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為官從政當“以不貪為寶”

反腐倡廉 明朝 賴小民 朱元璋 求是網 2018-12-02
「聲音」為官從政當“以不貪為寶”

讀而思

duersi

《左傳·襄公十五年》裡記敘了這樣一件事:宋國有個人,得到了一塊玉石,把它獻給子罕(官員),子罕不要。獻玉石的人說:“我曾把它給玉石工看過,玉石工認為是寶玉,所以我才敢獻給你。”子罕說:“我把不貪當作寶物,你把玉石當作寶物,如果把它給了我,咱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不如咱倆都保有自己的寶物。”獻寶人聽後十分慚愧。

近年來,懲治腐敗的力度史無前例,震懾作用空前強大,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但反腐敗鬥爭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反腐敗鬥爭的任務仍然艱鉅繁重。


就拿最近落馬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來說,辦案人員在幾處賴小民的房產裡,搜出本外幣以人民幣計算,共計2.7億元的現金。顯然,賴小民是把貪汙錢財當作寶,而丟掉了信仰這個真正的寶。

人生活在這個社會裡,都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追求個人利益,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富足些,這原本無可厚非。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通過合法途徑追求合法利益,達到致富目的,應得到社會尊重和保護。相反,如果以權謀私,貪汙腐化,不僅自己身敗名裂,還必然給親人帶去無盡的愁苦。

進一步看,廉潔源於自律,墮落始於貪婪。


黨員幹部隨著職務的升遷,會面對更多的掌聲鮮花以及誘惑圍獵。所以,必須築牢思想道德防線,堅決戒貪,做到知理、知足、知懼。知理,就是要懂得大道理,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知足,就是在物質利益面前要知道滿足;知懼,就是要警鐘長鳴。“官有所畏,業有所成。”做官有了懼怕心理,就不敢狂貪亂拿、腐化糜爛。

由此又想到一則軼聞,明朝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對幾位大臣進行警示教育:若老老實實當官,守著自己的俸祿過日子,就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溢,但可天天汲取;反之,就有被砍頭的危險。


朱元璋這個賬算得頗有哲理,不妨稱之為“一口井”哲學。而古往今來,被法辦的貪官,都有一個最大的教訓,就在於守不住自己的那口“井”,這些貪得無厭之徒,總嫌“水井”不滿,於是利用職權,不擇手段地謀取不義之財,當他們的不義之財如大江大河之水滾滾而來時,也常常就是他們的毀滅之日。

毋庸置疑,胸懷天下、胸懷百姓的為官者,清楚自己的“俸祿”來自納稅人,清楚自己的地位和榮譽都是人民賦予的,清楚老百姓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如此清楚,才會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清醒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警醒,就能守住自己的那口“井”,樹立正確的得失觀,不斷增強抵禦腐敗的定力,做一個以黨和國家事業為重的人。

其實,能守住“一口井”和“以不貪為寶”為自律,不僅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為官從政者只有自覺地抵制慾望和誘惑,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守住為官的底線,把為官的心思用在為老百姓謀利益上。


有了這樣的官德,才能更加堅定理想信仰,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不因金錢而駐足,不因美色而沉淪,不因名利而浮躁,正確行使權力,從善如流,這才是一條於國於民於己有利的為官從政之道。


「聲音」為官從政當“以不貪為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