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三萬進攻襄陽,揭開了曹劉襄樊之戰,也埋下了蜀國覆滅的伏筆。此次戰役,歷時四個多月,最終以關羽的失敗而告終。當時,劉備剛剛取得益州和漢中,兵力三分,關羽為何急急進攻襄樊呢?此次戰役又給吳蜀魏三國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在此文中,我簡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三萬進攻襄陽,揭開了曹劉襄樊之戰,也埋下了蜀國覆滅的伏筆。此次戰役,歷時四個多月,最終以關羽的失敗而告終。當時,劉備剛剛取得益州和漢中,兵力三分,關羽為何急急進攻襄樊呢?此次戰役又給吳蜀魏三國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在此文中,我簡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

(一)襄樊之戰爆發的背景

襄樊之戰爆發於公元219年八月,此前公元214年劉備取得益州,公元215年與孫權爭荊南三郡,公元219年正月劉備攻取漢中。在這一系列的攻伐戰中,蜀國兵力基本分成了荊州(兵力約五六萬)、益州(兵力待考察)和漢中(兵力待考察)三處。荊州兵力由關羽統領,益州由諸葛亮、趙雲、張飛和李嚴等人防守,漢中由黃忠和魏延防守,上庸則交給了劉封、孟達等人。上庸原本為申耽申儀兄弟佔領,劉備攻取漢中後,命令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齡,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攻上庸,二人會師上庸,上庸遂平。但劉備為了牽制孟達,又令劉封統領孟達軍,結果造成二人不和,兵力調動不利。

孫權自赤壁大捷後,實力大增,領土擴張慾望也愈加強烈。周瑜的病逝和吳蜀聯盟的建立使得東吳“竟長江之極而御曹操”的計劃破產,孫權不得以將戰略重點轉移到合肥。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結果被張遼七千守軍打敗,219年八月,孫權再圍合肥,無功而返。兩次失利使孫權認識到曹操東線防衛牢固,圖之不易,最佳的突破口還應當選在荊州。再加上公元217年親劉備的魯肅病逝,主張疏劉的呂蒙代魯肅鎮守陸口,吳蜀關係進一步惡化。因而呂蒙一上任,便向孫權提出擒關羽全據長江的方略,獲得孫權的認可,並不斷暗自調兵陳列於荊州附近。

"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三萬進攻襄陽,揭開了曹劉襄樊之戰,也埋下了蜀國覆滅的伏筆。此次戰役,歷時四個多月,最終以關羽的失敗而告終。當時,劉備剛剛取得益州和漢中,兵力三分,關羽為何急急進攻襄樊呢?此次戰役又給吳蜀魏三國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在此文中,我簡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

(一)襄樊之戰爆發的背景

襄樊之戰爆發於公元219年八月,此前公元214年劉備取得益州,公元215年與孫權爭荊南三郡,公元219年正月劉備攻取漢中。在這一系列的攻伐戰中,蜀國兵力基本分成了荊州(兵力約五六萬)、益州(兵力待考察)和漢中(兵力待考察)三處。荊州兵力由關羽統領,益州由諸葛亮、趙雲、張飛和李嚴等人防守,漢中由黃忠和魏延防守,上庸則交給了劉封、孟達等人。上庸原本為申耽申儀兄弟佔領,劉備攻取漢中後,命令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齡,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攻上庸,二人會師上庸,上庸遂平。但劉備為了牽制孟達,又令劉封統領孟達軍,結果造成二人不和,兵力調動不利。

孫權自赤壁大捷後,實力大增,領土擴張慾望也愈加強烈。周瑜的病逝和吳蜀聯盟的建立使得東吳“竟長江之極而御曹操”的計劃破產,孫權不得以將戰略重點轉移到合肥。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結果被張遼七千守軍打敗,219年八月,孫權再圍合肥,無功而返。兩次失利使孫權認識到曹操東線防衛牢固,圖之不易,最佳的突破口還應當選在荊州。再加上公元217年親劉備的魯肅病逝,主張疏劉的呂蒙代魯肅鎮守陸口,吳蜀關係進一步惡化。因而呂蒙一上任,便向孫權提出擒關羽全據長江的方略,獲得孫權的認可,並不斷暗自調兵陳列於荊州附近。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赤壁之戰後瓜分荊州

曹操赤壁之戰失利後,暫時停止了在荊州勢力的發展,只派曹仁領數千兵鎮守樊城防衛關羽,而將主力集中於東西兩線。東線曹操於公元213、214和217年三攻孫權,均無功而返,西線曹操先後破馬超、破張魯、取漢中,對內曹操則進爵魏王,權傾朝野。總之,自公元211年到219年,曹操於內關注於自身的權勢和榮華,於外則傾心於徵西和討孫權,從而忽視了對劉備的防備和進攻。

在此情況下,關羽毅然發動了襄樊之戰,從中線撕開了曹操的防禦體系,直插魏國的心臟之地——許昌。同時,魏國國內一些地方也爆發了農民的反抗,響應關羽的行動。但是由於孫權的背盟,此次戰役最終以關羽的慘敗被殺而告終。那麼,關羽是否應當發起這起戰役呢?對劉備而言,這場戰役爆發的時機是否成熟呢?

(二)關羽動機及時機的分析

"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三萬進攻襄陽,揭開了曹劉襄樊之戰,也埋下了蜀國覆滅的伏筆。此次戰役,歷時四個多月,最終以關羽的失敗而告終。當時,劉備剛剛取得益州和漢中,兵力三分,關羽為何急急進攻襄樊呢?此次戰役又給吳蜀魏三國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在此文中,我簡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

(一)襄樊之戰爆發的背景

襄樊之戰爆發於公元219年八月,此前公元214年劉備取得益州,公元215年與孫權爭荊南三郡,公元219年正月劉備攻取漢中。在這一系列的攻伐戰中,蜀國兵力基本分成了荊州(兵力約五六萬)、益州(兵力待考察)和漢中(兵力待考察)三處。荊州兵力由關羽統領,益州由諸葛亮、趙雲、張飛和李嚴等人防守,漢中由黃忠和魏延防守,上庸則交給了劉封、孟達等人。上庸原本為申耽申儀兄弟佔領,劉備攻取漢中後,命令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齡,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攻上庸,二人會師上庸,上庸遂平。但劉備為了牽制孟達,又令劉封統領孟達軍,結果造成二人不和,兵力調動不利。

