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 | 字畫 | 品鑑 | 茶道

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

元 王蒙《青卞隱居圖》紙本-在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

《青卞隱居圖》畫於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是元末著名山水畫家王蒙的代表作。畫面描繪卞山高峻巍峨的氣勢,並渲染山深林密的幽寂氣氛。此圖技法豐富多樣,集中體現了王蒙的藝術風格,明董其昌推崇為“天下第一王叔明”。作品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這幅畫先以淡墨勾皴,而後施濃墨,先用溼筆而後用焦墨,層次分明。山石樹木都有潤溼之感。山頭打點,變化尤多,有渾點、破竹點、胡椒點、破墨點,表現出山上樹木茂密蒼鬱。全圖不多渲染,其深遠之處,有條不紊,充分呈現出空間的深度。

此圖畫作者家鄉浙江的卞山。即趙孟頫詩云:“何當便理南歸棹,呼灑登樓看卞山”之卞山。此山一名弁山,高出雲霄,山石瑩然如玉,下有玲瓏山,石皆嵌空。上有三巖,即碧巖、秀巖、雲巖。董其昌曾泊舟山下,嘆曰王蒙“能為此山傳神寫照”。此圖繪千巖萬壑,峰巒曲折,山勢崢嶸,氣勢雄偉秀拔,意境深邃,構圖繁複。各種筆法和墨法互用,繁而不亂,又能展現出廣闊空間,做到密而不塞,成功地表現了南方溪山林茂景深,滋潤華秀的景色,是王蒙風格成熟的精心佳作,被董其昌稱之為“天下第一”。

王蒙(1308-1385)元畫家。字叔明,號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徵都是元代著名畫家。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後來進而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綜合出新風格。元末官理問,棄官後隱居臨平(今浙江餘杭臨平鎮)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明初王蒙出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因胡維庸案牽累,死於獄中。

清 黃慎 山水人物手卷(桃花源圖)-手機上欣賞傳世國畫

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

中國清代傑出書畫家。漢族,福建寧化人,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揚州八怪之一。

黃慎擅長人物、山水、花鳥,並以人物畫最為突出,題材多為神仙佛道和歷史人物,也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形象,多從民間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縴夫、乞丐,流民、漁民等下層人物形象,如《群乞圖》取材現實生活,描寫災荒年中,乞丐們流落街頭,受人欺凌的悲慘畫面,表現出他對人民疾苦的同情。畫神仙佛道如《醉民圖》,多操大幅,用筆設色,潑辣大膽,於迷離撲朔中見形象神韻。描繪文人生活的有《東坡玩硯圖》,用筆迅疾,衣紋頓挫,線條硬折 結,墨公濃淡相間,人物軒昂、富有氣勢,為其成熟後的代表畫風。

他的花鳥畫宗法徐渭,亦縱逸潑辣揮灑自如,如《瓶梅圖》、《菊蟹圖》等。他的山水雖“不以山水名”,但山水畫有一定的造詣,大幅和小景都各盡其妙,瀟灑有致,山水代表作如《漁歸圖》,兩株柳樹,“姿態婀娜勁挺,聳立奇峭山岩,淡墨輕赭橫掃出沙灘,中景兩隻漁船,一筆勾出船舷,船中人物,神態右辨,畫面左角草書題畫詩三行,詩、書、畫、印緊相配合,自然貼切。

黃慎擅草書,書法學“二王”,更得懷素筆意,從章草脫化而出,其棲勁運筆亦用於繪畫之中,故畫面多幹枯、飛白和迅疾之跡,黃慎的草書,點畫紛披,散而序,評者說它象疏景橫斜,蒼藤盤結,具有“字中有畫”之趣,他的書法出於章草,頗難認識,故而仿效者不多,但他不趨時尚,敢於標新立異。 他的草書不昧古法,又難辨古人蹤跡,不強調章法的疏密聚散,而以方折頓挫的筆法,忽斷忽連,顧盼呼應,凸顯鏗鏘有聲的點畫節奏感,呈現一幅落英繽紛珠丸跳蕩逸趣迭生的畫面感。其代表作《草亭飛萬竹詩草書軸》章法奇異如松柏之剪影,點畫濃淡如花葉之纏枝,真非書非畫,亦書亦畫,堪稱奇觀。

黃慎書畫流傳較多,大多藏於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民間也較多。北京故宮藏有多幅,如《漱石捧硯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的《醉眠圖》冊頁;秦嶺珍藏閣藏的《十二司月花神圖》大幅橫軸;《伏生授經圖》軸;揚州博物館藏的《漁歸圖》等。

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

《鵲華秋色圖》由元代趙孟頫所作,原故宮舊藏,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該圖為圖卷、紙本、設色畫,縱:28.4 釐米,橫:90.2 釐米。在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的超然樓中有一幅“動”的《鵲華秋色圖》。

