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我應該怎樣預防與治療?

肝癌 癌症 腫瘤 體檢 Steven醫生 Steven醫生 2017-10-10

一談到肝癌,大家都比較緊張。原發性肝癌(PLC,簡稱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分為肝細胞肝癌、肝內膽管型肝癌和混合型肝癌三種類型。肝癌在我國高發,發病人數約佔全球的55%,在腫瘤相關死亡中位居第二。知名演員沈殿霞、傅彪都是因為肝癌去世。對於該病的正確認識、預防與治療至關重要。

肝癌,我應該怎樣預防與治療?

圖片源自網絡

(一)哪些人更容易得肝癌?

哪些人容易得肝癌?這就得從肝癌的病因談起,肝癌的病因包括遺傳因素和後天因素。有肝癌家族史者要定期體檢,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後者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飲食因素及其它因素。病毒性肝炎明顯增加肝癌發病率,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及定期體檢至關重要;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功能發生障礙,進而引起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的發生;黴變食物(黃麴黴毒B1)、含亞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飲水汙染都是促發肝癌的重要因素;肝癌的發生同時與寄生蟲感染等因素相關。因此,戒酒,飲食健康對於肝癌的預防至關重要。

(二)肝癌患者會有什麼症狀?

早期肝癌一般無明顯特異性症狀,因此定期體檢對早期發現肝癌至關重要。中晚期肝癌常表現有肝區疼痛、腹脹、納差、乏力、消瘦,進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塊等;部分患者有低熱、黃疸、腹瀉、甚至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後出現急腹症表現等。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會出現肝癌破裂出血、肝功能不全等併發症。

大多數肝癌患者早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定期體檢有助於早期發現腫瘤,可以做到早期治療,獲得良好的預後及較長的生存期。

肝癌,我應該怎樣預防與治療?

圖片源自網絡

(三)懷疑肝癌的患者需要做哪些檢查?

可疑肝癌的患者需要抽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AFP是目前診斷肝癌最重要的腫瘤標誌物之一。另外需要行肝臟超聲檢查,超聲一旦發現問題就需要再做進一步檢查,超聲可作為常規體檢進行檢查。但對於較小腫瘤,超聲可能無法發現。超聲有問題的患者需要做肝臟增強CT和MRI檢查,不僅可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同時使小肝癌的檢出率明顯提高。對於鑑別診斷較為困難的肝臟病變,可選擇普美顯作為顯影劑的肝臟MRI,提高肝臟腫瘤診斷的準確率。PET-CT並不作為肝癌診斷的常規檢查,對懷疑出現轉移的患者可通過該檢查進一步明確。對病變性質不能明確或晚期患者需要病理學證據進一步治療的患者,在超聲或CT導引下行細針穿刺,有助於進一步提高診斷。

肝癌,我應該怎樣預防與治療?

圖片源自網絡

(一)所有肝癌患者都應該手術嗎?肝癌都有哪些治療辦法?

並非所有的肝癌患者都適合手術治療。肝癌的治療方式很多,包括手術切除(包括根治性肝切除和姑息性肝切除)、肝移植、局部治療(介入栓塞)、消融治療和放化療、靶向治療等。1.手術切除(包括開腹手術和腹腔鏡微創手術)是治療肝癌的首選,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手術治療。患者能否手術主要取決於腫瘤分期及肝功能儲備情況。手術切除前需要進行詳細的腫瘤可切除性評估,並對患者全身狀況和肝功能狀況進行評估。對於部分肝臟功能儲備較差的患者,先期行一側門靜脈栓塞(PVE)或一期肝臟離斷和門靜脈結紮,根據餘肝增生水平再行二期手術(ALPPS),也不失為手術切除的一種新方法,為部分以往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帶來了福音。2.肝移植:在我國,PLC肝移植儀作為補充治療,用於無法手術切除的,不能進行射頻、微波和TACE治療的或肝功能不能耐受的患者。3.局部治療:對於不能手術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或能手術切除,但由於其他原因(如高齡、嚴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願進行手術的患者,可選擇介入栓塞化療(TACE)和消融治療(冷凍消融、射頻消融、藥物消融等)。4.分子靶向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在控制HCC的腫瘤增殖、預防和延緩復發轉移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5.其它治療:放療、系統化療用於肝癌治療效果不佳,副作用大;生物免疫治療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中醫中藥可提高機體抗病力,改善全身狀況和症狀,減輕化療、放療不良反應。

(二)肝癌病人如何隨訪?

所有腫瘤患者經治療後都需要定期隨訪檢查,觀察腫瘤是否復發或進展,肝癌也不例外。根據醫囑,術後或治療後1-3個月複查AFP、肝臟超聲或CT,另外還要觀察肝功能變化,血常規中白細胞及血小板變化等,之後根據情況每3-6個月或6-12個月定期複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