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

昨天有寶媽求救:

C媽,我家寶寶嘴裡有白塊,整個舌頭都白了,是咋回事?在線等,很急。

首先,要明白即便是完全健康的寶寶,舌苔相對於大人來講,也會偏白偏厚。

因為寶寶新陳代謝更快,舌頭表層的皮膚角質也會更多,而寶寶又沒有牙齒和固體食物把舌苔磨掉。

"

昨天有寶媽求救:

C媽,我家寶寶嘴裡有白塊,整個舌頭都白了,是咋回事?在線等,很急。

首先,要明白即便是完全健康的寶寶,舌苔相對於大人來講,也會偏白偏厚。

因為寶寶新陳代謝更快,舌頭表層的皮膚角質也會更多,而寶寶又沒有牙齒和固體食物把舌苔磨掉。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如果是舌苔“過於”發白的寶寶,一般有以下兩個原因:

奶漬殘留

常見於小月齡的寶寶,如果寶寶總是吃著睡著,就容易有殘留。

可以用之前提過的清潔辦法,用沾水的紗布每天早晚各擦拭一次;或是讓寶寶喝完奶之後喝口水,保持口腔清潔,以防滋生細菌。

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一種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通常這幾種情況會導致孩子感染:

  • 出生時,在媽媽產道中接觸到真菌。
  • 寶寶或母乳媽媽服用了抗生素,口腔真菌失衡。
  • 後期餵養時,消毒不徹底的餵養器具或清潔不到位的乳頭等被真菌感染。
  • 平常帶寶寶過於乾淨,凡入口必殺菌,寶寶一點細菌都接觸不到,也會出現。

而且真菌一旦感染,會在母乳媽媽和寶寶之間交叉感染,所以容易出現反覆發作的問題。

"

昨天有寶媽求救:

C媽,我家寶寶嘴裡有白塊,整個舌頭都白了,是咋回事?在線等,很急。

首先,要明白即便是完全健康的寶寶,舌苔相對於大人來講,也會偏白偏厚。

因為寶寶新陳代謝更快,舌頭表層的皮膚角質也會更多,而寶寶又沒有牙齒和固體食物把舌苔磨掉。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如果是舌苔“過於”發白的寶寶,一般有以下兩個原因:

奶漬殘留

常見於小月齡的寶寶,如果寶寶總是吃著睡著,就容易有殘留。

可以用之前提過的清潔辦法,用沾水的紗布每天早晚各擦拭一次;或是讓寶寶喝完奶之後喝口水,保持口腔清潔,以防滋生細菌。

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一種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通常這幾種情況會導致孩子感染:

  • 出生時,在媽媽產道中接觸到真菌。
  • 寶寶或母乳媽媽服用了抗生素,口腔真菌失衡。
  • 後期餵養時,消毒不徹底的餵養器具或清潔不到位的乳頭等被真菌感染。
  • 平常帶寶寶過於乾淨,凡入口必殺菌,寶寶一點細菌都接觸不到,也會出現。

而且真菌一旦感染,會在母乳媽媽和寶寶之間交叉感染,所以容易出現反覆發作的問題。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鵝口瘡會長在舌頭、牙齦、軟顎等各處,基本是除了牙齒之外的一切地方,形狀很像一塊塊補丁。(也有一點一點、一片一片的)

如果用棉籤擦拭,很容易就能擦下去的就是奶塊;相反怎麼蹭都很難蹭掉,若強行擦去白色斑膜,缺失的地方呈現紅色創面,甚至輕微出血的,就是鵝口瘡。

鵝口瘡需要如何治療?

