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
"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府谷縣位於陝西省最北端,地處秦、晉、蒙接壤地帶,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擁有全國百強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1、五代樑乾化元年(911年)於府谷鎮始設府谷縣,併兼為府州治,以府谷名縣。同光年間移治留得人堡(即今址)。

2、金初廢州、縣,金末於境西北升建寧堡設建寧縣。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廢建寧縣復設府谷縣,屬葭州。清屬榆林府。

3、1914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4、1949年屬榆林分區。1950年屬榆林專區。1958年省入神木縣,1961年復設。1969年屬榆林地區,1999年屬榆林市。

二、地名來歷

關於府谷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縣臨河谷,故曰府谷。說得非常籠統,沒有出處。一種說法是宋代趙匡胤開倉賑民,稱“府中有谷,饑民自取”,這種說法毫無根據,許多典籍早已證實,府谷在唐代已設鎮,後唐天佑七年(910),正式升鎮為縣,宋代始稱府谷與史實完全不符。

在漢王朝對匈奴用兵的幾十年時間裡,西河郡、富昌縣(今府谷縣古城鎮)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和糧草補給地。西河郡三十多個縣的穀物等糧草源源不斷的運到這一地區,楠水(黃甫川)兩岸穀倉林立,戰馬嘶鳴,衛青、李息等將領多次講到富昌乃我大漢官府谷庫,征戰匈奴,皆賴此地。

東漢後期,北方戰亂不斷,原西河郡百姓紛紛南逃。從建安二年(215)一直到三國兩晉長達370多年時間裡,府谷成為漢族、南匈奴、東羌、鮮卑等民族的聚居之地。隋朝建立後,開皇十年(590),復置富昌縣。隋末唐初,樑師都叛隋稱帝,國號樑,佔領陝北和河套大片地區。唐與樑、突厥在這一地區長期爭奪,富昌縣遭受多次戰火,人口凋零,土地荒蕪,最終被廢。唐滅樑後,根據幾百年來官民代代相傳的“官府谷庫”的稱謂,沒有恢復富昌縣舊制,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府谷鎮,為縣級軍事行政單位,鎮下設戍,鎮編戍邊兵士500名,設職官為防禦使(團練守捉使),統領地方兵,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如有戰事,也應詔出兵。至此,“府谷”作為一個地名,被官方正式確定。

三、風景名勝

"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府谷縣位於陝西省最北端,地處秦、晉、蒙接壤地帶,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擁有全國百強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1、五代樑乾化元年(911年)於府谷鎮始設府谷縣,併兼為府州治,以府谷名縣。同光年間移治留得人堡(即今址)。

2、金初廢州、縣,金末於境西北升建寧堡設建寧縣。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廢建寧縣復設府谷縣,屬葭州。清屬榆林府。

3、1914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4、1949年屬榆林分區。1950年屬榆林專區。1958年省入神木縣,1961年復設。1969年屬榆林地區,1999年屬榆林市。

二、地名來歷

關於府谷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縣臨河谷,故曰府谷。說得非常籠統,沒有出處。一種說法是宋代趙匡胤開倉賑民,稱“府中有谷,饑民自取”,這種說法毫無根據,許多典籍早已證實,府谷在唐代已設鎮,後唐天佑七年(910),正式升鎮為縣,宋代始稱府谷與史實完全不符。

在漢王朝對匈奴用兵的幾十年時間裡,西河郡、富昌縣(今府谷縣古城鎮)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和糧草補給地。西河郡三十多個縣的穀物等糧草源源不斷的運到這一地區,楠水(黃甫川)兩岸穀倉林立,戰馬嘶鳴,衛青、李息等將領多次講到富昌乃我大漢官府谷庫,征戰匈奴,皆賴此地。

