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今綸

"

作者:今綸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最近這兩年我因為跑步的原因,體重下降很厲害,換了一輪衣服。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對購買什麼品牌的衣服興趣不大,只保留了最基本的配置,質量過得去即可。

跑鞋和健步鞋的數量雖然不少,但也是穿壞了就丟掉,保證隔天跑步可以輪流替換即可,不再增加,生活用品基本是在做減法。

這種變化固然與年齡有關,可能也與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

“苦”的記憶太遙遠

四十年前,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在為過年沒有新衣服穿而煩惱、哭泣,如今的孩子們則是為營養過剩和肥胖而苦惱。如果有需要,大多數中產以上家庭的孩子至少可以每月買一套衣服。

以往,人們會為吃不飽飯而苦惱,如今人們會為各種吃得太多的各種“富貴病”而操心。貫穿各階層的話題是“減肥”,所以人們追逐各種減肥藥以及各種靠譜和不靠譜的減肥療法。

身體裡的脂肪多了,房子多了,錢也多了,所以很多人會去世界各地買買買。

在日本旅行時,經過那些大牌的包包店,看到的顧客也大都是華人面孔,多數人買一兩個包,也有人指著一排包說“一樣一個”。部分中國人真的挺有錢了。

"

作者:今綸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最近這兩年我因為跑步的原因,體重下降很厲害,換了一輪衣服。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對購買什麼品牌的衣服興趣不大,只保留了最基本的配置,質量過得去即可。

跑鞋和健步鞋的數量雖然不少,但也是穿壞了就丟掉,保證隔天跑步可以輪流替換即可,不再增加,生活用品基本是在做減法。

這種變化固然與年齡有關,可能也與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

“苦”的記憶太遙遠

四十年前,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在為過年沒有新衣服穿而煩惱、哭泣,如今的孩子們則是為營養過剩和肥胖而苦惱。如果有需要,大多數中產以上家庭的孩子至少可以每月買一套衣服。

以往,人們會為吃不飽飯而苦惱,如今人們會為各種吃得太多的各種“富貴病”而操心。貫穿各階層的話題是“減肥”,所以人們追逐各種減肥藥以及各種靠譜和不靠譜的減肥療法。

身體裡的脂肪多了,房子多了,錢也多了,所以很多人會去世界各地買買買。

在日本旅行時,經過那些大牌的包包店,看到的顧客也大都是華人面孔,多數人買一兩個包,也有人指著一排包說“一樣一個”。部分中國人真的挺有錢了。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我曾在澳洲自駕旅行,特別留心路上的車有沒有特別酷特別貴的車型,因為這是一種國民心態的映射,不過,還真沒有。這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民眾,大都開的是普普通通的車。

偶爾有人開著一輛特別貴的車從身邊擦過,也很大概率是華裔面孔。也有網友在微博上給我留言“看看澳洲有什麼豪車,拍幾張照片放到網上”,抱歉,看到豪車的機率不大。

如果是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尤其是深圳這樣的城市,你會看到太多的奔馳寶馬以及不算少的蘭博基尼。偶爾,在深夜的主幹道上,你還能聽到跑車炫耀著過大的轟鳴聲。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真正的苦,在美國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出現過:有人衣衫整潔去擠公交車上班,然後突然就暈倒了,餓暈的。人們把他抬下車,默默找來牛奶、麵包,喂暈倒者喝牛奶、吃麵包,等他稍稍好點,眾人散去,各自去上班。全程沒有什麼聲音,大家對現狀心知肚明,這是一種“苦”。

"

作者:今綸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最近這兩年我因為跑步的原因,體重下降很厲害,換了一輪衣服。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對購買什麼品牌的衣服興趣不大,只保留了最基本的配置,質量過得去即可。

跑鞋和健步鞋的數量雖然不少,但也是穿壞了就丟掉,保證隔天跑步可以輪流替換即可,不再增加,生活用品基本是在做減法。

這種變化固然與年齡有關,可能也與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

“苦”的記憶太遙遠

四十年前,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在為過年沒有新衣服穿而煩惱、哭泣,如今的孩子們則是為營養過剩和肥胖而苦惱。如果有需要,大多數中產以上家庭的孩子至少可以每月買一套衣服。

