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桑葉上的蠶、絲繭和飛蛾(1820年)

西方人針對中國植物的“商業機密竊取”更多地發生在近代。新航路開闢前,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就加劇了西方對於東方的幻想,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明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讓幻想始終無法照進現實。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茶被端上了英國人的餐桌,英國逐漸形成了“下午茶”的飲食文化。19世紀中葉,當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門,頂著“植物學家”頭銜的羅伯特·福瓊開始進行鍼對茶葉的“商業機密竊取”活動,1842年他首次被派往中國,穿上中式服裝偽裝成大清子民,非法地搜尋茶樹和新的花卉品種,並找到了茶葉的祕密。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桑葉上的蠶、絲繭和飛蛾(1820年)

西方人針對中國植物的“商業機密竊取”更多地發生在近代。新航路開闢前,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就加劇了西方對於東方的幻想,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明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讓幻想始終無法照進現實。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茶被端上了英國人的餐桌,英國逐漸形成了“下午茶”的飲食文化。19世紀中葉,當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門,頂著“植物學家”頭銜的羅伯特·福瓊開始進行鍼對茶葉的“商業機密竊取”活動,1842年他首次被派往中國,穿上中式服裝偽裝成大清子民,非法地搜尋茶樹和新的花卉品種,並找到了茶葉的祕密。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大英圖書館館藏圖畫:茶樹(約1800年)

福瓊和他的後繼者們將茶種帶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培育出更加適合英國人口感的紅茶,後來隨著茶葉產量的提升和全球貿易的深入,這種飲品很快就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茶葉,在同一時期深得西方人喜愛的還有瓷器上的各種植物紋飾以及中式花園。1757年,威廉·錢伯斯勳爵出版的《中國房屋設計》引領了中式園林在英國的風潮。最早運抵歐洲的是從廣東苗圃裡培育出來的山茶、牡丹、菊花和蘭花、杜鵑和紫藤等盆栽,中國植物全方位地“改造”著歐洲的生活方式。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桑葉上的蠶、絲繭和飛蛾(1820年)

西方人針對中國植物的“商業機密竊取”更多地發生在近代。新航路開闢前,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就加劇了西方對於東方的幻想,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明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讓幻想始終無法照進現實。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茶被端上了英國人的餐桌,英國逐漸形成了“下午茶”的飲食文化。19世紀中葉,當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門,頂著“植物學家”頭銜的羅伯特·福瓊開始進行鍼對茶葉的“商業機密竊取”活動,1842年他首次被派往中國,穿上中式服裝偽裝成大清子民,非法地搜尋茶樹和新的花卉品種,並找到了茶葉的祕密。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大英圖書館館藏圖畫:茶樹(約1800年)

福瓊和他的後繼者們將茶種帶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培育出更加適合英國人口感的紅茶,後來隨著茶葉產量的提升和全球貿易的深入,這種飲品很快就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茶葉,在同一時期深得西方人喜愛的還有瓷器上的各種植物紋飾以及中式花園。1757年,威廉·錢伯斯勳爵出版的《中國房屋設計》引領了中式園林在英國的風潮。最早運抵歐洲的是從廣東苗圃裡培育出來的山茶、牡丹、菊花和蘭花、杜鵑和紫藤等盆栽,中國植物全方位地“改造”著歐洲的生活方式。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中國富商花園(1800-1805年)

當然,在園林文化的輸出上,中國也一直影響著近鄰。伊斯蘭園林最佳的圖像記錄——波斯細密畫中也出現過一些高大的常青柏樹與婀娜的柳樹或開花樹相映成趣,這很可能受到了中國園林的影響,因為在當中可以看到紅色的中式圍欄和門廊;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的日本“枯山水”,實際上很容易看出中式庭院及禪宗文化的影子。

到了現當代,中國植物也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影響力,但有時這種影響並不比古代更能打破偏見和異想。例如,一些歐美學者會將杏之於中國教育的象徵意義“放大”,因為他們知道孔子曾設立“杏壇”講學,因此便自然地將杏與教育掛上了鉤,事實上在中國文化中確實有這種隱喻的存在,但這一點似乎都快被我們自己淡忘了,一如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詩人艾茲拉·龐德在《詩章十三》中借孔子之口所云:

這杏樹盛開的花朵從東方飄到西方,我已盡力不讓這杏花飄散。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瞭解中國植物,不妨翻一翻下面這幾本書吧。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桑葉上的蠶、絲繭和飛蛾(1820年)

西方人針對中國植物的“商業機密竊取”更多地發生在近代。新航路開闢前,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就加劇了西方對於東方的幻想,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明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讓幻想始終無法照進現實。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茶被端上了英國人的餐桌,英國逐漸形成了“下午茶”的飲食文化。19世紀中葉,當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門,頂著“植物學家”頭銜的羅伯特·福瓊開始進行鍼對茶葉的“商業機密竊取”活動,1842年他首次被派往中國,穿上中式服裝偽裝成大清子民,非法地搜尋茶樹和新的花卉品種,並找到了茶葉的祕密。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大英圖書館館藏圖畫:茶樹(約1800年)

