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恕Sir直言,你們都誤解了《小歡喜》的真實。

真實,不是各種唾沫橫飛地懟來懟去。

真實的力量,是看破世事但不武斷,洞穿人性但依然尊重個體。

在Sir看來,這段對白,才是“真實”。

方一凡問媽媽:

“你覺得考試重要,還是真本事重要。”

童文潔沒有疑問地回答:

“真本事重要。但是你得用真本事,給媽媽對付個學歷。”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九月呢,等你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薄薄一張“紙”,是10億中國人的夢。

問題是。

“紙”的數量有限,而“做夢者”不計其數。

在這種近乎“萬里挑一”的競爭中,許多關係都因為焦慮而被扭曲了。

愛變責怪。

罵變激勵。

家庭,變成非常態的社會組織。

你一定有過類似經歷。

謝謝這部高分新劇,把中國人這場華麗而悲壯的“生之嚮往”,一點一滴地擠出來。

《小歡喜》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高考不止是高考

“擠”。

注意Sir的用詞。

為什麼是“擠”,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既司空見慣,又不以為然。

所以才要——“擠”

作為《小別離》姐妹篇,《小歡喜》依然想尖銳地戳到今天生活的某種實質。

看上面的海報。

三個家庭,有兒有女,其樂融融。

但你仔細看。

子女蛻變成實驗室的“小白鼠”,父母們或緊張,或生氣,或不可思議地旁觀著。

你就知道,這歡喜裡,有假。

還是一個個介紹吧。

中間,中產家庭。

方圓(黃磊 飾)和童文潔(海清 飾)延續上一部《小別離》的角色名。

名字不重要,因為他們扮演的,就是最普通的家庭,最普通的配置。

虎媽貓爸。

男方,連總監都沒“混”上,躊躇滿志閒寄花鳥魚蟲。

女方,倒是當上小領導,但起早貪黑,大半精力應付的不是正事,是辦公室政治。

最操心的自然是兒子方一凡,典型學渣一個。

這家人啊,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左邊,單親家庭。

單親媽媽宋倩(陶虹 飾),下海教師,婚姻失意,人前誓要爭氣。

前夫喬衛東(沙溢 飾),生意人,做人鬆弛,愛女如命。

女兒喬英子是學霸,但因為成長於父母性格衝突的夾縫,脾氣倔強。

這家人啊,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右邊,高幹家庭。

區長季勝利(王硯輝 飾)謹小慎微,瞻前顧後。

妻子劉靜(詠梅 飾)溫柔賢惠,隱忍識大體。

看上去是精神物質雙美滿?

“差”就差在兒子季楊楊,從小被姥爺寵溺,有恃無恐,青春即叛逆,偶像是不上大學的賽車手韓寒。

這家人啊,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三個家庭擺在一起,中國社會的分層結構呼之欲出。

但。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焦慮。

因為“高考”,他們依次炸毛。

在中國,高考是“一輩子”的事。

不僅因為高考成績關乎大學,關乎前程。

還因為“備考”“落榜”“高中”種種經歷,會纏著你一輩子。

你看。

就連季區長回憶起當年高考,頭懸樑、錐刺股地復讀的經歷,平日滴水不漏的官腔,也忍不住透出“恨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更別說普通百姓。

最先炸毛的是虎媽童文潔。

兒子方一凡,明明是高三了,還拿著相機到處轉悠,泡妞。

成績墊底,臉皮卻“遙遙領先”一般人。

——老師生日送只烏龜戲弄都不以為意。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天,童文潔在辦公室,剛換上一雙拖鞋,班主任電話就響了。

童文潔立即換上“戰靴”(高跟鞋),火速去學校——

本以為又是孩子打架曠課,結果,班主任直接“殺無赦”。

因為方一凡的成績跟不上,學校希望他能夠“蹲班”。

蹲班,就是留級。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美其名曰怕“影響學習氣氛”,實際上,還不是怕影響升學率。

慌不慌。

不比別的生活劇,都在家長裡短中找找感覺,《小歡喜》從一開始就踹翻火盤,把焦慮點燃。

難怪觀眾對它的第一評價,就是好看。

童文潔滿操場追打兒子方一凡, 開車還不忘對老公爆粗口“滾蛋”。

好歹也算白領精英的她,為何如此暴躁?

一句臺詞洩露心思:

“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從低到高,一路在摸爬滾打,童文潔太知道“幸福”的來之不易。

日子於她,就是逆水行舟。

你不前進,就是後退。

你掉下去,就再難領先。

尤其當爸的指望不了,當媽的,更要把整個家庭的命運背身上。

現在靠我,以後靠我培養出來的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我有方一凡啊,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我老了,他不會不管我吧。”

所以,童文潔焦慮的,是兒子的高考成績麼?