孫權自赤壁大捷後,實力大增,領土擴張慾望也愈加強烈。周瑜的病逝和吳蜀聯盟的建立使得東吳“竟長江之極而御曹操”的計劃破產,孫權不得以將戰略重點轉移到合肥。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結果被張遼七千守軍打敗,219年八月,孫權再圍合肥,無功而返。兩次失利使孫權認識到曹操東線防衛牢固,圖之不易,最佳的突破口還應當選在荊州。再加上公元217年親劉備的魯肅病逝,主張疏劉的呂蒙代魯肅鎮守陸口,吳蜀關係進一步惡化。因而呂蒙一上任,便向孫權提出擒關羽全據長江的方略,獲得孫權的認可,並不斷暗自調兵陳列於荊州附近。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赤壁之戰後瓜分荊州

曹操赤壁之戰失利後,暫時停止了在荊州勢力的發展,只派曹仁領數千兵鎮守樊城防衛關羽,而將主力集中於東西兩線。東線曹操於公元213、214和217年三攻孫權,均無功而返,西線曹操先後破馬超、破張魯、取漢中,對內曹操則進爵魏王,權傾朝野。總之,自公元211年到219年,曹操於內關注於自身的權勢和榮華,於外則傾心於徵西和討孫權,從而忽視了對劉備的防備和進攻。

在此情況下,關羽毅然發動了襄樊之戰,從中線撕開了曹操的防禦體系,直插魏國的心臟之地——許昌。同時,魏國國內一些地方也爆發了農民的反抗,響應關羽的行動。但是由於孫權的背盟,此次戰役最終以關羽的慘敗被殺而告終。那麼,關羽是否應當發起這起戰役呢?對劉備而言,這場戰役爆發的時機是否成熟呢?

(二)關羽動機及時機的分析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被稱為蜀國第一名將,是劉備麾下最為得意的將領,而襄樊之戰從八月爆發到十二月關羽兵敗,共經歷四個月。其間,劉備既未派出謀臣前往荊州協助,也未派出援軍接應。我們可以推測得知,劉備對這場戰役是絕對支持的,且相信關羽能夠取勝,這可能正是隆中對策的具體實踐。因而,分析關羽的動機就必須從整個劉備集團出發來分析。

劉備集團自始自終都在執行著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即跨荊益兩路出兵的戰略。公元219年正月,劉備在法正的策劃下斬夏侯淵奪得漢中,曹操則率眾從長安出斜谷與劉備對峙於陽平關,五月才退兵。同年八月,孫權圍攻合肥,雖不克,但有效牽制了曹操的東部駐軍。此時,曹操的軍事部署就好比兩個拳頭同時出擊,東部被牽制,西部潰敗,中部兵力空虛且救援不及(從後來徐晃調兵中可以看出)。如果關羽此時率荊州之兵圍攻樊城襄陽,必能威脅宛洛,將曹操的勢力割為東西兩部。即便不能進兵宛洛,也能將漢中、上庸、襄陽連為一線,構築一條防禦體系。況且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所述的戰略也是荊州益州兩路出兵,所以我認為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首要動機就是執行隆中路線,攻克襄陽建立牢固的防禦體系。

其次,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也有擴充荊州領土的需要。荊州在劉表治下時共有襄陽、南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和江夏七郡,“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但是,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只剩下了武陵、零陵和南郡三郡,北部襄陽郡由曹操佔領,其他三郡由孫權佔領。因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既能響應西線的戰鬥,又能擴充劉備治下荊州的領土,將襄陽作為劉備進攻中原的一塊基地。

"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三萬進攻襄陽,揭開了曹劉襄樊之戰,也埋下了蜀國覆滅的伏筆。此次戰役,歷時四個多月,最終以關羽的失敗而告終。當時,劉備剛剛取得益州和漢中,兵力三分,關羽為何急急進攻襄樊呢?此次戰役又給吳蜀魏三國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在此文中,我簡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

(一)襄樊之戰爆發的背景

襄樊之戰爆發於公元219年八月,此前公元214年劉備取得益州,公元215年與孫權爭荊南三郡,公元219年正月劉備攻取漢中。在這一系列的攻伐戰中,蜀國兵力基本分成了荊州(兵力約五六萬)、益州(兵力待考察)和漢中(兵力待考察)三處。荊州兵力由關羽統領,益州由諸葛亮、趙雲、張飛和李嚴等人防守,漢中由黃忠和魏延防守,上庸則交給了劉封、孟達等人。上庸原本為申耽申儀兄弟佔領,劉備攻取漢中後,命令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齡,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攻上庸,二人會師上庸,上庸遂平。但劉備為了牽制孟達,又令劉封統領孟達軍,結果造成二人不和,兵力調動不利。

孫權自赤壁大捷後,實力大增,領土擴張慾望也愈加強烈。周瑜的病逝和吳蜀聯盟的建立使得東吳“竟長江之極而御曹操”的計劃破產,孫權不得以將戰略重點轉移到合肥。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結果被張遼七千守軍打敗,219年八月,孫權再圍合肥,無功而返。兩次失利使孫權認識到曹操東線防衛牢固,圖之不易,最佳的突破口還應當選在荊州。再加上公元217年親劉備的魯肅病逝,主張疏劉的呂蒙代魯肅鎮守陸口,吳蜀關係進一步惡化。因而呂蒙一上任,便向孫權提出擒關羽全據長江的方略,獲得孫權的認可,並不斷暗自調兵陳列於荊州附近。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赤壁之戰後瓜分荊州

曹操赤壁之戰失利後,暫時停止了在荊州勢力的發展,只派曹仁領數千兵鎮守樊城防衛關羽,而將主力集中於東西兩線。東線曹操於公元213、214和217年三攻孫權,均無功而返,西線曹操先後破馬超、破張魯、取漢中,對內曹操則進爵魏王,權傾朝野。總之,自公元211年到219年,曹操於內關注於自身的權勢和榮華,於外則傾心於徵西和討孫權,從而忽視了對劉備的防備和進攻。

在此情況下,關羽毅然發動了襄樊之戰,從中線撕開了曹操的防禦體系,直插魏國的心臟之地——許昌。同時,魏國國內一些地方也爆發了農民的反抗,響應關羽的行動。但是由於孫權的背盟,此次戰役最終以關羽的慘敗被殺而告終。那麼,關羽是否應當發起這起戰役呢?對劉備而言,這場戰役爆發的時機是否成熟呢?

