百餘次,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魏徵一條一條的進諫還嫌不過癮,還要長篇大論寫了個《諫太宗十思疏》。魏徵比唐代宗大20多歲,既是臣下,也是老師,又是監察官。唐太宗一方面受益於魏徵,所以在魏徵死後,李世民有感而發:“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另一方面,也沒少受魏徵的氣,挺窩火的,所以,在魏徵死後,和魏徵的親家也不作了(悔婚),把魏徵的墓碑也親手推倒了,著實發洩了一下。後來還是把墓碑扶正了,明顯是和死後的魏徵鬥氣。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當皇帝自己說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臉色,怕諫官們揪住小辮子,這種頗有民主意味的朝堂風氣,在宋朝達到了高峰;文官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也在宋朝達到頂峰。

唐有魏徵,宋有包拯。包拯的一生,最出彩就是做諫官,懟天懟地懟皇帝。說急了,甚至對著宋仁宗發連珠炮,噴得皇帝滿臉口水。搞得仁宗同志很尷尬,像挨訓的小學生。只有回到後宮拿張貴妃出氣:都是你,非要替你伯父跑官要官,你不知道包拯把朕看得很緊嗎?又一次,一群和尚在皇宮中參加道場法事後,仁宗皇帝賞賜每個僧人紫羅一匹,並特意交待:“來日出東華門,將紫羅放在懷中,別讓人瞧見,否則包拯等臺諫官又要噴朕一臉唾沫星子了。”

與唐朝相比,宋代直言敢諫的不只包拯,而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蘇東坡等人懟起皇帝均不遜色,史稱“天下是非付之臺諫”。唐宋兩朝,華夏能夠傲視天下、引領世界,與良好君臣關係下皇帝民主、大臣盡力不無關係。

03、託孤。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彌留之際,將長孫無忌與褚遂良召入臥室,對二人說:“卿等忠烈,簡在朕心。昔漢武寄霍光,劉備託諸葛,朕之後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須盡誠輔佐,永保宗社。”對太子李治說:“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國家之事,我就放心了。”皇帝託孤,是對大臣最大的肯定和信任。

3、元明清三代,君臣之間為主奴關係

元明清三代,大臣的地位和處境與宋前不可同日而語。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滿族建立的清朝,對於漢臣漢人低看一等。元朝的“四等人制”,依次把國民分為蒙古人、色目人(多西域人,部分契丹人)、漢人和南人(多為原宋朝的漢族)四個等級,天生的先低人一等。

宋朝優待士大夫,前所未有;明朝羞辱士大夫,同樣前所未有。嘉靖三年(1524),因為大禮議之爭,134名諫言的大臣被集體廷杖,血濺玉階,肉飛金殿,16人當場被打死。與宋代的直言大臣群體相比,明朝的海瑞是孤獨的;與包拯敢拉著皇帝的龍袍爭辯相比,海瑞是抬著棺材給嘉靖皇帝上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到了清朝,清廷高喊著滿漢一家,實際上還是隔著一層皮。在清朝皇帝眼裡,只有“奴才”才是最可信的,而能稱為“奴才”的,只有滿臣和漢將才又資格。漢臣則是比“奴才”低一級的打工仔而已。

清初以來,儒生的獨立人格可謂消失殆盡,很多人不是成為嬉皮笑臉的弄臣,就是低三下四的庸臣,哪個還敢直言進諫?哪個還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生理想?頗有幾分才華的和珅,成為皇帝身邊的哈巴狗;滿腹經綸的紀曉嵐,除了編編書,也只能以陪皇帝說笑,逗皇帝高興為主業。宋代之前大臣們我要說話、我願說話、我有話要說、我必須說話的主動而生動的局面不見了;元明清的皇帝們大多都陶醉在大臣的阿諛逢迎裡不能自拔。

是誰弄彎了漢人的脊骨——從歷代朝儀演變看君臣關係變化及其影響

元明清三代的士大夫們整整跪了六百多年。讀書人一次次下跪,丟掉的是氣節,養成的是奴性,儒家倡導的“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在一次次的下跪中,大打折扣。一個人跪得久了,會跪得習慣,跪得心安理得,跪得殷勤歡快,跪出士風的退化。

紀曉嵐的得意門生汪德鉞,在《上大宗伯紀曉嵐師書》中,對跪之影響有難得的認識:“夫拜跪,細事耳,而所關甚巨。自古宗社之鞏固,由士大夫之有氣節;氣節之能植,由士大夫之識廉恥。“

官員們跪得越多,不但氣節盡失,而且一旦扭過身來,面對下屬,面對平民就越氣盛,他要在上級面前受的委屈,在下級和平民那裡找補回來。由此傳導帶來的影響,使奴化工作迅速向下普及。

下跪對於民族的影響,魯迅先生有深刻的反思:“一個跪了太久的民族,連站起來都有恐高症。一說錢權,立刻放大瞳孔;一說男女性事,馬上就興奮;說到民生、正義、人性、良知,個個啞巴,不關我事,不感興趣。一個個精到骨頭的個體組成了一盤散沙的族群,其實所有的屈辱和災難都是自釀的苦果……”

偉大的辛亥革命,結束了長期跪拜的歷史。一百多年來,大家以同志相稱,重回坐而論道。這是歷史巨大的、跨越式的進步。但是,身子站起來了,心不能還跪著;封建遺毒很深,真正身心俱立,尚需時日。

(本文所談是個大題目,本人學力才力有限,敬請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