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二手房 購房 市場營銷 馬躍成 2019-08-24
"
"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北京城區一個樓盤一開盤就售罄了,這是真的嗎?可能是吧!我確實也相信這個現象可能是真的,因為,這個朋友也是業內人士,對樓市也有相當的瞭解。這個現象表面上看,可能是真的,但是,這個事情,本質上未必是真的,因為事情本身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買房子不是那麼簡單,好幾百萬的支出,誰能一個早晨就能決定下來?更不可能,看著售樓處人頭攢動,就跟著買一套房回來,買房真像買白菜一樣輕易決定,絕對不可能。

像這個樓盤,最可能的是,通過各種方式,已經賣了兩年了,現在在同一天集中辦理手續,給別人營造一種日光盤的假象。但是,即使是在同一天辦理手續,也肯定地說,房子還沒有賣完,應該還有大量的房源。因為,如果沒有房子可賣了,也就沒有必要花錢搞這個儀式了。這個“日光盤”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下一步賣房子做的宣傳,所謂的“日光盤”,其實就是銷售啟動儀式。

"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北京城區一個樓盤一開盤就售罄了,這是真的嗎?可能是吧!我確實也相信這個現象可能是真的,因為,這個朋友也是業內人士,對樓市也有相當的瞭解。這個現象表面上看,可能是真的,但是,這個事情,本質上未必是真的,因為事情本身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買房子不是那麼簡單,好幾百萬的支出,誰能一個早晨就能決定下來?更不可能,看著售樓處人頭攢動,就跟著買一套房回來,買房真像買白菜一樣輕易決定,絕對不可能。

像這個樓盤,最可能的是,通過各種方式,已經賣了兩年了,現在在同一天集中辦理手續,給別人營造一種日光盤的假象。但是,即使是在同一天辦理手續,也肯定地說,房子還沒有賣完,應該還有大量的房源。因為,如果沒有房子可賣了,也就沒有必要花錢搞這個儀式了。這個“日光盤”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下一步賣房子做的宣傳,所謂的“日光盤”,其實就是銷售啟動儀式。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市場經濟最難的是什麼?不是科技創新,因為全國每年有數不勝數的發明創造,但是能夠走向市場的不多,為什麼?是這些發明不好嗎?是這些發明沒有使用價值嗎?都不是,是因為定價問題!市場上最難的是定價,這個東西定價高了沒人買,定價低了會賠錢。一般來說,定價高低與產量有很大關係,量產高了,就可以定價低點,如果產量上不來,定價低了就賠錢。

現在很多的商業廣場上都有一些特色餐廳,不難發現,有些餐廳門庭羅雀,有的餐廳門口都排起了長隊。按說,排長隊的餐廳完全可以通過提高價格,來減少排隊現象,這樣做,因為提高了價格,也不會減少收入,還減輕了餐廳的勞動強度。何樂而不為?

而對那些顧客稀少的餐廳來說,也可以通過降價促銷,來吸引客流。但是,事情並不這麼容易,因為,這涉及到一個整體消費水平的問題,也有顧客偏好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研究,既是一個有趣的商業現象,也是很深刻的商業理論課程。

"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北京城區一個樓盤一開盤就售罄了,這是真的嗎?可能是吧!我確實也相信這個現象可能是真的,因為,這個朋友也是業內人士,對樓市也有相當的瞭解。這個現象表面上看,可能是真的,但是,這個事情,本質上未必是真的,因為事情本身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買房子不是那麼簡單,好幾百萬的支出,誰能一個早晨就能決定下來?更不可能,看著售樓處人頭攢動,就跟著買一套房回來,買房真像買白菜一樣輕易決定,絕對不可能。