(二)關羽動機及時機的分析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被稱為蜀國第一名將,是劉備麾下最為得意的將領,而襄樊之戰從八月爆發到十二月關羽兵敗,共經歷四個月。其間,劉備既未派出謀臣前往荊州協助,也未派出援軍接應。我們可以推測得知,劉備對這場戰役是絕對支持的,且相信關羽能夠取勝,這可能正是隆中對策的具體實踐。因而,分析關羽的動機就必須從整個劉備集團出發來分析。

劉備集團自始自終都在執行著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即跨荊益兩路出兵的戰略。公元219年正月,劉備在法正的策劃下斬夏侯淵奪得漢中,曹操則率眾從長安出斜谷與劉備對峙於陽平關,五月才退兵。同年八月,孫權圍攻合肥,雖不克,但有效牽制了曹操的東部駐軍。此時,曹操的軍事部署就好比兩個拳頭同時出擊,東部被牽制,西部潰敗,中部兵力空虛且救援不及(從後來徐晃調兵中可以看出)。如果關羽此時率荊州之兵圍攻樊城襄陽,必能威脅宛洛,將曹操的勢力割為東西兩部。即便不能進兵宛洛,也能將漢中、上庸、襄陽連為一線,構築一條防禦體系。況且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所述的戰略也是荊州益州兩路出兵,所以我認為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首要動機就是執行隆中路線,攻克襄陽建立牢固的防禦體系。

其次,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也有擴充荊州領土的需要。荊州在劉表治下時共有襄陽、南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和江夏七郡,“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但是,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只剩下了武陵、零陵和南郡三郡,北部襄陽郡由曹操佔領,其他三郡由孫權佔領。因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既能響應西線的戰鬥,又能擴充劉備治下荊州的領土,將襄陽作為劉備進攻中原的一塊基地。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孫劉平分荊州後版圖劃分

第三、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也是想抓住時機、乘虛而入。當時曹操的兵力主要集中在長安和合肥二地,防守荊州的只有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總計一萬人。而劉備此時已經先後佔領了漢中和上庸,襄陽明顯成為了下一個進攻的目標,不論曹操和劉備都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如果行動遲緩,曹操必然會派重兵前來把守襄陽,白白地錯失良機。因而,對關羽而言,最佳的計略就是立即行動,在曹操調來援軍之前攻下襄陽城。

關羽的動機固然不錯,但好的動機並不代表好的時機。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機是否成熟,我覺得應當從優劣兩個方面來分析:

關羽此時發動襄樊之戰最大的優勢有兩點:一是兵力對比,二是曹操的預期。公元219年,曹操相繼經歷了漢中失利和東線孫權的進攻。漢中失利迫使曹操放棄漢中,調重兵守長安,防止劉備趁勢進攻長安,而東線孫權的進攻又使得曹操不敢輕動東線的守軍,這勢必會促使曹軍形成東西強中間薄弱的軍事部署。事實也確實如此。襄樊之戰前,曹操駐守襄樊的部隊只有一萬多人,而關羽則屯兵六萬,在兵力對比上明顯處於優勢。

曹操原先防蜀的重鎮是漢中和襄陽,但自漢中和上庸失陷後,襄陽的側翼就暴露了出來。雖然劉備進攻襄陽已成為早晚之事,但曹操也不會想到關羽會如此迅速地展開進攻,也來不及調兵增援。所以說,關羽在漢中之戰剛結束就發起襄樊之戰,可以有效地減少正面之敵,給曹操以最沉重的打擊,曹操後來商議遷都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在這些優勢的背後,也潛伏著致命的危機,這些危機一部分是蜀國自身的,而更大的一部分則來自蜀國的盟友——吳國。

首先,上庸兵權的處置失當使關羽失去了最後的生還機會,且難以配合關羽展開有力的側翼進攻。劉備為了防止孟達坐大,派自己的義子劉封統帥孟達軍,結果造成了二人爭奪兵權的鬥爭,在關羽被圍麥城時,誰都無暇救援。襄樊之戰自始自終都是關羽從正面展開進攻,上庸位於襄陽西面,如果能配合關羽展開側翼進攻或阻止援軍,將極大的緩解關羽正面的壓力。然而可惜的是,在襄樊之戰整個進行過程中,上庸都未曾出一兵一卒。

其次,關羽和劉備集團都低估了孫權的野心和能力。孫權一直都想將荊州納入自己的版圖,尤其是在兩次進攻合肥失敗後。公元215年,孫劉兩國簽訂協議,規定長沙、江夏、桂陽東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西屬劉備。但是這只是孫權的緩兵之計,是擔心將劉備逼急了會使其投降曹操,然而劉備卻未能給予足夠的注視,在襄樊之戰爆發後也未增派援軍。

第三、襄樊之戰前劉備所屬的荊州只有南郡、武陵和零陵三郡,且呈南北一線分佈,缺少應有的縱深。劉表主荊州時,雖然缺乏名將把守,但擁有荊州全境,四面縱深都較強,所以幾十年也平安無事。但到了劉備這裡卻只剩下了窄窄的三郡,以至於呂蒙偷襲成功後連關羽的退路都被切斷了。

"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三萬進攻襄陽,揭開了曹劉襄樊之戰,也埋下了蜀國覆滅的伏筆。此次戰役,歷時四個多月,最終以關羽的失敗而告終。當時,劉備剛剛取得益州和漢中,兵力三分,關羽為何急急進攻襄樊呢?此次戰役又給吳蜀魏三國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在此文中,我簡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

(一)襄樊之戰爆發的背景

襄樊之戰爆發於公元219年八月,此前公元214年劉備取得益州,公元215年與孫權爭荊南三郡,公元219年正月劉備攻取漢中。在這一系列的攻伐戰中,蜀國兵力基本分成了荊州(兵力約五六萬)、益州(兵力待考察)和漢中(兵力待考察)三處。荊州兵力由關羽統領,益州由諸葛亮、趙雲、張飛和李嚴等人防守,漢中由黃忠和魏延防守,上庸則交給了劉封、孟達等人。上庸原本為申耽申儀兄弟佔領,劉備攻取漢中後,命令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齡,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攻上庸,二人會師上庸,上庸遂平。但劉備為了牽制孟達,又令劉封統領孟達軍,結果造成二人不和,兵力調動不利。

