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教 顏回 孔子 服裝 睡眠 國學論壇 2019-05-10

世間之人,不辭辛苦,奔波勞碌,最終不過是為了擁有幸福的生活。可世事無常,禍福難聊,人生之事,又十有八九難如人意,幸福,看起來又總是可遇不可求。但總有一些人過得很幸福,也總有一些人覺得自己很不幸。幸福的人,往往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懂得知足;不幸的人,也往往具備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不知足。

幸福其實只是一種自我感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所看到的,看起來過得很幸福的人,經常晒朋友圈,晒旅遊、晒衣服、晒美食、晒車晒房的,未必過得真幸福。而你所認為的那些不幸福的人,沒車沒房、沒存款、沒地位,生活簡單,衣食住行都很粗劣的人,甚至於那些街頭的流浪漢,未必過的就不幸福。

幸福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看看你有嗎?

知足的人,永遠都是幸福快樂的。知足,是所有幸福之人的共同特徵。與其好高騖遠,後悔當初,不如珍惜眼前,只有能夠把握住當下這一刻的人,才是明白人,才是最幸福的。古人做學問,最高的境界,就是安貧樂道,知足而樂。人生不過是一日三餐,夜裡一宿,吃飯不過是為了充腹,睡覺不過是為了休息,這才是實質。至於吃什麼東西,在哪裡睡覺,又有什麼分別呢?可是現在我們太過於追求附加的東西,吃飯睡覺也要講究吃好的,好看的,環境好的,高檔的,這些早已遠離了其本質的意義。

幸福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看看你有嗎?

知足常樂是一種境界,一個知足的人,即使吃糠咽菜,睡馬路,他也吃得好 ,睡得香,也會充滿快樂。比如孔子的弟子顏回,孔子稱讚他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顏回的生活很簡單,每天就是一竹籠便當,一瓢冷水,住著貧民區的房子,這樣的生活,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可是顏回卻能“不改其樂”。這就是知足而樂的最高境界,已經超越了物質,根本就不把吃喝住宿放在心上,怎樣都無所謂了,因為他有更高的精神享受,那就是悟道之樂,這才是自性本有的快樂,用佛教的話講,就是法喜充滿。

幸福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看看你有嗎?

不幸的人,也往往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不知足。佛教講人生有八苦,其中之一便是“求不得苦”,不知足,就是有慾望,有慾望就是有所求,有求不得,就會痛苦,心生煩惱。

不知足,換句話說就是貪婪,貪心。佛教常講貪嗔痴三毒煩惱,其中的“貪毒”,就是我們的貪婪之心,人只要有貪心,就會有煩惱。小孩子為什麼一天快快樂樂,玩點沙子石子什麼的就開心的不得了?就是因為他沒有太多的慾望,他就活在當下,沒那麼多妄想雜念,大人哄他,他就很開心;大人訓他,他就會哭。但不管是笑還是哭,事過就忘,他不會放在心上。

幸福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看看你有嗎?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貪心只要被勾起來了,就很難再放下,這就是慾壑難填,即使給他金山銀山,也永遠滿足不了他的胃口。古人的生活水平,和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比起來,可能差的很遠,但我們現在的幸福指數,可能未必比得了古人。從哪裡看出來?從古人吟詩作賦的那種心境裡看出來。你看古人詩詞中流露出來的那種悠閒的意境,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還有幾人能夠擁有?很難了,現在雖然科技發達了,物質豐富了,但人的慾望也是越來越大了。整個社會都變得越來越浮躁,哪裡還有那些閒情雅緻。大家都說壓力大,壓力從哪裡來?自己找來的。別人有的我一定要有,別人沒有的,我還要有,虛榮作怪,攀比成風,美其名曰是進取心,實際是自尋煩惱。

所以,幸福其實並不遠,就在一念之間,知足而樂,隨遇而安,幸福就在眼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