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

三國時期的名將很多都有自己的成名之戰或巔峰之戰,比如周瑜赤壁之戰、陸遜夷陵之戰、關羽襄樊之戰,同樣是武廟七十二將之一的張遼也有其巔峰之戰,那就是發生於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此戰張遼異常驍勇,先以八百勇士奇襲孫權大營並全身而退,其後又在孫權作戰不利撤軍之際果斷出擊差點讓孫權回不了江東,此戰過後張遼威震江東,成為孫權揮之不去的夢魘。

"

三國時期的名將很多都有自己的成名之戰或巔峰之戰,比如周瑜赤壁之戰、陸遜夷陵之戰、關羽襄樊之戰,同樣是武廟七十二將之一的張遼也有其巔峰之戰,那就是發生於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此戰張遼異常驍勇,先以八百勇士奇襲孫權大營並全身而退,其後又在孫權作戰不利撤軍之際果斷出擊差點讓孫權回不了江東,此戰過後張遼威震江東,成為孫權揮之不去的夢魘。

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不過在張遼一戰封神的同時,此戰卻也留下不少疑問,比如曹操一方主將到底是張遼還是樂進?孫權十萬大軍為何如此不堪一擊,以及張遼八百勇士是步卒還是騎兵等等;尤其是最後一個疑問歷來有不少爭議,之所以如此有幾個原因:

第一,按理說襲營講究的是出其不意和迅速,這是騎兵的優勢,很少會以步卒突襲對方重兵集結的大營。

第二,逍遙津之戰是魏吳雙方第二次合肥之戰的組成戰役之一,《三國演義》雖然沒有具體描寫此戰,但是文中提到:"張遼引二千餘騎,當先殺至"至少說明張遼並不缺騎兵,所以八百勇士是騎兵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三國志-張遼傳》對此戰描寫比較詳細,但也沒有具體提到是騎兵還是步兵,只是記載:“"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

"

三國時期的名將很多都有自己的成名之戰或巔峰之戰,比如周瑜赤壁之戰、陸遜夷陵之戰、關羽襄樊之戰,同樣是武廟七十二將之一的張遼也有其巔峰之戰,那就是發生於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此戰張遼異常驍勇,先以八百勇士奇襲孫權大營並全身而退,其後又在孫權作戰不利撤軍之際果斷出擊差點讓孫權回不了江東,此戰過後張遼威震江東,成為孫權揮之不去的夢魘。

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不過在張遼一戰封神的同時,此戰卻也留下不少疑問,比如曹操一方主將到底是張遼還是樂進?孫權十萬大軍為何如此不堪一擊,以及張遼八百勇士是步卒還是騎兵等等;尤其是最後一個疑問歷來有不少爭議,之所以如此有幾個原因:

第一,按理說襲營講究的是出其不意和迅速,這是騎兵的優勢,很少會以步卒突襲對方重兵集結的大營。

第二,逍遙津之戰是魏吳雙方第二次合肥之戰的組成戰役之一,《三國演義》雖然沒有具體描寫此戰,但是文中提到:"張遼引二千餘騎,當先殺至"至少說明張遼並不缺騎兵,所以八百勇士是騎兵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三國志-張遼傳》對此戰描寫比較詳細,但也沒有具體提到是騎兵還是步兵,只是記載:“"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

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那麼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史書上對於逍遙津之戰的相關記載其實不少,但無論是曹魏一方的《三國志-張遼傳》或是《三國志-李典傳》和《三國志-樂進傳》,還是東吳一方的《三國志-吳主傳》和《三國志-陳武傳》、《三國志-淩統傳》等等,甚至包括《資治通鑑》、《獻帝春秋》在內卻都無一例外只提到兩點:一是張遼募得八百勇士,二是“合肥之役,張遼奄至”以及“魏將張遼襲權於津北”等等,都沒有提到這八百人到底是騎兵還是步卒。

"

三國時期的名將很多都有自己的成名之戰或巔峰之戰,比如周瑜赤壁之戰、陸遜夷陵之戰、關羽襄樊之戰,同樣是武廟七十二將之一的張遼也有其巔峰之戰,那就是發生於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此戰張遼異常驍勇,先以八百勇士奇襲孫權大營並全身而退,其後又在孫權作戰不利撤軍之際果斷出擊差點讓孫權回不了江東,此戰過後張遼威震江東,成為孫權揮之不去的夢魘。

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不過在張遼一戰封神的同時,此戰卻也留下不少疑問,比如曹操一方主將到底是張遼還是樂進?孫權十萬大軍為何如此不堪一擊,以及張遼八百勇士是步卒還是騎兵等等;尤其是最後一個疑問歷來有不少爭議,之所以如此有幾個原因:

第一,按理說襲營講究的是出其不意和迅速,這是騎兵的優勢,很少會以步卒突襲對方重兵集結的大營。

第二,逍遙津之戰是魏吳雙方第二次合肥之戰的組成戰役之一,《三國演義》雖然沒有具體描寫此戰,但是文中提到:"張遼引二千餘騎,當先殺至"至少說明張遼並不缺騎兵,所以八百勇士是騎兵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三國志-張遼傳》對此戰描寫比較詳細,但也沒有具體提到是騎兵還是步兵,只是記載:“"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

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那麼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史書上對於逍遙津之戰的相關記載其實不少,但無論是曹魏一方的《三國志-張遼傳》或是《三國志-李典傳》和《三國志-樂進傳》,還是東吳一方的《三國志-吳主傳》和《三國志-陳武傳》、《三國志-淩統傳》等等,甚至包括《資治通鑑》、《獻帝春秋》在內卻都無一例外只提到兩點:一是張遼募得八百勇士,二是“合肥之役,張遼奄至”以及“魏將張遼襲權於津北”等等,都沒有提到這八百人到底是騎兵還是步卒。

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不過《三國志-張遼傳》在傳記最後卻兩次明確無誤提到了當初逍遙津之戰這八百人是步卒,曹丕登基後對張遼極為讚賞和推崇,不僅大讚張遼“此亦古之召虎也。”而且“以遼所從破吳軍應募步卒,皆為虎賁。”也就是把這八百步卒用作自己身邊的虎賁衛士。

張遼病逝後,曹丕仍然對他念念不忘,甚至特意下詔:“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一連兩次提到步卒八百,以陳壽寫《三國志》的嚴謹態度來看,可以肯定逍遙津之戰張遼八百勇士的確是步卒無疑。

"

三國時期的名將很多都有自己的成名之戰或巔峰之戰,比如周瑜赤壁之戰、陸遜夷陵之戰、關羽襄樊之戰,同樣是武廟七十二將之一的張遼也有其巔峰之戰,那就是發生於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此戰張遼異常驍勇,先以八百勇士奇襲孫權大營並全身而退,其後又在孫權作戰不利撤軍之際果斷出擊差點讓孫權回不了江東,此戰過後張遼威震江東,成為孫權揮之不去的夢魘。

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不過在張遼一戰封神的同時,此戰卻也留下不少疑問,比如曹操一方主將到底是張遼還是樂進?孫權十萬大軍為何如此不堪一擊,以及張遼八百勇士是步卒還是騎兵等等;尤其是最後一個疑問歷來有不少爭議,之所以如此有幾個原因:

第一,按理說襲營講究的是出其不意和迅速,這是騎兵的優勢,很少會以步卒突襲對方重兵集結的大營。

第二,逍遙津之戰是魏吳雙方第二次合肥之戰的組成戰役之一,《三國演義》雖然沒有具體描寫此戰,但是文中提到:"張遼引二千餘騎,當先殺至"至少說明張遼並不缺騎兵,所以八百勇士是騎兵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三國志-張遼傳》對此戰描寫比較詳細,但也沒有具體提到是騎兵還是步兵,只是記載:“"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

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那麼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史書上對於逍遙津之戰的相關記載其實不少,但無論是曹魏一方的《三國志-張遼傳》或是《三國志-李典傳》和《三國志-樂進傳》,還是東吳一方的《三國志-吳主傳》和《三國志-陳武傳》、《三國志-淩統傳》等等,甚至包括《資治通鑑》、《獻帝春秋》在內卻都無一例外只提到兩點:一是張遼募得八百勇士,二是“合肥之役,張遼奄至”以及“魏將張遼襲權於津北”等等,都沒有提到這八百人到底是騎兵還是步卒。

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不過《三國志-張遼傳》在傳記最後卻兩次明確無誤提到了當初逍遙津之戰這八百人是步卒,曹丕登基後對張遼極為讚賞和推崇,不僅大讚張遼“此亦古之召虎也。”而且“以遼所從破吳軍應募步卒,皆為虎賁。”也就是把這八百步卒用作自己身邊的虎賁衛士。

張遼病逝後,曹丕仍然對他念念不忘,甚至特意下詔:“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一連兩次提到步卒八百,以陳壽寫《三國志》的嚴謹態度來看,可以肯定逍遙津之戰張遼八百勇士的確是步卒無疑。

逍遙津之戰,張遼麾下八百勇士是何兵種?其實正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也正因為這八百人是步卒而不是騎兵,就更加突出了張遼的悍勇無敵,比起甘寧以騎兵突襲以及從前營殺入、後營呼嘯而出的百騎劫營,張遼步卒襲營還能在重重包圍中全身而退的難度要大得多,唯一能與之相比的或許只有真實性存疑的文鴦單騎退雄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