像這個樓盤,最可能的是,通過各種方式,已經賣了兩年了,現在在同一天集中辦理手續,給別人營造一種日光盤的假象。但是,即使是在同一天辦理手續,也肯定地說,房子還沒有賣完,應該還有大量的房源。因為,如果沒有房子可賣了,也就沒有必要花錢搞這個儀式了。這個“日光盤”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下一步賣房子做的宣傳,所謂的“日光盤”,其實就是銷售啟動儀式。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市場經濟最難的是什麼?不是科技創新,因為全國每年有數不勝數的發明創造,但是能夠走向市場的不多,為什麼?是這些發明不好嗎?是這些發明沒有使用價值嗎?都不是,是因為定價問題!市場上最難的是定價,這個東西定價高了沒人買,定價低了會賠錢。一般來說,定價高低與產量有很大關係,量產高了,就可以定價低點,如果產量上不來,定價低了就賠錢。

現在很多的商業廣場上都有一些特色餐廳,不難發現,有些餐廳門庭羅雀,有的餐廳門口都排起了長隊。按說,排長隊的餐廳完全可以通過提高價格,來減少排隊現象,這樣做,因為提高了價格,也不會減少收入,還減輕了餐廳的勞動強度。何樂而不為?

而對那些顧客稀少的餐廳來說,也可以通過降價促銷,來吸引客流。但是,事情並不這麼容易,因為,這涉及到一個整體消費水平的問題,也有顧客偏好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研究,既是一個有趣的商業現象,也是很深刻的商業理論課程。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其實,如果這個餐廳沒人排隊了,未必就還能保證客滿,失去了門口的排隊現象,熱鬧的餐廳,可能也就門可羅雀了。有人排隊或許才是這個餐廳成功的祕密所在,因為別人排隊,所以自己才排隊的人很多,這也是所謂的羊群效應吧。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這家餐廳的飯菜有什麼特點,也不知道有多好吃。

此外,本就門庭羅雀的餐廳,收入可能都抵不過成本,如果再降價,最後的命運可能,不但換不來顧客登門,很可能就是關門大吉了。因為,這個客戶群在意的不是價格,而是風味。那怎麼辦?尋找適銷對路的產品是一方面,精準確定服務對象又是一方面。

"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北京城區一個樓盤一開盤就售罄了,這是真的嗎?可能是吧!我確實也相信這個現象可能是真的,因為,這個朋友也是業內人士,對樓市也有相當的瞭解。這個現象表面上看,可能是真的,但是,這個事情,本質上未必是真的,因為事情本身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買房子不是那麼簡單,好幾百萬的支出,誰能一個早晨就能決定下來?更不可能,看著售樓處人頭攢動,就跟著買一套房回來,買房真像買白菜一樣輕易決定,絕對不可能。

像這個樓盤,最可能的是,通過各種方式,已經賣了兩年了,現在在同一天集中辦理手續,給別人營造一種日光盤的假象。但是,即使是在同一天辦理手續,也肯定地說,房子還沒有賣完,應該還有大量的房源。因為,如果沒有房子可賣了,也就沒有必要花錢搞這個儀式了。這個“日光盤”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下一步賣房子做的宣傳,所謂的“日光盤”,其實就是銷售啟動儀式。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市場經濟最難的是什麼?不是科技創新,因為全國每年有數不勝數的發明創造,但是能夠走向市場的不多,為什麼?是這些發明不好嗎?是這些發明沒有使用價值嗎?都不是,是因為定價問題!市場上最難的是定價,這個東西定價高了沒人買,定價低了會賠錢。一般來說,定價高低與產量有很大關係,量產高了,就可以定價低點,如果產量上不來,定價低了就賠錢。

現在很多的商業廣場上都有一些特色餐廳,不難發現,有些餐廳門庭羅雀,有的餐廳門口都排起了長隊。按說,排長隊的餐廳完全可以通過提高價格,來減少排隊現象,這樣做,因為提高了價格,也不會減少收入,還減輕了餐廳的勞動強度。何樂而不為?