福瓊和他的後繼者們將茶種帶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培育出更加適合英國人口感的紅茶,後來隨著茶葉產量的提升和全球貿易的深入,這種飲品很快就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茶葉,在同一時期深得西方人喜愛的還有瓷器上的各種植物紋飾以及中式花園。1757年,威廉·錢伯斯勳爵出版的《中國房屋設計》引領了中式園林在英國的風潮。最早運抵歐洲的是從廣東苗圃裡培育出來的山茶、牡丹、菊花和蘭花、杜鵑和紫藤等盆栽,中國植物全方位地“改造”著歐洲的生活方式。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中國富商花園(1800-1805年)

當然,在園林文化的輸出上,中國也一直影響著近鄰。伊斯蘭園林最佳的圖像記錄——波斯細密畫中也出現過一些高大的常青柏樹與婀娜的柳樹或開花樹相映成趣,這很可能受到了中國園林的影響,因為在當中可以看到紅色的中式圍欄和門廊;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的日本“枯山水”,實際上很容易看出中式庭院及禪宗文化的影子。

到了現當代,中國植物也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影響力,但有時這種影響並不比古代更能打破偏見和異想。例如,一些歐美學者會將杏之於中國教育的象徵意義“放大”,因為他們知道孔子曾設立“杏壇”講學,因此便自然地將杏與教育掛上了鉤,事實上在中國文化中確實有這種隱喻的存在,但這一點似乎都快被我們自己淡忘了,一如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詩人艾茲拉·龐德在《詩章十三》中借孔子之口所云:

這杏樹盛開的花朵從東方飄到西方,我已盡力不讓這杏花飄散。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瞭解中國植物,不妨翻一翻下面這幾本書吧。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英] 西莉亞·費希爾 《東方草木之美》 王瑜玲譯 未讀·探索家 2019年7月

今日西方庭園中矗立的花草蔬果,許多都是從中國引進的。在漫長的上千年歲月中,這些植物漂洋過海,橫穿大陸,隨著收藏家和商人被帶到西方,源源不斷地刷新著當地人的認識。西莉亞·費希爾從西方的視角介紹了牡丹、蘭花、竹、艾草等數十種遠道而來的中國植物,每種植物都搭配有屬於它們的東方故事,以及從古籍、手稿及繪畫裡挑選出的珍貴圖片。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桑葉上的蠶、絲繭和飛蛾(1820年)

西方人針對中國植物的“商業機密竊取”更多地發生在近代。新航路開闢前,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就加劇了西方對於東方的幻想,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明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讓幻想始終無法照進現實。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茶被端上了英國人的餐桌,英國逐漸形成了“下午茶”的飲食文化。19世紀中葉,當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門,頂著“植物學家”頭銜的羅伯特·福瓊開始進行鍼對茶葉的“商業機密竊取”活動,1842年他首次被派往中國,穿上中式服裝偽裝成大清子民,非法地搜尋茶樹和新的花卉品種,並找到了茶葉的祕密。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大英圖書館館藏圖畫:茶樹(約1800年)

福瓊和他的後繼者們將茶種帶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培育出更加適合英國人口感的紅茶,後來隨著茶葉產量的提升和全球貿易的深入,這種飲品很快就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茶葉,在同一時期深得西方人喜愛的還有瓷器上的各種植物紋飾以及中式花園。1757年,威廉·錢伯斯勳爵出版的《中國房屋設計》引領了中式園林在英國的風潮。最早運抵歐洲的是從廣東苗圃裡培育出來的山茶、牡丹、菊花和蘭花、杜鵑和紫藤等盆栽,中國植物全方位地“改造”著歐洲的生活方式。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中國富商花園(1800-1805年)

當然,在園林文化的輸出上,中國也一直影響著近鄰。伊斯蘭園林最佳的圖像記錄——波斯細密畫中也出現過一些高大的常青柏樹與婀娜的柳樹或開花樹相映成趣,這很可能受到了中國園林的影響,因為在當中可以看到紅色的中式圍欄和門廊;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的日本“枯山水”,實際上很容易看出中式庭院及禪宗文化的影子。

到了現當代,中國植物也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影響力,但有時這種影響並不比古代更能打破偏見和異想。例如,一些歐美學者會將杏之於中國教育的象徵意義“放大”,因為他們知道孔子曾設立“杏壇”講學,因此便自然地將杏與教育掛上了鉤,事實上在中國文化中確實有這種隱喻的存在,但這一點似乎都快被我們自己淡忘了,一如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詩人艾茲拉·龐德在《詩章十三》中借孔子之口所云:

這杏樹盛開的花朵從東方飄到西方,我已盡力不讓這杏花飄散。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瞭解中國植物,不妨翻一翻下面這幾本書吧。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英] 西莉亞·費希爾 《東方草木之美》 王瑜玲譯 未讀·探索家 2019年7月

今日西方庭園中矗立的花草蔬果,許多都是從中國引進的。在漫長的上千年歲月中,這些植物漂洋過海,橫穿大陸,隨著收藏家和商人被帶到西方,源源不斷地刷新著當地人的認識。西莉亞·費希爾從西方的視角介紹了牡丹、蘭花、竹、艾草等數十種遠道而來的中國植物,每種植物都搭配有屬於它們的東方故事,以及從古籍、手稿及繪畫裡挑選出的珍貴圖片。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同名紀錄片創作團隊《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趣想國·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年8月

北京世園會在今年推出了《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部驚豔世界的紀錄片,這是一部“植物尋宗記”。攝製組花費2年多時間,遍訪27個省市地區和7個海外國家,跨越科學、歷史、地理、文化、哲學等領域,探訪30餘種從遠古走來、改變人類命運乃至整個地球的中國植物。如今圖書版《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即將問世,我們終於可以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捧起此書,如數家珍。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桑葉上的蠶、絲繭和飛蛾(1820年)

西方人針對中國植物的“商業機密竊取”更多地發生在近代。新航路開闢前,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就加劇了西方對於東方的幻想,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明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讓幻想始終無法照進現實。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茶被端上了英國人的餐桌,英國逐漸形成了“下午茶”的飲食文化。19世紀中葉,當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門,頂著“植物學家”頭銜的羅伯特·福瓊開始進行鍼對茶葉的“商業機密竊取”活動,1842年他首次被派往中國,穿上中式服裝偽裝成大清子民,非法地搜尋茶樹和新的花卉品種,並找到了茶葉的祕密。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大英圖書館館藏圖畫:茶樹(約1800年)

福瓊和他的後繼者們將茶種帶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培育出更加適合英國人口感的紅茶,後來隨著茶葉產量的提升和全球貿易的深入,這種飲品很快就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茶葉,在同一時期深得西方人喜愛的還有瓷器上的各種植物紋飾以及中式花園。1757年,威廉·錢伯斯勳爵出版的《中國房屋設計》引領了中式園林在英國的風潮。最早運抵歐洲的是從廣東苗圃裡培育出來的山茶、牡丹、菊花和蘭花、杜鵑和紫藤等盆栽,中國植物全方位地“改造”著歐洲的生活方式。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中國富商花園(1800-1805年)

當然,在園林文化的輸出上,中國也一直影響著近鄰。伊斯蘭園林最佳的圖像記錄——波斯細密畫中也出現過一些高大的常青柏樹與婀娜的柳樹或開花樹相映成趣,這很可能受到了中國園林的影響,因為在當中可以看到紅色的中式圍欄和門廊;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的日本“枯山水”,實際上很容易看出中式庭院及禪宗文化的影子。

到了現當代,中國植物也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影響力,但有時這種影響並不比古代更能打破偏見和異想。例如,一些歐美學者會將杏之於中國教育的象徵意義“放大”,因為他們知道孔子曾設立“杏壇”講學,因此便自然地將杏與教育掛上了鉤,事實上在中國文化中確實有這種隱喻的存在,但這一點似乎都快被我們自己淡忘了,一如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詩人艾茲拉·龐德在《詩章十三》中借孔子之口所云:

這杏樹盛開的花朵從東方飄到西方,我已盡力不讓這杏花飄散。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瞭解中國植物,不妨翻一翻下面這幾本書吧。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英] 西莉亞·費希爾 《東方草木之美》 王瑜玲譯 未讀·探索家 2019年7月

今日西方庭園中矗立的花草蔬果,許多都是從中國引進的。在漫長的上千年歲月中,這些植物漂洋過海,橫穿大陸,隨著收藏家和商人被帶到西方,源源不斷地刷新著當地人的認識。西莉亞·費希爾從西方的視角介紹了牡丹、蘭花、竹、艾草等數十種遠道而來的中國植物,每種植物都搭配有屬於它們的東方故事,以及從古籍、手稿及繪畫裡挑選出的珍貴圖片。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同名紀錄片創作團隊《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趣想國·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年8月

北京世園會在今年推出了《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部驚豔世界的紀錄片,這是一部“植物尋宗記”。攝製組花費2年多時間,遍訪27個省市地區和7個海外國家,跨越科學、歷史、地理、文化、哲學等領域,探訪30餘種從遠古走來、改變人類命運乃至整個地球的中國植物。如今圖書版《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即將問世,我們終於可以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捧起此書,如數家珍。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英] 簡·基爾帕特里克《異域盛放:傾靡歐洲的中國植物》 俞蘅譯 南方日報出版社 2011年3月

