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島之戰中英國軍隊全靠它反敗為勝

1982年夏天,在南大西洋爆發了震驚世界的馬島之戰。英國和阿根廷長期以來就馬島歸屬問題爭論不休,多次談判未能達成協議。後來,阿根廷突然出動4000人的軍隊,登上馬島並控制了機場等戰略要地。英國守軍120人經2小時抵抗後全部投降。阿軍隨後不斷運來兵員、物資準備長期堅守。

在馬島之戰中英國軍隊全靠它反敗為勝

消息傳來,英國朝野為之震驚,立即組成特混艦隊浩浩蕩蕩向馬島開來。然而,馬島地形十分複雜,低窪的泥濘沼澤地使坦克、榴彈炮等動彈不得。英軍“蛙人”潛到島上摸清情況後發回祕密報告。司令部決定用直升機將突擊隊員空投到島上。

在馬島之戰中英國軍隊全靠它反敗為勝

英國是個老牌殖民主義國家,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駐有軍隊或軍事顧問,常因各種衝突而出兵干涉,因此特別重視發展輕便的武器裝備。這支部隊攜帶輕型迫擊炮和夜視儀器,在黑暗掩護下潛入軍事要地,構築發射陣地。只等一聲令下便向阿軍猛烈射擊。阿軍遭到突然襲擊,傷亡十分慘重。

在馬島之戰中英國軍隊全靠它反敗為勝

早在20世紀30年代即已研製了一種重僅9.5kg的2英寸迫擊炮,裝備到每個步兵排。可是它的最大射程只有480m,早已不能適應作戰需要,為此60年代後期又研製了新一代小口徑迫擊炮,由皇家軍械研究發展中心設計,皇家兵工廠生產,於80年代初正式裝備部隊,型號為L9A1式2英寸迫擊炮,有時稱51mm迫擊炮。這種武器的主要特點是構造十分簡單,攜帶和使用都很方便。為提高夜間瞄準目標精度,瞄準具上裝有放射性材料製成的發光分劃。炮管長750mm,戰鬥狀態重6.28kg,高低射界0.+80,方向射界360,最大射速8發/ min,最大射程750m,最小射程50m。為便於控制最小射程,減小近距離射擊時炮膛的壓力,專門設計了1根擊針接杆。它平時放在炮口帽內,使用時取下後從炮口處插入炮管底部,成為擊針的加長部。由於它佔去了底部的部分空間,使炮彈在炮膛中的行程縮短、膛壓減小,可安全地進行近距離射擊。炮管和底鈑處連接有揹帶,行牢時背在肩上十分方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