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梵蒂岡的遊客,十有八九都懷著朝聖般的心情。不過,每個人心中的聖像是不同的。如果你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自然會把這裡當作聖地。這裡埋葬著耶穌首徒,首任教皇聖彼得和千百年來的數十位聖徒教皇,這裡還居住著基督世界的領袖現任教皇。當你走進這個世界上最雄偉浩大的天主教堂時,也必然滿懷著朝拜的心情。

如果你不是天主教徒,而是位藝術愛好者,那你會把這裡看作至高無上的藝術殿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聖彼得大教堂的規模雖不及盧浮宮龐大,收藏的世界級藝術瑰寶卻毫不遜色:從兩千多年前的希臘雕塑《拉奧孔》,到米開朗基羅的巨幅頂畫《創世紀》,拉斐爾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都會讓你久久徘徊,讚歎不已。而這座雄渾壯麗的大教堂本身,也是文藝復興藝術的巔峰之作。一旦你瞻仰過聖彼得大教堂,那麼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教堂在你的眼裡都會黯然失色。

如果你既不是位天主教徒,也不愛好藝術,那你八成是財富拜物教徒。無論你是家財萬貫,還是新崛起的土豪,即便你富可敵國,但當你站在羅馬教廷的巨大財富面前,你都會覺得自己渺小!雖然你看不到教廷在世界各地的不動產和瑞士銀行裡的鉅額存款,單單這大教堂和博物館顯示出的金碧輝煌和富麗堂皇,就讓你眩暈。博物館裡任何一件不起眼的繪畫或雕塑,都價值連城,甚至是無價之寶。這裡不僅是宗教的聖殿,也是藝術和財富的神聖殿堂。來朝聖吧,總有一款適合你!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梵蒂岡城國,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由於四面都與意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梵蒂岡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所在地,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梵蒂岡意為“先知之城”。公元4世紀,教皇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彼得殉教處建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16世紀被改造成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聖彼得是耶穌十二門徒中的大弟子,耶穌迴天國前把金鑰匙交給了他,於是聖彼得成為了天主教的首領,來到羅馬傳教。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聖彼得大教堂共有十三個圓頂,中央最大的由米開朗基羅設計,登頂的入口在教堂大殿外的北側,可通過狹長的環形樓梯爬551級臺階抵達大教堂的頂端,也可以買電梯票,上到一半左右再爬320級臺階到達教堂頂端。這個大圓頂曾有過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於1506年設計,1514年拉斐爾接替了他,六年後拉斐爾也去世了。教堂頂部借鑑哥德式的設計,強調黑暗與光明的對比。巨大的穹頂內壁被圖案分為十六瓣,每瓣又各有六層細石鑲嵌畫極其精緻。從穹頂的小門出來,繼續爬上狹窄的樓梯,能到達大教堂正殿圓頂外的瞭望臺,是俯瞰梵蒂岡眺望羅馬全景最好的地方,在這裡還可以看到大教堂頂上的十三尊雕像。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大教堂的外觀宏偉壯麗,教堂的平頂上站立著耶穌的雕像,兩邊十二門徒的雕像一字排開,緊挨耶穌左邊的是聖約翰,其餘的從左往右依次是十一門徒。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廣場的中央是一根公元前37年由羅馬皇帝從埃及運來的方尖碑,它見證了聖彼得和其他教徒的殉教,1586年教皇西斯廷五世下令將石碑移至聖彼得廣場。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廣場兩側有兩組大理石柱廊,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組合成四排,形成三個走廊,柱廊由著名建築師和雕塑家貝爾尼尼在1656年設計,用了十一年時間建成。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雖然聖彼得大教堂是中世紀的產物,但事實上聖彼得教堂在四世紀時就已經興建了,他的歷史幾乎是與基督教的發展史同步。教堂最早是建於西元324年,原始的構想只是一座小會堂,建於聖彼得墓穴的正上方,在十五世紀時開始改建,其中歷經許多頂尖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參與修改,終於在1626年完成。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從整體意義上講1626年完工的聖彼得大教堂,只是教堂的一個外殼,貝爾尼尼又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進行內外裝飾。