在中國植物過去數千年中影響世界的地圖上,歐洲人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絲綢之路敲開了東西方交流的大門,而新航路的開闢則帶來了新機遇。英國曾掀起過了一陣狂熱的“中國風”,食物、園林、藝術品中湧現出大量的中國元素。鴉片戰爭後,歐洲人或以商貿,或以走私,或以掠奪的方式,終於讓中國植物“盛開”在歐羅巴廣袤的土地上,這也是一部獨特的植物“西遊記”。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桑葉上的蠶、絲繭和飛蛾(1820年)

西方人針對中國植物的“商業機密竊取”更多地發生在近代。新航路開闢前,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就加劇了西方對於東方的幻想,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明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讓幻想始終無法照進現實。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茶被端上了英國人的餐桌,英國逐漸形成了“下午茶”的飲食文化。19世紀中葉,當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門,頂著“植物學家”頭銜的羅伯特·福瓊開始進行鍼對茶葉的“商業機密竊取”活動,1842年他首次被派往中國,穿上中式服裝偽裝成大清子民,非法地搜尋茶樹和新的花卉品種,並找到了茶葉的祕密。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大英圖書館館藏圖畫:茶樹(約1800年)

福瓊和他的後繼者們將茶種帶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培育出更加適合英國人口感的紅茶,後來隨著茶葉產量的提升和全球貿易的深入,這種飲品很快就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茶葉,在同一時期深得西方人喜愛的還有瓷器上的各種植物紋飾以及中式花園。1757年,威廉·錢伯斯勳爵出版的《中國房屋設計》引領了中式園林在英國的風潮。最早運抵歐洲的是從廣東苗圃裡培育出來的山茶、牡丹、菊花和蘭花、杜鵑和紫藤等盆栽,中國植物全方位地“改造”著歐洲的生活方式。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中國富商花園(1800-1805年)

當然,在園林文化的輸出上,中國也一直影響著近鄰。伊斯蘭園林最佳的圖像記錄——波斯細密畫中也出現過一些高大的常青柏樹與婀娜的柳樹或開花樹相映成趣,這很可能受到了中國園林的影響,因為在當中可以看到紅色的中式圍欄和門廊;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的日本“枯山水”,實際上很容易看出中式庭院及禪宗文化的影子。

到了現當代,中國植物也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影響力,但有時這種影響並不比古代更能打破偏見和異想。例如,一些歐美學者會將杏之於中國教育的象徵意義“放大”,因為他們知道孔子曾設立“杏壇”講學,因此便自然地將杏與教育掛上了鉤,事實上在中國文化中確實有這種隱喻的存在,但這一點似乎都快被我們自己淡忘了,一如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詩人艾茲拉·龐德在《詩章十三》中借孔子之口所云:

這杏樹盛開的花朵從東方飄到西方,我已盡力不讓這杏花飄散。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瞭解中國植物,不妨翻一翻下面這幾本書吧。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英] 西莉亞·費希爾 《東方草木之美》 王瑜玲譯 未讀·探索家 2019年7月

今日西方庭園中矗立的花草蔬果,許多都是從中國引進的。在漫長的上千年歲月中,這些植物漂洋過海,橫穿大陸,隨著收藏家和商人被帶到西方,源源不斷地刷新著當地人的認識。西莉亞·費希爾從西方的視角介紹了牡丹、蘭花、竹、艾草等數十種遠道而來的中國植物,每種植物都搭配有屬於它們的東方故事,以及從古籍、手稿及繪畫裡挑選出的珍貴圖片。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同名紀錄片創作團隊《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趣想國·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年8月

北京世園會在今年推出了《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部驚豔世界的紀錄片,這是一部“植物尋宗記”。攝製組花費2年多時間,遍訪27個省市地區和7個海外國家,跨越科學、歷史、地理、文化、哲學等領域,探訪30餘種從遠古走來、改變人類命運乃至整個地球的中國植物。如今圖書版《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即將問世,我們終於可以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捧起此書,如數家珍。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英] 簡·基爾帕特里克《異域盛放:傾靡歐洲的中國植物》 俞蘅譯 南方日報出版社 2011年3月

在中國植物過去數千年中影響世界的地圖上,歐洲人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絲綢之路敲開了東西方交流的大門,而新航路的開闢則帶來了新機遇。英國曾掀起過了一陣狂熱的“中國風”,食物、園林、藝術品中湧現出大量的中國元素。鴉片戰爭後,歐洲人或以商貿,或以走私,或以掠奪的方式,終於讓中國植物“盛開”在歐羅巴廣袤的土地上,這也是一部獨特的植物“西遊記”。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清] 巢勳(臨本)《白話芥子園》 孫永選、劉宏偉譯 華夏出版社 2019年3月