而對那些顧客稀少的餐廳來說,也可以通過降價促銷,來吸引客流。但是,事情並不這麼容易,因為,這涉及到一個整體消費水平的問題,也有顧客偏好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研究,既是一個有趣的商業現象,也是很深刻的商業理論課程。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其實,如果這個餐廳沒人排隊了,未必就還能保證客滿,失去了門口的排隊現象,熱鬧的餐廳,可能也就門可羅雀了。有人排隊或許才是這個餐廳成功的祕密所在,因為別人排隊,所以自己才排隊的人很多,這也是所謂的羊群效應吧。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這家餐廳的飯菜有什麼特點,也不知道有多好吃。

此外,本就門庭羅雀的餐廳,收入可能都抵不過成本,如果再降價,最後的命運可能,不但換不來顧客登門,很可能就是關門大吉了。因為,這個客戶群在意的不是價格,而是風味。那怎麼辦?尋找適銷對路的產品是一方面,精準確定服務對象又是一方面。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一套房子上百萬投入,房價上的一點變化,對購房人和開發商來說都是巨大資金變動。相對來說,樓市應該說是比餐廳定價要複雜多了。如果有策劃經理,給房屋定價定的一天就賣完了,開發商還不瘋了!這個經理立刻就被開除。

今天剛看到大約20年前的一個豪宅項目,最近又貼出賣房廣告,並且價格也不高,每平米才91000元,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是天價嗎?真的不是,應為這個項目,在約20年前開盤的時候就是4萬多元每平米,當時北京房價只有幾千元。這個項目就賣到幾千萬元一套房,當時入住的也是非富即貴的上層人士和大明星們。

現在的二手房單價也在11萬以上,賣房能賣到近20年,可見開發商有多麼的堅持。我們看,這個樓盤,肯定是賣虧了 ,現在的9萬,怎麼能和20年前的4萬相提並論呢?但是,人家未必覺得虧,因為這些年,北京房價一直有人說要漲到幾十萬元每平米,人家也是本著賺大錢,才不捨得快速售罄的。所以,有人說,房子是一天賣光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北京城區一個樓盤一開盤就售罄了,這是真的嗎?可能是吧!我確實也相信這個現象可能是真的,因為,這個朋友也是業內人士,對樓市也有相當的瞭解。這個現象表面上看,可能是真的,但是,這個事情,本質上未必是真的,因為事情本身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買房子不是那麼簡單,好幾百萬的支出,誰能一個早晨就能決定下來?更不可能,看著售樓處人頭攢動,就跟著買一套房回來,買房真像買白菜一樣輕易決定,絕對不可能。

像這個樓盤,最可能的是,通過各種方式,已經賣了兩年了,現在在同一天集中辦理手續,給別人營造一種日光盤的假象。但是,即使是在同一天辦理手續,也肯定地說,房子還沒有賣完,應該還有大量的房源。因為,如果沒有房子可賣了,也就沒有必要花錢搞這個儀式了。這個“日光盤”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下一步賣房子做的宣傳,所謂的“日光盤”,其實就是銷售啟動儀式。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市場經濟最難的是什麼?不是科技創新,因為全國每年有數不勝數的發明創造,但是能夠走向市場的不多,為什麼?是這些發明不好嗎?是這些發明沒有使用價值嗎?都不是,是因為定價問題!市場上最難的是定價,這個東西定價高了沒人買,定價低了會賠錢。一般來說,定價高低與產量有很大關係,量產高了,就可以定價低點,如果產量上不來,定價低了就賠錢。

現在很多的商業廣場上都有一些特色餐廳,不難發現,有些餐廳門庭羅雀,有的餐廳門口都排起了長隊。按說,排長隊的餐廳完全可以通過提高價格,來減少排隊現象,這樣做,因為提高了價格,也不會減少收入,還減輕了餐廳的勞動強度。何樂而不為?