以往,人們會為吃不飽飯而苦惱,如今人們會為各種吃得太多的各種“富貴病”而操心。貫穿各階層的話題是“減肥”,所以人們追逐各種減肥藥以及各種靠譜和不靠譜的減肥療法。

身體裡的脂肪多了,房子多了,錢也多了,所以很多人會去世界各地買買買。

在日本旅行時,經過那些大牌的包包店,看到的顧客也大都是華人面孔,多數人買一兩個包,也有人指著一排包說“一樣一個”。部分中國人真的挺有錢了。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我曾在澳洲自駕旅行,特別留心路上的車有沒有特別酷特別貴的車型,因為這是一種國民心態的映射,不過,還真沒有。這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民眾,大都開的是普普通通的車。

偶爾有人開著一輛特別貴的車從身邊擦過,也很大概率是華裔面孔。也有網友在微博上給我留言“看看澳洲有什麼豪車,拍幾張照片放到網上”,抱歉,看到豪車的機率不大。

如果是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尤其是深圳這樣的城市,你會看到太多的奔馳寶馬以及不算少的蘭博基尼。偶爾,在深夜的主幹道上,你還能聽到跑車炫耀著過大的轟鳴聲。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真正的苦,在美國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出現過:有人衣衫整潔去擠公交車上班,然後突然就暈倒了,餓暈的。人們把他抬下車,默默找來牛奶、麵包,喂暈倒者喝牛奶、吃麵包,等他稍稍好點,眾人散去,各自去上班。全程沒有什麼聲音,大家對現狀心知肚明,這是一種“苦”。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同樣是這個時段,很多專業人士失業了,無事可做,於是政府出錢修路挖溝渠,他們都成了一線的勞動者,這當然也是一種“苦”。

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家國外的大公司做到了高層,總部準備派他去紐約做區域總裁。突然之間,公司垮了,他失業了。他甚至做過當地最為卑微工作,至今還在苦盼退休金。他有兩個孩子,妻子也沒有工作。從回國必住麗思卡爾頓,到如今需要年逾八十的父親接濟,這也是一種“苦”。

你準備好了吃這種“苦”嗎?相比之下,消費降級根本算不得苦,至少還有級可以降。

極簡,洞徹人生後的選擇

德國首富阿爾迪兄弟之一的卡爾·阿爾布瑞希特,於2014年7月16日在家鄉去世,享年94歲。以阿爾布瑞希特的財富,他消費得起世界上最奢侈的商品,可以享受最豪華精緻的生活,但他沒有這樣做。

"

作者:今綸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最近這兩年我因為跑步的原因,體重下降很厲害,換了一輪衣服。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對購買什麼品牌的衣服興趣不大,只保留了最基本的配置,質量過得去即可。

跑鞋和健步鞋的數量雖然不少,但也是穿壞了就丟掉,保證隔天跑步可以輪流替換即可,不再增加,生活用品基本是在做減法。

這種變化固然與年齡有關,可能也與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

“苦”的記憶太遙遠

四十年前,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在為過年沒有新衣服穿而煩惱、哭泣,如今的孩子們則是為營養過剩和肥胖而苦惱。如果有需要,大多數中產以上家庭的孩子至少可以每月買一套衣服。

以往,人們會為吃不飽飯而苦惱,如今人們會為各種吃得太多的各種“富貴病”而操心。貫穿各階層的話題是“減肥”,所以人們追逐各種減肥藥以及各種靠譜和不靠譜的減肥療法。

身體裡的脂肪多了,房子多了,錢也多了,所以很多人會去世界各地買買買。

在日本旅行時,經過那些大牌的包包店,看到的顧客也大都是華人面孔,多數人買一兩個包,也有人指著一排包說“一樣一個”。部分中國人真的挺有錢了。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我曾在澳洲自駕旅行,特別留心路上的車有沒有特別酷特別貴的車型,因為這是一種國民心態的映射,不過,還真沒有。這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民眾,大都開的是普普通通的車。

