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最危險的女人”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法國 政治 歐洲 經濟 思客 2017-04-12
“法國最危險的女人”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國民陣線候選人瑪麗娜•勒龐是今年法國總統選舉的最熱門候選人。民調機構調查結果顯示:勒龐在4月23日的第一輪大選投票中將取得決賽資格。同時,民調還顯示,勒龐在5月7日的第二輪大選投票中,無論對手是誰,都將被擊敗。這兩個民調結果看似矛盾,其實反映了這樣的現實:勒龐的崛起不可阻擋,但她可能獲勝的前景又讓人難以接受。

長期以來勒龐和國民陣線都被視為法國政壇上的“洪水猛獸”。今年關於總統大選的報道中,“法國黑天鵝”、“法國特朗普”“法國最危險的女人”等的炒作也是熱門話題。

但是,勒龐和她領導的國民陣線果真是“洪水猛獸”嗎?這是一個值得冷靜觀察和思考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以下幾點不可不察。

國民陣線的歷史和老勒龐

國民陣線成立於1972年,是由當時法國的“新秩序黨”在整合了新納粹主義等極端勢力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國民陣線自誕生之日起就被認為帶有極端主義色彩,在法國的政治光譜中被人理所當然地列入了極右翼的範疇。

國民陣線的創建者是讓—瑪麗•勒龐(以下稱為老勒龐),他擔任國民陣線主席將近40年,推崇極端民族主義,煽動種族排外情緒,還經常發表美化納粹法西斯的言論。法國司法部門曾多次對其言論提出指控,他在法國政壇被視為極端右翼勢力的總代表。

不光彩的歷史和老勒龐的極端言論註定使國民陣線成為一個遭到普遍質疑和排斥的黨派。國民陣線發展演變至今已有40多年,期間這些壞名聲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國民陣線的地位鞏固

現年49歲的瑪麗娜•勒龐是老勒龐的女兒,18歲加入國民陣線,開始其從政生涯。1998年起,她先後當選多個地區、市鎮議員,2000年進入國民陣線政治局,2003年擔任國民陣線副主席,2004年當選歐洲議會議員。2011年老勒龐卸任領導職位,勒龐當選國民陣線主席。

勒龐執掌國民陣線之後,致力於改善國民陣線的形象,調整國民陣線的方針。在公開言論中,勒龐也非常注意同老勒龐劃清界限。2015年,老勒龐發表了關於二戰的“有爭議言論”,為此勒龐通過修改黨章剝奪了老勒龐在黨內的“榮譽主席”職務,國民陣線執行局最終把老勒龐開除出國民陣線。

在勒龐領導國民陣線的6年中,國民陣線逐步改變了形象,其政策綱領也深入人心。在近些年的全國性選舉中,國民陣線也取得了節節勝利,地位不斷鞏固。特別是2014年歐洲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得票率超過兩個傳統主流政黨,這是國民陣線自1972年建立以來,第一次贏得法國全國性選舉。在2015年大區議會選舉的第一輪投票中,國民陣線創造了28%的得票率,創造新高,這是令其他主流黨派所難以企及的成績。

勒龐本人的聲望也在提升。她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得票率達到了17.9%,僅次於現總統奧朗德和前總統薩科齊,位居第三。勒龐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2011年至2015年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百名人物之一。

勒龐和國民陣線在選民中的認可度不斷增強,這說明在公眾眼中,勒龐和國民陣線的“極右翼”色彩已經在不斷淡化,人們關注的不是候選人的政治標籤,而是他們能否給民眾帶來希望和實惠。

勒龐的主張有合理成分

輿論把勒龐的政治主張歸納為“三個反對”,即反移民、反全球化、反歐洲一體化。

具體而言,她反對無節制地接納外來移民,因為這一做法會“危害法國經濟、違背世俗化原則、製造大量治安問題”;她反對自由貿易原則,主張“合理的保護主義”,以便制止不正當競爭;她主張放棄歐元,因為“法國難以同歐元共存”,使用歐元等同於實行經濟緊縮,而這會加重法國的經濟衰退,最終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

勒龐的政治主張是針對法國當前存在的經濟和社會危機而提出的,儘管有極端的一面,但也應看到有其合理的成分。

在外交政策上,勒龐宣稱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主張構建多極世界。她提出,法國在俄羅斯和美國這兩個大國之間應當保持等距離。她還主張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2016年11月勒龐在接受美國《外交》雜誌採訪時,曾以讚賞的口吻提到戴高樂當年退出北約軍事機構這一體現外交獨立的決定。她說,法國在依靠自己力量的情況下,總是要比作為歐盟的一個省要強大得多。