《芥子園畫譜》成書於康熙年間,由芥子園的主人李漁刻印成書。《芥子園畫譜》不僅是古代孩童學畫的啟蒙書,也是中國畫的大百科全書,山巒建築、草木花卉、飛鳥魚蟲,各式各樣的現實形象或簡或繁,躍然紙上。這套《白話芥子園》使用更加淺顯易懂的白話文,讓你領略到蘭竹梅菊、花卉翎毛中透出的中國文人對於東方草木的審美情趣。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桑葉上的蠶、絲繭和飛蛾(1820年)

西方人針對中國植物的“商業機密竊取”更多地發生在近代。新航路開闢前,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就加劇了西方對於東方的幻想,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明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讓幻想始終無法照進現實。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茶被端上了英國人的餐桌,英國逐漸形成了“下午茶”的飲食文化。19世紀中葉,當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門,頂著“植物學家”頭銜的羅伯特·福瓊開始進行鍼對茶葉的“商業機密竊取”活動,1842年他首次被派往中國,穿上中式服裝偽裝成大清子民,非法地搜尋茶樹和新的花卉品種,並找到了茶葉的祕密。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大英圖書館館藏圖畫:茶樹(約1800年)

福瓊和他的後繼者們將茶種帶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培育出更加適合英國人口感的紅茶,後來隨著茶葉產量的提升和全球貿易的深入,這種飲品很快就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茶葉,在同一時期深得西方人喜愛的還有瓷器上的各種植物紋飾以及中式花園。1757年,威廉·錢伯斯勳爵出版的《中國房屋設計》引領了中式園林在英國的風潮。最早運抵歐洲的是從廣東苗圃裡培育出來的山茶、牡丹、菊花和蘭花、杜鵑和紫藤等盆栽,中國植物全方位地“改造”著歐洲的生活方式。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中國富商花園(1800-1805年)

當然,在園林文化的輸出上,中國也一直影響著近鄰。伊斯蘭園林最佳的圖像記錄——波斯細密畫中也出現過一些高大的常青柏樹與婀娜的柳樹或開花樹相映成趣,這很可能受到了中國園林的影響,因為在當中可以看到紅色的中式圍欄和門廊;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的日本“枯山水”,實際上很容易看出中式庭院及禪宗文化的影子。

到了現當代,中國植物也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影響力,但有時這種影響並不比古代更能打破偏見和異想。例如,一些歐美學者會將杏之於中國教育的象徵意義“放大”,因為他們知道孔子曾設立“杏壇”講學,因此便自然地將杏與教育掛上了鉤,事實上在中國文化中確實有這種隱喻的存在,但這一點似乎都快被我們自己淡忘了,一如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詩人艾茲拉·龐德在《詩章十三》中借孔子之口所云:

這杏樹盛開的花朵從東方飄到西方,我已盡力不讓這杏花飄散。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瞭解中國植物,不妨翻一翻下面這幾本書吧。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英] 西莉亞·費希爾 《東方草木之美》 王瑜玲譯 未讀·探索家 2019年7月

今日西方庭園中矗立的花草蔬果,許多都是從中國引進的。在漫長的上千年歲月中,這些植物漂洋過海,橫穿大陸,隨著收藏家和商人被帶到西方,源源不斷地刷新著當地人的認識。西莉亞·費希爾從西方的視角介紹了牡丹、蘭花、竹、艾草等數十種遠道而來的中國植物,每種植物都搭配有屬於它們的東方故事,以及從古籍、手稿及繪畫裡挑選出的珍貴圖片。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同名紀錄片創作團隊《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趣想國·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年8月

北京世園會在今年推出了《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部驚豔世界的紀錄片,這是一部“植物尋宗記”。攝製組花費2年多時間,遍訪27個省市地區和7個海外國家,跨越科學、歷史、地理、文化、哲學等領域,探訪30餘種從遠古走來、改變人類命運乃至整個地球的中國植物。如今圖書版《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即將問世,我們終於可以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捧起此書,如數家珍。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英] 簡·基爾帕特里克《異域盛放:傾靡歐洲的中國植物》 俞蘅譯 南方日報出版社 2011年3月

在中國植物過去數千年中影響世界的地圖上,歐洲人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絲綢之路敲開了東西方交流的大門,而新航路的開闢則帶來了新機遇。英國曾掀起過了一陣狂熱的“中國風”,食物、園林、藝術品中湧現出大量的中國元素。鴉片戰爭後,歐洲人或以商貿,或以走私,或以掠奪的方式,終於讓中國植物“盛開”在歐羅巴廣袤的土地上,這也是一部獨特的植物“西遊記”。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清] 巢勳(臨本)《白話芥子園》 孫永選、劉宏偉譯 華夏出版社 2019年3月

《芥子園畫譜》成書於康熙年間,由芥子園的主人李漁刻印成書。《芥子園畫譜》不僅是古代孩童學畫的啟蒙書,也是中國畫的大百科全書,山巒建築、草木花卉、飛鳥魚蟲,各式各樣的現實形象或簡或繁,躍然紙上。這套《白話芥子園》使用更加淺顯易懂的白話文,讓你領略到蘭竹梅菊、花卉翎毛中透出的中國文人對於東方草木的審美情趣。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潘富俊 《古典文學中的植物圖鑑》 九州出版社 2018年9月

