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龍崗百年圍屋——環水樓,聆聽它的故事

環水樓

位於龍崗區寶龍街道

龍新社區蘭水坣居民小組

為葉氏族人所建

其始建於1880年,建成於1898年

現為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


環水樓佔地近6000平方米

還在圍屋之外建起了

一座1300平方米的學堂

承擔起百年育人的偉業

追尋龍崗百年圍屋——環水樓,聆聽它的故事


俯瞰環水樓

這一次

藉著鄉愁印跡第九期

讓我們一起走近龍崗人記憶裡的

環水樓

心繫宗族百代同根的情誼,卻背井離鄉追求開枝散葉,這或許是被時光美化的無奈,又或許是流淌在客家人血液中的基因。歷史蔓延在高屋廣廈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葉氏族人的腳步。

從惠陽淡水到龍崗蘭水坣,葉氏族人先後興建了南陽樓、曲水樓、桂林樓、會龍樓、會水樓等大屋,這便不難解釋環水樓的創建人葉樹棠在功成名就、榮歸故里後,另尋寶地開基立業。他選定了蘭水坣,建起環水樓,讓這處遠方成了葉氏族人的故鄉。

追尋龍崗百年圍屋——環水樓,聆聽它的故事


詩書世家

情定龍崗蘭水坣

環水樓正門長年貼著一副對聯:“南陽衍緒、環水開宗”,宛如朗聲訴說自己從何而來,併為在此生根繁衍深感驕傲。

環水樓的創建者是葉樹棠。據葉氏族譜記載,葉樹棠字冠乾,號德根,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生於惠陽淡水。家族世代崇文重教,再加上他本人敏而好學,因而以國學生的身份得“歲進士”功名,並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加授翰林院待詔,賜封儒林郎,州同銜(從六品)。


追尋龍崗百年圍屋——環水樓,聆聽它的故事


歲進士匾

深圳市本土文化藝術研究會副祕書長、葉氏嫡孫葉萬片對這位先祖研究頗深。據介紹,葉樹棠晚年離京回到淡水,置田躬耕,經營商號,他頭腦靈活,眼光獨到,旗下山貨店、當鋪等收益頗豐。為官經歷顯然如虎添翼,使他得以經營火水(即煤油)等受朝廷管制的生活必需品。其創辦的商號“駿興祥”曾盛極一時,不僅在廣東,而且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都有分店。如今,“駿興祥”仍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經營。

商場得意,家底殷實,葉樹棠做好了分家立業的準備。為何選定距淡水約20公里的蘭水坣?葉氏後人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葉樹棠到龍崗墟趕集時,路過蘭水坣,心生嚮往;有人說,葉樹棠請了專人去尋風水寶地,最終選定蘭水坣。

時光倒流到百餘年前,循著葉樹棠的足跡登上求水嶺,站在山巔向南望去,一片沃土如赤子般依偎在山腳下,更為奇異的是,一條小河彎彎曲曲環繞村莊,淙淙不絕向東流去。葉樹棠篤信風水學,此情此景在風水學上叫“玉帶圍腰”,可保子孫官運亨通、大富大貴。且不說風水,該地水源豐富、土地肥美,非常適宜發展農桑。葉樹棠當即決定在此建宅定居,並作書讚頌:“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山陸賦也,節錄以志山川之靈秀與棟宇相輝映雲。”

好事多磨。當葉樹棠來到蘭水坣,卻發現林氏族人已捷足先登了。林氏族人起先不願與外人共享這片沃土,但葉樹棠決定先為林氏建一座“林氏宗祠”,讓林氏得以供奉祖先,又承諾與林氏守望相助,鄰里同心,共同創造“林”繁“葉”茂的盛景。林氏族長終於被說服了,如今,立於環水樓東側的葉氏宗祠香火不斷,環水樓西側的崇正學堂則是蘭水坣人共同的母校。兩位先祖的一次攜手,換來了蘭水坣名人輩出、蘭桂飄香。

追尋龍崗百年圍屋——環水樓,聆聽它的故事


兩代心血

建成百年大圍屋


環水樓是典型的客家圍屋,六廳十八井、三堂兩橫的結構特點繼承了客家圍屋的傳統。高達三層的恢弘建築和高懸在正大門上的“朝議第”三字宣告著朝廷命官的赫赫威嚴,三塊“歲進士”匾額更是彰顯了環水樓詩書傳家的特色。矗立在圍屋西側的崇正學堂,更是走出了不少仁人志士。