偶爾有人開著一輛特別貴的車從身邊擦過,也很大概率是華裔面孔。也有網友在微博上給我留言“看看澳洲有什麼豪車,拍幾張照片放到網上”,抱歉,看到豪車的機率不大。

如果是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尤其是深圳這樣的城市,你會看到太多的奔馳寶馬以及不算少的蘭博基尼。偶爾,在深夜的主幹道上,你還能聽到跑車炫耀著過大的轟鳴聲。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真正的苦,在美國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出現過:有人衣衫整潔去擠公交車上班,然後突然就暈倒了,餓暈的。人們把他抬下車,默默找來牛奶、麵包,喂暈倒者喝牛奶、吃麵包,等他稍稍好點,眾人散去,各自去上班。全程沒有什麼聲音,大家對現狀心知肚明,這是一種“苦”。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同樣是這個時段,很多專業人士失業了,無事可做,於是政府出錢修路挖溝渠,他們都成了一線的勞動者,這當然也是一種“苦”。

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家國外的大公司做到了高層,總部準備派他去紐約做區域總裁。突然之間,公司垮了,他失業了。他甚至做過當地最為卑微工作,至今還在苦盼退休金。他有兩個孩子,妻子也沒有工作。從回國必住麗思卡爾頓,到如今需要年逾八十的父親接濟,這也是一種“苦”。

你準備好了吃這種“苦”嗎?相比之下,消費降級根本算不得苦,至少還有級可以降。

極簡,洞徹人生後的選擇

德國首富阿爾迪兄弟之一的卡爾·阿爾布瑞希特,於2014年7月16日在家鄉去世,享年94歲。以阿爾布瑞希特的財富,他消費得起世界上最奢侈的商品,可以享受最豪華精緻的生活,但他沒有這樣做。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卡爾·阿爾布瑞希特和弟弟泰歐·阿爾布萊希特

他沒有奢侈的豪宅也沒有豪車,沒有投資利潤豐厚的產業,而是捐出了很多錢財,併為癌症研究做了大量的捐助。

至於“摳門”的巴菲特,至今住在奧馬哈小鎮上,他的房子不過價值人民幣186萬元而已。他最大的享受就是吃漢堡和可樂,他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富豪。其名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在當地租了一層辦公樓辦公,員工不過20多人。

有錢而低調,有錢而追求極簡,富而不驕,這才是一種令人尊敬的新境界。

可喜的是,中國社會固然還有不少人在追求奢靡,但也有人開始“斷舍離”,在嘗試“極簡”的生活方式。

我有位朋友在多個一二線城市擁有房產用於出租,他當然屬於單身貴族、財務自由主義者,他每月的房租收入和大互聯網公司的中層相差無幾。

但他自己卻選擇租住在深圳一處極簡單的單身公寓裡,行李不超過三個包。這是洞徹人生之後的極簡,這樣的人似乎越來越多。

我們應該如何應付未來的可能的苦日子?心態上,首先不要認為它是一種苦,而是一種必要的修行,何況大概率也是躲不過的階段。

"

作者:今綸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最近這兩年我因為跑步的原因,體重下降很厲害,換了一輪衣服。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對購買什麼品牌的衣服興趣不大,只保留了最基本的配置,質量過得去即可。

跑鞋和健步鞋的數量雖然不少,但也是穿壞了就丟掉,保證隔天跑步可以輪流替換即可,不再增加,生活用品基本是在做減法。

這種變化固然與年齡有關,可能也與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

“苦”的記憶太遙遠

四十年前,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在為過年沒有新衣服穿而煩惱、哭泣,如今的孩子們則是為營養過剩和肥胖而苦惱。如果有需要,大多數中產以上家庭的孩子至少可以每月買一套衣服。