貝爾尼尼是巴洛克藝術風格的主要推動者,他所主持的裝飾工程給教堂增添了濃厚的巴洛克藝術色彩,使其顯得更為奢華、壯麗,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值得參觀的建築聖殿,他所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更被視為無價的資產。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教堂的中心區域由貝爾尼尼設計,整個教堂的內部呈十字架形狀,十字架交叉點處是教堂的中心,中心點的地下是聖彼得的陵墓,墓前跪著的是由新古典主義雕刻家卡諾巴作的教皇慶典六世像,中心點的地上是教皇的祭壇,祭壇上方是金碧輝煌的青銅華蓋,華蓋的上方是教堂頂部的圓穹,佈滿美麗的圖案和浮雕。在這座宏偉的大教堂裡,保存著從聖彼得開始眾多教皇的陵墓和寶貴的雕塑。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聖母的哀悼”是米開朗基羅二十五歲時的作品,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感和對上帝意旨的順從感,在作品中刻畫的淋漓盡致,雕像中聖母流露出失去兒子的悲痛,卻並沒有掩蓋住她莊嚴永恆的美。雕像表現出含蓄動人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米開朗基羅認為聖母瑪莉亞是純潔崇高的化身和神聖事物的象徵,必能永遠保持青春。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這座耗時兩年的雕塑展出後引起很大轟動,但當時許多人都不相信這是出自一位年僅二十五歲的年輕人之手。米開朗基羅一怒之下在聖母胸前的衣帶上刻下了“來自佛羅倫薩的米開朗基羅作品”,但事後他對這一行為深感懊悔,從此不在作品上署名,聖母的哀悼也成為唯一一個有署名的作品。1972年一個匈牙利精神病人用鐵錘擊傷了聖母像的面容和左臂,世界為之震驚,專家們花了三年時間才將它修復,導致現在雕塑至於防彈玻璃罩內。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青銅華蓋”是教宗烏爾巴諾八世委託貝爾尼尼雕刻的。由四根近二十米高金色的螺旋形銅柱支撐起了巨大的華蓋,銅柱雕飾著螺線、橄欖枝、月桂枝。蓋頂有豪華的懸簷和成角型的塑像組成,滑蓋下垂的帳幔上,還雕飾了許多蜜蜂,最頂端有一鍍金青銅球體和十字架,即使矗立在138米高的穹頂下,依然顯示出青銅華蓋的大氣磅礴,雄偉壯觀。華蓋前面的半圓形欄杆上點燃著九十九盞長明燈,而正下方則是宗座祭壇和聖彼得的墳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這座祭壇上,面對東昇的旭日,當著朝聖者舉行彌撒。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從1939年起,考古學家在梵蒂岡進行了的長達10年的考古研究,除發現了不同時期的神殿遺蹟和黃金裝飾外,還發現了珍貴的骨螺紫色骨頭碎片和罕見的法衣,1950年聖誕節前教宗庇護十二世向全世界宣佈發現了聖彼得墓。聖彼得是耶穌的門徒之長,耶穌昇天後以耶穌繼承人的身份傳道,公元64年,他在羅馬被皇帝殺害。彼得殉教後被後人尊為首任教皇,而之後的天主教皇都作為聖彼得的繼承人,被看成基督在世的代表。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聖彼得寶座”是貝爾尼尼設計的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寶座上方有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椅子的前後左右有天主教公認的四大盛世聖詩的雕塑,前面的是聖安布魯斯和奧古斯丁代表的拉丁教會,後面的是阿塔那修斯和喬治克洛索頓代表的希臘教會。而椅子上方的一束光線,從黃雪花石膏的窗戶射入,照亮了聖靈的鴿子,由鑲有鴿子的一扇圓形玻璃窗輻射出十二條線,代表耶穌的十二門徒。傳說這把木椅是聖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經考證為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所贈送。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亞歷山大七世雕塑是教堂裡最出色的石雕,是貝尼尼八十歲時創作,也是生平最後一個雕刻作品。雕像在群雕最高處,左側外邊是慈愛之神,右側外邊是真理之神。下方是西西里碧玉雕出的幔子,底下有一個帶翼的黃金死神,拿著沙漏半掩面的要衝出布幔,用沙漏提醒人們已經流逝的時間。底下的死亡之門通向亞歷山大七世的陵墓,最出彩的是貝爾尼尼用大量的桃紅色西西里碧玉雕出的布幔,碧玉石極硬,但雕出的布幔亦可亂真,皺褶處雕工之逼真乃鬼斧神工。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克雷芒十世登上教皇法座時已是八十歲高齡,但壯心不已,企圖力挫法蘭西路易十四咄咄逼人的氣焰,但沒有奏效。由於路易十四的阻撓,克雷芒十世和他的前代教皇一樣,沒有實現聯合歐洲以共同對付奧斯曼帝國對地中海造成的危險。克雷芒十世對教廷財政進行整頓增加收入縮減開支,但卻撥出鉅款援助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以抵抗奧斯曼帝國的侵犯,康熙十五年教皇克雷芒十世任命中國籍傳教士羅文藻擔任南京宗座代牧區代牧,他是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籍主教,也是1926年以前唯一的一位中國籍主教。

