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網紅二線城市重啟搶人!樓市真的告別寒冬了嗎?

摘要:核心指標是信貸政策

這個網紅二線城市重啟搶人!樓市真的告別寒冬了嗎?

撰文|張銀銀

最近樓市行情似乎有回暖之勢,不僅是成交量,各大城市搶人也正如火如荼。

2018年,海南搞了“全國最嚴”的調控,全島、全省“去地產化”。

但如今,先是3月中旬,海南重啟房貸“商轉公”,“鼓勵”更多人願意買房,並減輕剛需負擔。

接著最新的消息,海南準備招攬人才,“大招”是放寬引進人才在海南購房資格和信貸要求,規定隨總部企業遷入員工,享受本地居民同等購房待遇。

緊接著,繼廣州、西安、南京、石家莊等城市放寬落戶條件後,4日,杭州發佈《關於貫徹落實穩企業穩增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政策舉措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第十八提出,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並繳納社保的,可直接落戶。

這次距離上一次搶人才半年時間,2018年10月,杭州加入搶人大戰,彼時還有年齡要求,且需要連續一年社保+連續一年居住登記。

杭州樓市在2018年起伏不斷,上半年,由於搖號新規的推出,眾多“萬人搖”紅盤讓杭州備受矚目,房價也隨之水漲船高,其後,杭州市政府推出一系列調控政策,房價應聲而跌。安居客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杭州二手房房價由1月的28541元/平方米一路上漲至7月份的29255元/平方米,其後又連續下跌,回調至28651元/平方米。

這個網紅二線城市重啟搶人!樓市真的告別寒冬了嗎?

雖然我們不能妄自揣測說杭州搶人完全就是為了穩樓市,但不能否認,杭州搶了人,結果對樓市絕對是有好處的,畢竟增加了需求嘛。限購暫時又不能放鬆,因為輿論壓力太大,那名正言順放鬆人才落戶買房總可以吧。

此前槓桿遊戲經常說,很多地方土地出讓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之比,達到了一比一,甚至比一般預算收入還要多。

有的地方,如果一兩個月不賣地,可能就會斷炊,或者大規模基建缺乏資金保證,面臨相關地方債務還不上的困境。

房住不炒的口子沒有破,但維持一定的活躍,是地方和房企都需要的。

在往期文章中文中,槓桿遊戲統計過,2017年,杭州常住人口增長30萬,僅次於深圳、廣州,位列全國第三。

如果說人口不代表人才,不等於具備購房能力的人。那麼有一個指標,以前槓桿遊戲也說過——所謂人才,或者說較好就業,具備一定經濟基礎的人口,到了一個地方,基本上都會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假如經濟發展向好、人才爭奪戰戰果顯著、正規就業增加,那麼,其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一定增加明顯。反之,如果不明顯,可能還需要努力。槓桿遊戲統計發現,2017年,杭州職工參保人數增加52.34萬人,位列全國第四。

這個網紅二線城市重啟搶人!樓市真的告別寒冬了嗎?

無論常住人口增加數據,還是職工參保增加人數,2017年杭州都位列全國前幾。2018年也不會差,杭州的購房需求,具備購房潛在能力的人,自然也是全國前幾。

何況浙江、杭州經濟發達,新經濟發展迅猛,你說房地產是不是受益很大?

槓桿遊戲此前寫過文章,說不說調控,是判斷週期變化的關鍵因素之一。

近期,確實沒有說調控。但“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防止大起大落”——實際省略了“調控”二字,潛臺詞還在。

要連續、要穩定,意味著幻想可以放棄。不過,注意後半句“防止大起大落”,這也說明房價下行的壓力其實更大了。

但房價要穩,意味著不允許大漲,同時也意味著要託底,所以也就可以理解近期這麼多城市為啥會重啟搶房了。

但未來大行情到底有沒有,房價是否捲土重來?我的看法維持不變,核心指標是信貸政策,簡單說就是是否準二套以上的購房隨便、輕易加槓桿。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頭條號簽約作者)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