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陸金所理財傳言,大家究竟在慌什麼?

關於陸金所理財傳言,大家究竟在慌什麼?

比黃金還貴的信心,去哪兒了?

昨天(7月20日)晚上,一位在某大型資管公司就職的同學給我發來一條微信,諮詢陸金所的產品規模,想測算下“如果監管加強,是不是能有一些錢從互金平臺流出,流入其他市場,比如股票或者銀行理財”。高瞻遠矚、未雨綢繆,真是個敬業的好同志,百萬年薪不是白得的。

不用講,我這位同學也看到了那張在微信群裡流轉的截圖。除此之外,身邊的一些人也加入了贖回的行列。據北京商報統計,截止21日早間,陸金所債權轉讓項目明顯增加,其中定期轉讓的項目已經達到388頁,債權轉讓項目達1231頁,累計轉讓項目數量過萬筆。

針對市場傳言,陸金所及時發佈公告,“一直以來堅持嚴格的風險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戶受到損失。目前,陸金所經營管理一切正常,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作為行業龍頭,這點小風浪自然不算什麼,不過作為從業者,對市場的這種“風聲鶴唳”不由心生警惕。

對金融業尤其是互聯網理財平臺而言,信心比天還重要。問題是,市場對行業的信心為何就脆弱如此?陸金所有中國平安的支撐尚且如此,其他理財平臺遇到類似“流言”又將釀出何種血案?果真如此,防控互聯網金融風險本身是不是便製造了新的風險?

對監管的誤讀:監管究竟要把互金行業怎麼樣?

如我那位同學所言,擔心的根源是“監管加強”。問了身邊參與贖回的人,其回覆也大意如此,即擔心強監管下,大家爭相贖回理財產品,最後出現擠兌,可能想走也走不了。

就陸金所事件而言,“流言”起於部分產品下架,產品下架的原因則在於近期的交易所產品整頓,即互金整治辦下發《關於對互聯網平臺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整頓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互聯網平臺在7月15日前停止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開展涉嫌突破政策紅線的違法違規業務的增量。同時,互聯網平臺須積極配合各類交易場所妥善化解存量違法違規業務。”

再加上近期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嚴控金融風險的表態,不明就裡的同學們,難免會放大對互金平臺的強化監管憂慮。也就難怪,微信群中流傳的一張不明就裡的截屏,就能讓聲譽卓著的網貸龍頭遭遇“贖回風波”。

問題是,國家對互金行業的監管,究竟在管什麼?怎麼管?目的是什麼?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不瞭解,才會心慌,甚至演變成奪路而逃。

關於陸金所理財傳言,大家究竟在慌什麼?

隨著專項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互金行業的潛在風險狀況已經大大緩解,基本沒有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現階段對互金行業的監管,更多地只是整個金融體系監管中的一環而已,不必過度凸顯和解讀。

與交易所聯合發行理財產品,更多地是有違行業“小額普惠”的定位,而不是因為潛在風險有多大。否則,早在一年前就會下手清理,也不會等到現在了。所以,一些理財平臺下架金交所產品,只是依據《通知》要求,在7月15日之前進行增量管控而已,這是正常的順應監管的行為,何以會成為“出問題”的信號呢?

再說了,金融行業的整頓,歷來都是“增量與存量分開處理”,即對於涉嫌違規的業務,嚴控增量,穩妥化解存量。而所謂穩妥化解存量,多數情況下也是自然到期,到期後不再新增而已,並不會對大家的理財投資帶來什麼實質影響。

所謂的擠兌,真的存在嗎?

最後,再來說說所謂的“擠兌”憂慮,真的會有擠兌嗎?

銀行是有可能產生擠兌的,因為銀行是典型的資金池,存款和貸款是錯配的。理論上,短時間內,貸款尚未到期,大量的人去取存款,便會無錢可取,演變成擠兌。

就網貸平臺而言,沒有所謂的資金池,理財資金和資產端的借款資金是一一對應的,只要借款人到期還款,理財人的理財資金就能到期償付,何來擠兌一說呢?

所以,我們看到信心出現問題時,網貸平臺上也就多了債權轉讓標而已,債權轉讓也只有存在承接人時才能成功,並不需要平臺出錢兌付,對平臺而言,並沒有資金流出壓力,也不會帶來所謂的流動性危機或擠兌風險。

關於陸金所理財傳言,大家究竟在慌什麼?

找回信心,淡定一些

綜上,仔細梳理一下,發現不過是個“子虛烏有”的憂慮而已。但根本上,也反映了大家對互金行業的發展明確缺乏信心,才會患得患失,隨時準備迴歸銀行體系。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新模式的勝利,是金融科技的勝利,也是金融創新和用戶體驗至上的勝利,是行業先進生產力的重要代表。金融監管,其根本目的還是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整治和化解風險只是手段而已。因此,對於互聯網金融的明天,實在無需置疑。

未來一段時間,不排除還會出現類似的流言事件,還請大家淡定一些。專項整治一年有餘、卓有成效,大家的錢就在那裡,丟不了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