而對那些顧客稀少的餐廳來說,也可以通過降價促銷,來吸引客流。但是,事情並不這麼容易,因為,這涉及到一個整體消費水平的問題,也有顧客偏好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研究,既是一個有趣的商業現象,也是很深刻的商業理論課程。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其實,如果這個餐廳沒人排隊了,未必就還能保證客滿,失去了門口的排隊現象,熱鬧的餐廳,可能也就門可羅雀了。有人排隊或許才是這個餐廳成功的祕密所在,因為別人排隊,所以自己才排隊的人很多,這也是所謂的羊群效應吧。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這家餐廳的飯菜有什麼特點,也不知道有多好吃。

此外,本就門庭羅雀的餐廳,收入可能都抵不過成本,如果再降價,最後的命運可能,不但換不來顧客登門,很可能就是關門大吉了。因為,這個客戶群在意的不是價格,而是風味。那怎麼辦?尋找適銷對路的產品是一方面,精準確定服務對象又是一方面。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一套房子上百萬投入,房價上的一點變化,對購房人和開發商來說都是巨大資金變動。相對來說,樓市應該說是比餐廳定價要複雜多了。如果有策劃經理,給房屋定價定的一天就賣完了,開發商還不瘋了!這個經理立刻就被開除。

今天剛看到大約20年前的一個豪宅項目,最近又貼出賣房廣告,並且價格也不高,每平米才91000元,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是天價嗎?真的不是,應為這個項目,在約20年前開盤的時候就是4萬多元每平米,當時北京房價只有幾千元。這個項目就賣到幾千萬元一套房,當時入住的也是非富即貴的上層人士和大明星們。

現在的二手房單價也在11萬以上,賣房能賣到近20年,可見開發商有多麼的堅持。我們看,這個樓盤,肯定是賣虧了 ,現在的9萬,怎麼能和20年前的4萬相提並論呢?但是,人家未必覺得虧,因為這些年,北京房價一直有人說要漲到幾十萬元每平米,人家也是本著賺大錢,才不捨得快速售罄的。所以,有人說,房子是一天賣光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前段時間,到環京樓市幫一個朋友看房,因為各地都限購,就多跑了幾個地方。其中一個不錯的樓盤,當初開盤的時候,對外宣傳也說是“日光盤”的,但是,現在,仍然有大量房源待售。

雖然售樓處沒有熱頭攢動的熱鬧,但是,售樓員,還是跟我說,項目部經常搞活動,會不定期拿出一些好的房源出售。最近這兩個月,該售樓處,就已經給我打過兩次電話,說最近正在搞活動,價格也降了不少,房源也是最好的戶型,是不是可以考慮。

據說,這個銷售方式,叫飢餓營銷策略,目的是讓購房者心裡感到恐慌,營造再不買就被搶光的現象,促使達成更多的交易。

事實上,確實也有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營銷策略在買房,以為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再不買房價很可能會上漲,所以趕緊出手買房。還不好說,這個現象是不是道德層面的問題,樓市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開發商為了能賣出房子,會做很多事情的。

"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北京城區一個樓盤一開盤就售罄了,這是真的嗎?可能是吧!我確實也相信這個現象可能是真的,因為,這個朋友也是業內人士,對樓市也有相當的瞭解。這個現象表面上看,可能是真的,但是,這個事情,本質上未必是真的,因為事情本身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買房子不是那麼簡單,好幾百萬的支出,誰能一個早晨就能決定下來?更不可能,看著售樓處人頭攢動,就跟著買一套房回來,買房真像買白菜一樣輕易決定,絕對不可能。

像這個樓盤,最可能的是,通過各種方式,已經賣了兩年了,現在在同一天集中辦理手續,給別人營造一種日光盤的假象。但是,即使是在同一天辦理手續,也肯定地說,房子還沒有賣完,應該還有大量的房源。因為,如果沒有房子可賣了,也就沒有必要花錢搞這個儀式了。這個“日光盤”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下一步賣房子做的宣傳,所謂的“日光盤”,其實就是銷售啟動儀式。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市場經濟最難的是什麼?不是科技創新,因為全國每年有數不勝數的發明創造,但是能夠走向市場的不多,為什麼?是這些發明不好嗎?是這些發明沒有使用價值嗎?都不是,是因為定價問題!市場上最難的是定價,這個東西定價高了沒人買,定價低了會賠錢。一般來說,定價高低與產量有很大關係,量產高了,就可以定價低點,如果產量上不來,定價低了就賠錢。