以往,人們會為吃不飽飯而苦惱,如今人們會為各種吃得太多的各種“富貴病”而操心。貫穿各階層的話題是“減肥”,所以人們追逐各種減肥藥以及各種靠譜和不靠譜的減肥療法。

身體裡的脂肪多了,房子多了,錢也多了,所以很多人會去世界各地買買買。

在日本旅行時,經過那些大牌的包包店,看到的顧客也大都是華人面孔,多數人買一兩個包,也有人指著一排包說“一樣一個”。部分中國人真的挺有錢了。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我曾在澳洲自駕旅行,特別留心路上的車有沒有特別酷特別貴的車型,因為這是一種國民心態的映射,不過,還真沒有。這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民眾,大都開的是普普通通的車。

偶爾有人開著一輛特別貴的車從身邊擦過,也很大概率是華裔面孔。也有網友在微博上給我留言“看看澳洲有什麼豪車,拍幾張照片放到網上”,抱歉,看到豪車的機率不大。

如果是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尤其是深圳這樣的城市,你會看到太多的奔馳寶馬以及不算少的蘭博基尼。偶爾,在深夜的主幹道上,你還能聽到跑車炫耀著過大的轟鳴聲。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真正的苦,在美國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出現過:有人衣衫整潔去擠公交車上班,然後突然就暈倒了,餓暈的。人們把他抬下車,默默找來牛奶、麵包,喂暈倒者喝牛奶、吃麵包,等他稍稍好點,眾人散去,各自去上班。全程沒有什麼聲音,大家對現狀心知肚明,這是一種“苦”。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同樣是這個時段,很多專業人士失業了,無事可做,於是政府出錢修路挖溝渠,他們都成了一線的勞動者,這當然也是一種“苦”。

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家國外的大公司做到了高層,總部準備派他去紐約做區域總裁。突然之間,公司垮了,他失業了。他甚至做過當地最為卑微工作,至今還在苦盼退休金。他有兩個孩子,妻子也沒有工作。從回國必住麗思卡爾頓,到如今需要年逾八十的父親接濟,這也是一種“苦”。

你準備好了吃這種“苦”嗎?相比之下,消費降級根本算不得苦,至少還有級可以降。

極簡,洞徹人生後的選擇

德國首富阿爾迪兄弟之一的卡爾·阿爾布瑞希特,於2014年7月16日在家鄉去世,享年94歲。以阿爾布瑞希特的財富,他消費得起世界上最奢侈的商品,可以享受最豪華精緻的生活,但他沒有這樣做。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卡爾·阿爾布瑞希特和弟弟泰歐·阿爾布萊希特

他沒有奢侈的豪宅也沒有豪車,沒有投資利潤豐厚的產業,而是捐出了很多錢財,併為癌症研究做了大量的捐助。

至於“摳門”的巴菲特,至今住在奧馬哈小鎮上,他的房子不過價值人民幣186萬元而已。他最大的享受就是吃漢堡和可樂,他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富豪。其名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在當地租了一層辦公樓辦公,員工不過20多人。

有錢而低調,有錢而追求極簡,富而不驕,這才是一種令人尊敬的新境界。

可喜的是,中國社會固然還有不少人在追求奢靡,但也有人開始“斷舍離”,在嘗試“極簡”的生活方式。

我有位朋友在多個一二線城市擁有房產用於出租,他當然屬於單身貴族、財務自由主義者,他每月的房租收入和大互聯網公司的中層相差無幾。

但他自己卻選擇租住在深圳一處極簡單的單身公寓裡,行李不超過三個包。這是洞徹人生之後的極簡,這樣的人似乎越來越多。

我們應該如何應付未來的可能的苦日子?心態上,首先不要認為它是一種苦,而是一種必要的修行,何況大概率也是躲不過的階段。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某些肥頭大耳的罪犯進了監獄之後,由於飲食更清淡,其高血壓高血脂症狀居然大大減輕了。我們在經歷了消費主義的轟炸和沉浸之後,也該完成新的穿越與修行,摒棄浮華、奢靡和過度的慾望,在平靜的林蔭道上緩行。

對於企業來說,也要調低期望值,可能舊的高峰已然過去,新的高峰尚未到來,如那些傳承幾百年的德國企業一樣,在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持續發力,做到極致,成為王者或者隱形冠軍,擁有核心競爭力,始終用產品說話,這才是過苦日子的正道。