孫權自赤壁大捷後,實力大增,領土擴張慾望也愈加強烈。周瑜的病逝和吳蜀聯盟的建立使得東吳“竟長江之極而御曹操”的計劃破產,孫權不得以將戰略重點轉移到合肥。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結果被張遼七千守軍打敗,219年八月,孫權再圍合肥,無功而返。兩次失利使孫權認識到曹操東線防衛牢固,圖之不易,最佳的突破口還應當選在荊州。再加上公元217年親劉備的魯肅病逝,主張疏劉的呂蒙代魯肅鎮守陸口,吳蜀關係進一步惡化。因而呂蒙一上任,便向孫權提出擒關羽全據長江的方略,獲得孫權的認可,並不斷暗自調兵陳列於荊州附近。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赤壁之戰後瓜分荊州

曹操赤壁之戰失利後,暫時停止了在荊州勢力的發展,只派曹仁領數千兵鎮守樊城防衛關羽,而將主力集中於東西兩線。東線曹操於公元213、214和217年三攻孫權,均無功而返,西線曹操先後破馬超、破張魯、取漢中,對內曹操則進爵魏王,權傾朝野。總之,自公元211年到219年,曹操於內關注於自身的權勢和榮華,於外則傾心於徵西和討孫權,從而忽視了對劉備的防備和進攻。

在此情況下,關羽毅然發動了襄樊之戰,從中線撕開了曹操的防禦體系,直插魏國的心臟之地——許昌。同時,魏國國內一些地方也爆發了農民的反抗,響應關羽的行動。但是由於孫權的背盟,此次戰役最終以關羽的慘敗被殺而告終。那麼,關羽是否應當發起這起戰役呢?對劉備而言,這場戰役爆發的時機是否成熟呢?

(二)關羽動機及時機的分析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被稱為蜀國第一名將,是劉備麾下最為得意的將領,而襄樊之戰從八月爆發到十二月關羽兵敗,共經歷四個月。其間,劉備既未派出謀臣前往荊州協助,也未派出援軍接應。我們可以推測得知,劉備對這場戰役是絕對支持的,且相信關羽能夠取勝,這可能正是隆中對策的具體實踐。因而,分析關羽的動機就必須從整個劉備集團出發來分析。

劉備集團自始自終都在執行著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即跨荊益兩路出兵的戰略。公元219年正月,劉備在法正的策劃下斬夏侯淵奪得漢中,曹操則率眾從長安出斜谷與劉備對峙於陽平關,五月才退兵。同年八月,孫權圍攻合肥,雖不克,但有效牽制了曹操的東部駐軍。此時,曹操的軍事部署就好比兩個拳頭同時出擊,東部被牽制,西部潰敗,中部兵力空虛且救援不及(從後來徐晃調兵中可以看出)。如果關羽此時率荊州之兵圍攻樊城襄陽,必能威脅宛洛,將曹操的勢力割為東西兩部。即便不能進兵宛洛,也能將漢中、上庸、襄陽連為一線,構築一條防禦體系。況且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所述的戰略也是荊州益州兩路出兵,所以我認為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首要動機就是執行隆中路線,攻克襄陽建立牢固的防禦體系。

其次,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也有擴充荊州領土的需要。荊州在劉表治下時共有襄陽、南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和江夏七郡,“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但是,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只剩下了武陵、零陵和南郡三郡,北部襄陽郡由曹操佔領,其他三郡由孫權佔領。因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既能響應西線的戰鬥,又能擴充劉備治下荊州的領土,將襄陽作為劉備進攻中原的一塊基地。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孫劉平分荊州後版圖劃分

第三、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也是想抓住時機、乘虛而入。當時曹操的兵力主要集中在長安和合肥二地,防守荊州的只有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總計一萬人。而劉備此時已經先後佔領了漢中和上庸,襄陽明顯成為了下一個進攻的目標,不論曹操和劉備都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如果行動遲緩,曹操必然會派重兵前來把守襄陽,白白地錯失良機。因而,對關羽而言,最佳的計略就是立即行動,在曹操調來援軍之前攻下襄陽城。

關羽的動機固然不錯,但好的動機並不代表好的時機。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機是否成熟,我覺得應當從優劣兩個方面來分析:

關羽此時發動襄樊之戰最大的優勢有兩點:一是兵力對比,二是曹操的預期。公元219年,曹操相繼經歷了漢中失利和東線孫權的進攻。漢中失利迫使曹操放棄漢中,調重兵守長安,防止劉備趁勢進攻長安,而東線孫權的進攻又使得曹操不敢輕動東線的守軍,這勢必會促使曹軍形成東西強中間薄弱的軍事部署。事實也確實如此。襄樊之戰前,曹操駐守襄樊的部隊只有一萬多人,而關羽則屯兵六萬,在兵力對比上明顯處於優勢。

曹操原先防蜀的重鎮是漢中和襄陽,但自漢中和上庸失陷後,襄陽的側翼就暴露了出來。雖然劉備進攻襄陽已成為早晚之事,但曹操也不會想到關羽會如此迅速地展開進攻,也來不及調兵增援。所以說,關羽在漢中之戰剛結束就發起襄樊之戰,可以有效地減少正面之敵,給曹操以最沉重的打擊,曹操後來商議遷都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在這些優勢的背後,也潛伏著致命的危機,這些危機一部分是蜀國自身的,而更大的一部分則來自蜀國的盟友——吳國。

首先,上庸兵權的處置失當使關羽失去了最後的生還機會,且難以配合關羽展開有力的側翼進攻。劉備為了防止孟達坐大,派自己的義子劉封統帥孟達軍,結果造成了二人爭奪兵權的鬥爭,在關羽被圍麥城時,誰都無暇救援。襄樊之戰自始自終都是關羽從正面展開進攻,上庸位於襄陽西面,如果能配合關羽展開側翼進攻或阻止援軍,將極大的緩解關羽正面的壓力。然而可惜的是,在襄樊之戰整個進行過程中,上庸都未曾出一兵一卒。

