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肺結節應該怎麼處理?非常實用的建議'

肺癌 癌症 腫瘤 結核病 跳槽那些事兒 尋醫問藥 2019-08-23
"

肺部結節 經常有人問,做CT偶然發現肺部結節,這個會不會是肺癌?發現可疑肺癌結節要怎麼辦?這個要結合結節大小、數量、質地等綜合進行判斷,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對於可疑肺癌結節,應進行多學科評估,胸外科醫生、胸部放射學家和肺科醫生等共同來確定癌症診斷的可能性以及最佳的診斷或隨訪策略安排。

風險評估

"

肺部結節 經常有人問,做CT偶然發現肺部結節,這個會不會是肺癌?發現可疑肺癌結節要怎麼辦?這個要結合結節大小、數量、質地等綜合進行判斷,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對於可疑肺癌結節,應進行多學科評估,胸外科醫生、胸部放射學家和肺科醫生等共同來確定癌症診斷的可能性以及最佳的診斷或隨訪策略安排。

風險評估

發現肺結節應該怎麼處理?非常實用的建議

1、患者方面的因素:

年齡、吸菸史、既往腫瘤史、家族史、職業接觸、其他肺部疾病情況(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纖維化等)、傳染性或感染性病原體接觸(如真菌感染、結核病疫區),或表明感染的高危因素或病史(如免疫抑制、呼吸症狀、傳染性呼吸道症狀等)。

2、影像學因素:

肺結節的大小、形狀、密度、相關的肺實質異常(PET影像中的氟脫氧葡萄糖活性、疤痕或可疑炎性改變等。

1、小於/等於8mm的肺結節,影像學隨訪。

2、大於8mm的實性非鈣化結節或部分實性結節,考慮行PET-CT掃描檢查。

▪ 如果PET-CT結果考慮肺癌可能性低,3個月之後複查低劑量CT檢查。

▪ 如果可疑肺癌,考慮活檢或外科手術切除,然後視病理結果決定下一步處理。

3、小於等於10mm非實性結節,影像隨訪。

4、大於10mm的非實性結節,3-6個月查低劑量CT檢查。

▪ 如果穩定,6-12個月複查低劑量CT,或考慮活檢或外科手術切除,然後根據活檢或手術病理結果決定下一步處理建議。

▪ 如果增大,和/或實性成分增加(由非實性變成實性或部分實性),外科手術切除,根據病理結果決定下一步處理建議。

2017年最新版的美國NCCN指南對於偶然發現的肺結節隨訪處理建議比之前的更加細化更科學,指導性和操作性實用性也更強:

胸部CT發現的實性肺結節隨訪處理建議:

1、低風險者(無吸菸或少量吸菸史或其他已知的危險因素)

▪ 結節小於4mm,不需要隨訪。

▪ 大於/等於4mm小於/等於6mm的結節,12個月後複查CT,如穩定,不必進一步隨訪。

▪ 如果結節大於6mm小於/等於8mm,6-12個月複查CT,如穩定,18-24個月後複查CT。

▪ 如果大於/等於8mm,分別在3個月、9個月、24個月後複查CT,視情況考慮PET-CT檢查,或考慮活檢。

2、高風險者(吸菸史或其他已知的危險因素。已知的風險因素包括:一級親屬肺癌病史;暴露於石棉,氡或鈾)

▪ 結節小於4mm,12個月後複查CT,如穩定,不必進一步隨訪。

▪ 結節大於/等於4mm而小於/等於6mm,6-12個月後複查CT,如果穩定,可18-24個月後複查CT。

▪ 大於6mm而小於/等於8mm,3-6個月後複查CT ,如穩定,分別在9-12個月、24個月後複查CT。

▪ 大於等於8mm的結節,分別在3個月、9個月、24個月後複查CT,視情況考慮PET-CT檢查,或活檢。

注:

1、對於非實性,部分實性或磨砂玻璃結節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的隨訪以排除惰性腺癌的可能。

2、PET/C掃描陽性定義為肺結節標準攝取值SUV大於基線縱隔血池。陽性PET掃描結果可以是感染或炎症所致,包括無肺癌的局部感染和肺癌相關的(如阻塞性)感染,以及與肺癌相關的炎症(如淋巴結、肺實質、胸膜)。PET掃描假陰性可以是小結節、低細胞密度(非實質結節或毛玻璃樣徵或腫瘤FDG親合力低(如以前稱為支氣管肺泡腺癌的原位腺癌、類癌)

胸部CT發現的亞實性肺結節隨訪處理建議:

1、孤立的純毛玻璃樣肺結節:

如果小於5mm,不進一步隨訪;

如大於/等於5mm,3個月後複查CT,每年1次CT,至少3年。

2、孤立的部分實性肺結節:

如果實性成分持續小於5mm,3個月後複查CT,每年1次CT,至少3年;

實性成分持續大於/等於5mm,則活檢或外科切除。

3、多發亞實性肺結節:

如果是純磨玻璃小於/等於5mm,分別在2年、4年後複查CT;

如果純磨玻璃大於5mm,無佔優勢的病變,則3個月後複查CT,每年1次CT,至少3年;

如果部分實性或實性成分佔優勢的結節,3個月複查CT,如持續存在,考慮活檢或外科手術切除(特別是實性成分大於等於5mm)。

肺結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見,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會給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那麼發現肺結節,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處理呢?可以按照上面所介紹的這些方法一起學習起來,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