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了,這3個細節可能是致命信號!再不注意就晚了

來源: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我們。

大家都見過節假日的大堵車吧?毫不誇張地說,一旦血管因為這些“車禍”堵了,情形只會更加危急和致命!

73歲的徐大爺有高血壓十幾年了,一直沒有什麼不適,血壓也比較平穩。可某天卻突發腦梗,搶救後更是發現了嚴重的冠狀動脈堵塞!3條冠狀動脈已經完全鈣化堵死,甚至在造影上完全“消失”,隨時可能突發心梗……

血管堵了,這3個細節可能是致命信號!再不注意就晚了

1

血管堵塞

可能數年無症狀

臨床上很多心腦血管病都是急性突發,相當一部分患者很難提早發現!這裡面其實有3個原因。

1

發展週期長

血管堵塞一般是從斑塊產生,逐步發展為血栓、動脈粥樣硬化,最後形成梗塞的。這一過程可能長達數年或十數年,所以往往在早期很難察覺。

血管堵了,這3個細節可能是致命信號!再不注意就晚了

2

易被伴隨症狀掩蓋

相當一部分血管堵塞是由於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謝類疾病引起的,而這類疾病還有許多伴隨症狀,例如血壓波動大、血液粘稠、頭暈、耳鳴、視野受損、神經末梢感知遲鈍等。

一方面,伴隨症狀會掩蓋血管梗塞引起的不適,讓患者疏忽大意;另一方面,伴隨症狀也是引發血管梗塞的高危因素之一。

3

血管代償機制

當主動脈堵塞後,側支動脈就自動承擔起主動脈的工作量,大量血液從此經過,能保證人體正常的血液循環。可以說,血管啟用代償機制,如同心臟的“緩刑期”。

但它不僅會讓人察覺不到主動脈堵塞異常,還可能會使側支動脈也發生堵塞,隨時有心梗或猝死的危險。

血管堵了,這3個細節可能是致命信號!再不注意就晚了

2

哪些忽視的小細節

也許是致命信號?

儘管血管堵塞早期難以察覺,但並非完全無跡可循,只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所以,如果你遇到以下3種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

1

突發勞累性胸痛

冠狀動脈或主動脈出現堵塞時,很有可能導致慢性心肌缺血,引起突發性的胸部心區不適,或者一側肩膀、手臂不適,有壓痛感。

這種突然出現的疼痛多發於勞累、運動或夜間,持續幾分鐘或更長時間,但休息不動之後就會緩解或消失。

一旦胸痛發作頻繁,還伴有不明原因的乏力、頭暈、噁心嘔吐等,常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

2

肢體疼痛伴腫脹

由於靜脈血流速度較慢,所以更容易出現血栓,血栓一旦形成,在較短時間內就會導致肢體水腫。

所以靜脈曲張患者,或久坐、久臥的人群,在發現下肢突然水腫後,千萬不要大幅度動作甚至按摩,以免靜脈血栓脫落後流入肺動脈,引發死亡率極高的肺栓塞。

血管堵了,這3個細節可能是致命信號!再不注意就晚了

3

夜間打鼾呼吸暫停

許多人夜眠時會打呼嚕,有些人是因為天生下頜較短,而有些則是危險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這種惡性打鼾多表現為鼾聲響亮、鼾聲會忽然中斷、中斷幾秒或幾十秒後才能繼續呼吸等。有些人會因為憋氣而導致心悸、出汗、喘息、痙攣甚至休克等。

更加危險的是,嚴重的呼吸暫停可能會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或猝死,尤其是肥胖、高血壓、冠心病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監製丨張毅 主管丨龍濤 主編丨李潔敏 編輯丨光輝

領導說了,

點個小花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