現在很多的商業廣場上都有一些特色餐廳,不難發現,有些餐廳門庭羅雀,有的餐廳門口都排起了長隊。按說,排長隊的餐廳完全可以通過提高價格,來減少排隊現象,這樣做,因為提高了價格,也不會減少收入,還減輕了餐廳的勞動強度。何樂而不為?

而對那些顧客稀少的餐廳來說,也可以通過降價促銷,來吸引客流。但是,事情並不這麼容易,因為,這涉及到一個整體消費水平的問題,也有顧客偏好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研究,既是一個有趣的商業現象,也是很深刻的商業理論課程。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其實,如果這個餐廳沒人排隊了,未必就還能保證客滿,失去了門口的排隊現象,熱鬧的餐廳,可能也就門可羅雀了。有人排隊或許才是這個餐廳成功的祕密所在,因為別人排隊,所以自己才排隊的人很多,這也是所謂的羊群效應吧。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這家餐廳的飯菜有什麼特點,也不知道有多好吃。

此外,本就門庭羅雀的餐廳,收入可能都抵不過成本,如果再降價,最後的命運可能,不但換不來顧客登門,很可能就是關門大吉了。因為,這個客戶群在意的不是價格,而是風味。那怎麼辦?尋找適銷對路的產品是一方面,精準確定服務對象又是一方面。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一套房子上百萬投入,房價上的一點變化,對購房人和開發商來說都是巨大資金變動。相對來說,樓市應該說是比餐廳定價要複雜多了。如果有策劃經理,給房屋定價定的一天就賣完了,開發商還不瘋了!這個經理立刻就被開除。

今天剛看到大約20年前的一個豪宅項目,最近又貼出賣房廣告,並且價格也不高,每平米才91000元,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是天價嗎?真的不是,應為這個項目,在約20年前開盤的時候就是4萬多元每平米,當時北京房價只有幾千元。這個項目就賣到幾千萬元一套房,當時入住的也是非富即貴的上層人士和大明星們。

現在的二手房單價也在11萬以上,賣房能賣到近20年,可見開發商有多麼的堅持。我們看,這個樓盤,肯定是賣虧了 ,現在的9萬,怎麼能和20年前的4萬相提並論呢?但是,人家未必覺得虧,因為這些年,北京房價一直有人說要漲到幾十萬元每平米,人家也是本著賺大錢,才不捨得快速售罄的。所以,有人說,房子是一天賣光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前段時間,到環京樓市幫一個朋友看房,因為各地都限購,就多跑了幾個地方。其中一個不錯的樓盤,當初開盤的時候,對外宣傳也說是“日光盤”的,但是,現在,仍然有大量房源待售。

雖然售樓處沒有熱頭攢動的熱鬧,但是,售樓員,還是跟我說,項目部經常搞活動,會不定期拿出一些好的房源出售。最近這兩個月,該售樓處,就已經給我打過兩次電話,說最近正在搞活動,價格也降了不少,房源也是最好的戶型,是不是可以考慮。

據說,這個銷售方式,叫飢餓營銷策略,目的是讓購房者心裡感到恐慌,營造再不買就被搶光的現象,促使達成更多的交易。

事實上,確實也有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營銷策略在買房,以為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再不買房價很可能會上漲,所以趕緊出手買房。還不好說,這個現象是不是道德層面的問題,樓市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開發商為了能賣出房子,會做很多事情的。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據瞭解,也有一些項目會找一些群眾演員,幾百塊一天還包一頓飯,到售樓處假裝買房,有的群眾演員,一天還跑幾個售樓處。也有的樓盤,很多好房源都被內部人員先佔上,從售樓處看銷售榜,好像都貼上了小紅旗,沒有什麼剩餘的房子了,甚至有的還通過一定的手段,在政府的網簽上都有了銷售記錄,其實,最後人家都有辦法,把剩餘的房源手續退出來。