不止。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窮,是困,是老無所依。

其他家庭,當然也有不同的愛和怕。

閨蜜宋倩,單親媽媽,她與學霸女喬英子的關係,被網友戲稱為“戀愛式母女”。

簡單說,除了工作,生活全部圍繞女兒轉。

——每天不厭其煩熬藥湯,補腦補血補營養,在女兒房間裝上隔音牆、(監視)玻璃,只為了能夠更好地看管。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她也公開炸毛了。

高三誓師大會。

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氣球寫願望。

喬英子寫要進入中國國家航天局。

宋倩直接搶過氣球,在上面補寫:“考出700分。”

在北京,這都屬於狀元級別的分數。

喬英子不耐煩:

“那是你的心願不是我的心願,要寫你自己寫。”

兩人你推我搡。

嘭。

代表夢想的氣球,尚未鬆手就炸了。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宋倩在緊張什麼?

童文潔是不小心說出來,而她,是說給“聽不見”的人聽。

婚姻失敗帶來的挫敗感,讓她試圖拿女兒去填滿。

女兒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那口氣。

甚至她認為:女兒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人能放棄自己的身體嗎?

一點不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說白了,宋倩在焦慮什麼?

也不止是女兒的高考成績。

她更深層的焦慮,是怕再被一個身邊人背叛,拋棄。

至於我們季區長。

職業習慣讓他凡事求穩求妥。

搬家暫住賓館,一定要妻子劉靜下樓來接,免得遭人懷疑,作風不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涉及生活用度,口頭禪:“沒超標吧”。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超標”,他最害怕。

偏偏兒子叛逆,父母常年外地公幹,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再加上一個同樣長不大,出手闊綽的舅舅。

第一集,兒子就樹大招風,紅色法拉利直接開到校內。

他的偶像是成為韓寒這樣的賽車手,但韓寒付出了什麼?他也不清楚。

最關注的點是,沒考大學也行的。

所以,季區長又在擔憂什麼?

自己的顏面、權威,甚至前途。

《小歡喜》的妙就妙在這,它通過與今天社會種種神同步的家庭焦慮,揭示了一個殘酷但絕不淺薄的真相:

高考,從來不止決定於孩子的智力。

那張成績單的數字,是孩子父母性格,學識,財富,甚至感情關係的總和。

但在慣常認知中,我們又常常選擇性地無視後者。

甚至,在中國的倫理關係下,我們會以孩子的成敗,作為自己人生困境的突破口。

於是。

高考就變成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硬戰。

於是。

孩子就變成了快要被壓力擠爆的軟柿子。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重壓下的孩子會怎麼樣?

他們真是軟柿子麼?

《小歡喜》讓我們看見成年人的焦慮,心有慼慼;

與此同時,也讓成年人察覺到孩子對抗焦慮的方式,面目一新。

這也是《小歡喜》第二層好看的地方。

這種好看,不是狗血地製造人物爭鋒相對的矛盾,是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

簡單說,它既沒有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反應器,也沒有把孩子當成弱者。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紋理。

方一凡。

他甘心當個一無是處的失敗者麼?

開始,他拒絕上童文潔強行安排的補習班,懟回去,要上你去上。

但一次深夜,母子對話。

他公開,清晰地表態,自己情商高,同學們都喜歡他。

他問:

“是不是這樣的我不會成功?”

他也拒絕母親給他下的定義:

“我的人生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Sir看到這裡,忍不住拍案。

這個看似頑劣的大男孩真正想造反,是他意識到,這世上成功標準是不是不止一種。

這意識模糊,朦朧,但新鮮,獨立。

如果成功不止一種。

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累?

英子。

她當然心疼離異,一個人撐起家庭的媽媽。

但她同時也需要媽媽嘴裡那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父親的愛。

——這是她最終接納父親的未婚妻的理由。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對於母親,她有微微外露的反抗,是她比母親早一步意識到,尊重所愛的人快樂的權利。

或者說,大人的失敗婚姻不能抹殺兩代人之間的正常情感交流。

如果關於愛的公式也能成立,那我們家,是不是可以活得不那麼熬。

至於季楊楊。

當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弟子?

不不不。

嘴裡喊著不願意跟爸媽住,要住姥爺家,舅舅才是家長。

可,當媽媽劉靜一個人搬家時,他不打招呼就去幫忙。

劉靜買許願氣球在自家小院裡放,扯謊說是爸爸提議的。

這孩子眼神有戲,心裡瞭然,但不戳穿,甚至配合母親的儀式感,三個人手拉手放氣球。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其實啊,這孩子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忤逆。

他的內心,一直渴望全家能好好團聚(父母常年出差)。

而他那些破格的主動,也是為了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小別離》曾引用了一首紀伯倫的小詩。

這首詩,也恰好能點破《小歡喜》的癥結所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哪怕是在夢中

比起樹立考生與高考這樣的對立面,《小歡喜》更想探討的,實則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映照關係。