那些熬不下去的企業,那些不夠專注的企業,那些企圖投機的企業,那些產品質量難以提升的企業,那些不知變革創新的企業,它們會在過苦日子的歷程中倒下,這是經濟規律的必然。

對於個人來說,熬苦日子需要工作技能與健康的雙向提升。請在做好企業螺絲釘的同時,鍛鍊自己的特殊技能,要成為不可替代或者替代成本很高的人才。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裁員減薪的衝擊,一方面也可以在你有意創業時有一技傍身。

我認識一些企業高層、老闆,他們中一些人身體欠佳,個別人甚至英年早逝,殊為遺憾。早逝的企業家留下了龐大的家產和妻兒,而這些在幾年之後可能盡歸他人。

普通的中產、白領也面臨這個問題,所以,熬過苦日子的要訣之一就是:請高度重視你的健康,請定期給你的健康銀行存款。

我選擇的辦法是每月跑步150公里左右,到目前,身體健康狀況還不錯。把錢交給醫院,還是留在自己手中,當你在鍛鍊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動力更大了?而且因為生病而消耗的時間也是巨大的成本,這賬更是算不過來,越算越心痛。

"

作者:今綸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最近這兩年我因為跑步的原因,體重下降很厲害,換了一輪衣服。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對購買什麼品牌的衣服興趣不大,只保留了最基本的配置,質量過得去即可。

跑鞋和健步鞋的數量雖然不少,但也是穿壞了就丟掉,保證隔天跑步可以輪流替換即可,不再增加,生活用品基本是在做減法。

這種變化固然與年齡有關,可能也與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

“苦”的記憶太遙遠

四十年前,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在為過年沒有新衣服穿而煩惱、哭泣,如今的孩子們則是為營養過剩和肥胖而苦惱。如果有需要,大多數中產以上家庭的孩子至少可以每月買一套衣服。

以往,人們會為吃不飽飯而苦惱,如今人們會為各種吃得太多的各種“富貴病”而操心。貫穿各階層的話題是“減肥”,所以人們追逐各種減肥藥以及各種靠譜和不靠譜的減肥療法。

身體裡的脂肪多了,房子多了,錢也多了,所以很多人會去世界各地買買買。

在日本旅行時,經過那些大牌的包包店,看到的顧客也大都是華人面孔,多數人買一兩個包,也有人指著一排包說“一樣一個”。部分中國人真的挺有錢了。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我曾在澳洲自駕旅行,特別留心路上的車有沒有特別酷特別貴的車型,因為這是一種國民心態的映射,不過,還真沒有。這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民眾,大都開的是普普通通的車。

偶爾有人開著一輛特別貴的車從身邊擦過,也很大概率是華裔面孔。也有網友在微博上給我留言“看看澳洲有什麼豪車,拍幾張照片放到網上”,抱歉,看到豪車的機率不大。

如果是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尤其是深圳這樣的城市,你會看到太多的奔馳寶馬以及不算少的蘭博基尼。偶爾,在深夜的主幹道上,你還能聽到跑車炫耀著過大的轟鳴聲。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真正的苦,在美國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出現過:有人衣衫整潔去擠公交車上班,然後突然就暈倒了,餓暈的。人們把他抬下車,默默找來牛奶、麵包,喂暈倒者喝牛奶、吃麵包,等他稍稍好點,眾人散去,各自去上班。全程沒有什麼聲音,大家對現狀心知肚明,這是一種“苦”。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同樣是這個時段,很多專業人士失業了,無事可做,於是政府出錢修路挖溝渠,他們都成了一線的勞動者,這當然也是一種“苦”。

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家國外的大公司做到了高層,總部準備派他去紐約做區域總裁。突然之間,公司垮了,他失業了。他甚至做過當地最為卑微工作,至今還在苦盼退休金。他有兩個孩子,妻子也沒有工作。從回國必住麗思卡爾頓,到如今需要年逾八十的父親接濟,這也是一種“苦”。