從《詩經》《楚辭》到《唐詩》《紅樓夢》,從成語典故到詩詞歌賦,你能脫口而出多少種植物?“古典文學中的植物圖鑑”系列以自然科學與古典文學邂逅的創意,用圖解的方式介紹了上述作品中的諸多植物,讓讀者在領略中國傳統詩文意境的同時,能形象地看到所涉及的各種草木,不但能積累豐富的知識,更能借著相同的草木,穿越千年與偉大的詩人、文學家們同心共感。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桑葉上的蠶、絲繭和飛蛾(1820年)

西方人針對中國植物的“商業機密竊取”更多地發生在近代。新航路開闢前,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就加劇了西方對於東方的幻想,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明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讓幻想始終無法照進現實。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茶被端上了英國人的餐桌,英國逐漸形成了“下午茶”的飲食文化。19世紀中葉,當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門,頂著“植物學家”頭銜的羅伯特·福瓊開始進行鍼對茶葉的“商業機密竊取”活動,1842年他首次被派往中國,穿上中式服裝偽裝成大清子民,非法地搜尋茶樹和新的花卉品種,並找到了茶葉的祕密。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大英圖書館館藏圖畫:茶樹(約1800年)

福瓊和他的後繼者們將茶種帶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培育出更加適合英國人口感的紅茶,後來隨著茶葉產量的提升和全球貿易的深入,這種飲品很快就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茶葉,在同一時期深得西方人喜愛的還有瓷器上的各種植物紋飾以及中式花園。1757年,威廉·錢伯斯勳爵出版的《中國房屋設計》引領了中式園林在英國的風潮。最早運抵歐洲的是從廣東苗圃裡培育出來的山茶、牡丹、菊花和蘭花、杜鵑和紫藤等盆栽,中國植物全方位地“改造”著歐洲的生活方式。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中國富商花園(1800-1805年)

當然,在園林文化的輸出上,中國也一直影響著近鄰。伊斯蘭園林最佳的圖像記錄——波斯細密畫中也出現過一些高大的常青柏樹與婀娜的柳樹或開花樹相映成趣,這很可能受到了中國園林的影響,因為在當中可以看到紅色的中式圍欄和門廊;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的日本“枯山水”,實際上很容易看出中式庭院及禪宗文化的影子。

到了現當代,中國植物也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影響力,但有時這種影響並不比古代更能打破偏見和異想。例如,一些歐美學者會將杏之於中國教育的象徵意義“放大”,因為他們知道孔子曾設立“杏壇”講學,因此便自然地將杏與教育掛上了鉤,事實上在中國文化中確實有這種隱喻的存在,但這一點似乎都快被我們自己淡忘了,一如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詩人艾茲拉·龐德在《詩章十三》中借孔子之口所云:

這杏樹盛開的花朵從東方飄到西方,我已盡力不讓這杏花飄散。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瞭解中國植物,不妨翻一翻下面這幾本書吧。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英] 西莉亞·費希爾 《東方草木之美》 王瑜玲譯 未讀·探索家 2019年7月

今日西方庭園中矗立的花草蔬果,許多都是從中國引進的。在漫長的上千年歲月中,這些植物漂洋過海,橫穿大陸,隨著收藏家和商人被帶到西方,源源不斷地刷新著當地人的認識。西莉亞·費希爾從西方的視角介紹了牡丹、蘭花、竹、艾草等數十種遠道而來的中國植物,每種植物都搭配有屬於它們的東方故事,以及從古籍、手稿及繪畫裡挑選出的珍貴圖片。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同名紀錄片創作團隊《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趣想國·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年8月

北京世園會在今年推出了《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部驚豔世界的紀錄片,這是一部“植物尋宗記”。攝製組花費2年多時間,遍訪27個省市地區和7個海外國家,跨越科學、歷史、地理、文化、哲學等領域,探訪30餘種從遠古走來、改變人類命運乃至整個地球的中國植物。如今圖書版《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即將問世,我們終於可以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捧起此書,如數家珍。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英] 簡·基爾帕特里克《異域盛放:傾靡歐洲的中國植物》 俞蘅譯 南方日報出版社 2011年3月

在中國植物過去數千年中影響世界的地圖上,歐洲人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絲綢之路敲開了東西方交流的大門,而新航路的開闢則帶來了新機遇。英國曾掀起過了一陣狂熱的“中國風”,食物、園林、藝術品中湧現出大量的中國元素。鴉片戰爭後,歐洲人或以商貿,或以走私,或以掠奪的方式,終於讓中國植物“盛開”在歐羅巴廣袤的土地上,這也是一部獨特的植物“西遊記”。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清] 巢勳(臨本)《白話芥子園》 孫永選、劉宏偉譯 華夏出版社 2019年3月