其次,關羽和劉備集團都低估了孫權的野心和能力。孫權一直都想將荊州納入自己的版圖,尤其是在兩次進攻合肥失敗後。公元215年,孫劉兩國簽訂協議,規定長沙、江夏、桂陽東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西屬劉備。但是這只是孫權的緩兵之計,是擔心將劉備逼急了會使其投降曹操,然而劉備卻未能給予足夠的注視,在襄樊之戰爆發後也未增派援軍。

第三、襄樊之戰前劉備所屬的荊州只有南郡、武陵和零陵三郡,且呈南北一線分佈,缺少應有的縱深。劉表主荊州時,雖然缺乏名將把守,但擁有荊州全境,四面縱深都較強,所以幾十年也平安無事。但到了劉備這裡卻只剩下了窄窄的三郡,以至於呂蒙偷襲成功後連關羽的退路都被切斷了。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呂蒙偷襲荊州

第四、荊州缺乏必要的謀臣來輔佐關羽和鎮守江陵且關羽驕傲輕敵。關羽雖然智勇雙全,堪稱蜀國第一名將,但論權謀兵法也難以和呂蒙和陸遜匹及,況且關羽出征後,後方江陵空虛,又無良臣鎮守,使呂蒙有機可乘。

那麼,綜合而言,關羽此時發動襄樊之戰的時機是否成熟呢?我覺得應該從兩方面來考慮。如果單從曹操的戰略佈局來看此時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戰役無疑是最好的時機,但是如果將孫權的動機考慮在內,顯然這是下下之策。然而,在當時魏強吳蜀弱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能預料到昔日的盟友這麼快就成了今日的敵人呢?又有多少人能料到吳蜀剛瓜分完荊州孫吳就覬覦荊州全境呢?

(三)襄樊之戰的影響

"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三萬進攻襄陽,揭開了曹劉襄樊之戰,也埋下了蜀國覆滅的伏筆。此次戰役,歷時四個多月,最終以關羽的失敗而告終。當時,劉備剛剛取得益州和漢中,兵力三分,關羽為何急急進攻襄樊呢?此次戰役又給吳蜀魏三國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在此文中,我簡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

(一)襄樊之戰爆發的背景

襄樊之戰爆發於公元219年八月,此前公元214年劉備取得益州,公元215年與孫權爭荊南三郡,公元219年正月劉備攻取漢中。在這一系列的攻伐戰中,蜀國兵力基本分成了荊州(兵力約五六萬)、益州(兵力待考察)和漢中(兵力待考察)三處。荊州兵力由關羽統領,益州由諸葛亮、趙雲、張飛和李嚴等人防守,漢中由黃忠和魏延防守,上庸則交給了劉封、孟達等人。上庸原本為申耽申儀兄弟佔領,劉備攻取漢中後,命令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齡,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攻上庸,二人會師上庸,上庸遂平。但劉備為了牽制孟達,又令劉封統領孟達軍,結果造成二人不和,兵力調動不利。

孫權自赤壁大捷後,實力大增,領土擴張慾望也愈加強烈。周瑜的病逝和吳蜀聯盟的建立使得東吳“竟長江之極而御曹操”的計劃破產,孫權不得以將戰略重點轉移到合肥。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結果被張遼七千守軍打敗,219年八月,孫權再圍合肥,無功而返。兩次失利使孫權認識到曹操東線防衛牢固,圖之不易,最佳的突破口還應當選在荊州。再加上公元217年親劉備的魯肅病逝,主張疏劉的呂蒙代魯肅鎮守陸口,吳蜀關係進一步惡化。因而呂蒙一上任,便向孫權提出擒關羽全據長江的方略,獲得孫權的認可,並不斷暗自調兵陳列於荊州附近。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赤壁之戰後瓜分荊州

曹操赤壁之戰失利後,暫時停止了在荊州勢力的發展,只派曹仁領數千兵鎮守樊城防衛關羽,而將主力集中於東西兩線。東線曹操於公元213、214和217年三攻孫權,均無功而返,西線曹操先後破馬超、破張魯、取漢中,對內曹操則進爵魏王,權傾朝野。總之,自公元211年到219年,曹操於內關注於自身的權勢和榮華,於外則傾心於徵西和討孫權,從而忽視了對劉備的防備和進攻。

在此情況下,關羽毅然發動了襄樊之戰,從中線撕開了曹操的防禦體系,直插魏國的心臟之地——許昌。同時,魏國國內一些地方也爆發了農民的反抗,響應關羽的行動。但是由於孫權的背盟,此次戰役最終以關羽的慘敗被殺而告終。那麼,關羽是否應當發起這起戰役呢?對劉備而言,這場戰役爆發的時機是否成熟呢?

(二)關羽動機及時機的分析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被稱為蜀國第一名將,是劉備麾下最為得意的將領,而襄樊之戰從八月爆發到十二月關羽兵敗,共經歷四個月。其間,劉備既未派出謀臣前往荊州協助,也未派出援軍接應。我們可以推測得知,劉備對這場戰役是絕對支持的,且相信關羽能夠取勝,這可能正是隆中對策的具體實踐。因而,分析關羽的動機就必須從整個劉備集團出發來分析。

劉備集團自始自終都在執行著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即跨荊益兩路出兵的戰略。公元219年正月,劉備在法正的策劃下斬夏侯淵奪得漢中,曹操則率眾從長安出斜谷與劉備對峙於陽平關,五月才退兵。同年八月,孫權圍攻合肥,雖不克,但有效牽制了曹操的東部駐軍。此時,曹操的軍事部署就好比兩個拳頭同時出擊,東部被牽制,西部潰敗,中部兵力空虛且救援不及(從後來徐晃調兵中可以看出)。如果關羽此時率荊州之兵圍攻樊城襄陽,必能威脅宛洛,將曹操的勢力割為東西兩部。即便不能進兵宛洛,也能將漢中、上庸、襄陽連為一線,構築一條防禦體系。況且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所述的戰略也是荊州益州兩路出兵,所以我認為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首要動機就是執行隆中路線,攻克襄陽建立牢固的防禦體系。

其次,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也有擴充荊州領土的需要。荊州在劉表治下時共有襄陽、南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和江夏七郡,“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但是,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只剩下了武陵、零陵和南郡三郡,北部襄陽郡由曹操佔領,其他三郡由孫權佔領。因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既能響應西線的戰鬥,又能擴充劉備治下荊州的領土,將襄陽作為劉備進攻中原的一塊基地。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孫劉平分荊州後版圖劃分