所以說,開發商為了賣出房子,為了能賣出一個好價錢,可以說是無所不能,我們在買房的時候也要注意,多走走,多看看,不要被眼前的熱鬧景象迷住了眼睛。【本文由“馬躍成”賬號發佈2019年8月22日】

"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北京城區一個樓盤一開盤就售罄了,這是真的嗎?可能是吧!我確實也相信這個現象可能是真的,因為,這個朋友也是業內人士,對樓市也有相當的瞭解。這個現象表面上看,可能是真的,但是,這個事情,本質上未必是真的,因為事情本身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買房子不是那麼簡單,好幾百萬的支出,誰能一個早晨就能決定下來?更不可能,看著售樓處人頭攢動,就跟著買一套房回來,買房真像買白菜一樣輕易決定,絕對不可能。

像這個樓盤,最可能的是,通過各種方式,已經賣了兩年了,現在在同一天集中辦理手續,給別人營造一種日光盤的假象。但是,即使是在同一天辦理手續,也肯定地說,房子還沒有賣完,應該還有大量的房源。因為,如果沒有房子可賣了,也就沒有必要花錢搞這個儀式了。這個“日光盤”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下一步賣房子做的宣傳,所謂的“日光盤”,其實就是銷售啟動儀式。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市場經濟最難的是什麼?不是科技創新,因為全國每年有數不勝數的發明創造,但是能夠走向市場的不多,為什麼?是這些發明不好嗎?是這些發明沒有使用價值嗎?都不是,是因為定價問題!市場上最難的是定價,這個東西定價高了沒人買,定價低了會賠錢。一般來說,定價高低與產量有很大關係,量產高了,就可以定價低點,如果產量上不來,定價低了就賠錢。

現在很多的商業廣場上都有一些特色餐廳,不難發現,有些餐廳門庭羅雀,有的餐廳門口都排起了長隊。按說,排長隊的餐廳完全可以通過提高價格,來減少排隊現象,這樣做,因為提高了價格,也不會減少收入,還減輕了餐廳的勞動強度。何樂而不為?

而對那些顧客稀少的餐廳來說,也可以通過降價促銷,來吸引客流。但是,事情並不這麼容易,因為,這涉及到一個整體消費水平的問題,也有顧客偏好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研究,既是一個有趣的商業現象,也是很深刻的商業理論課程。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其實,如果這個餐廳沒人排隊了,未必就還能保證客滿,失去了門口的排隊現象,熱鬧的餐廳,可能也就門可羅雀了。有人排隊或許才是這個餐廳成功的祕密所在,因為別人排隊,所以自己才排隊的人很多,這也是所謂的羊群效應吧。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這家餐廳的飯菜有什麼特點,也不知道有多好吃。

此外,本就門庭羅雀的餐廳,收入可能都抵不過成本,如果再降價,最後的命運可能,不但換不來顧客登門,很可能就是關門大吉了。因為,這個客戶群在意的不是價格,而是風味。那怎麼辦?尋找適銷對路的產品是一方面,精準確定服務對象又是一方面。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一套房子上百萬投入,房價上的一點變化,對購房人和開發商來說都是巨大資金變動。相對來說,樓市應該說是比餐廳定價要複雜多了。如果有策劃經理,給房屋定價定的一天就賣完了,開發商還不瘋了!這個經理立刻就被開除。

今天剛看到大約20年前的一個豪宅項目,最近又貼出賣房廣告,並且價格也不高,每平米才91000元,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是天價嗎?真的不是,應為這個項目,在約20年前開盤的時候就是4萬多元每平米,當時北京房價只有幾千元。這個項目就賣到幾千萬元一套房,當時入住的也是非富即貴的上層人士和大明星們。