光緒六年(1880年),葉樹棠帶著三個兒子和眾孫擇吉日前往蘭水坣,與鄉鄰同飲開基酒後正式破土動工。

環水樓佈局參照惠陽葉氏二世先祖葉輝庭建造的淡水鐵扇門祖屋“南陽世居”,面積雖不太大,但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建設了三層樓,比龍崗地區大多數客家圍屋都要高。環水樓的名字也浸透著思鄉之情——葉樹棠再三斟酌取“環水”兩字,不僅因為蘭水坣曲水環繞,更因為淡水祖屋門前有一條秋溪河。


追尋龍崗百年圍屋——環水樓,聆聽它的故事


贈送牌匾


葉樹棠沒能看到環水樓落成。環水樓動工八年後,葉樹棠去世。又過了十年,這座圍屋才展現壯美的身姿:依山而建,逐層遞進,有六廳十八井,三堂兩橫。四角有四座碉樓,中間橫著一條天街,共有180多間房屋。外側有一片月池和一座名為“仁興門”的外門樓,還有一片禾坪,禾坪上建有下馬石和彪炳功勳的旗杆石——這絕非尋常人家可以建造,必得憑藉功名受朝廷賞賜。

歲月侵蝕,環水樓的中軸線仍稱得上美輪美奐,盡顯書香門第、世家風采。走進寫著“環水樓”三個大字的大門後,便是第一進,上有匾額“朝議第”,彰顯了葉樹棠的孫子葉鼎基官至從四品朝議大夫的尊榮。二進是下廳,上有三塊朝廷御賜的“歲進士”匾額,屋簷鐫刻著祖訓集句,多為勸學明志的佳句,子孫所取得的功名牌也高懸廊間,“中書科中書”“優貢”等匾額依次排開。三進中廳“思德堂”,是緬懷德根公(即葉樹棠)的所在,也是家族議事的地方。樑間兩道子孫桁,一條寫著“簪纓奕世”,一條寫著“蘭桂騰芳”。四進上廳供奉歷代祖宗牌位,神龕兩側楹聯保存完好——“西楚振家聲萬代宗功傳奕葉,南陽綿世澤千年祖德源流芳”,道盡葉氏一族古今多少事。

崇文重教

一座學堂育四鄰


環水樓是典型的客家圍屋,六廳十八井、三堂兩橫的結構特點繼承了客家圍屋的傳統。高達三層的恢弘建築和高懸在正大門上的“朝議第”三字宣告著朝廷命官的赫赫威嚴,三塊“歲進士”匾額更是彰顯了環水樓詩書傳家的特色。矗立在圍屋西側的崇正學堂,更是走出了不少仁人志士。


“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歲月侵蝕,人才輩出的崇正學堂緊閉門扉,但環水樓的後人選擇將祖訓撰寫在牆上傳世流芳。

葉氏家族素重禮教,曾在淡水興辦榮庭學校、靜野學校、騰雲私塾、挺秀書院等。葉樹棠好學,妻子葉氏是東莞清溪書香門第曾氏之女,長子葉伯熙是環水樓建成後的第一位當家人,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得賜“歲進士”功名。這一切,為建設學校奠定了基礎。

早在環水樓設計之初,便規劃了一座學堂,依康熙帝聖諭《十六條》中“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之箴言,取名為崇正學堂。環水樓主體完工次年,崇正學堂正式動工。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學堂並未建在環水樓的高牆之內,而是建在環水樓東側,佔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除了葉氏子弟,蘭水坣村的林氏、李氏、江氏子弟也都可以在此讀書。

崇正學堂建成後,先後有千餘名學子在此啟蒙,蘭水坣更是走出了不少文人墨客和風雲人物。其中包括葉樹棠的長孫葉鼎基,官拜從四品朝議大夫,並任崇正學堂第一任校長;四孫葉泰基,敕封朝議大夫,賞戴藍翎;七孫葉衍基在日本明治大學法科畢業,曾任民國廣東省第二屆議會議員;九孫葉強基在香港大學醫科畢業,是東江縱隊的首席醫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廣東省政協委員;十二孫葉立基是馬來西亞吉隆坡商界名流,長期擔任葉氏雪蘭莪宗祠總理或理事。此外,跟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革命的葉若霖,曾指揮紅花嶺戰役、大古嶺戰役的粵贛湘邊縱隊上校團長李群芳等,也都曾在崇正學堂讀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崇正學堂作為蘭水坣村小繼續發揮作用,如今當地40歲以上的居民還有在此讀書的記憶。直到上世紀80年代,學校因房屋老舊、學生集中到鎮上就學等原因關停。出於安全考慮,學堂大門常年緊鎖。有趣的是,葉氏後人在崇正學堂的外牆上漆寫了環水樓和崇正學堂的由來和精神文化內涵。學堂一側的空地建成了廉政文化公園,“崇德揚善”“潔身自好”等諄諄教誨隨處可見,葉氏族人用這樣的方式弘揚著崇文重教的良好家風。