東漢後期,北方戰亂不斷,原西河郡百姓紛紛南逃。從建安二年(215)一直到三國兩晉長達370多年時間裡,府谷成為漢族、南匈奴、東羌、鮮卑等民族的聚居之地。隋朝建立後,開皇十年(590),復置富昌縣。隋末唐初,樑師都叛隋稱帝,國號樑,佔領陝北和河套大片地區。唐與樑、突厥在這一地區長期爭奪,富昌縣遭受多次戰火,人口凋零,土地荒蕪,最終被廢。唐滅樑後,根據幾百年來官民代代相傳的“官府谷庫”的稱謂,沒有恢復富昌縣舊制,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府谷鎮,為縣級軍事行政單位,鎮下設戍,鎮編戍邊兵士500名,設職官為防禦使(團練守捉使),統領地方兵,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如有戰事,也應詔出兵。至此,“府谷”作為一個地名,被官方正式確定。

三、風景名勝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1、府州城。府州城為陝北著名的古代軍事要塞,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府谷鎮東部,歷史上曾為宋、遼、西夏、金的鏖戰之地。城牆始建於五代後唐時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

"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府谷縣位於陝西省最北端,地處秦、晉、蒙接壤地帶,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擁有全國百強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1、五代樑乾化元年(911年)於府谷鎮始設府谷縣,併兼為府州治,以府谷名縣。同光年間移治留得人堡(即今址)。

2、金初廢州、縣,金末於境西北升建寧堡設建寧縣。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廢建寧縣復設府谷縣,屬葭州。清屬榆林府。

3、1914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4、1949年屬榆林分區。1950年屬榆林專區。1958年省入神木縣,1961年復設。1969年屬榆林地區,1999年屬榆林市。

二、地名來歷

關於府谷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縣臨河谷,故曰府谷。說得非常籠統,沒有出處。一種說法是宋代趙匡胤開倉賑民,稱“府中有谷,饑民自取”,這種說法毫無根據,許多典籍早已證實,府谷在唐代已設鎮,後唐天佑七年(910),正式升鎮為縣,宋代始稱府谷與史實完全不符。

在漢王朝對匈奴用兵的幾十年時間裡,西河郡、富昌縣(今府谷縣古城鎮)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和糧草補給地。西河郡三十多個縣的穀物等糧草源源不斷的運到這一地區,楠水(黃甫川)兩岸穀倉林立,戰馬嘶鳴,衛青、李息等將領多次講到富昌乃我大漢官府谷庫,征戰匈奴,皆賴此地。

東漢後期,北方戰亂不斷,原西河郡百姓紛紛南逃。從建安二年(215)一直到三國兩晉長達370多年時間裡,府谷成為漢族、南匈奴、東羌、鮮卑等民族的聚居之地。隋朝建立後,開皇十年(590),復置富昌縣。隋末唐初,樑師都叛隋稱帝,國號樑,佔領陝北和河套大片地區。唐與樑、突厥在這一地區長期爭奪,富昌縣遭受多次戰火,人口凋零,土地荒蕪,最終被廢。唐滅樑後,根據幾百年來官民代代相傳的“官府谷庫”的稱謂,沒有恢復富昌縣舊制,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府谷鎮,為縣級軍事行政單位,鎮下設戍,鎮編戍邊兵士500名,設職官為防禦使(團練守捉使),統領地方兵,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如有戰事,也應詔出兵。至此,“府谷”作為一個地名,被官方正式確定。

三、風景名勝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1、府州城。府州城為陝北著名的古代軍事要塞,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府谷鎮東部,歷史上曾為宋、遼、西夏、金的鏖戰之地。城牆始建於五代後唐時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2、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光緒二年(1876)至八年(1882)續修。有大成殿5間,門前橫額上曾懸康熙帝親書“萬世師表”四字。東西各有店堂7間,前為戟門,門前畔池跨石橋,橋前為櫺星門,門上為大牌樓,東南角門各一。

"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府谷縣位於陝西省最北端,地處秦、晉、蒙接壤地帶,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擁有全國百強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1、五代樑乾化元年(911年)於府谷鎮始設府谷縣,併兼為府州治,以府谷名縣。同光年間移治留得人堡(即今址)。

2、金初廢州、縣,金末於境西北升建寧堡設建寧縣。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廢建寧縣復設府谷縣,屬葭州。清屬榆林府。

3、1914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4、1949年屬榆林分區。1950年屬榆林專區。1958年省入神木縣,1961年復設。1969年屬榆林地區,1999年屬榆林市。