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從小信仰路德宗的瑞典教會,但此後祕密改信羅馬天主教。她曾經邀請笛卡爾去瑞典一起討論哲學,但笛卡爾因瑞典的冰天雪地而患上肺炎不久就離世,克里斯蒂娜為他的死感到十分內疚。在她登基二十二年後的1654年宣佈退位,以便能公開信仰天主教和認識文藝復興的藝術和科學。女王死後葬在聖彼得大教堂,浮雕上的皇冠象徵著她所放棄的皇權。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庇護七世曾被迫為拿破崙加冕,但登基大典時皇冠被拿破崙奪走,拿破崙自行為自己及皇后加冕,被庇護七世視之為奇恥大辱。後來庇護七世因拿破崙侵吞教皇屬下各幫,將其開除教籍,拿破崙直接將他扣押並囚禁到1814年。

庇護八世的紀念碑上,教皇跪在地上,後面中間的雕像是耶穌,其餘兩座是彼得和保羅,象徵著慎重和公平。這位教皇在還是教區主教時,因拒絕發誓效忠拿破崙,被俘虜到法國,後來成為教皇后兩年就去世。後祕密驗屍證明教皇是被毒死的,雕塑下方的門通向聖器收藏室和庫物博物館。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英諾森八世是羅馬天主教皇,原名西博。1484年發佈通諭譴責巫術迷信,他在全歐洲掀起捕殺女巫的高潮,還屢次與意大利境內各國交戰。英諾森八世曾試圖組織東征軍討伐土耳其未成,1490年與蘇丹巴耶塞特二世達成合約。英諾森八世的雕像是唯一一個從老聖彼得教堂轉移到新殿中的雕像。

英諾森十一世是意大利籍教皇,即位時教廷入不敷出,他改革賦稅制度,厲行節約,爭取各天主教國家經濟避免崩潰。英諾森資助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與奧斯曼帝國作戰,1683年結束維也納被圍困狀態。1673年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發佈諭令,宣佈國王有權任命主教以填補空缺,英諾森就此與路易十四發生爭執,路易十四遂召集法蘭西宗教會議,頒佈高盧條款,主張限制教皇權力。英諾森宣佈凡與此次會議有關的教士一律不得提及,於是僵局更加惡化。

格里高利十三世的成就在於立法改革,1582年10月4日的聖弗朗西斯科節,俄羅斯的東正教為了抵抗教皇沒有采取此立法,一直到1917年的俄羅斯共產主義革命,即十月革命。他推行格里高利曆,從而結束了使用十六個世紀之久,從凱撒時代就使用的儒略曆。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本篤十四世是意大利籍教皇,是一位頗得人心的教皇,受新教徒的崇敬,他對宗教政治態度比較寬容靈活,在執掌教權時贊助科學研究,並曾指示在編訂禁書目錄時,放寬尺度使某些科學著作不至於被禁止。他推動教育促進科學學習,激發人們對意大利考古學的興趣,在教皇領地範圍內減輕賦稅,鼓勵農業自由貿易,對政治當局採取和解態度,在神職授予、主教續任以及國家干預教會人士的問題上,向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等國國王做出重大讓步。

本篤十五世是意大利籍教皇,於1914年至1922年在位。他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個月後當選,在位期間,用大部分時間處理戰爭問題。他在位時還做了一件事,為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平反。貞德為祖國而戰,卻被英軍俘虜,教宗裁判認定她為異端和女巫被處死刑,竟活活被火燒死。1920年本篤十五世推倒這一切,封她為聖女,這才有了聖女貞德的稱呼。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把駐紮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意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意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梵蒂岡宮中。之後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意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意大利王國的公職。同年意大利收復教皇佔據的其他地區,完成國家的統一,消滅了教皇國,教皇的世俗權力被剝奪。

梵蒂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瑞士衛隊,是梵蒂岡的最後一道風景線。聖彼得大教堂由皇家衛隊守衛,皇家衛隊是梵蒂岡國家的軍隊,身穿紅黃藍三色條紋的古代騎士服,手握長戟,威風凜凜。據說服裝由米開朗基羅設計,那麼多年都沒有變過。1527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血洗羅馬城,教廷衛隊中,只有瑞士士兵頑強堅守,147名瑞士士兵為保護教皇流盡最後一滴血。瑞士人以忠誠和勇敢,贏得了教廷的信賴,世世代代受僱保衛教堂。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梵蒂岡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4-9月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小羊VR 發佈:2019.03.07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