你準備好了吃這種“苦”嗎?相比之下,消費降級根本算不得苦,至少還有級可以降。

極簡,洞徹人生後的選擇

德國首富阿爾迪兄弟之一的卡爾·阿爾布瑞希特,於2014年7月16日在家鄉去世,享年94歲。以阿爾布瑞希特的財富,他消費得起世界上最奢侈的商品,可以享受最豪華精緻的生活,但他沒有這樣做。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卡爾·阿爾布瑞希特和弟弟泰歐·阿爾布萊希特

他沒有奢侈的豪宅也沒有豪車,沒有投資利潤豐厚的產業,而是捐出了很多錢財,併為癌症研究做了大量的捐助。

至於“摳門”的巴菲特,至今住在奧馬哈小鎮上,他的房子不過價值人民幣186萬元而已。他最大的享受就是吃漢堡和可樂,他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富豪。其名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在當地租了一層辦公樓辦公,員工不過20多人。

有錢而低調,有錢而追求極簡,富而不驕,這才是一種令人尊敬的新境界。

可喜的是,中國社會固然還有不少人在追求奢靡,但也有人開始“斷舍離”,在嘗試“極簡”的生活方式。

我有位朋友在多個一二線城市擁有房產用於出租,他當然屬於單身貴族、財務自由主義者,他每月的房租收入和大互聯網公司的中層相差無幾。

但他自己卻選擇租住在深圳一處極簡單的單身公寓裡,行李不超過三個包。這是洞徹人生之後的極簡,這樣的人似乎越來越多。

我們應該如何應付未來的可能的苦日子?心態上,首先不要認為它是一種苦,而是一種必要的修行,何況大概率也是躲不過的階段。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某些肥頭大耳的罪犯進了監獄之後,由於飲食更清淡,其高血壓高血脂症狀居然大大減輕了。我們在經歷了消費主義的轟炸和沉浸之後,也該完成新的穿越與修行,摒棄浮華、奢靡和過度的慾望,在平靜的林蔭道上緩行。

對於企業來說,也要調低期望值,可能舊的高峰已然過去,新的高峰尚未到來,如那些傳承幾百年的德國企業一樣,在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持續發力,做到極致,成為王者或者隱形冠軍,擁有核心競爭力,始終用產品說話,這才是過苦日子的正道。

那些熬不下去的企業,那些不夠專注的企業,那些企圖投機的企業,那些產品質量難以提升的企業,那些不知變革創新的企業,它們會在過苦日子的歷程中倒下,這是經濟規律的必然。

對於個人來說,熬苦日子需要工作技能與健康的雙向提升。請在做好企業螺絲釘的同時,鍛鍊自己的特殊技能,要成為不可替代或者替代成本很高的人才。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裁員減薪的衝擊,一方面也可以在你有意創業時有一技傍身。

我認識一些企業高層、老闆,他們中一些人身體欠佳,個別人甚至英年早逝,殊為遺憾。早逝的企業家留下了龐大的家產和妻兒,而這些在幾年之後可能盡歸他人。

普通的中產、白領也面臨這個問題,所以,熬過苦日子的要訣之一就是:請高度重視你的健康,請定期給你的健康銀行存款。

我選擇的辦法是每月跑步150公里左右,到目前,身體健康狀況還不錯。把錢交給醫院,還是留在自己手中,當你在鍛鍊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動力更大了?而且因為生病而消耗的時間也是巨大的成本,這賬更是算不過來,越算越心痛。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某企業家因為睡眠不好、健康不佳,多次和人說誰能讓他安穩睡覺,他願意分一半家產給醫者。這就是健康的價值和意義。

熬苦日子,除了需要更加奮發努力地工作,還需要把握工作與健康的平衡。

英國作家金斯利說:“痛苦並非壞事,除非痛苦征服了我們”,這話說得真好。

一切從簡才是真正接近生活

我們面臨一個轉折的大時代。

在經歷了物質充裕和慾望洪流的衝擊之後,我們勢必要進入一個增長相對緩慢的所謂慢時代,又或者說是低慾望時代。日本如此,澳洲如此,中國也是如此。

"

作者:今綸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最近這兩年我因為跑步的原因,體重下降很厲害,換了一輪衣服。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對購買什麼品牌的衣服興趣不大,只保留了最基本的配置,質量過得去即可。