《鵲華秋色圖》是趙孟頫於1295年回到故鄉浙江時為周密所畫。此幅向來被認定為是畫史上文人畫風式青綠山水設色,畫中平川洲渚,紅樹蘆荻,漁舟出沒,房舍隱現,綠蔭叢中,兩山突起,山勢峻峭,遙遙相對。

周氏原籍山東,卻生長在趙孟頫的家鄉吳興,從未到過山東。趙氏既為周密述說濟南風光之美,也作此圖相贈。遼闊的江水沼澤地上,極目遠處,地平線上,矗立著兩座山,右方雙峰突起,尖峭的是“華不注山”,左方圓平頂的是“鵲山”。

此幅向來被認定為是畫史上文人畫風式青綠山水設色。兩座主峰以花青雜以石青,呈深藍色。這與州渚的淺、淡、樹葉的各種深淺不一的青色,成同色調的變化;斜坡、近水邊處,染赭,屋頂、樹幹、樹葉又以紅、黃、赭。這些暖色系的顏色,與花青正形成色彩學上補色作用法。運用得非常恰當。

此卷畫齊州(今山東濟南)名山華不注和鵲山的秋天景色,畫中平川洲渚,紅樹蘆荻,漁舟出沒,房舍隱現。綠蔭叢中,兩山突起,山勢峻峭,遙遙相對。作者用寫意筆法畫山石樹木,脫去精勾密皴之習,而參以董源筆意 ,樹幹只作簡略的雙鉤,枝葉用墨點草草而成。山巒用細密柔和的皴線畫出山體的凹凸層次,然後用淡彩,水墨渾染,使之顯得溼潤融,草木華滋。可見趙氏筆法靈活,畫風蒼秀簡逸,學董源而又有創新。

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鬆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其父趙與訔曾任南宋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

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

陳師曾(1876.3.12—1923.9.17),又名衡恪,號朽道人、槐堂,江西義寧人(今江西省修水縣),著名美術家、藝術教育家。

陳師曾出身書生門第,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著名詩人陳三立。1902年東渡日本留學,1909年回國,任江西教育司長。從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張謇之邀,至通州師範學校任教,專授博物課程。1913年又赴長沙第一師範任課,後至北京任編審員之職。先後兼任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美術專門學校教授。1923年9月為奔母喪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終年僅47歲。

陳師曾畢生致力於中國傳統繪畫的創作,留學日本的經歷則使其對西洋繪畫有相當的接觸和研究,他曾畫過少量的西畫作品,因此在對事物的觀察以及繪畫技法的運用上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由此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他的繪畫題材廣泛,山水、花鳥、人物、風俗等皆有涉及。

陳師曾作畫追求創新,努力恢復中國畫“師造化”的優秀傳統。他的山水參合沈周、藍瑛、石濤、髡殘諸家,筆法生辣有力,作園林小景饒有詩意;寫意花卉近得書畫大家吳昌碩指點,遠追明末陳淳、徐渭,結合寫生,自成一格;風俗人物畫真實生動,風格清新爽健。陳師曾通曉中西繪畫的原理,主張中國畫革新,但並不附和“西洋畫科學,中國畫不科學”的膚淺論調。他的藝術作品體現了一個處於社會變革時期的畫家多方面的藝術追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

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明清國畫大家,高清大圖(賞心悅目~)

吳湖帆,江蘇蘇州人,為吳大澄嗣孫(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並稱為“三吳一馮”。

吳湖帆以其雅腴靈秀、清韻縝麗的畫風自開面目,稱譽畫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吳湖帆更以其出神入化、遊刃有餘的筆下功夫,成為海上畫壇的一代宗主。他的“梅景書屋”則為江浙一帶影響最大的藝術沙龍,幾乎當時著名的書畫、詞曲、博古、棋弈的時賢雅士都曾出入其中。他的青綠山水畫,設色堪稱一絕,不但清而厚,而且色彩極為豐富,其線條飄逸灑脫,正所謂含剛健於婀娜之中。因而吳湖帆開拓了前人未有之境,成為中國繪畫史曠古驚世的絕唱。

吳湖帆工山水,亦擅鬆、竹、芙蕖。初從清初“四王”入手,繼對明末董其昌下過一番工夫,後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響,畫風不變,然骨法用筆,漸趨凝重。其畫風秀麗豐腴,清雋雅逸,設色深具煙雲飄渺,泉石洗盪之致。吳湖帆山水畫最有特色,當他揮毫時,先用一枝大筆,灑水紙上,稍幹之後,再用普通筆蘸著淡墨,略加渲染,一經裝裱,觀之似雲嵐出岫延綿,妙絕不可方物。有時畫鳥、畫牛,更以稀見為貴。有一幅《五牛圖》長卷,牛或仰或俯,或回顧或正立,非常得勢。線條又復剛柔相濟,確是精構而成。

書法臨宋徽宗瘦金書,後得米芾“多景樓詩卷”真跡,開始專攻米芾,題畫字體不是宋宣和,便是米襄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