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房=差房?不懂就來看看

二手房 裝修 投資 經濟 大林房產 2019-06-15

很多購房者在觀念裡,尾房就是剩下來賣不出去的房子,因此理所當然的認為尾房=差房,其實二者並不相同。想要分清楚二者究竟差別有多大,看看下文介紹你就明白了。

尾房=差房?不懂就來看看

什麼是尾房?

尾房又稱尾樓、掃尾房,尾房不是滯銷房,而是指過了主推期的新房。房地產項目過了主推期(通常為8-12個月),就進入尾盤期,通常會剩下20%的房源,此時房源有限,房地產商不會再做大幅推廣,廣告和人員投入不得不進行縮減,因此而剩下的房子,被房地產行業稱為尾房。

尾房都有哪些類型?

尾房的成因有很多,一般而言有六種類型:

第一種是整個項目裡面比較好的房子,開發商出於營銷考慮,為帶動其他剩餘單元銷售而有意保留的“精品”單元;

第二種是房子很好,但因為總價很高而沒有賣出去;

第三種是被人買走後因為購買者的個人原因而又退回的;

第四種是樓盤銷售到一定程度後,開發商因要儘早收回資金而最後想拋售的單元;

第五種包括一些“先天不足”的房子,如朝向、樓層、戶型等不合理的單元;

第六種是因資金、債務問題抵押給銀行的房子,或者法院查沒的房子,或者抵給工程單位的房子。

尾房=差房?

其實,從上述尾房的類型可以看到,尾房並不等同於差房,其中不乏一些各方面條件優質的房子,購房者可以綜合考慮項目整體的相關因素,進行精挑細選,選擇適合自己的房屋,而不是聽到“尾房”就望而卻步。一般而言挑選尾房需要主要四個方面的因素:

質量:買尾房,首先要看的就是房屋質量好不好,如果質量不好,價格再優惠也不能買。

地理位置:選擇好的地段和區域是一個關鍵,好地段能使購房者便於自住或出租。

價格:作為尾房來說,價格比期房略有上漲屬於正常範圍,如果高得太多,購買者需要權衡性價比,貨比三家。

實地考察:由於尾房多為現房,所以購房者可以實地考察社區環境、生活配套是否便利等。

尾房≠爛尾樓

還有一部購房者認為尾房不好可能是因為爛尾房的存在。尾房和爛尾樓其實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爛尾樓是指已辦理用地、規劃手續,項目開工後,因開發商無力繼續投資建設或陷入債務糾紛,停工一年以上的房地產項目。造成樓房“爛尾”的原因有很多,為了有效避免買到爛尾樓,建議購房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詳細瞭解項目開發商的整體實力,正確判斷市場供求狀況;

2、掌握國家政治、經濟環境的動態;

3、購買期房項目應慎之再慎,必須將所有造成“爛尾”的因素全面考察。

尾房=差房?不懂就來看看

尾房優勢

1、絕對的現樓,有部分是可以即買即住即辦房產證。

2、尾房屬於銷售掃尾階段,一般發展商會採取降價促銷手段,因此相對價格便宜。

3、成熟的房子,具有與前期現樓一樣的社區配套、環境規劃、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優勢。

4、尾房在物業管理設施及各方面的磨合上可以省時省力很多。

5、價格、付款方式及談判中有相對較大的主動性和議價空間。

6、相對於項目剛開盤時有意無意之間造成搶購的銷售氛圍,接近尾聲的項目銷售中會變得更客觀、冷靜。

7、尾房基本上都是現樓,房間本身的質量已經經過竣工後時間的檢驗,問題基本暴露出來,購房者可以心明眼亮,精挑細選,風險小,買得更踏實,或許可以通過裝修改造來個“因地制宜”。

8、在綜合考慮了項目整體的相關因素之後,尾房可能存在的一些劣勢(朝向、景觀、樓層)也是可以被削弱和彌補的,即從“性價比”的角度上講,購買此類尾房相對更合算。

9、相對新房和二手房,尾房兼備了新房的設計質量優勢和完全可以與二手房、甚至經濟適用房比拼的價格優勢,加之有投資風險小、選擇範圍廣等特點。

因此對明智的購房者來說,不論是居住,還是投資,物有所值的尾房是值得考慮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