現在的二手房單價也在11萬以上,賣房能賣到近20年,可見開發商有多麼的堅持。我們看,這個樓盤,肯定是賣虧了 ,現在的9萬,怎麼能和20年前的4萬相提並論呢?但是,人家未必覺得虧,因為這些年,北京房價一直有人說要漲到幾十萬元每平米,人家也是本著賺大錢,才不捨得快速售罄的。所以,有人說,房子是一天賣光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前段時間,到環京樓市幫一個朋友看房,因為各地都限購,就多跑了幾個地方。其中一個不錯的樓盤,當初開盤的時候,對外宣傳也說是“日光盤”的,但是,現在,仍然有大量房源待售。

雖然售樓處沒有熱頭攢動的熱鬧,但是,售樓員,還是跟我說,項目部經常搞活動,會不定期拿出一些好的房源出售。最近這兩個月,該售樓處,就已經給我打過兩次電話,說最近正在搞活動,價格也降了不少,房源也是最好的戶型,是不是可以考慮。

據說,這個銷售方式,叫飢餓營銷策略,目的是讓購房者心裡感到恐慌,營造再不買就被搶光的現象,促使達成更多的交易。

事實上,確實也有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營銷策略在買房,以為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再不買房價很可能會上漲,所以趕緊出手買房。還不好說,這個現象是不是道德層面的問題,樓市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開發商為了能賣出房子,會做很多事情的。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據瞭解,也有一些項目會找一些群眾演員,幾百塊一天還包一頓飯,到售樓處假裝買房,有的群眾演員,一天還跑幾個售樓處。也有的樓盤,很多好房源都被內部人員先佔上,從售樓處看銷售榜,好像都貼上了小紅旗,沒有什麼剩餘的房子了,甚至有的還通過一定的手段,在政府的網簽上都有了銷售記錄,其實,最後人家都有辦法,把剩餘的房源手續退出來。

所以說,開發商為了賣出房子,為了能賣出一個好價錢,可以說是無所不能,我們在買房的時候也要注意,多走走,多看看,不要被眼前的熱鬧景象迷住了眼睛。【本文由“馬躍成”賬號發佈2019年8月22日】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北京城區一個樓盤一開盤就售罄了,這是真的嗎?可能是吧!我確實也相信這個現象可能是真的,因為,這個朋友也是業內人士,對樓市也有相當的瞭解。這個現象表面上看,可能是真的,但是,這個事情,本質上未必是真的,因為事情本身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買房子不是那麼簡單,好幾百萬的支出,誰能一個早晨就能決定下來?更不可能,看著售樓處人頭攢動,就跟著買一套房回來,買房真像買白菜一樣輕易決定,絕對不可能。

像這個樓盤,最可能的是,通過各種方式,已經賣了兩年了,現在在同一天集中辦理手續,給別人營造一種日光盤的假象。但是,即使是在同一天辦理手續,也肯定地說,房子還沒有賣完,應該還有大量的房源。因為,如果沒有房子可賣了,也就沒有必要花錢搞這個儀式了。這個“日光盤”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下一步賣房子做的宣傳,所謂的“日光盤”,其實就是銷售啟動儀式。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市場經濟最難的是什麼?不是科技創新,因為全國每年有數不勝數的發明創造,但是能夠走向市場的不多,為什麼?是這些發明不好嗎?是這些發明沒有使用價值嗎?都不是,是因為定價問題!市場上最難的是定價,這個東西定價高了沒人買,定價低了會賠錢。一般來說,定價高低與產量有很大關係,量產高了,就可以定價低點,如果產量上不來,定價低了就賠錢。

現在很多的商業廣場上都有一些特色餐廳,不難發現,有些餐廳門庭羅雀,有的餐廳門口都排起了長隊。按說,排長隊的餐廳完全可以通過提高價格,來減少排隊現象,這樣做,因為提高了價格,也不會減少收入,還減輕了餐廳的勞動強度。何樂而不為?