二、地名來歷

關於府谷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縣臨河谷,故曰府谷。說得非常籠統,沒有出處。一種說法是宋代趙匡胤開倉賑民,稱“府中有谷,饑民自取”,這種說法毫無根據,許多典籍早已證實,府谷在唐代已設鎮,後唐天佑七年(910),正式升鎮為縣,宋代始稱府谷與史實完全不符。

在漢王朝對匈奴用兵的幾十年時間裡,西河郡、富昌縣(今府谷縣古城鎮)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和糧草補給地。西河郡三十多個縣的穀物等糧草源源不斷的運到這一地區,楠水(黃甫川)兩岸穀倉林立,戰馬嘶鳴,衛青、李息等將領多次講到富昌乃我大漢官府谷庫,征戰匈奴,皆賴此地。

東漢後期,北方戰亂不斷,原西河郡百姓紛紛南逃。從建安二年(215)一直到三國兩晉長達370多年時間裡,府谷成為漢族、南匈奴、東羌、鮮卑等民族的聚居之地。隋朝建立後,開皇十年(590),復置富昌縣。隋末唐初,樑師都叛隋稱帝,國號樑,佔領陝北和河套大片地區。唐與樑、突厥在這一地區長期爭奪,富昌縣遭受多次戰火,人口凋零,土地荒蕪,最終被廢。唐滅樑後,根據幾百年來官民代代相傳的“官府谷庫”的稱謂,沒有恢復富昌縣舊制,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府谷鎮,為縣級軍事行政單位,鎮下設戍,鎮編戍邊兵士500名,設職官為防禦使(團練守捉使),統領地方兵,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如有戰事,也應詔出兵。至此,“府谷”作為一個地名,被官方正式確定。

三、風景名勝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1、府州城。府州城為陝北著名的古代軍事要塞,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府谷鎮東部,歷史上曾為宋、遼、西夏、金的鏖戰之地。城牆始建於五代後唐時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2、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光緒二年(1876)至八年(1882)續修。有大成殿5間,門前橫額上曾懸康熙帝親書“萬世師表”四字。東西各有店堂7間,前為戟門,門前畔池跨石橋,橋前為櫺星門,門上為大牌樓,東南角門各一。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府谷縣位於陝西省最北端,地處秦、晉、蒙接壤地帶,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擁有全國百強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1、五代樑乾化元年(911年)於府谷鎮始設府谷縣,併兼為府州治,以府谷名縣。同光年間移治留得人堡(即今址)。

2、金初廢州、縣,金末於境西北升建寧堡設建寧縣。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廢建寧縣復設府谷縣,屬葭州。清屬榆林府。

3、1914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4、1949年屬榆林分區。1950年屬榆林專區。1958年省入神木縣,1961年復設。1969年屬榆林地區,1999年屬榆林市。

二、地名來歷

關於府谷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縣臨河谷,故曰府谷。說得非常籠統,沒有出處。一種說法是宋代趙匡胤開倉賑民,稱“府中有谷,饑民自取”,這種說法毫無根據,許多典籍早已證實,府谷在唐代已設鎮,後唐天佑七年(910),正式升鎮為縣,宋代始稱府谷與史實完全不符。

在漢王朝對匈奴用兵的幾十年時間裡,西河郡、富昌縣(今府谷縣古城鎮)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和糧草補給地。西河郡三十多個縣的穀物等糧草源源不斷的運到這一地區,楠水(黃甫川)兩岸穀倉林立,戰馬嘶鳴,衛青、李息等將領多次講到富昌乃我大漢官府谷庫,征戰匈奴,皆賴此地。

東漢後期,北方戰亂不斷,原西河郡百姓紛紛南逃。從建安二年(215)一直到三國兩晉長達370多年時間裡,府谷成為漢族、南匈奴、東羌、鮮卑等民族的聚居之地。隋朝建立後,開皇十年(590),復置富昌縣。隋末唐初,樑師都叛隋稱帝,國號樑,佔領陝北和河套大片地區。唐與樑、突厥在這一地區長期爭奪,富昌縣遭受多次戰火,人口凋零,土地荒蕪,最終被廢。唐滅樑後,根據幾百年來官民代代相傳的“官府谷庫”的稱謂,沒有恢復富昌縣舊制,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府谷鎮,為縣級軍事行政單位,鎮下設戍,鎮編戍邊兵士500名,設職官為防禦使(團練守捉使),統領地方兵,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如有戰事,也應詔出兵。至此,“府谷”作為一個地名,被官方正式確定。