一般情況下,鵝口瘡不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傷害,大多數寶寶吃奶進食都比較正常,是無須治療的。隨著寶寶消化系統菌群的逐漸成熟,鵝口瘡會在幾個星期之內自行消失。

但如果控制不當,引起感染面積擴大,導致寶寶嘴巴痛,嚴重的影響進食,寶寶常常因為吃奶大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治療。

方法一:

制黴菌素片2片+開塞露10毫升(也可以是魚肝油滴劑)。先將制黴菌素片研成粉,再倒入開塞露攪拌成混合液。喂完奶後用棉籤塗抹在鵝口瘡處,每天2次,半小時之內不要讓寶寶進食,一般會在數日內好轉,大約一個禮拜後消失。

方法二:

除了藥物治療還有一個簡單的家庭療法:洗乾淨手,用指尖沾嗜酸菌製劑粉末(一般是膠囊包裝)塗抹在白斑上,一天兩次,持續一週。

注:藥物使用前建議提前諮詢醫生哦。

"

昨天有寶媽求救:

C媽,我家寶寶嘴裡有白塊,整個舌頭都白了,是咋回事?在線等,很急。

首先,要明白即便是完全健康的寶寶,舌苔相對於大人來講,也會偏白偏厚。

因為寶寶新陳代謝更快,舌頭表層的皮膚角質也會更多,而寶寶又沒有牙齒和固體食物把舌苔磨掉。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如果是舌苔“過於”發白的寶寶,一般有以下兩個原因:

奶漬殘留

常見於小月齡的寶寶,如果寶寶總是吃著睡著,就容易有殘留。

可以用之前提過的清潔辦法,用沾水的紗布每天早晚各擦拭一次;或是讓寶寶喝完奶之後喝口水,保持口腔清潔,以防滋生細菌。

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一種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通常這幾種情況會導致孩子感染:

  • 出生時,在媽媽產道中接觸到真菌。
  • 寶寶或母乳媽媽服用了抗生素,口腔真菌失衡。
  • 後期餵養時,消毒不徹底的餵養器具或清潔不到位的乳頭等被真菌感染。
  • 平常帶寶寶過於乾淨,凡入口必殺菌,寶寶一點細菌都接觸不到,也會出現。

而且真菌一旦感染,會在母乳媽媽和寶寶之間交叉感染,所以容易出現反覆發作的問題。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鵝口瘡會長在舌頭、牙齦、軟顎等各處,基本是除了牙齒之外的一切地方,形狀很像一塊塊補丁。(也有一點一點、一片一片的)

如果用棉籤擦拭,很容易就能擦下去的就是奶塊;相反怎麼蹭都很難蹭掉,若強行擦去白色斑膜,缺失的地方呈現紅色創面,甚至輕微出血的,就是鵝口瘡。

鵝口瘡需要如何治療?

一般情況下,鵝口瘡不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傷害,大多數寶寶吃奶進食都比較正常,是無須治療的。隨著寶寶消化系統菌群的逐漸成熟,鵝口瘡會在幾個星期之內自行消失。

但如果控制不當,引起感染面積擴大,導致寶寶嘴巴痛,嚴重的影響進食,寶寶常常因為吃奶大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治療。

方法一:

制黴菌素片2片+開塞露10毫升(也可以是魚肝油滴劑)。先將制黴菌素片研成粉,再倒入開塞露攪拌成混合液。喂完奶後用棉籤塗抹在鵝口瘡處,每天2次,半小時之內不要讓寶寶進食,一般會在數日內好轉,大約一個禮拜後消失。

方法二:

除了藥物治療還有一個簡單的家庭療法:洗乾淨手,用指尖沾嗜酸菌製劑粉末(一般是膠囊包裝)塗抹在白斑上,一天兩次,持續一週。

注:藥物使用前建議提前諮詢醫生哦。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也要配合治療,因為真菌會在媽媽和寶寶之間交叉感染、來回傳遞。

已經被傳染的媽媽可能會出現乳頭疼痛、微微發紅、皮膚略微發脹、變幹、脫皮,還會發癢、發燙,餵奶之後感覺乳頭內部隱隱作痛。

那麼媽媽們也可以使用一些抗真菌的藥物直接塗抹,或是口服嗜酸菌製劑膠囊。

清潔工作

但由於鵝口瘡最最最鬧心的是超級頑固,反反覆覆,沒完沒了。因此除了用藥外,還需要做好清潔工作

寶寶:保持口腔衛生,每天睡前、起床後或喝完奶後,大人用乾淨的紗布沾水擦拭寶寶口腔內壁、牙床和舌苔。

寶寶接觸的奶瓶、奶嘴、玩具等都要進行煮沸消毒或紫外線消毒。

"

昨天有寶媽求救:

C媽,我家寶寶嘴裡有白塊,整個舌頭都白了,是咋回事?在線等,很急。

首先,要明白即便是完全健康的寶寶,舌苔相對於大人來講,也會偏白偏厚。

因為寶寶新陳代謝更快,舌頭表層的皮膚角質也會更多,而寶寶又沒有牙齒和固體食物把舌苔磨掉。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如果是舌苔“過於”發白的寶寶,一般有以下兩個原因:

奶漬殘留

常見於小月齡的寶寶,如果寶寶總是吃著睡著,就容易有殘留。

可以用之前提過的清潔辦法,用沾水的紗布每天早晚各擦拭一次;或是讓寶寶喝完奶之後喝口水,保持口腔清潔,以防滋生細菌。

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一種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通常這幾種情況會導致孩子感染:

  • 出生時,在媽媽產道中接觸到真菌。
  • 寶寶或母乳媽媽服用了抗生素,口腔真菌失衡。
  • 後期餵養時,消毒不徹底的餵養器具或清潔不到位的乳頭等被真菌感染。
  • 平常帶寶寶過於乾淨,凡入口必殺菌,寶寶一點細菌都接觸不到,也會出現。

而且真菌一旦感染,會在母乳媽媽和寶寶之間交叉感染,所以容易出現反覆發作的問題。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鵝口瘡會長在舌頭、牙齦、軟顎等各處,基本是除了牙齒之外的一切地方,形狀很像一塊塊補丁。(也有一點一點、一片一片的)

如果用棉籤擦拭,很容易就能擦下去的就是奶塊;相反怎麼蹭都很難蹭掉,若強行擦去白色斑膜,缺失的地方呈現紅色創面,甚至輕微出血的,就是鵝口瘡。

鵝口瘡需要如何治療?

一般情況下,鵝口瘡不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傷害,大多數寶寶吃奶進食都比較正常,是無須治療的。隨著寶寶消化系統菌群的逐漸成熟,鵝口瘡會在幾個星期之內自行消失。

但如果控制不當,引起感染面積擴大,導致寶寶嘴巴痛,嚴重的影響進食,寶寶常常因為吃奶大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治療。

方法一:

制黴菌素片2片+開塞露10毫升(也可以是魚肝油滴劑)。先將制黴菌素片研成粉,再倒入開塞露攪拌成混合液。喂完奶後用棉籤塗抹在鵝口瘡處,每天2次,半小時之內不要讓寶寶進食,一般會在數日內好轉,大約一個禮拜後消失。

方法二:

除了藥物治療還有一個簡單的家庭療法:洗乾淨手,用指尖沾嗜酸菌製劑粉末(一般是膠囊包裝)塗抹在白斑上,一天兩次,持續一週。

注:藥物使用前建議提前諮詢醫生哦。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也要配合治療,因為真菌會在媽媽和寶寶之間交叉感染、來回傳遞。

已經被傳染的媽媽可能會出現乳頭疼痛、微微發紅、皮膚略微發脹、變幹、脫皮,還會發癢、發燙,餵奶之後感覺乳頭內部隱隱作痛。

那麼媽媽們也可以使用一些抗真菌的藥物直接塗抹,或是口服嗜酸菌製劑膠囊。

清潔工作

但由於鵝口瘡最最最鬧心的是超級頑固,反反覆覆,沒完沒了。因此除了用藥外,還需要做好清潔工作

寶寶:保持口腔衛生,每天睡前、起床後或喝完奶後,大人用乾淨的紗布沾水擦拭寶寶口腔內壁、牙床和舌苔。

寶寶接觸的奶瓶、奶嘴、玩具等都要進行煮沸消毒或紫外線消毒。

如何區分奶漬殘留和鵝口瘡?

媽媽:在餵奶前用清水擦拭清潔乳頭,同時,媽媽穿的文胸,也要進行煮沸消毒或紫外線消毒(嚴重的情況,可以考慮全部丟掉換新)。

另外,如果治療之後沒有好轉或是經常性復發,則有可能是寶寶免疫系統的問題,建議帶寶寶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新時代、新父母、新理念,公益普及嬰幼兒養育、疾病、心理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快手輔食,移步微信公眾號:CC爸媽(cc-bama)

覺得文章還不錯,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