《芥子園畫譜》成書於康熙年間,由芥子園的主人李漁刻印成書。《芥子園畫譜》不僅是古代孩童學畫的啟蒙書,也是中國畫的大百科全書,山巒建築、草木花卉、飛鳥魚蟲,各式各樣的現實形象或簡或繁,躍然紙上。這套《白話芥子園》使用更加淺顯易懂的白話文,讓你領略到蘭竹梅菊、花卉翎毛中透出的中國文人對於東方草木的審美情趣。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潘富俊 《古典文學中的植物圖鑑》 九州出版社 2018年9月

從《詩經》《楚辭》到《唐詩》《紅樓夢》,從成語典故到詩詞歌賦,你能脫口而出多少種植物?“古典文學中的植物圖鑑”系列以自然科學與古典文學邂逅的創意,用圖解的方式介紹了上述作品中的諸多植物,讓讀者在領略中國傳統詩文意境的同時,能形象地看到所涉及的各種草木,不但能積累豐富的知識,更能借著相同的草木,穿越千年與偉大的詩人、文學家們同心共感。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楊常偉 《農業史話》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19年4月

談起植物,也許你會對梅蘭竹菊侃侃而談,也許會對奇花異草嘖嘖稱奇,但有一類植物卻常被忽略,那就是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糧食。這些農業作物在文明誕生前就被先人們栽培、改良、烹飪,如今已成了每個人生活的必需。本書從歷史的角度梳理了中國農業的發展變遷,也在提醒著我們不要忘卻這些在歷經千百代之後已經融為我們骨血,並且影響著整個世界人口增長與變遷的植物。


"

利瑪竇曾經感慨:“毋庸置疑,這個世界上,除了這個王國,再也找不到其他擁有如此豐富動植物品種的國家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事實上,在這位意大利傳教士1583年踏上中土之前,中國草木已經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枝散葉了數千年——從水稻的栽培到飲茶風尚的形成,從古羅馬人對絲綢和桑樹的神奇異想到近代西方對瓷器花紋的追捧,從衣食住行到生活美學,從文學想象到藝術創作,中國植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深深影響著人類。

中國人愛草木,不僅在於草木的實用價值,更在於我們數千年來賦予這些植物的文化內涵。世界上抒發對花草樹木的喜愛之情,中國古人是最早的,我們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和《楚辭》開始就確立了頌詠植物的文學傳統。

我們關於草木的最初記憶是對農作物的馴化。在經歷了採集和漁獵的時代後,先民們已經開始種植粟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中國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栽培水稻,考古人員在湖南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人工種植的古稻。等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便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而今我們依然在培育著更高產的雜交水稻,幫助全世界解決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克什米爾商貿職業圖集中的插秧和收割水稻,可以看到起源於中國的水稻在南亞地區傳播

歷史上,影響力能遠及歐洲的第二種中國植物也許要屬桑樹了。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通過種桑養蠶來生產絲綢,張騫經略西域後,絲綢就一路西行傳到了古羅馬,在當時比金子還貴。長期以來,歐洲人不知道絲綢是怎樣誕生的,不少人相信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植物,而中國人能用特殊的梳子把絲梳理下來。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還曾發起過一場商業機密的竊取行動。他派遣兩個僧侶來到長安,一路長途跋涉,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把蠶和桑葉回了歐洲。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桑葉上的蠶、絲繭和飛蛾(1820年)

西方人針對中國植物的“商業機密竊取”更多地發生在近代。新航路開闢前,馬可·波羅對中國的描述就加劇了西方對於東方的幻想,但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明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讓幻想始終無法照進現實。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茶被端上了英國人的餐桌,英國逐漸形成了“下午茶”的飲食文化。19世紀中葉,當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了閉關鎖國的大門,頂著“植物學家”頭銜的羅伯特·福瓊開始進行鍼對茶葉的“商業機密竊取”活動,1842年他首次被派往中國,穿上中式服裝偽裝成大清子民,非法地搜尋茶樹和新的花卉品種,並找到了茶葉的祕密。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大英圖書館館藏圖畫:茶樹(約1800年)

福瓊和他的後繼者們將茶種帶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培育出更加適合英國人口感的紅茶,後來隨著茶葉產量的提升和全球貿易的深入,這種飲品很快就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茶葉,在同一時期深得西方人喜愛的還有瓷器上的各種植物紋飾以及中式花園。1757年,威廉·錢伯斯勳爵出版的《中國房屋設計》引領了中式園林在英國的風潮。最早運抵歐洲的是從廣東苗圃裡培育出來的山茶、牡丹、菊花和蘭花、杜鵑和紫藤等盆栽,中國植物全方位地“改造”著歐洲的生活方式。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水彩畫:中國富商花園(1800-1805年)

