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法國梧桐下起“毛毛雨”行人有點“傷不起”

法桐 英桐 呼吸道疾病 法國 琅琊新聞網 2017-05-27

23日,大風降雨天氣突襲臨沂。原本在樹枝、路邊的法桐針絨,也被大風捲起,毛絮落入行人脖子裡、頭上,既癢癢又難受。園林專家表示,目前城區產生飛絮的綠化植物已逐步減少,徹底消除飛絮還需有一個過程。

臨沂法國梧桐下起“毛毛雨”行人有點“傷不起”

路邊隨處可見法桐樹的毛絮。記者 廖傑 攝

記者調查 法桐毛絮讓人不堪其擾

23日上午,記者在老城區部分路段看到,隨著大風天氣突襲,法國梧桐樹落下的毛絮紛紛隨風飄落。

“騎電動車送孩子上學,沒想到被樹上掉落的毛絮迷住了眼睛,險些撞到前面的車。”23日上午在臨沂二小附近,送孩子上學的市民彭女士說。

在解放路與沂蒙路交會附近,掉落的法桐毛絮在路邊積聚,被風一吹漫天飛舞,綠化帶裡、路沿石上、人行道邊、小街巷內到處都是。雖然市民戴上口罩、帽子加以防護,但仍有飛絮會鑽進眼睛或者衣服裡。

經常與楊柳絮和法桐絨絮打交道的環衛工也是一肚子苦水。每年到這個時節,先是漫天遍地的楊柳絮,接著便是法桐針絨,沒風的時候掃不完,有風的時候要追著掃,工作量是平時的幾倍。他們的脖子裡、臉上、眼裡還時不時鑽進針絨,給他們的身體帶來不適。

在金雀山路廣電大廈附近打掃衛生的楊阿姨告訴記者,這兩天法梧上掉落的毛絮多了起來,“今天風大,把樹上結的小球都給刮下來了,我從凌晨3點就來到路上打掃衛生,掃完一遍接著毛絮又飄過來了,除了不停掃地,沒有別的辦法。”

臨沂法國梧桐下起“毛毛雨”行人有點“傷不起”

市區金雀山路上,環衛工人在清掃法桐毛絮。記者 邵明習 攝

部門反應 徹底消除飛絮還需一個過程

連日來大風天氣不斷,讓老城區沂蒙路、金雀山路、銀雀山路等路段落滿了梧桐絮。據園林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法桐絮從4月中旬開始,盛期20天左右,成熟的果實隨風而散,成為令人生厭的黃色飛絮。

前段時間在人民廣場附近,不少市民發現法桐樹上掛著“吊瓶”,這其實是通過注射藥劑減少法桐的果實生長,讓它儘量不結果、少結果,進而減少飄絮。

市園林局工作人員表示,當前,臨沂市城區園林建設中,已經推廣使用新型樹種,使用改良後的法桐、柳樹,現有的部分老樹種可通過自然淘汰換植的辦法逐步更換。“例如,在2014年的濱河景區提升中大量應用本地銀杏樹種,再種植以法桐為行道樹的,全部選用不結球的新式法桐。”

與此同時,為了儘快清掃路面積存的毛絮,保持市容環境衛生整潔度,近期環衛集團在城區的主要幹道周圍採取人機結合的方式進行清掃,針對人員流動量大的重點路段,加大道路機械化灑水、沖洗力度、頻次。環衛工人在完成一天普掃的基礎上隨髒隨掃,加大保潔力度,環衛工人用小掃帚和半封閉式的小簸箕及時清理成團的毛絮,做到隨有隨收集隨清除,保證路面乾淨整潔。

據介紹,經過各種努力,城區產生飛絮的綠化植物已逐步減少,但受各方面影響,目前飛絮還不能一時根絕,徹底消除飛絮還需一個過程。

臨沂法國梧桐下起“毛毛雨”行人有點“傷不起”

路邊隨處可見法桐樹的毛絮。記者 廖傑 攝

醫生建議 易過敏人群注意做好防護

毛絮惹人煩,不僅是因為飄到臉上、眼睛和鼻腔裡都令人感覺不舒服,還容易攜帶過敏原,引發過敏反應。遭受到梧桐飄絮的“襲擊”,有些過敏體質的人會噴嚏連連,鼻涕眼淚不斷;有的人會皮膚過敏、刺痛發癢,身上起紅疹、皮炎或蕁麻疹等。一旦進入呼吸道,毛絮還可以誘發哮喘,引起咳嗽、上呼吸道炎症等症狀。另外,梧桐毛絮還可能造成眼睛疼痛、角膜發炎等眼部疾患。

市人民醫院東醫療區內六科副主任醫師李大剛提醒市民,外出時應儘量戴上口罩,如果飛絮不小心進了眼睛,不要用手揉,要用流水沖洗,或者用消毒的棉籤擦拭。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等易過敏人群近期戶外活動時要做好防護,兒童若反覆咳嗽,應考慮是否空氣中飛絮引起的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確診治療。

魯南商報記者 邵明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