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過後一地雞毛,中國汽車的“李約瑟難題”

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進入至暗時刻,4月份乘用車下滑17.7%,其中自主品牌下滑28%,市場份額下降到37.1%。5月份上半月下滑幅度進一步加大。幾家歡喜多家愁。至暗時刻,日系品牌特別是豐田、本田卻是銷量、份額雙增長。

中國汽車市場怎麼了?中國汽車製造怎麼了?

上個世紀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看似對中國為什麼沒能產生現代科技的疑問,實則是對中國文化的深刻剖析。筆者認為,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的過分追求,造成了中國科技發展的滯後。在中國汽車製造領域尤為明顯。

1958年,豐田汽車首次出口美國,結果只賣掉了288輛。1978年,豐田用50萬銷量慶祝進軍美國二十週年。“耐住寂寞二十年”,豐田寂寞的二十年都在做什麼?

第一、學習技術。學習、仿製、改善、創新,豐田走出一條穩健、超越、領先的技術之路。

第二、提升品質。精益生產、追求極致。把穩定可靠變成豐田的標籤。美國長期持有的汽車前十名全部是豐田。

第三、合理定價。嚴格控制成本,從低價滲透到高性價比,到品牌溢價,步步為盈。不做惡性競爭。

第四、瞭解市場。不斷改進產品造型、風格、大小、空間、配置,最大限度符合市場需求,還不失去自我。

第五、尊重客戶。把東方文化融入美國社會,以謙卑的心態,周到細緻的服務去獲得用戶的認可。

2003年央視“對話”節目竺延風說,“中國汽車要耐住寂寞二十年”。一時間口誅筆伐,幾乎斷送了竺延風的職業生涯。媒體的浮躁,企業的浮躁,國人的浮躁,在浮躁中迎來了中國汽車市場的井噴。十六年過去了,盤點一下國產品牌的整體水平,有誰能夠在四年後與豐田比肩前行?

筆者不是為豐田做廣告,是希望自主品牌擯棄功利主義,腳踏實地,直道超車,儘早從汽車大國變成汽車強國。

在市場至暗的時刻,與其誤打誤撞,不如潛心修煉。減產量、降庫存,放棄銷量目標,加大研發投入,用好產品、好服務贏得用戶信賴、青睞。

喧囂過後一地雞毛,中國汽車的“李約瑟難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