第三、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也是想抓住時機、乘虛而入。當時曹操的兵力主要集中在長安和合肥二地,防守荊州的只有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總計一萬人。而劉備此時已經先後佔領了漢中和上庸,襄陽明顯成為了下一個進攻的目標,不論曹操和劉備都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如果行動遲緩,曹操必然會派重兵前來把守襄陽,白白地錯失良機。因而,對關羽而言,最佳的計略就是立即行動,在曹操調來援軍之前攻下襄陽城。

關羽的動機固然不錯,但好的動機並不代表好的時機。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機是否成熟,我覺得應當從優劣兩個方面來分析:

關羽此時發動襄樊之戰最大的優勢有兩點:一是兵力對比,二是曹操的預期。公元219年,曹操相繼經歷了漢中失利和東線孫權的進攻。漢中失利迫使曹操放棄漢中,調重兵守長安,防止劉備趁勢進攻長安,而東線孫權的進攻又使得曹操不敢輕動東線的守軍,這勢必會促使曹軍形成東西強中間薄弱的軍事部署。事實也確實如此。襄樊之戰前,曹操駐守襄樊的部隊只有一萬多人,而關羽則屯兵六萬,在兵力對比上明顯處於優勢。

曹操原先防蜀的重鎮是漢中和襄陽,但自漢中和上庸失陷後,襄陽的側翼就暴露了出來。雖然劉備進攻襄陽已成為早晚之事,但曹操也不會想到關羽會如此迅速地展開進攻,也來不及調兵增援。所以說,關羽在漢中之戰剛結束就發起襄樊之戰,可以有效地減少正面之敵,給曹操以最沉重的打擊,曹操後來商議遷都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在這些優勢的背後,也潛伏著致命的危機,這些危機一部分是蜀國自身的,而更大的一部分則來自蜀國的盟友——吳國。

首先,上庸兵權的處置失當使關羽失去了最後的生還機會,且難以配合關羽展開有力的側翼進攻。劉備為了防止孟達坐大,派自己的義子劉封統帥孟達軍,結果造成了二人爭奪兵權的鬥爭,在關羽被圍麥城時,誰都無暇救援。襄樊之戰自始自終都是關羽從正面展開進攻,上庸位於襄陽西面,如果能配合關羽展開側翼進攻或阻止援軍,將極大的緩解關羽正面的壓力。然而可惜的是,在襄樊之戰整個進行過程中,上庸都未曾出一兵一卒。

其次,關羽和劉備集團都低估了孫權的野心和能力。孫權一直都想將荊州納入自己的版圖,尤其是在兩次進攻合肥失敗後。公元215年,孫劉兩國簽訂協議,規定長沙、江夏、桂陽東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西屬劉備。但是這只是孫權的緩兵之計,是擔心將劉備逼急了會使其投降曹操,然而劉備卻未能給予足夠的注視,在襄樊之戰爆發後也未增派援軍。

第三、襄樊之戰前劉備所屬的荊州只有南郡、武陵和零陵三郡,且呈南北一線分佈,缺少應有的縱深。劉表主荊州時,雖然缺乏名將把守,但擁有荊州全境,四面縱深都較強,所以幾十年也平安無事。但到了劉備這裡卻只剩下了窄窄的三郡,以至於呂蒙偷襲成功後連關羽的退路都被切斷了。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呂蒙偷襲荊州

第四、荊州缺乏必要的謀臣來輔佐關羽和鎮守江陵且關羽驕傲輕敵。關羽雖然智勇雙全,堪稱蜀國第一名將,但論權謀兵法也難以和呂蒙和陸遜匹及,況且關羽出征後,後方江陵空虛,又無良臣鎮守,使呂蒙有機可乘。

那麼,綜合而言,關羽此時發動襄樊之戰的時機是否成熟呢?我覺得應該從兩方面來考慮。如果單從曹操的戰略佈局來看此時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戰役無疑是最好的時機,但是如果將孫權的動機考慮在內,顯然這是下下之策。然而,在當時魏強吳蜀弱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能預料到昔日的盟友這麼快就成了今日的敵人呢?又有多少人能料到吳蜀剛瓜分完荊州孫吳就覬覦荊州全境呢?

(三)襄樊之戰的影響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襄樊之戰表面上看來是吳勝蜀敗,但實質上是吳蜀皆敗。因為它打破了赤壁之戰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使得勝利的秤砣重重地壓在了魏國那邊。此次戰役,劉備共損失了六萬荊州兵,一員虎將,三郡的領土(還不包括上庸的損失),實力受到極大的削弱。自此,蜀國的勢力一直蜷縮在益州一州,伐魏的路徑也只剩下了北川一條。

吳國在此次戰役中一舉拿下了荊州三郡,勢力擴展到長江上游,基本實現了其“竟長江之極而御曹操”的方針,其勢力也達到了鼎盛時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襄樊之戰最大的贏家是吳國。因為此戰也給吳國留下了致命的隱患,或者稱之為覆滅的導火索:

首先,它直接引發了後來的夷陵之戰。夷陵之戰使蜀國遭受到了滅頂之災,徹底喪失了逐鹿中原的能力。赤壁之戰後形成的三國鼎立,事實上就只剩下了吳魏兩國,這使得吳國不僅失去了共同伐魏的同盟,還得獨自面對魏國強大的攻勢。

其次,它造成了吳蜀間的隔閡。夷陵之戰後吳蜀雖然都在竭力修復破裂的同盟,但隔閡已經難以彌補。在此後的歲月裡,吳蜀雖然數次相約出兵,但都因種種原因作罷。這其中雖然有地理、軍情和通訊等原因,但二者的隔閡所導致的相互不信任和相互利用心理才是失敗的根源。

再次,它在相當程度上牽制了吳國的兵力,減少了吳國伐魏的勝算。孫權之所以要奪取荊州,一是為了加強長江上游的防禦,二是為了開闢一條由江陵進攻襄陽的新的戰線,扭轉他數攻合肥而不下的尷尬局面。但是,在襄樊之戰勝利後,孫權的戰略意圖並未完全實現。因為襄樊之戰後,吳蜀交惡,吳國擔心蜀國會效仿呂蒙奪江陵,所以並不敢在江陵大量用兵。即使在後期吳蜀重新結盟後,荊州也只有諸葛瑾發動過一場小型的戰役,吳國的戰略重心仍舊放在東線合肥上。

