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物流、採購到底有什麼區別?'

工程師 福特汽車 採購從業者 2019-08-04
"
供應鏈、物流、採購到底有什麼區別?
"
供應鏈、物流、採購到底有什麼區別?
供應鏈、物流、採購到底有什麼區別?

描述:做採購幾年了,對於這3者之間的關係和區別還是比較混淆!希望群裡大神科普一下!

以下是是智造家酷愛分享朋友的回答:

智友|答一

@其中之一

如果你沒有做個製造行業的計劃,尤其是汽車行業,確實對這之間的關係很難理解。我是在汽車行業裡的PC&L (Planning control &Logistics ,有些公司如福特叫做MP&L,即Material control &Logistics)部門做物流工程師。

這裡先從採購說起,採購在汽車行業一般分為生產性採購和非生產性採購。非生產性採購就是採購模、檢、夾等這些工裝、設備、辦公用品、物流服務等,這些採購的內容是為生產銷售服務,但並不屬於產品部分,即不在BOM 表(物料清單)裡。

個人理解這類採購不算是供應鏈管理的內容,也應該不會和你說的物流、供應鏈有歧義。生產性採購就是採購BOM裡的原材料,這些原材料通過模具、夾具等工裝及設備加工成最終的產品,其實這個過程就是生產。

這裡可能不同的公司採購分工可能不同,對於一些物料種類比較多產品,如汽車座椅,非生產性採購工程師一般並不直接採購原材料(一般情況是量產前負責,量產後不負責,因為結算歸口部門不一樣,量產前都是採購結算,量產後是物流結算,這個時候才會有流動的過程),而只是負責前期供應商選點(尋源),比價議價,商務談判即合同簽訂等內容。

而隨著項目的開發進行,物流部門相關人員(比如物流工程師,我就是這一角)要負責BOM 的在系統裡的維護,並確保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共享是否完善(新供應商是否具備EDI能力),同供應商簽訂相關物流協議,協議會約定與供應商之間的結算方式(也可說是貿易方式),是收貨結算,還是下線結算,抑或是工廠提貨(這種情況主機廠用的比較多,可以milkrun取不同供應商的產品,節約物流費用),計劃的發佈方式,交付頻次、庫存約定及採購提前期、包裝信息等。

在這些都準備就緒後,項目一般會牽頭投產簽署,轉為量產後,這些生產性物料(原材料)就由物流部物料計劃員(福特MP&L裡供應鏈專員)負責,具體負責日訂單及月預測及要貨、催貨、對賬結算、供應商交付、供應商考評等事務。

整個信息流的過程其實是客戶計劃的接收、評估,工廠生產計劃的制定,根據生產計劃及BOM 轉換的物料計劃的發佈的過程。

如果畫個圖就是以自己工廠為中心,向客戶交付產品,向供應商採購原材料的一個鏈狀結構,供應商跟自己工廠供貨,自己工廠給客戶供貨,所以形象的成為供應鏈。

為保證這個鏈狀結構不斷線,我們需要一些手段去管理,這個過程就是供應鏈管理。MMOG就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體系。

從客戶到工廠再到供應商,在這個鏈條裡是有信息流、實物流及現金流的流動的。而其中的實物流,你可以理解為一般意義上的物流(運輸交付、庫房等)。而供應鏈是包含物流的。

所以一般講供應鏈管理是包含計劃、採購、生產、物流(交付及退貨)等這一系列環節的,計劃是核心,這一切都是由計劃驅動的。

這只是我的理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智友|答二

@周健

本來以為很簡單的幾個概念,但我發現,其實在很多公司“不簡單”,主要問題是觀念、理解及組織架構的設置上。

供應鏈管理翻譯過來是 SCM, supply chain managpent,它講的是所謂“鏈條”的概念;物流的英文單詞是 Logistics,傳統的理解是運輸(shipping)、倉儲(warehousing)、海關(Customs)及內部配送(Internal logistics,如搬運、裝卸、配送物料到生產線等),它主要是講“流動”的概念;而採購則是 Sourcing(尋源採購),Purchasing(一般意義上的採購) 或者Procurpent(執行採購) ,Buying(買,也叫採購),一般分為尋源採購及執行採購,它關注的焦點問題是“買”,屬於商務的範疇。

我接觸的很多中小型企業的老闆甚至認為,他們目前還不需要供應鏈管理,或者認為供應鏈管理是那些大公司的事情,與他們無關;有的公司則是乾脆把過去的採購部門直接改名為供應鏈,其實就是個採購,因為他們不管客戶需求;還有的公司的物流部門,其實是啥都管,從接單到、生產控制、採購,一直到出貨,這反而類似個供應鏈管理部門,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

其實,我們首先得搞清楚,什麼叫供應鏈管理。

按照國際供應鏈理事會(SCC)的定義,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 Plan – 計劃