跑鞋和健步鞋的數量雖然不少,但也是穿壞了就丟掉,保證隔天跑步可以輪流替換即可,不再增加,生活用品基本是在做減法。

這種變化固然與年齡有關,可能也與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

“苦”的記憶太遙遠

四十年前,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在為過年沒有新衣服穿而煩惱、哭泣,如今的孩子們則是為營養過剩和肥胖而苦惱。如果有需要,大多數中產以上家庭的孩子至少可以每月買一套衣服。

以往,人們會為吃不飽飯而苦惱,如今人們會為各種吃得太多的各種“富貴病”而操心。貫穿各階層的話題是“減肥”,所以人們追逐各種減肥藥以及各種靠譜和不靠譜的減肥療法。

身體裡的脂肪多了,房子多了,錢也多了,所以很多人會去世界各地買買買。

在日本旅行時,經過那些大牌的包包店,看到的顧客也大都是華人面孔,多數人買一兩個包,也有人指著一排包說“一樣一個”。部分中國人真的挺有錢了。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我曾在澳洲自駕旅行,特別留心路上的車有沒有特別酷特別貴的車型,因為這是一種國民心態的映射,不過,還真沒有。這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民眾,大都開的是普普通通的車。

偶爾有人開著一輛特別貴的車從身邊擦過,也很大概率是華裔面孔。也有網友在微博上給我留言“看看澳洲有什麼豪車,拍幾張照片放到網上”,抱歉,看到豪車的機率不大。

如果是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尤其是深圳這樣的城市,你會看到太多的奔馳寶馬以及不算少的蘭博基尼。偶爾,在深夜的主幹道上,你還能聽到跑車炫耀著過大的轟鳴聲。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真正的苦,在美國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出現過:有人衣衫整潔去擠公交車上班,然後突然就暈倒了,餓暈的。人們把他抬下車,默默找來牛奶、麵包,喂暈倒者喝牛奶、吃麵包,等他稍稍好點,眾人散去,各自去上班。全程沒有什麼聲音,大家對現狀心知肚明,這是一種“苦”。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同樣是這個時段,很多專業人士失業了,無事可做,於是政府出錢修路挖溝渠,他們都成了一線的勞動者,這當然也是一種“苦”。

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家國外的大公司做到了高層,總部準備派他去紐約做區域總裁。突然之間,公司垮了,他失業了。他甚至做過當地最為卑微工作,至今還在苦盼退休金。他有兩個孩子,妻子也沒有工作。從回國必住麗思卡爾頓,到如今需要年逾八十的父親接濟,這也是一種“苦”。

你準備好了吃這種“苦”嗎?相比之下,消費降級根本算不得苦,至少還有級可以降。

極簡,洞徹人生後的選擇

德國首富阿爾迪兄弟之一的卡爾·阿爾布瑞希特,於2014年7月16日在家鄉去世,享年94歲。以阿爾布瑞希特的財富,他消費得起世界上最奢侈的商品,可以享受最豪華精緻的生活,但他沒有這樣做。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卡爾·阿爾布瑞希特和弟弟泰歐·阿爾布萊希特

他沒有奢侈的豪宅也沒有豪車,沒有投資利潤豐厚的產業,而是捐出了很多錢財,併為癌症研究做了大量的捐助。

至於“摳門”的巴菲特,至今住在奧馬哈小鎮上,他的房子不過價值人民幣186萬元而已。他最大的享受就是吃漢堡和可樂,他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富豪。其名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在當地租了一層辦公樓辦公,員工不過20多人。

有錢而低調,有錢而追求極簡,富而不驕,這才是一種令人尊敬的新境界。

可喜的是,中國社會固然還有不少人在追求奢靡,但也有人開始“斷舍離”,在嘗試“極簡”的生活方式。

我有位朋友在多個一二線城市擁有房產用於出租,他當然屬於單身貴族、財務自由主義者,他每月的房租收入和大互聯網公司的中層相差無幾。

但他自己卻選擇租住在深圳一處極簡單的單身公寓裡,行李不超過三個包。這是洞徹人生之後的極簡,這樣的人似乎越來越多。

我們應該如何應付未來的可能的苦日子?心態上,首先不要認為它是一種苦,而是一種必要的修行,何況大概率也是躲不過的階段。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某些肥頭大耳的罪犯進了監獄之後,由於飲食更清淡,其高血壓高血脂症狀居然大大減輕了。我們在經歷了消費主義的轟炸和沉浸之後,也該完成新的穿越與修行,摒棄浮華、奢靡和過度的慾望,在平靜的林蔭道上緩行。