"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三萬進攻襄陽,揭開了曹劉襄樊之戰,也埋下了蜀國覆滅的伏筆。此次戰役,歷時四個多月,最終以關羽的失敗而告終。當時,劉備剛剛取得益州和漢中,兵力三分,關羽為何急急進攻襄樊呢?此次戰役又給吳蜀魏三國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在此文中,我簡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

(一)襄樊之戰爆發的背景

襄樊之戰爆發於公元219年八月,此前公元214年劉備取得益州,公元215年與孫權爭荊南三郡,公元219年正月劉備攻取漢中。在這一系列的攻伐戰中,蜀國兵力基本分成了荊州(兵力約五六萬)、益州(兵力待考察)和漢中(兵力待考察)三處。荊州兵力由關羽統領,益州由諸葛亮、趙雲、張飛和李嚴等人防守,漢中由黃忠和魏延防守,上庸則交給了劉封、孟達等人。上庸原本為申耽申儀兄弟佔領,劉備攻取漢中後,命令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齡,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攻上庸,二人會師上庸,上庸遂平。但劉備為了牽制孟達,又令劉封統領孟達軍,結果造成二人不和,兵力調動不利。

孫權自赤壁大捷後,實力大增,領土擴張慾望也愈加強烈。周瑜的病逝和吳蜀聯盟的建立使得東吳“竟長江之極而御曹操”的計劃破產,孫權不得以將戰略重點轉移到合肥。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結果被張遼七千守軍打敗,219年八月,孫權再圍合肥,無功而返。兩次失利使孫權認識到曹操東線防衛牢固,圖之不易,最佳的突破口還應當選在荊州。再加上公元217年親劉備的魯肅病逝,主張疏劉的呂蒙代魯肅鎮守陸口,吳蜀關係進一步惡化。因而呂蒙一上任,便向孫權提出擒關羽全據長江的方略,獲得孫權的認可,並不斷暗自調兵陳列於荊州附近。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赤壁之戰後瓜分荊州

曹操赤壁之戰失利後,暫時停止了在荊州勢力的發展,只派曹仁領數千兵鎮守樊城防衛關羽,而將主力集中於東西兩線。東線曹操於公元213、214和217年三攻孫權,均無功而返,西線曹操先後破馬超、破張魯、取漢中,對內曹操則進爵魏王,權傾朝野。總之,自公元211年到219年,曹操於內關注於自身的權勢和榮華,於外則傾心於徵西和討孫權,從而忽視了對劉備的防備和進攻。

在此情況下,關羽毅然發動了襄樊之戰,從中線撕開了曹操的防禦體系,直插魏國的心臟之地——許昌。同時,魏國國內一些地方也爆發了農民的反抗,響應關羽的行動。但是由於孫權的背盟,此次戰役最終以關羽的慘敗被殺而告終。那麼,關羽是否應當發起這起戰役呢?對劉備而言,這場戰役爆發的時機是否成熟呢?

(二)關羽動機及時機的分析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被稱為蜀國第一名將,是劉備麾下最為得意的將領,而襄樊之戰從八月爆發到十二月關羽兵敗,共經歷四個月。其間,劉備既未派出謀臣前往荊州協助,也未派出援軍接應。我們可以推測得知,劉備對這場戰役是絕對支持的,且相信關羽能夠取勝,這可能正是隆中對策的具體實踐。因而,分析關羽的動機就必須從整個劉備集團出發來分析。

劉備集團自始自終都在執行著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即跨荊益兩路出兵的戰略。公元219年正月,劉備在法正的策劃下斬夏侯淵奪得漢中,曹操則率眾從長安出斜谷與劉備對峙於陽平關,五月才退兵。同年八月,孫權圍攻合肥,雖不克,但有效牽制了曹操的東部駐軍。此時,曹操的軍事部署就好比兩個拳頭同時出擊,東部被牽制,西部潰敗,中部兵力空虛且救援不及(從後來徐晃調兵中可以看出)。如果關羽此時率荊州之兵圍攻樊城襄陽,必能威脅宛洛,將曹操的勢力割為東西兩部。即便不能進兵宛洛,也能將漢中、上庸、襄陽連為一線,構築一條防禦體系。況且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所述的戰略也是荊州益州兩路出兵,所以我認為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首要動機就是執行隆中路線,攻克襄陽建立牢固的防禦體系。

其次,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也有擴充荊州領土的需要。荊州在劉表治下時共有襄陽、南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和江夏七郡,“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但是,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只剩下了武陵、零陵和南郡三郡,北部襄陽郡由曹操佔領,其他三郡由孫權佔領。因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既能響應西線的戰鬥,又能擴充劉備治下荊州的領土,將襄陽作為劉備進攻中原的一塊基地。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孫劉平分荊州後版圖劃分

第三、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也是想抓住時機、乘虛而入。當時曹操的兵力主要集中在長安和合肥二地,防守荊州的只有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總計一萬人。而劉備此時已經先後佔領了漢中和上庸,襄陽明顯成為了下一個進攻的目標,不論曹操和劉備都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如果行動遲緩,曹操必然會派重兵前來把守襄陽,白白地錯失良機。因而,對關羽而言,最佳的計略就是立即行動,在曹操調來援軍之前攻下襄陽城。

關羽的動機固然不錯,但好的動機並不代表好的時機。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機是否成熟,我覺得應當從優劣兩個方面來分析:

關羽此時發動襄樊之戰最大的優勢有兩點:一是兵力對比,二是曹操的預期。公元219年,曹操相繼經歷了漢中失利和東線孫權的進攻。漢中失利迫使曹操放棄漢中,調重兵守長安,防止劉備趁勢進攻長安,而東線孫權的進攻又使得曹操不敢輕動東線的守軍,這勢必會促使曹軍形成東西強中間薄弱的軍事部署。事實也確實如此。襄樊之戰前,曹操駐守襄樊的部隊只有一萬多人,而關羽則屯兵六萬,在兵力對比上明顯處於優勢。