紅色歷史

投身革命救家國

環水樓的葉氏家族有著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在戰爭年代,環水樓內外湧現許多仁人志士,不畏犧牲,投身革命。


環水樓葉氏與一代名將葉挺將軍同宗。葉樹棠是惠陽葉氏的七世裔孫,葉挺將軍是惠陽葉氏的九世裔孫。雖然葉樹棠一支遷居龍崗,但仍來往密切,在環水樓落成120週年慶典上,葉挺出生地——曲水樓的葉氏宗親們也前來同賀。


追尋龍崗百年圍屋——環水樓,聆聽它的故事


崇正學堂

在這120年間,環水樓繁衍了八代共千餘名子孫,其中多有飽學之士,也不乏投筆從戎、以身報國的英才。

說起傳遞革命薪火,崇正學堂功不可沒。葉氏建起學校的目的不僅是教書,更為育人。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崇正學堂走出了不少投身革命的學子。1941年,9歲的林譚煌進入崇正學堂,成為一名小學生。當時日本鬼子佔領當地大肆侵擾百姓,有幾次,日軍和偽軍想進入學堂,都被老師勇敢地攔在了門外。林譚煌後來才知道,這些老師中有不少是共產黨員,在保護孩子、教育孩子的同時,他們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火種。

1943年,抗日鬥爭日趨殘酷,崇正學堂的學子們一度轉移到東江縱隊隊員李群芳家的祠堂中上課,校長由地下黨政委何瑞清擔任,共產黨員黃光、丘能、李盤、周伯明都曾為他們上課。林譚煌印象最深刻的是李群芳給他們上課,教唱革命歌曲《紅纓槍》,讓孩子們知道在侵略者面前不能低下頭,要拿起手中的武器英勇抵抗。受革命思想影響,林譚煌十二三歲時就經常為地下黨送信,16歲那年,林譚煌祕密入黨,介紹人就是時任崇正學堂校長的黃國榮。

以崇正學堂為根據地,地下黨積極活動,除了傳播進步思想,還頻繁為地下黨傳遞消息、保護黨員。林譚煌就曾受黃國榮指示,為東江縱隊繪製平岡中學地圖。有一次,林譚煌回到家中,還看到黃國榮帶了一名年輕人來到家裡,說是林譚煌的舅舅。林譚煌信以為真,多年後再見到“舅舅”,才明白自己曾在不知不覺間發揮了掩護地下黨的作用。林譚煌回憶道:“那些年,村裡的人家經常會入住一些‘舅舅’‘表嫂’之類的陌生人,不久又悄無聲息地走了。”

當時,村民還承擔了保護地下黨、搗毀日軍運輸線等工作。1942年,日軍佔據龍崗,曾利用蘭水坣村外的醬園橋運輸物資。該橋被東江縱隊破壞後,日軍從村裡抓壯丁修橋,並給新橋取名“松本橋”。村民們迫於無奈只能出工,但到了晚上,他們就自發破壞新橋,在全村男女老幼徹夜忙碌下,“松本橋”成了“短命橋”,氣得鬼子直跳腳。

1944年底,抗日戰爭激戰正酣,中華大地苦難深重。從香港大學醫學系畢業的環水樓子孫葉強基毅然返鄉,攜帶一批藥品和醫療器械加入東江縱隊,並擔任東江縱隊司令部軍醫。1946年6月,東江縱隊北撤山東時,葉強基奉命以回香港行醫為由,負責江南地區武裝部隊傷病員的安置與治療。1953年,他前往廣州工作,並於1957年起任廣東省政協委員。1962年,葉強基在廣州病逝,社會各界沉痛哀悼,廣州市長羅範群為其治喪委員會主任,東江縱隊原領導人尹林平、曾生等均為委員。

從環水樓走出的革命志士有10餘人。小小的蘭水坣為革命事業默默奉獻著熱忱,環水樓內外仁人義士為祖國拋灑血汗的激情從未退卻。

追尋龍崗百年圍屋——環水樓,聆聽它的故事

鄉愁,源於此

更寄念於此

這一切

是屬於他們最真實的“鄉愁印跡”

小夥伴們,勾起你們記憶了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