對於企業來說,也要調低期望值,可能舊的高峰已然過去,新的高峰尚未到來,如那些傳承幾百年的德國企業一樣,在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持續發力,做到極致,成為王者或者隱形冠軍,擁有核心競爭力,始終用產品說話,這才是過苦日子的正道。

那些熬不下去的企業,那些不夠專注的企業,那些企圖投機的企業,那些產品質量難以提升的企業,那些不知變革創新的企業,它們會在過苦日子的歷程中倒下,這是經濟規律的必然。

對於個人來說,熬苦日子需要工作技能與健康的雙向提升。請在做好企業螺絲釘的同時,鍛鍊自己的特殊技能,要成為不可替代或者替代成本很高的人才。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裁員減薪的衝擊,一方面也可以在你有意創業時有一技傍身。

我認識一些企業高層、老闆,他們中一些人身體欠佳,個別人甚至英年早逝,殊為遺憾。早逝的企業家留下了龐大的家產和妻兒,而這些在幾年之後可能盡歸他人。

普通的中產、白領也面臨這個問題,所以,熬過苦日子的要訣之一就是:請高度重視你的健康,請定期給你的健康銀行存款。

我選擇的辦法是每月跑步150公里左右,到目前,身體健康狀況還不錯。把錢交給醫院,還是留在自己手中,當你在鍛鍊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動力更大了?而且因為生病而消耗的時間也是巨大的成本,這賬更是算不過來,越算越心痛。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某企業家因為睡眠不好、健康不佳,多次和人說誰能讓他安穩睡覺,他願意分一半家產給醫者。這就是健康的價值和意義。

熬苦日子,除了需要更加奮發努力地工作,還需要把握工作與健康的平衡。

英國作家金斯利說:“痛苦並非壞事,除非痛苦征服了我們”,這話說得真好。

一切從簡才是真正接近生活

我們面臨一個轉折的大時代。

在經歷了物質充裕和慾望洪流的衝擊之後,我們勢必要進入一個增長相對緩慢的所謂慢時代,又或者說是低慾望時代。日本如此,澳洲如此,中國也是如此。

絕大多數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離真正的苦日子太遠了

人們不再需要那麼多昂貴的包包,人們對昂貴的車型一笑而過,卻可能對於閱讀產生更多的興趣。我在日本和臺灣旅行時看到那些在地鐵裡閱讀紙書的裝束整齊的人們時,總是心懷敬意,我認為這是一個社會成熟的標誌之一。

當你坐在高鐵上,沒有人誇張地打電話說“你先給我的賬戶打xx萬”,也沒有人打開功放讓肥皂劇的笑罵聲充斥耳膜,更沒有人在上飛機的時候居然要一路小跑插在你前面插個隊,你會覺得其實慢一點也沒什麼不好。

什麼時候,炫耀在我們所處的社會成了一種公認的惡,成了一種公認的缺乏修養的表現,那麼,社會就真的是進步了。而這種進步可能需要我們先過一段時間的“苦日子”,明白原來囤貨是毫無必要的,熬夜搶網購商品是毫無必要的,一家人不需要5套房,兩口子不需要兩部車,一切從簡,一切樸素,才是真正地接近生活。

“苦日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完全沒有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技能和身體素質。

中國社會始終在進步,如何在相對平靜低調的所謂“苦日子”階段提升國人對公共秩序的遵守,如何提升醫療教育住房諸方面的短板,其實也是考驗智慧的關鍵時刻。

《周易》有言“君子以儉德闢難”,意思是:君子以節儉為德而避開危難。這樣看來,老祖宗確實是有大智慧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