三、風景名勝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1、府州城。府州城為陝北著名的古代軍事要塞,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府谷鎮東部,歷史上曾為宋、遼、西夏、金的鏖戰之地。城牆始建於五代後唐時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2、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光緒二年(1876)至八年(1882)續修。有大成殿5間,門前橫額上曾懸康熙帝親書“萬世師表”四字。東西各有店堂7間,前為戟門,門前畔池跨石橋,橋前為櫺星門,門上為大牌樓,東南角門各一。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3、千佛洞。位於舊縣城南門外控遠門內東石崖。有窯5孔,3孔供諸佛,或尺許或五六寸,石刻古鰍璀璨滿目,2孔系僧人住室,外列欄杆,內有迴廊。原修築時代不詳,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李逢春等重修。1981年列為陝西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府谷縣位於陝西省最北端,地處秦、晉、蒙接壤地帶,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擁有全國百強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1、五代樑乾化元年(911年)於府谷鎮始設府谷縣,併兼為府州治,以府谷名縣。同光年間移治留得人堡(即今址)。

2、金初廢州、縣,金末於境西北升建寧堡設建寧縣。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廢建寧縣復設府谷縣,屬葭州。清屬榆林府。

3、1914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4、1949年屬榆林分區。1950年屬榆林專區。1958年省入神木縣,1961年復設。1969年屬榆林地區,1999年屬榆林市。

二、地名來歷

關於府谷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縣臨河谷,故曰府谷。說得非常籠統,沒有出處。一種說法是宋代趙匡胤開倉賑民,稱“府中有谷,饑民自取”,這種說法毫無根據,許多典籍早已證實,府谷在唐代已設鎮,後唐天佑七年(910),正式升鎮為縣,宋代始稱府谷與史實完全不符。

在漢王朝對匈奴用兵的幾十年時間裡,西河郡、富昌縣(今府谷縣古城鎮)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和糧草補給地。西河郡三十多個縣的穀物等糧草源源不斷的運到這一地區,楠水(黃甫川)兩岸穀倉林立,戰馬嘶鳴,衛青、李息等將領多次講到富昌乃我大漢官府谷庫,征戰匈奴,皆賴此地。

東漢後期,北方戰亂不斷,原西河郡百姓紛紛南逃。從建安二年(215)一直到三國兩晉長達370多年時間裡,府谷成為漢族、南匈奴、東羌、鮮卑等民族的聚居之地。隋朝建立後,開皇十年(590),復置富昌縣。隋末唐初,樑師都叛隋稱帝,國號樑,佔領陝北和河套大片地區。唐與樑、突厥在這一地區長期爭奪,富昌縣遭受多次戰火,人口凋零,土地荒蕪,最終被廢。唐滅樑後,根據幾百年來官民代代相傳的“官府谷庫”的稱謂,沒有恢復富昌縣舊制,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府谷鎮,為縣級軍事行政單位,鎮下設戍,鎮編戍邊兵士500名,設職官為防禦使(團練守捉使),統領地方兵,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如有戰事,也應詔出兵。至此,“府谷”作為一個地名,被官方正式確定。

三、風景名勝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1、府州城。府州城為陝北著名的古代軍事要塞,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府谷鎮東部,歷史上曾為宋、遼、西夏、金的鏖戰之地。城牆始建於五代後唐時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2、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光緒二年(1876)至八年(1882)續修。有大成殿5間,門前橫額上曾懸康熙帝親書“萬世師表”四字。東西各有店堂7間,前為戟門,門前畔池跨石橋,橋前為櫺星門,門上為大牌樓,東南角門各一。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3、千佛洞。位於舊縣城南門外控遠門內東石崖。有窯5孔,3孔供諸佛,或尺許或五六寸,石刻古鰍璀璨滿目,2孔系僧人住室,外列欄杆,內有迴廊。原修築時代不詳,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李逢春等重修。1981年列為陝西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4、七星廟。又名昊天宮,也叫無樑殿,位於孤山鎮孤山堡北門外約1公里處的山樑上,距縣城約20公里。原廟宇的始建年代和規模,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據民間流傳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一說建於宋代初)。明萬曆五年(1577)開工重修,六年(1578)完工,重修後,其風格、規模與原來大不相同,建築規模大為縮小,建築風格顯為明代風格。保存下來的有大殿、前庭兩處主體建築。