2. Buy – 採購

3. Make – 製造

4. Deliver – 交付

5. Return – 退貨

其中,計劃是整個供應鏈管理的大腦,是個核心問題,包括需求計劃、生產計劃、物料計劃、物流計劃、庫存計劃等等,而採購、生產製造、交付與退貨(物流)等則屬於供應鏈管理中執行的範疇,類似於人的胳膊腿。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

1. 從廣義的角度,採購、物流、生產等,都只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採購、物流不能代替供應鏈管理;江湖上很多搞採購、物流的人都說自己懂供應鏈,其實那是扯淡的事情。沒搞過計劃的人,就如同我的朋友劉寶紅先生說的“瞎子摸象”現象類似,其實就是瞎子抱著象腿,說象腿就是大象,象的屁股像堵牆,如此而已。

2. 從狹義的角度,供應鏈管理在大多數公司都是跟sourcing(尋源採購)、make(製造)分開的,因為供應鏈管理主要玩的是“時間”跟“數量”,所以,執行採購(下單、交付)往往屬於供應鏈管理,而商務問題,如尋源採購,則是單列,某種程度上是對採購腐敗的一種制衡;生產計劃屬於供應鏈管理,而生產製造本身卻是屬於運營部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相互制衡,畢竟,“生產是老大”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流程上,生產必須受供應鏈統一控制,屬於後勤的一部分。

3. 不管你公司大小,哪怕是跟麻雀一樣大的公司,其實你也是需要供應鏈管理的,你想想供應鏈管理乾的這些事嘛!什麼公司不做計劃?你不買東西你怎麼生產?做了你不出貨嗎?出了貨,你不被客戶退貨,那不就是怪事了嗎?這不就是逆向物流嗎?!也就是說大家都在不知不覺地幹供應鏈的事情,只是,你沒有有意識地把這些事情形成一個鏈條,一個體系,所以你也就是沒有供應鏈管理。其實,很簡單,只要“集成”一下就完了,這就是IBM集成供應鏈管理(ISC)的概念。

總之,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也不那麼簡單。關鍵的是,做什麼事情,這道理給搞清楚了,事兒也就不難做了。

智友|答三

@阿翔

這是三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三者之間互相聯繫。

首先,什麼是物流?從廣義上來說,物體的流動都叫物流。也就是說,把一顆菜從市場提回家也是物流。而從國家術語的層面上講,物流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通過發揮採購,運輸,倉儲,裝運搬卸,庫存,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系統等職能將物體按規定的質量和數量運到準確的地點。也就是說,物流包括了採購,運輸,倉儲等一系列作業。

然後,什麼是採購?企業為了滿足生產和經營的需要,向供應商購買產品或服務作為企業資源的行為。

接著,什麼是供應鏈?供應鏈是將商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涉及的上下游企業,包括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和零售商連結在一起的網狀結構;供應鏈包含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

所以最後總結,物流只是供應鏈的一部分。而採購是物流的其中一個職能,也是連結供應鏈中上下游的其中一個環節。

智友|答四

@壯壯

拿餐廳做菜來比喻最為恰當了。

供應鏈:包括了你買菜, 買調料,廚師做菜,然後服務員上桌最終做成美味可口成品或者外賣員送外賣的過程。供應鏈管理就是對這一過程進行控制達到最快上菜,最好吃的菜,最便宜的菜這個目標。簡單說:1)我得買菜。2.) 我得做菜。3.) 我得賣菜,順帶送外賣。

物流:包括兩個方面。 1)買的菜最快的達到存放的地方,怎麼存放,能存放多久。2 )廚師做好菜後,怎麼樣最快最省錢的把菜送到客人桌前。

採購:兩種,一種是狹義採購,就是我只負責買菜,買的菜新鮮,價錢便宜就好,再加上時不時逛逛超市買點調料什麼的。一種是廣義採購,就是我成了專業買菜的了,我買來菜後專門外包給餐廳,餐廳只負責加工做菜。我買菜就不單是買得便宜買得好的問題了,我得考慮怎麼選擇賣菜的,怎麼管理賣菜的,賣菜的漲價怎麼辦,以次充好怎麼辦,我是不是要集中一次性和一個賣菜的買多點那樣我價格就便宜點。弄不好對於特殊的菜,我得進口,弄不好還得管理下賣菜籽的。

智友|答五

@美人魚

通俗的解釋給你吧。

物流,是學科的名稱,表示你要用最少的時間花最少的錢達到最高的質量和最多的數量,一般有三個主要的“流”:人,資源和信息。

供應鏈,是生產過程的鏈條,表示了從供貨商開始到最終客戶中間的一些列動作,都是息息相關的。

採購,是供應鏈中間的一環。是公司面向供貨商的一系列動作,包括制定需求,管理合同,協商價格等等(根據不同公司和行業,採購的職責會有很大出入。但它是供貨商和公司生產部門的直接樞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