而對那些顧客稀少的餐廳來說,也可以通過降價促銷,來吸引客流。但是,事情並不這麼容易,因為,這涉及到一個整體消費水平的問題,也有顧客偏好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研究,既是一個有趣的商業現象,也是很深刻的商業理論課程。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其實,如果這個餐廳沒人排隊了,未必就還能保證客滿,失去了門口的排隊現象,熱鬧的餐廳,可能也就門可羅雀了。有人排隊或許才是這個餐廳成功的祕密所在,因為別人排隊,所以自己才排隊的人很多,這也是所謂的羊群效應吧。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這家餐廳的飯菜有什麼特點,也不知道有多好吃。

此外,本就門庭羅雀的餐廳,收入可能都抵不過成本,如果再降價,最後的命運可能,不但換不來顧客登門,很可能就是關門大吉了。因為,這個客戶群在意的不是價格,而是風味。那怎麼辦?尋找適銷對路的產品是一方面,精準確定服務對象又是一方面。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一套房子上百萬投入,房價上的一點變化,對購房人和開發商來說都是巨大資金變動。相對來說,樓市應該說是比餐廳定價要複雜多了。如果有策劃經理,給房屋定價定的一天就賣完了,開發商還不瘋了!這個經理立刻就被開除。

今天剛看到大約20年前的一個豪宅項目,最近又貼出賣房廣告,並且價格也不高,每平米才91000元,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是天價嗎?真的不是,應為這個項目,在約20年前開盤的時候就是4萬多元每平米,當時北京房價只有幾千元。這個項目就賣到幾千萬元一套房,當時入住的也是非富即貴的上層人士和大明星們。

現在的二手房單價也在11萬以上,賣房能賣到近20年,可見開發商有多麼的堅持。我們看,這個樓盤,肯定是賣虧了 ,現在的9萬,怎麼能和20年前的4萬相提並論呢?但是,人家未必覺得虧,因為這些年,北京房價一直有人說要漲到幾十萬元每平米,人家也是本著賺大錢,才不捨得快速售罄的。所以,有人說,房子是一天賣光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前段時間,到環京樓市幫一個朋友看房,因為各地都限購,就多跑了幾個地方。其中一個不錯的樓盤,當初開盤的時候,對外宣傳也說是“日光盤”的,但是,現在,仍然有大量房源待售。

雖然售樓處沒有熱頭攢動的熱鬧,但是,售樓員,還是跟我說,項目部經常搞活動,會不定期拿出一些好的房源出售。最近這兩個月,該售樓處,就已經給我打過兩次電話,說最近正在搞活動,價格也降了不少,房源也是最好的戶型,是不是可以考慮。

據說,這個銷售方式,叫飢餓營銷策略,目的是讓購房者心裡感到恐慌,營造再不買就被搶光的現象,促使達成更多的交易。

事實上,確實也有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營銷策略在買房,以為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再不買房價很可能會上漲,所以趕緊出手買房。還不好說,這個現象是不是道德層面的問題,樓市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開發商為了能賣出房子,會做很多事情的。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據瞭解,也有一些項目會找一些群眾演員,幾百塊一天還包一頓飯,到售樓處假裝買房,有的群眾演員,一天還跑幾個售樓處。也有的樓盤,很多好房源都被內部人員先佔上,從售樓處看銷售榜,好像都貼上了小紅旗,沒有什麼剩餘的房子了,甚至有的還通過一定的手段,在政府的網簽上都有了銷售記錄,其實,最後人家都有辦法,把剩餘的房源手續退出來。

所以說,開發商為了賣出房子,為了能賣出一個好價錢,可以說是無所不能,我們在買房的時候也要注意,多走走,多看看,不要被眼前的熱鬧景象迷住了眼睛。【本文由“馬躍成”賬號發佈2019年8月22日】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售樓處的熱鬧是假象 有的賣了20年還沒有把房子賣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