當然,在園林文化的輸出上,中國也一直影響著近鄰。伊斯蘭園林最佳的圖像記錄——波斯細密畫中也出現過一些高大的常青柏樹與婀娜的柳樹或開花樹相映成趣,這很可能受到了中國園林的影響,因為在當中可以看到紅色的中式圍欄和門廊;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的日本“枯山水”,實際上很容易看出中式庭院及禪宗文化的影子。

到了現當代,中國植物也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影響力,但有時這種影響並不比古代更能打破偏見和異想。例如,一些歐美學者會將杏之於中國教育的象徵意義“放大”,因為他們知道孔子曾設立“杏壇”講學,因此便自然地將杏與教育掛上了鉤,事實上在中國文化中確實有這種隱喻的存在,但這一點似乎都快被我們自己淡忘了,一如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詩人艾茲拉·龐德在《詩章十三》中借孔子之口所云:

這杏樹盛開的花朵從東方飄到西方,我已盡力不讓這杏花飄散。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瞭解中國植物,不妨翻一翻下面這幾本書吧。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英] 西莉亞·費希爾 《東方草木之美》 王瑜玲譯 未讀·探索家 2019年7月

今日西方庭園中矗立的花草蔬果,許多都是從中國引進的。在漫長的上千年歲月中,這些植物漂洋過海,橫穿大陸,隨著收藏家和商人被帶到西方,源源不斷地刷新著當地人的認識。西莉亞·費希爾從西方的視角介紹了牡丹、蘭花、竹、艾草等數十種遠道而來的中國植物,每種植物都搭配有屬於它們的東方故事,以及從古籍、手稿及繪畫裡挑選出的珍貴圖片。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同名紀錄片創作團隊《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趣想國·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年8月

北京世園會在今年推出了《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這部驚豔世界的紀錄片,這是一部“植物尋宗記”。攝製組花費2年多時間,遍訪27個省市地區和7個海外國家,跨越科學、歷史、地理、文化、哲學等領域,探訪30餘種從遠古走來、改變人類命運乃至整個地球的中國植物。如今圖書版《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即將問世,我們終於可以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捧起此書,如數家珍。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英] 簡·基爾帕特里克《異域盛放:傾靡歐洲的中國植物》 俞蘅譯 南方日報出版社 2011年3月

在中國植物過去數千年中影響世界的地圖上,歐洲人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絲綢之路敲開了東西方交流的大門,而新航路的開闢則帶來了新機遇。英國曾掀起過了一陣狂熱的“中國風”,食物、園林、藝術品中湧現出大量的中國元素。鴉片戰爭後,歐洲人或以商貿,或以走私,或以掠奪的方式,終於讓中國植物“盛開”在歐羅巴廣袤的土地上,這也是一部獨特的植物“西遊記”。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清] 巢勳(臨本)《白話芥子園》 孫永選、劉宏偉譯 華夏出版社 2019年3月

《芥子園畫譜》成書於康熙年間,由芥子園的主人李漁刻印成書。《芥子園畫譜》不僅是古代孩童學畫的啟蒙書,也是中國畫的大百科全書,山巒建築、草木花卉、飛鳥魚蟲,各式各樣的現實形象或簡或繁,躍然紙上。這套《白話芥子園》使用更加淺顯易懂的白話文,讓你領略到蘭竹梅菊、花卉翎毛中透出的中國文人對於東方草木的審美情趣。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潘富俊 《古典文學中的植物圖鑑》 九州出版社 2018年9月

從《詩經》《楚辭》到《唐詩》《紅樓夢》,從成語典故到詩詞歌賦,你能脫口而出多少種植物?“古典文學中的植物圖鑑”系列以自然科學與古典文學邂逅的創意,用圖解的方式介紹了上述作品中的諸多植物,讓讀者在領略中國傳統詩文意境的同時,能形象地看到所涉及的各種草木,不但能積累豐富的知識,更能借著相同的草木,穿越千年與偉大的詩人、文學家們同心共感。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楊常偉 《農業史話》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19年4月

談起植物,也許你會對梅蘭竹菊侃侃而談,也許會對奇花異草嘖嘖稱奇,但有一類植物卻常被忽略,那就是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糧食。這些農業作物在文明誕生前就被先人們栽培、改良、烹飪,如今已成了每個人生活的必需。本書從歷史的角度梳理了中國農業的發展變遷,也在提醒著我們不要忘卻這些在歷經千百代之後已經融為我們骨血,並且影響著整個世界人口增長與變遷的植物。


東方草木之美: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知書

△ 汪曾祺 《人間草木》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9年7月

中國人的草木,是現實的草木,亦是人格化的草木。這些伴隨了我們千百年的植物,或在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或象徵著某種特殊的品行,草木雖是植物,亦有“人格”。宋人說,凡有水井處,皆能歌柳詞;翻一翻汪曾祺的這本小書,或許便是,凡有草木之處,皆能品得人間百態。

(文 / 俎燚楠,編 / 任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