曹操原先防蜀的重鎮是漢中和襄陽,但自漢中和上庸失陷後,襄陽的側翼就暴露了出來。雖然劉備進攻襄陽已成為早晚之事,但曹操也不會想到關羽會如此迅速地展開進攻,也來不及調兵增援。所以說,關羽在漢中之戰剛結束就發起襄樊之戰,可以有效地減少正面之敵,給曹操以最沉重的打擊,曹操後來商議遷都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在這些優勢的背後,也潛伏著致命的危機,這些危機一部分是蜀國自身的,而更大的一部分則來自蜀國的盟友——吳國。

首先,上庸兵權的處置失當使關羽失去了最後的生還機會,且難以配合關羽展開有力的側翼進攻。劉備為了防止孟達坐大,派自己的義子劉封統帥孟達軍,結果造成了二人爭奪兵權的鬥爭,在關羽被圍麥城時,誰都無暇救援。襄樊之戰自始自終都是關羽從正面展開進攻,上庸位於襄陽西面,如果能配合關羽展開側翼進攻或阻止援軍,將極大的緩解關羽正面的壓力。然而可惜的是,在襄樊之戰整個進行過程中,上庸都未曾出一兵一卒。

其次,關羽和劉備集團都低估了孫權的野心和能力。孫權一直都想將荊州納入自己的版圖,尤其是在兩次進攻合肥失敗後。公元215年,孫劉兩國簽訂協議,規定長沙、江夏、桂陽東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西屬劉備。但是這只是孫權的緩兵之計,是擔心將劉備逼急了會使其投降曹操,然而劉備卻未能給予足夠的注視,在襄樊之戰爆發後也未增派援軍。

第三、襄樊之戰前劉備所屬的荊州只有南郡、武陵和零陵三郡,且呈南北一線分佈,缺少應有的縱深。劉表主荊州時,雖然缺乏名將把守,但擁有荊州全境,四面縱深都較強,所以幾十年也平安無事。但到了劉備這裡卻只剩下了窄窄的三郡,以至於呂蒙偷襲成功後連關羽的退路都被切斷了。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呂蒙偷襲荊州

第四、荊州缺乏必要的謀臣來輔佐關羽和鎮守江陵且關羽驕傲輕敵。關羽雖然智勇雙全,堪稱蜀國第一名將,但論權謀兵法也難以和呂蒙和陸遜匹及,況且關羽出征後,後方江陵空虛,又無良臣鎮守,使呂蒙有機可乘。

那麼,綜合而言,關羽此時發動襄樊之戰的時機是否成熟呢?我覺得應該從兩方面來考慮。如果單從曹操的戰略佈局來看此時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戰役無疑是最好的時機,但是如果將孫權的動機考慮在內,顯然這是下下之策。然而,在當時魏強吳蜀弱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能預料到昔日的盟友這麼快就成了今日的敵人呢?又有多少人能料到吳蜀剛瓜分完荊州孫吳就覬覦荊州全境呢?

(三)襄樊之戰的影響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襄樊之戰表面上看來是吳勝蜀敗,但實質上是吳蜀皆敗。因為它打破了赤壁之戰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使得勝利的秤砣重重地壓在了魏國那邊。此次戰役,劉備共損失了六萬荊州兵,一員虎將,三郡的領土(還不包括上庸的損失),實力受到極大的削弱。自此,蜀國的勢力一直蜷縮在益州一州,伐魏的路徑也只剩下了北川一條。

吳國在此次戰役中一舉拿下了荊州三郡,勢力擴展到長江上游,基本實現了其“竟長江之極而御曹操”的方針,其勢力也達到了鼎盛時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襄樊之戰最大的贏家是吳國。因為此戰也給吳國留下了致命的隱患,或者稱之為覆滅的導火索:

首先,它直接引發了後來的夷陵之戰。夷陵之戰使蜀國遭受到了滅頂之災,徹底喪失了逐鹿中原的能力。赤壁之戰後形成的三國鼎立,事實上就只剩下了吳魏兩國,這使得吳國不僅失去了共同伐魏的同盟,還得獨自面對魏國強大的攻勢。

其次,它造成了吳蜀間的隔閡。夷陵之戰後吳蜀雖然都在竭力修復破裂的同盟,但隔閡已經難以彌補。在此後的歲月裡,吳蜀雖然數次相約出兵,但都因種種原因作罷。這其中雖然有地理、軍情和通訊等原因,但二者的隔閡所導致的相互不信任和相互利用心理才是失敗的根源。

再次,它在相當程度上牽制了吳國的兵力,減少了吳國伐魏的勝算。孫權之所以要奪取荊州,一是為了加強長江上游的防禦,二是為了開闢一條由江陵進攻襄陽的新的戰線,扭轉他數攻合肥而不下的尷尬局面。但是,在襄樊之戰勝利後,孫權的戰略意圖並未完全實現。因為襄樊之戰後,吳蜀交惡,吳國擔心蜀國會效仿呂蒙奪江陵,所以並不敢在江陵大量用兵。即使在後期吳蜀重新結盟後,荊州也只有諸葛瑾發動過一場小型的戰役,吳國的戰略重心仍舊放在東線合肥上。

關羽到底應不應該發動襄樊之戰

最後,它加大了吳蜀兩國共同伐魏的難度。襄樊之戰後,東線和西線成為了吳蜀兩國最佳的伐魏路線,但是,東線合肥城遠離河道,不利於吳國水軍優勢的發揮;西線山路崎嶇,運糧困難,不利於弱小的蜀國長期作戰。況且,建業和漢中相距千里之遙,通訊困難,根本無法實施有效地配合。

所以說,襄樊之戰的發生實際上是削弱了吳蜀兩國共同的實力,它破壞了三國鼎立的均衡局面,使得弱者更弱,強者更強,最終也導致了吳蜀兩國共同的滅亡。想當初襄樊之戰時,孫權無論是良將謀臣還是戰備經濟,都優於蜀國。即使關羽伐魏成功,蜀國的實力也弱於東吳,對東吳也造不成多大的威脅,況且襄樊之戰後蜀國必然需要時間修整,魏國必然驚恐,且勢力被分割為東西兩部,許都直接面臨來自荊州的威脅。若魏國不遷都,則必然要抽調兵力防守許都,若遷都,則極可能導致全線動搖。如果孫權此時出兵合肥,搶佔郡縣,擴大戰果,分魏國而逐鹿中原,那麼天下之歸宿或許還是個未知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