"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府谷縣位於陝西省最北端,地處秦、晉、蒙接壤地帶,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擁有全國百強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1、五代樑乾化元年(911年)於府谷鎮始設府谷縣,併兼為府州治,以府谷名縣。同光年間移治留得人堡(即今址)。

2、金初廢州、縣,金末於境西北升建寧堡設建寧縣。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廢建寧縣復設府谷縣,屬葭州。清屬榆林府。

3、1914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4、1949年屬榆林分區。1950年屬榆林專區。1958年省入神木縣,1961年復設。1969年屬榆林地區,1999年屬榆林市。

二、地名來歷

關於府谷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縣臨河谷,故曰府谷。說得非常籠統,沒有出處。一種說法是宋代趙匡胤開倉賑民,稱“府中有谷,饑民自取”,這種說法毫無根據,許多典籍早已證實,府谷在唐代已設鎮,後唐天佑七年(910),正式升鎮為縣,宋代始稱府谷與史實完全不符。

在漢王朝對匈奴用兵的幾十年時間裡,西河郡、富昌縣(今府谷縣古城鎮)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和糧草補給地。西河郡三十多個縣的穀物等糧草源源不斷的運到這一地區,楠水(黃甫川)兩岸穀倉林立,戰馬嘶鳴,衛青、李息等將領多次講到富昌乃我大漢官府谷庫,征戰匈奴,皆賴此地。

東漢後期,北方戰亂不斷,原西河郡百姓紛紛南逃。從建安二年(215)一直到三國兩晉長達370多年時間裡,府谷成為漢族、南匈奴、東羌、鮮卑等民族的聚居之地。隋朝建立後,開皇十年(590),復置富昌縣。隋末唐初,樑師都叛隋稱帝,國號樑,佔領陝北和河套大片地區。唐與樑、突厥在這一地區長期爭奪,富昌縣遭受多次戰火,人口凋零,土地荒蕪,最終被廢。唐滅樑後,根據幾百年來官民代代相傳的“官府谷庫”的稱謂,沒有恢復富昌縣舊制,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府谷鎮,為縣級軍事行政單位,鎮下設戍,鎮編戍邊兵士500名,設職官為防禦使(團練守捉使),統領地方兵,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如有戰事,也應詔出兵。至此,“府谷”作為一個地名,被官方正式確定。

三、風景名勝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1、府州城。府州城為陝北著名的古代軍事要塞,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府谷鎮東部,歷史上曾為宋、遼、西夏、金的鏖戰之地。城牆始建於五代後唐時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2、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光緒二年(1876)至八年(1882)續修。有大成殿5間,門前橫額上曾懸康熙帝親書“萬世師表”四字。東西各有店堂7間,前為戟門,門前畔池跨石橋,橋前為櫺星門,門上為大牌樓,東南角門各一。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3、千佛洞。位於舊縣城南門外控遠門內東石崖。有窯5孔,3孔供諸佛,或尺許或五六寸,石刻古鰍璀璨滿目,2孔系僧人住室,外列欄杆,內有迴廊。原修築時代不詳,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李逢春等重修。1981年列為陝西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4、七星廟。又名昊天宮,也叫無樑殿,位於孤山鎮孤山堡北門外約1公里處的山樑上,距縣城約20公里。原廟宇的始建年代和規模,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據民間流傳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一說建於宋代初)。明萬曆五年(1577)開工重修,六年(1578)完工,重修後,其風格、規模與原來大不相同,建築規模大為縮小,建築風格顯為明代風格。保存下來的有大殿、前庭兩處主體建築。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5、龍興寺。位於麻鎮舊城麻鎮龍興寺,始建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府谷保留最為完整的古廟建築群。廟內主體建築和清代壁畫保留完整。是榆林市十大佛教旅遊寺院之一。