孩子當然需要撫育,但撫育並不意味孩子和父母就是從屬關係。

孩子當然也需要教育,但教育並不意味父母天然擁有解釋正確的權力。

甚至這麼說吧。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但表達愛的方式,和愛一樣重要。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溝通與尊重,才是家庭的慣性

這恐怕才是《小歡喜》的本意。

借並不完美的真實的孩子,去拉住快要失控的大人。

家庭,畢竟不是戰場。

——無論是不是在高考。

三年前,導演汪俊說:

“《小別離》之後再無《小別離》。”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 汪俊專訪

照他的說法,現實題材的作品正在衰落。

三年後,還是等來新一擊。

這一擊最大的突破在於——

不從特例裡反射矛盾。

而從生活中刨出共性。

《小別離》裡,方圓夫婦砸鍋賣鐵也要把女兒送出國。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是特例。

它的本質是逃離。

但《小歡喜》面對現實,選擇了逼視和反思。

當家長將高考視為自己焦慮的發洩口,孩子試圖將高考從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剝離。兩股力量的糾纏,成為整部劇悲喜交加的張力。

但高考,這個“敵人”,真的可以把一家人的心黏合在一起嗎?

答案不言而喻。

近幾年有一個論調甚囂塵上:

原生家庭論。

你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父母。

這不,《小歡喜》也有這樣的臺詞: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的高三,也是我們的高三。”

……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但《小歡喜》並不止停留在輸出情緒。

這是一部情感劇和生活劇最大的不同。

情感劇滿足於宣洩的快感。

而生活劇,則是讓我們在旁觀過程中,意識到人的複雜性,由此反省到自己的自私與懦弱,灰暗和荒涼。

三個家庭,都慢慢給出向上的反轉。

號稱“和女兒戀愛”的宋倩。

知道自己誓師大會上對女兒的強迫,立馬找機會彌補:

湯,不放藥材了,女兒不愛喝;

女兒看中的運動服,雖然很貴,也是說買就買;

當女兒和她道歉,她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季勝利。

知道自己與孩子的觀念差異,主動接近孩子的愛好。

前一秒還是西裝筆挺的幹部。

下一秒,挺著大肚子鑽進明顯不合適的賽車服,把自己塞進車裡,感受孩子的“速度與激情”。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至於童文潔,也在那次和孩子的談話,說出了內心深處的“恐懼”。

“我們家沒背景,沒依靠。”

談完了,很自然地給孩子一個擁抱。

而這時的方一凡愣住了,不知道手往哪裡放。

Sir覺得這一幕真實,細膩:

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擅長直接表達愛意,一旦顯露,反而羞澀,甚至拒絕。

難以說出口的“我愛你”不但對幼,亦是對老,可能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反倒生氣的呵斥,隨意的粗口,毫無信息量的囉嗦重複,成為愛的載體。

黃磊扮演的方圓,是第一集開始的旁白講述者。

他也是該劇編劇之一。

你可把他當作導演在闡述創作動機。

當童文潔的焦慮與方一凡的困惑處於膠著狀態時,他用“人生是橫著比還是豎著比”來提示雙方應該跳出自我看問題。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誓師大會,他寫了一首打油詩,高考的主題就是“考考考考考考考”。

沒錯,全面應付高考,是當務之急。

但結尾,他也寫道:

考上還是考不上,小小歡喜才是好。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點題了。

雖然《小歡喜》還沒播完,但Sir敢說,三個家庭面臨的深層次考題是:

我們活著的價值,誰說了算。

最近,明顯感覺到《小歡喜》在慢慢火。

微博,朋友圈,到處都在傳它的截圖。

統一口吻:真實。

比如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還有這種。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恕Sir直言,你們都誤解了《小歡喜》的真實。

真實,不是各種唾沫橫飛地懟來懟去。

真實的力量,是看破世事但不武斷,洞穿人性但依然尊重個體。

在Sir看來,這段對白,才是“真實”。

方一凡問媽媽:

“你覺得考試重要,還是真本事重要。”

童文潔沒有疑問地回答:

“真本事重要。但是你得用真本事,給媽媽對付個學歷。”


這高分國劇太真實了,在高考面前,貧窮、富貴的家庭都一樣焦灼


這句話,或許才是今天我們面對高考,面對家庭該有的成熟態度:

媽媽,並非庸俗的成功學信徒。

你也別自認為是無伯樂賞識的千里馬。

我們都有自己的虛弱和健壯。

我們組成的這個家,也必然包含著妥協和堅持。

700狀元分,不是困住你人生的KPI。

但拼700分的精神和意志,將是你接下來面對其他人生考題不可多得的財富。

普通人,成功不是多高,全力以赴活出色彩就好。

普通人,歡喜也無需多大,小小,長久就好。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