勒龐的外交理念也有值得肯定之處。

國民陣線有雄厚的社會基礎

法國主流政黨長期以來在國家治理方面作為甚少,這造成了法國的經濟社會矛盾積重難返,這些政黨也逐漸喪失了民眾的信任,於是人們把目光投向勒龐,這也正是國民陣線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原因所在。

國民陣線的社會基礎不斷鞏固。據統計,固定的支持者目前達到了25%到30%,這個比例超過了法國其它任何傳統主流政黨。從國民陣線的支持者的屬性來看,支持國民陣線的社會群體包括產業工人(支持者佔整個群體人數的比例為46%)、低學歷者(39%)、月收入低於2000歐元的低收入者(35%)等。此外,支持者還遍佈教師、醫務、社會、生態、工會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原來支持左翼黨派的廣大民眾。過去,左翼黨派是這些人的代言人和利益維護者,現在則是由國民陣線取而代之。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說當前激進左翼黨派的政治主張與國民陣線出現了趨同傾向。處於政治光譜兩端的“激進左翼”與“極端右翼”之間或許也僅僅是一步之遙,並沒有真正鴻溝。

這個穩固群體正是國民陣線的社會基礎。只要法國沒有徹底變革,國民陣線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就始終存在。也許勒龐會在本次大選中失敗,但她依然是政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主流社會打壓勒龐的政治動機

長期以來,法國傳統主流黨派,無論左翼還是右翼,都把國民陣線作為一種極端勢力加以遏制和排斥,竭力對之“妖魔化”和“邊緣化”。但我們要看到,主流政黨打壓國民陣線也有其政治動機。

國民陣線作為在野的小黨,經常揭露法國上層社會的政治弊端,抨擊執政黨和政府的無能和失誤,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導致執政黨喪失民心的一個原因。主流政黨感受到了威脅。

因此,數十年來,打擊和排斥國民陣線成為主流政黨轉移視線,掩蓋矛盾,推託責任以及鞏固自身地位進而維護現存政治體制的有效手段。此外,國民陣線還被主流政黨利用來打擊和陷害政治對手,這在法國政壇也是屢見不鮮。

因此,對於國民陣線的歷史要有清醒認識,同時對法國主流傳統政黨“妖魔化”國民陣線的意圖,也要保持冷靜觀察的態度。

避免陷入西方話語體系

鑑於國民陣線的崛起對法國和歐洲其他各國的主流政治社會構成了極大威脅,各種指責和詛咒的聲音從未間斷。特別是當下,歐洲社會對“歐洲特朗普”的擔心日益增加,勒龐被認為可能成為 “法國特朗普”,而遭受抨擊。法國主流政黨的總統候選人們則利用這一點進行恐嚇宣傳、趁機給自己大撈選票。一時間,法國要飛出“黑天鵝”把歐洲搞得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對於勒龐提出的政治主張,歐美主流輿論和媒體一股腦地給其貼上了所謂“民粹主義”的標籤,斥之為“反建制”而一概加以拒絕。

不難看出,法國的主流輿論和媒體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利用含義模糊、高深莫測的政治概念進行恫嚇,拒絕所謂“體制外的力量”對法國的政治現狀提出挑戰。

對於勒龐本人,西方國家則一直採取抵制立場。德國總理默克爾明確拒絕接待“反歐洲”的勒龐,反而以極高禮遇接待勒龐的對手馬克龍。

勒龐提出的“獨立外交”和“退出北約”主張使特朗普不快,特朗普最近接受採訪時對勒龐表現出相當冷漠的態度。顯然,西方大國都在以不同方式干預法國大選,對勒龐加以排斥。

俄羅斯則有自己鮮明的立場。俄羅斯總統普京2017年3月24日在克里姆林宮高調會見了不受西方待見的勒龐,表達了對勒龐的支持態度。普京對勒龐明確表示,“您代表了歐洲發展相當迅速的一個政治派別”。他在這裡是用中性詞彙進行描述,而沒有套用西方媒體慣用的“極右翼”之類的政治屬性。

俄外長拉夫羅夫此前則表示,勒龐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或者是“反全球化主義者”。俄羅斯的看法顯然同西方大相徑庭。

法國大選即將舉行,無論結果如何,勒龐都將作為一個有實力的政治人物活躍於法國政壇,國民陣線作為一股崛起的政治力量也不容忽視。鑑於此,現在到了對“勒龐現象”做出客觀和準確判斷的時候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