"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府谷縣位於陝西省最北端,地處秦、晉、蒙接壤地帶,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擁有全國百強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1、五代樑乾化元年(911年)於府谷鎮始設府谷縣,併兼為府州治,以府谷名縣。同光年間移治留得人堡(即今址)。

2、金初廢州、縣,金末於境西北升建寧堡設建寧縣。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廢建寧縣復設府谷縣,屬葭州。清屬榆林府。

3、1914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4、1949年屬榆林分區。1950年屬榆林專區。1958年省入神木縣,1961年復設。1969年屬榆林地區,1999年屬榆林市。

二、地名來歷

關於府谷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縣臨河谷,故曰府谷。說得非常籠統,沒有出處。一種說法是宋代趙匡胤開倉賑民,稱“府中有谷,饑民自取”,這種說法毫無根據,許多典籍早已證實,府谷在唐代已設鎮,後唐天佑七年(910),正式升鎮為縣,宋代始稱府谷與史實完全不符。

在漢王朝對匈奴用兵的幾十年時間裡,西河郡、富昌縣(今府谷縣古城鎮)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地和糧草補給地。西河郡三十多個縣的穀物等糧草源源不斷的運到這一地區,楠水(黃甫川)兩岸穀倉林立,戰馬嘶鳴,衛青、李息等將領多次講到富昌乃我大漢官府谷庫,征戰匈奴,皆賴此地。

東漢後期,北方戰亂不斷,原西河郡百姓紛紛南逃。從建安二年(215)一直到三國兩晉長達370多年時間裡,府谷成為漢族、南匈奴、東羌、鮮卑等民族的聚居之地。隋朝建立後,開皇十年(590),復置富昌縣。隋末唐初,樑師都叛隋稱帝,國號樑,佔領陝北和河套大片地區。唐與樑、突厥在這一地區長期爭奪,富昌縣遭受多次戰火,人口凋零,土地荒蕪,最終被廢。唐滅樑後,根據幾百年來官民代代相傳的“官府谷庫”的稱謂,沒有恢復富昌縣舊制,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府谷鎮,為縣級軍事行政單位,鎮下設戍,鎮編戍邊兵士500名,設職官為防禦使(團練守捉使),統領地方兵,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如有戰事,也應詔出兵。至此,“府谷”作為一個地名,被官方正式確定。

三、風景名勝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1、府州城。府州城為陝北著名的古代軍事要塞,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府谷鎮東部,歷史上曾為宋、遼、西夏、金的鏖戰之地。城牆始建於五代後唐時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2、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光緒二年(1876)至八年(1882)續修。有大成殿5間,門前橫額上曾懸康熙帝親書“萬世師表”四字。東西各有店堂7間,前為戟門,門前畔池跨石橋,橋前為櫺星門,門上為大牌樓,東南角門各一。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3、千佛洞。位於舊縣城南門外控遠門內東石崖。有窯5孔,3孔供諸佛,或尺許或五六寸,石刻古鰍璀璨滿目,2孔系僧人住室,外列欄杆,內有迴廊。原修築時代不詳,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李逢春等重修。1981年列為陝西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4、七星廟。又名昊天宮,也叫無樑殿,位於孤山鎮孤山堡北門外約1公里處的山樑上,距縣城約20公里。原廟宇的始建年代和規模,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據民間流傳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一說建於宋代初)。明萬曆五年(1577)開工重修,六年(1578)完工,重修後,其風格、規模與原來大不相同,建築規模大為縮小,建築風格顯為明代風格。保存下來的有大殿、前庭兩處主體建築。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5、龍興寺。位於麻鎮舊城麻鎮龍興寺,始建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府谷保留最為完整的古廟建築群。廟內主體建築和清代壁畫保留完整。是榆林市十大佛教旅遊寺院之一。

陝西府谷縣----得名於漢朝官府谷庫

6、秀芳圖書樓。秀芳圖書樓民國33年(1944)由抗日愛國將領馬占山督修,因馬占山字為秀芳,故名。此樓為二層建築,石條基礎,坐北向南,4米見方。全樓皆用青磚砌成,一面開門三面開窗,頂端均為磚砌拱形,門首有磚刻匾額:“秀芳圖書館”。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